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美课件1

合集下载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教版优秀课件1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教版优秀课件1




课前篇自主预习
3.兴奋传导的机制和过程 (1)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的。 (2)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的。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兴奋向前 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课前篇自主预习
3.传递特点 (1)特点:单向传递。
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
(2)原因 ②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兴奋剂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 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具有增强人的兴奋程度、提高运动 速度等作用。 2.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 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 3.兴奋剂和毒品等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探究学习
1.图甲表示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内外侧静息 电位的形成机理是什么? 答案: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静息时, 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 于膜内,因此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2.图乙表示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神经细胞膜受刺激部位内外两侧的电位发生逆转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大量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因此表现 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神经肌肉接头光镜结构图 氯化金染色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1.分类:
轴-体
轴-树
轴-轴
2020/11/1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反 极过 化程
Na+ 去 极 化
K+外流 极化状态
K+ 复 极 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小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①静息电位(少量K+的外流)
②去极化、反极化(Na+内流)
③复极化过程(K+外流)
④最后经钠钾泵吸K+排Na+(主动转
动),使膜电位恢复到兴奋前的状态。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变式一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 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
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 )
K+
Na+
K+ K+
极化状态
+-+
+-+
-+ +-
K+
+- +-
+
K+
+ -
--+K+ + K++ + +K++ ---
-++--++-K+-++-NN-+aa+-++N-++-a+N-++-a+NNaa++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质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质课件人教版1

突触
兴奋在突触间传递异常的几种类型 1.后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正常情况: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 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如: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 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
异常情况:有机磷杀虫剂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而在有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神经细胞 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2.后一个神经元不能兴奋 原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过少;突触前膜释放的神 经递质在突触间被破坏或分解;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

7.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 文人来 说,它 比生命 重要得 多。当 肉体的 保存与 精神的 救赎发 生避无 可避的 冲突时 ,他们 毅然选 择了后 者,让 肉体下 沉,让 精神在 碧波中 飞升。

8.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有某种意义上的 差别, 可在语 言节奏 、质朴 纯真风 格、心 灵绽放 的美丽 上等方 面的“ 内在的 美”是 相同的 。
你认为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有什么特点?结合29页
某些化学物质(药物)作用的位点在突触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
推断假说与预期
将两个蛙心分离出来,第一个带有神经,第二个不带神经。两个蛙 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刺激第一个心脏的迷走神 经几分钟后心跳减慢;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转移到第二个未被 刺激的心脏内,后者的跳动也慢了下来,正如刺激了它的迷走神经 一样。同样的,刺激心脏的加速(交感)神经,而将其中的任氏液 转移到第二个心脏,后者的跳动也加速起来。这些结果无疑证明神 经并不直接影响心脏,而是通过其末梢释放出的特殊化学物质,产 生众所周知的刺激神经所特有的心脏功能的改变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一课时)(共41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一课时)(共41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
1. 为什么神经兴奋发生位置的 电位低于静息位置的电位?
2. 在发生神经兴奋的位置是否 存在电荷的转移呢?
提出
“生物电”发生 的膜学说
K+ 在细胞内液的含量远高于细胞外液,而细胞膜具有选择 透过性,神经兴奋的产生是否是细胞膜调节 K+ 或者其他离 子的通过性,进而调节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引发的呢?
Na+ Na+
Na+ Na+ Na+
动作电位产生
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
神经纤维未受 到刺激,细胞 膜两侧电位表 现为内负外正 的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受到 刺激 Na+ 通道 开放,细胞膜 内电位升高。
细胞膜内电位 到达阈电位, 大 量 Na+ 通 道 开放,形成动 作电位。
动作电位形成 后 , K+ 通 道 大量开放,恢 复为内负外正 的静息电位。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01. 静息时
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变化
说明
神经表面各处电位 相等 。
+
+
a
b
静息电位测定示意图
探究 · 实验
02. 非静息电位时
在神经的左侧 (a端) 给予刺激 时,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先变 为负电位,接着恢复正电位。
然后,另一电极处 (b端) 变为 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
新课导入
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
过程:
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
新课导入
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
运兴动奋员在从听反到射枪弧响中到是作出以起什跑么的形反应式,传完导成的一系?列它反又射是活动。

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人教版1
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PT优质课件 【新教材
神经冲动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PT优质课件 【新教材】
请同学们复述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请同学们复述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PT
总结一下
总结一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PT优质课件 【新教材】人教
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假设在人群中,有人拍了一下你的肩膀,你立刻转过头去,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那么,为什么有人拍了你的肩膀时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呢?
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它又是怎样传导的?
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假设在人群中,有人拍了一下你的肩
兴奋在神经纤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PPT优质课件 【新教材】
小结:
思考: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外电流方向有何关系?
刺 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局部电流依次传递 膜同侧形成局部电位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一般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被切断或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品等因素,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②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③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④非递减性传导 :电信号是不衰竭的。 ⑤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能够不断的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能力,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人教版1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43张)课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43张)课件

知识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问题引领】
1.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并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什么?该过程消耗的ATP主要来自 哪里?
提示:胞吐;线粒体。 (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吗?说明原因。 提示:不一定。若释放的为抑制性递质,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3)兴奋传递过程中,在整个突触、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信号转换分别 是怎样的? 提示:整个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 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归纳提升】
1.神经递质 (1)本质: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使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 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有受体蛋 白)。 (3)最终去向:迅速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 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2.神经元之间电流计的变化
素养提升
推断假说与预期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若实验结果与预期 相同,则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典型例题】
下图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的(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 B.刺激形成的兴奋部位电位变化是由于K+内流引起的 C.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D.兴奋传导过后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 答案:B
解析:在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 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产生电 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相同,而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兴奋传导过后,膜电位又 变成内负外正,即又会恢复到静息电位。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PPT优质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PPT优质课件人教版1







