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价值观基本内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实践中,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主动担当职责、承担义务,对待客体服务对象、客体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专业水平。
其中,社会工作者要秉持正义、尊重个人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坚决捍卫人权、团结一致、平等自由和公正理性。
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坚持以客体为中心、服务为目的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客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服务,助力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要坚持服务过程中的智慧、勇气、善良和敬畏的价值观,以客体的需求、偏好和诉求为出发点,以客体的利益为最终目标,以理解、协助、支持和帮助的态度服务客体,不断探索客体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社会工作的内涵知识点

社会工作的内涵知识点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专业,旨在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来改善个人、群体和社群的社会功能。
它是一种为了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福利而进行的专业实践。
社会工作的内涵包含着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社会问题与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工作的核心是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可以是贫困、失业、家庭暴力、青少年问题等等。
社会工作从社会问题的源头出发,通过倡导、促进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
2.人权与社会正义:社会工作强调人权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师致力于维护和促进每个人的基本人权,例如公平的机会、社会福利、尊严和平等。
他们关注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3.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师需要了解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体系,以便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支持和服务。
他们要熟悉各种社会福利计划,例如社会救助、医疗保健、住房和就业援助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4.客户关系与沟通技巧:社会工作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
他们与客户建立信任和互动的关系,以便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建议。
他们需要善于倾听和表达,具备适应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能力。
5.社区与组织发展:社会工作师在社区和组织层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与社区合作伙伴和组织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区的能力和发展。
他们参与社区规划、资源整合和社区动员,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个人与专业发展:社会工作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学习的专业。
社会工作师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他们还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职业规划,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的内涵知识点包括社会问题与解决、人权与社会正义、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客户关系与沟通技巧、社区与组织发展以及个人与专业发展等。
这些知识点是社会工作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为社会服务和促进社会福利的关键能力。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

一、价值观、伦理与道德 (一)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立场、取向、态度、观念、理想系统。
[从内容上看,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观念。
从形式上看,价值观是指人的信念和理想系统,是人们追求和想要实现的,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
](二)伦理的内涵:伦理是处于道德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行为规范。
二、伦理与价值、道德的关系 (一)伦理与价值的关系1.价值与伦理的区别:价值关注的是好的,善的和有意义的,伦理涉及的是什么是正确的和恰当的;价值讲的是人的信仰,而伦理讲的是怎样对待并且应用这些信仰;价值倾向于人的本质的考虑,而伦理倾向于人类关系中的行为的影响;价值是被认可与被渴望的,伦理是被预期的与强制的。
伦理与价值概念的比较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成为行动的行为守则,伦理是价值观在人类关系和事务的参与者的行为;伦理的核心内涵是价值,以价值观为指向,并使价值内容成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二)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与道德都关注人们品质的善恶正邪;道德兼有个人品行和道德习俗两重含义;道德是指风俗习惯及社会传统,它是调节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道德也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被认为是人们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道德比伦理客体宽泛,世界上具有普遍可行的道德准则;伦理带有一定的文化特征。
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比较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一)一般伦理与职业伦理职业伦理以协调职业关系为目的,所涉及的是对具体人群的特殊道德要求,因而又被称为职业道德。
每个职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并成长的,其职业伦理要求必然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
一般伦理与职业伦理之间的关系:1.职业伦理体现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伦理在行为调节上得多样性和具体性2.职业伦理只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伦理某一方面在特定的活动限度内的“职业化” 一般伦理与职业伦理的差异一般伦理要求人成为“好”的人,职业伦理要求人成为“好”的工作者。
社会工作价值观

本土价值观
内容简介
整合性教育
社会工作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等不同,各地一定会形成具有 地方特色的社会工作利他主义价值观,我们称之为“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应包括“普遍价值观”教育和“本土价值观”教育。利他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普 遍价值观,自应是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土价值观”教育应由四部分组成:我国市场经 济中形成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受西方影响的价值观。
看法
3 对服务机构的
看法
4 对公共福利的
看法
5 对社会发展的
看法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 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 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实践、技巧 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以达到为他人服务的目的。
社会工作体现民生的最主要问题。
作用
“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 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 容。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 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 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即通过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使其在克服眼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持守平等、尊重、接纳、使能等基本信条,一切为了服务对象。
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欢迎阅读!一、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着自己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理论基础与技巧、实践、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三大支柱。
理论方面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干预理论,具体技巧包括倾听、同理、接纳、角色扮演、家庭作业等等。
这些都是具体明确且可以较快学会的,与之相比较,价值观显得很是难以捉摸把握。
橫观各类院系,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与社工相比可谓十分强调价值观的专业。
有些社工界的同行甚至同样认为,想要达到助人的目的,只要掌握运用各种技能就够了,把价值观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然而深刻剖析各种理论技巧会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基础。
例如,社会工作讲求要接纳案主,如果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案主价值观有着冲突的,为何还要接纳案主呢?这背后的原因机制在于,社会工作者相信个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即便在困境之中也有改变的潜能和动力,个人有权力决定有关自己的事情,因此社工不能用不平等的心态看待案主,应该尊重案主作为个人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东西。
这完全不同于病理学把案主看成无能的、残缺的个体。
价值观渗透在社会工作者选择何种助人方法之中,但这也为社会工作者制造了伦理困境。
可以说,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社会工作的使命决定了它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区分其它专业的显著标志,首先有价值观,然后衍生出各种具体的理论技巧。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务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社会工作使命的本质。
社会工作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在于帮助困难的人,提升个人潜能,或者改变环境,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会工作价值观

