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计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概述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概述
景区接待中心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风景名胜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陆续建立了各级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 用。供游客观光、考察、休闲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 等旅游设施逐渐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应运而生。
游客接待中心有三大主要功能:展示、服务、管理。建筑的功能要求决定 着其功能组成和平面组合、空间布局以及室内空间的分隔形式。建筑设计时需 要在满足相应功能的同时,还要组织好便捷的交通流线,并塑造出舒适宜人、 底蕴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
第一节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的概念
“旅游接待建筑是构成风景区整体功能结构的组成部分,是风景区 直接服务于游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 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修建接待中心的 目的是向游客提供有关旅游和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同时提供必要的服务 和帮助,有些甚至包括住宿及娱乐设施。
我国的一些实例: ①峨眉山游客接待中心是全国景区首家建立的游客接待中心,位于报国寺 景区,该区是峨眉山的游览起点,也是整个风景区的入口门户景区。峨眉 山游客中心并不具备餐饮住宿的功能,主要还是以导游服务为主。主要设 施由咨询大厅、多媒体厅、影视教育厅、峨眉山沙盘厅、峨眉山土特产购 物点组成,为游客提供景区的各项咨询服务。此外,还设有商场、茶室、 医疗急救等用房,是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的辅助设施。 ②华山游客接待中心位于华阴市黄甫峪进山公路一公里处,占地62亩,建 筑面积8000平方米,具有导游服务宿功能,以及大型停车场设施,兼有进 山专线车营运,实行一体化综合性服务。
游客接待中心的规划布置和建筑形象会给游人留下对该风景名胜区的 第一印象。目前,我国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都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或类似的 服务点,比较有名的有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九寨沟等,但总的来说游 客接待中心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国家没有颁布相应的法规条例,并没有 一个建造的依据标准,因此各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在规模上、设施上,与 环境的协调性上显得参差不齐。 游客接待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门厅、展示(展厅、多媒体展示、全景沙盘)、 服务(问讯接待、导游服务、售票、休息厅、多功能厅、邮电通信、自动取 款机、购物、互联网服务、急救室)、管理办公(办公室、机房、控制、库 房)。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计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计

功 能 分 区
教育基地 咖啡厅 零售设施
售票处
陈列和服务
Het Loo宫游客中心
位置:荷兰阿培尔顿 建成年份:2011年 建筑面积:1175平方米
设计方: Koen van Velsen建筑事务所
新建筑位于宫殿的轴
线上,通过一个室外的广场 与轴线相连。
报告厅 卫生间
庭院
入口及大厅 售票处
地下有停车场
• 访客中心于2008年完工, 位于停车区域和广阔的公 园之间。作为停车场的大 门,中心蜿蜒延伸约150 米,为不同类型的访客群 体提供了各种设施。中心 内部包括一个礼堂、多间 教室、小庭院、一个展览 空间以及一个小咖啡厅。 中心沿两边种植着植物, 与阳光和天气隔绝开来。 两个斜坡状的景观平面并 不与中心或者廊道内部相 接,延申了建筑的长度, 使自然日光可以照射进来。 三段穿越护堤的通道可以 进入停车场和访问中心
• Gruta das Torres,位于亚述尔群岛上碧岛之中 的火山洞穴,于2004年被列为自然纪念区。 在决定朝公众开放时需要一个为游客而建的 接待中心,同时游客中心需要保护火山洞穴。 外观连绵起伏的石墙让建筑隐匿与环境之中, 同时过滤了外面的光,达到均匀照明,从而不需 要开其它额外的窗户。 外立面的黑色涂料完成面是为了接近熔岩洞 的颜色和质地。 在如此强大的景观背景下,建筑师成功的整 合环境,提交了一个相得益彰的现代设计作品。
不影响巨石阵景观视线
轻盈的屋顶模仿草原的起伏且和天际线统一
建筑理念: 低敏性 可逆性 恢复到初始状态 消除痕迹 最小的影响
北立面
东立面 通过细长的钢柱和轻质的结构,以及办外部空间,让建筑地基深 度达到了最小的深度。
锌板和钢柱
石灰石平台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第1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景区形象,优化旅游服务,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合法合规的游客服务中心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满足游客需求,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2.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游客安全。