返 首 页
·
6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
读 速





·
·

核 心
离子运输
电位 图中状态(A 区或 B 区) 时 分
突 破
静息电位 _K_+__外__流__ 外__正__内__负__
_A__区___
层 作
提 素
动作电位 _N_a_+_内__流__ 外__负__内__正__
_B__区___


返 首 页
7
·







·


探 新
3.传导特点
达 标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可沿神经纤维

核 向两侧同时传导。

时 分








返 首 页
·
8
·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1.突触的结构(如图)
速 达





核 心








返 首 页
·
10
·



材 研
2.传递过程
检 测
·
读 速
探 新

高中新教材生物课件选择性必修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高中新教材生物课件选择性必修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基因编辑技术在神经 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具有 在基因层面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 。通过编辑特定基因,可以纠正导致 疾病的基因突变或调节相关基因的表 达水平。然而,如何确保基因编辑的 精确性、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等问题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理意义
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起着快速、 准确地传递信息的作用,是生物 体感知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以及 维持体内平衡的重要机制。
神经冲动产生条件
静息电位
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内电位较膜 外为负,形成静息电位,这是产生神 经冲动的基础。
刺激阈值
离子浓度差
神经元膜内外存在离子浓度差,如钾 离子在膜内浓度高,钠离子在膜外浓 度高。这种浓度差是形成静息电位和 动作电位的关键因素。
04
神经冲动传导过程
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特点
局部电流流动
无髓鞘神经纤维中,动作电位产 生后,局部电流会在整个神经纤 维上流动,使得相邻部位依次发
生去极化和复极化。
传导速度较慢
由于无髓鞘神经纤维直径较小,电 阻较大,局部电流流动速度较慢, 因此神经冲动在无髓鞘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速度也相对较慢。
能量消耗较大
钠离子内流受限
钠离子通道在静息状态下对钠离子通 透性较低,限制了钠离子的内流,有 助于维持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
刺激引发去极化
当神经细胞受到足够强度 的刺激时,细胞膜局部发 生去极化,使得膜电位由 负变正。
钠离子通道激活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钠 离子通道大量激活,钠离 子迅速内流,膜电位迅速 上升。
02 03
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主要通过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增强抑制性神经 递质的作用等方式,控制癫痫发作。它们能够调节离子通 道的功能,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从而抑制异常神经冲动 的产生和传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
1.产生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 产生(线粒体参与供 能)
2.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3.受体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4.种类 按功能分为两种
乙酰胆碱、 单胺类物质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去极化状态:细胞膜极性状态被破坏
反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与极化状态相N反a+
适宜刺激
K+ Na+ Na极+ 化状态
膜外
K+ K+ Na+ Na+
+- +- +- +- +- +- +- +- +- +- +- +- +- +- 去极化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过程: 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2)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3)形式: 神经冲动(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 形式进行传递吗?
2020/10/19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17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复习巩固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射 弧
神经中枢
(信息的分析和综合 并产生新的兴奋)
传出神经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运动员从听到枪响到做出起跑的反应,完成了 一系列反射活动。运动员听到信号后神经产生 兴奋,兴奋 的传导经过了一系列的结构。
膜膜动外内作电位-+ :-+ 内-+K+正-+外K-++负-+K+(-+KN+-+aK-+++内-+KK+流+-+ )-+NNa-+a++-+NNaa++
反极化
Na+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复极化状态:细胞膜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外N正a+内负)
膜外 膜内 膜外
K+
19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突 触 小 体
电信号
1、突触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内有组织液)
化学信号
那么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呢? 它又是怎样传导的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 纤维上是怎样产 生和传导呢?
❖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呢?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极化状态:细胞膜处于有极性的状态(外正内负)
膜外 膜内 膜外
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 )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要点总结
(1)未受到刺激时的膜电位: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兴奋部位的膜电位: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Na+
K+ K+
极化状态
+-+
+-+
-+ +-
K+
+- +-
+
K+
+ -
--+K+ + K++ + +K++ ---
-++--++-K+-++-NN-+aa+-++N-++-a+N-++-a+NNaa++
去极化 反极化
K+ Na+ Na+
复极化
膜电位的产生(动画)
反 极过 化程
Na+ 去 极 化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

(4)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
;在膜内由
流向

(5)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
,与膜外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有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神经肌肉接头光镜结构图 氯化金染色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1.分类:
轴-体
轴-树
轴-轴
2020/10/19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静息时
Na+ Na+ K+ Na+ Na+
+- +- +- +- +- +- +- +- +- +- +- +- +- +-
K+
K+
K+ K+
极化状态
-+
-+
-+

-+
K+
-+ -+
K+
-+ -+ -+
-+ N-+a+-+
Na+ Na+ Na+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由K+外流造成的)
❖ 接受刺激时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呢?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5.作用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6.去向 作用后被分解
2020/10/19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K+外流 极化状态
K+ 复 极 化
小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①静息电位(少量K+的外流) ②去极化、反极化(Na+内流) ③复极化过程(K+外流) ④最后经钠钾泵吸K+排Na+(主动转 动),使膜电位恢复到兴奋前的状态。
变式一
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 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 教版(2 020)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课件( 共45张 PPT)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课件(共45张PPT)
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 梢传向另一神经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