(2)社会工作者对同时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
(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四、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1、强调社会和谐
2、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
3、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4、重视道德建设
5、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
(5)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时间、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二、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1、人的潜能
2、人的责任
3、人的权利
4、人的基本需要
5、社会功能
6、社会的责任
7、社会的权利
8、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9、人的自我抉择权利
三、国际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基本原则
1、服务
2、社会公正
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诚信
6、能力
基本原则:
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不批判、保密。
社会工作价值观,即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具体化,其内容也体现了这个特点。目前,其内容最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体系是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9年颁布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不过在细则方便,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之间有一些差异。这不仅因为各国各地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不同,还因为法律体系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且还有文化差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方面:
3-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精)

3.内涵
对人的观念的偏好。 (如何理解人的本性) 对与人有关的结果的偏好。 (致力于怎样的理想社会)
对与人有关的工具的偏好。
(与人交往时的原则)
国际社会工作公认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1. 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超越个人利益为他 人提供专业服务。 2. 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 4. 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人 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 5. 诚信: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
情境:
你是一名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正 就街上十几岁的边缘青少年开展工 作。其中的一个青少年来见你,警 告你今晚附近的公共娱乐场所会有 一场帮派械斗。他强调,因为你是 他的朋友,所以事先警告你,以致 今晚你不会去那儿。他告诉你不要 用任何方式干预,否则会有麻烦。
(二)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训练
关于保密的一些规定
二、社会工作有没有自己的专业价值观?
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不用讨论的问 题。 原因: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 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 理论作用; • 实践作用;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是什么?
视频: 延伸阅读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1.界定 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 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2.历史演进 关注案主道德;关注社会改革; 关注专业实践的伦理、道德;关注 社会正义、权利和改革;关注应用 伦理。
1. 基于一些强制性的专业理 由,社工可以同他人分享 案主资料。 2. 案主应完全被告知保密的 限度。 3. 社工在记录、录音或有第 三方观察时应征得案主同 意。 4. 社工应保护案主资料不会 在不适当的场合泄露。 不必保密的一些情况
在案主正式授权(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社会工作者传 递(披露)有关信息时。 当社会工作者被要求在法庭上作证的时候。 当案主向法庭起诉社会工作者的时候。 当案主威胁要自杀,而社会工作者不得不泄露案主的 秘密以保护案主生命的时候。 当案主威胁或伤害其治疗者时。 当社会工作者发现案主犯罪的时候,当案主作为从犯、 帮凶的时候,或者当案主是或即将成为犯罪对象的时 候,社会工作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信息,以控制 犯罪行为。 当有明显证据证明儿童被虐待或被忽视的时候。 当案主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使之成为对自己或他人的威 胁时,必须报告有关部门。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承认个人能力;尊重与案主关系的隐私;投身于为满足社会认可的需求的社会改变中;愿意保持个人感觉和需求与专业关系的区别;愿意向他人传递知识和技巧;尊重和欣赏个人和群体的差异;尽力发展案主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即使遇到挫折也愿意以案主的名义不懈努力;投身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和精神福利过程中;承诺个人和专业工作的高水。
起源史西方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戈登、比斯台克等社会学家有各自受认可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在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归纳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
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
中国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是依据国情,并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形成,在建设方面还要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
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价值观基本内涵
社会工作价值观基本内涵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价值观基本内涵,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它不同于个体的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标准的认定。
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
对社会工作来说,重要的专业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知会同意、诚信等。
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为: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但,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统一的服务态度。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尊重是指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并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
社会工作者不应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3.注重个别化原则
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
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使服务对象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选择和决策权利。
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必须透露时,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