3. 体现景区特色,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4. 节约成本,易于管理。

三、设计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游客服务中心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以人为本:关注游客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3. 环保节能: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和材料,降低运营成本。

4. 景区特色:融入景区元素,展现景区独特魅力。

四、设计方案1. 功能布局(1)咨询服务区:提供景区介绍、旅游线路、交通住宿等咨询服务。

(2)售票服务区:提供景区门票、交通工具票务等销售服务。

(3)休息等候区:设置舒适的休息座椅、饮水设备等,为游客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4)商品销售区:销售景区特色纪念品、旅游用品等。

(5)餐饮服务区:提供景区特色餐饮服务。

(6)医疗急救区: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7)投诉处理区:设立专门投诉处理窗口,及时解决游客问题。

2. 建筑设计(1)风格:结合景区特色,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2)面积:根据游客接待量及功能需求,合理确定游客服务中心面积。

(3)结构:采用轻钢结构,便于快速搭建和拆卸,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设施设备(1)咨询服务设施:配置咨询服务台、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

(2)售票设施:设置自动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等。

(3)休息等候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座椅、饮水机等。

(4)商品销售设施:配置商品展示柜、收银台等。

(5)餐饮服务设施:设立独立厨房、餐厅等。

(6)医疗急救设施:配置急救床、药品柜、医疗器械等。

(7)投诉处理设施:设立投诉处理窗口,配置录音、录像设备。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重要的门面,设计应以创新、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打造一个多功能、舒适、环保的空间,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总体布局游客接待中心应位于景区的中心位置,便于游客的进出和导引。

建筑主体采用现代化独特的造型,兼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由接待厅、展览区域、休息区、服务区和后勤设施组成。

三、接待厅接待厅是游客进入游客接待中心的第一印象,设计应简洁明快,整洁大方。

接待台呈弯曲造型,以提高接待效果。

接待区要设有导览手册、景区地图等游客须知的展示区,以方便游客获取相关信息。

四、展览区域展览区域主要展示景区的历史、文化、风景和旅游资源等。

设计应注重景区的特色和独特之处,通过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示,增加游客的兴趣和互动性。

五、休息区休息区是游客放松和休息的场所,要提供舒适的座椅、桌子等设施,同时配备咖啡厅、餐厅等便利设施,为游客提供精美的茶点和饮品,能够让游客在休息的同时欣赏到美景。

六、服务区服务区是游客接待中心的重要部分,要配备旅游咨询台、洗手间、儿童游乐区等设施。

旅游咨询台要设有专业的旅游顾问,帮助游客解决问题和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洗手间要干净整洁,且能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儿童游乐区要有安全可靠的娱乐设施,使家庭游客能够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

七、后勤设施后勤设施包括员工休息室、仓库、办公室等。

员工休息室要提供员工休息、就餐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仓库要设备齐全,为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

办公室要设计合理,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八、环保节能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要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可再生材料和低碳环保建材,实行合理的能源利用,同时建立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使游客接待中心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

九、总结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应从简洁美观、多功能、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考虑,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1. 引言游客接待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设施,它对于吸引游客、提供信息和服务、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方案,旨在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信息丰富的接待环境,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2. 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提供舒适的接待环境:为游客提供宽敞明亮、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接待大厅,以及舒适的座椅、休息区等。

•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设立信息咨询台、导览服务台、行李寄存区等,方便游客获得所需的服务。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游客图册、地图、手绘导览等,帮助游客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保护和宣传旅游资源: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兴趣,并倡导环保旅游理念。

3. 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游客接待中心的设计应注意以下要点:3.1 接待大厅设计接待大厅是游客接待中心的核心区域,应具备以下特点:•面积宽敞:大厅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大量的游客和提供舒适的环境。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空调系统:安装高效的空调系统,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座椅和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和等待。

3.2 服务设施设计游客接待中心需要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包括:•信息咨询台:设置专门的咨询台,提供游客所需的信息和解答疑问。

•导览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行李寄存区: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行李寄存服务,减轻游客的负担。

3.3 信息资源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游客图册:提供当地的旅游景点介绍、地图和交通指南等信息,方便游客查阅。

•手绘导览图:绘制手绘导览图,标注当地的景点和路线,提供给游客参考和导航。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设施,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增强游客的兴趣和了解。

3.4 保护和宣传设计游客接待中心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展览展示:通过展览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让游客了解当地的独特魅力。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游客游览景区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景区对外宣传和接待游客的窗口。

设计一个合理、实用、舒适的游客接待中心,能够提高景区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符合景区特色、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接待环境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二、功能规划1. 游客接待区:设置游客服务台、接待大厅、候车区,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购票等服务。

2. 展示区:设置展厅或展示墙,介绍景区的历史、风景、文化等,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和兴趣。

3. 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休息和等待的场所。

4. 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茶水、咖啡等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提供游客寄存物品的服务,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三、空间布局设计1. 游客接待区:接待台设置于大厅中央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接待和咨询。

大厅设有舒适的座椅和候车区,并设置导览牌和地图,以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线路和导览信息。

2. 展示区:根据景区特色和历史文化,设置主题展示区和临时展示区,展示景区的风景、文化和特色。

3. 休息区:在接待中心的角落或者顶层设置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饮水机等设施,供游客休息和等待。

4. 儿童区:为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设计专门的儿童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绘本区,增加家庭游客的停留时间。

5. 咖啡厅或茶座:在接待中心的一角设置咖啡厅或茶座,提供舒适的座位和饮品,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6. 储物柜:在接待中心的便利角落设置储物柜,供游客寄存物品,方便游客在游览景区时不必携带大量物品。

7. 卫生间:在接待中心的便利位置设置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方便游客的使用。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平面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平面方案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平面方案游客接待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设施,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票务预订、导游服务、休息和美食等一系列服务。

一个好的游客接待中心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建筑平面方案,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方便管理运作。

在设计游客接待中心的建筑平面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接待中心的布局应当合理。

在主大厅一侧设置咨询台,方便游客询问和获取相关信息。

在大厅的另一侧可以设立票务预订窗口,方便游客购买门票和预订导游。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域和小型餐厅,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和便利的环境。

其次,接待中心应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游客。

大厅的大小应能容纳较多的游客同时排队等候或休息。

此外,还应设置足够的座位和休息区域,供游客休息和等候。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第三,引导流线要清晰明了。

在接待中心内部应当设置清晰明了的标识和指示牌,引导游客快速找到相应的服务区域。

在合适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一些展示区域,介绍景点的相关信息,增加游客的互动和参与感。

第四,工作人员布局要合理。

为了保证游客的服务质量,设计时需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布局和工作环境。

咨询台和其他服务台的位置应当合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咨询和处理相关事务。

此外,工作区域还需要设置一些储物柜和办公区,供工作人员存放个人物品和处理日常工作。

最后,配套设施要完善。

游客接待中心的建筑平面方案还应包括一些重要的配套设施,如洗手间、无障碍设施和急救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需要方便游客使用和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

在游客接待中心的建筑平面方案中,以上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布局,充足的空间,清晰的流线,合理的工作人员布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将会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和安全的服务环境。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3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大风景名胜区修筑各种旅游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需要,在这种发展潮流驱使下,风景名胜区得以产生并不断地发展。为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将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新的旅游景点会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活动范围将越来越广,各地掀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的热潮。游客接待中心的设置源于美国国家公园,现在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借鉴并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风景名胜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陆续建立了各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供游客观光、考察、休闲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
等旅游设施逐渐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应运而生。
游客接待中心有三大主要功能:展示、服务、管理。建筑的功能要求决定着其功能组成和平面组合、空间布局以及室内空间的分隔形式。建筑设计时需要在满足相应功能的同时,还要组织好便捷的交通流线,并塑造出舒适宜人、底蕴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
第一节 游客接是风景区直接服务于游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
游客接待中心:是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修建接待中心的目的是向游客提供有关旅游和风景名胜区的信息,同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有些甚至包括住宿及娱乐设施。
第二节 民俗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的哲学,与艺术的融合不仅仅是高雅、辉煌的粉饰,更多的源于自身的需要。因此建筑与民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密切。以人文环境要素为源泉,进行模仿、提炼与重组。要求建筑顺应环境的文化脉络,它对环境的延续不是机械地、僵化地摹写过去,而是人们在传统文化上的一种默契。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

西岭雪山日月坪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与正确的设计构思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全过程;
2、掌握参观、调查研究及收集资料的方法;
3、建立对山地建筑设计特点的初步认识;
4、建立对基本尺度的认识;
5、初步掌握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建筑空间组合的方式,了解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对复合功能空间的建筑设计有进一步了解;
6、了解建筑的功能、技术和空间艺术的相互关系;
7、了解建筑的基本结构,构造特点与基本知识;
8、掌握设计构思草图、工具草图及骨线淡彩表现建筑方案图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书
1、选址于西岭雪山日月坪山顶,与邻近的索道站房水平距离约230米,通过旅游步道相联系。

1)游客接待中心规模: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允许有10%增减
2)场地状况:
建设用地海拔高度3250米,位于山顶一块相对开阔的场地上,面积约7280平方米,用地东西向长约140米,南北向宽约52米。

用地西侧沿山脊较为平坦,南坡东坡坡度较缓,西坡及北坡坡度相对较陡;其中南坡有较大面积草坡,其余三面主要以高山针叶林带为主。

场地内原有建筑及构筑物除有一座电信通信塔不可移动外,其余皆可拆除重建。

3)建设地点:详见地形图,在图示范围内可自行选择建筑基地范围;
2、设计要求:尊重场地条件和气候、景观条件,掌握山地建筑设计要点。

要为在滞留在该场地的游客创造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环境,注意处理好功能分区、动静关系、流线关系,组
织室内外空间形态,充分利用场地高差、环境及景观视线,建筑造型要求与环境相协调,反应景区特点,吸引游客进入。

注意设计适当的室外休息、活动、观景空间。

3、游客接待中心房间组成及要求(见附表1)
注:其他空间约占总建筑面积40%,游客接待中心卫生间面积计算在40%内。

4、建筑要求如下:
1)层数:不超过三层
2)结构:框架或钢结构
3)净高:办公管理用房不低于3.0米,公共活动空间不低于4.5米
三、进度要求:见附表2
四、成果要求
1、图幅:1#图纸(594x840cm)
2、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 1:500 要求反映周边环境
各层平面图 1:200 地层平面要求详细表达室内外关系
主要立面图 1:200 不少于2个
剖面图 1:200 1~2个,应标出主要房间及室内外标高
构造大样比例自定
3、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各主要分项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4、设计说明:可用文字和图示
5、效果图:水彩渲染
附表1
出勤:占15%(出勤纪律按学校规定执行)
一草:占10%。

其中设计深度、创造性及合理性占80%,图面表达占20%
二草:占10%。

其中设计深度、创造性及合理性占80%,图面表达占20%
正草:占15%。

其中设计深度、创造性及合理性占70%,图面表现占30%
正图:占50%。

其中设计深度、创造性及合理性占70%,图面表现占30%
(另:每周完成二张A4手绘练习,每周一上午上交检查,手绘训练完成情况计入各阶段设计成绩)
附表 2
参考资料:
1、张华宾。

浅谈风景旅游区游人中心的布局与选址. 四川建筑. 2004 (8)
2、张华宾。

风景旅游区游人中心建筑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4
3、黄哲,崔珩。

边际建筑创作实践——以四川省风景区游人中心设计为例。

规划师 2006
年第09期
4、张静刘娅。

浅谈游客中心的构建。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04期
5、戴宇风景区与城镇边际地域的规划建筑设计——以乐山大佛游人中心博物馆规划设计为
例四川建筑 2007年第S1期
6、国家公园游憩设计。

(美)艾伯特·H·古博著吴承照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8、建筑设计放火规范
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11、建筑设计资料集(5)饮食建筑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