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开窗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门窗设计规范

门窗设计规范

一、加工检查1、型材检查1.1 长度尺寸允许偏差+15mm、-0mm。

1.2 断面尺寸允许偏差±0.3mm。

1.3 扣条与主料配合缝允许偏差0.3mm。

1.4 壁厚允许偏差±0.1mm。

1.5 表面应平滑,不允许有裂纹及影响使用杂质和气泡等缺陷。

1.6 颜色一致,不能有明显色差。

2、下料检查2.1 尺寸允许偏差±0.5mm。

2.2 断面尺寸允许偏差±0.3mm。

2.3 扣条与主料配合缝允许偏差0.3mm。

2.4 弯曲度允许偏差1mm/m。

2.5 型材表面平滑,不允许有裂纹及影响使用的杂质和凹凸不平等缺陷。

2.6 型材颜色距一米观察不能有明显色差。

3、配料检查3.1 钻孔要圆,不要乱打乱划,孔圆直径允许偏差0.5 mm。

3.2 排水孔:排水孔应用冲床进行冲孔,固定框和平开门窗外侧铝型材在组框前开设排水孔,平开窗开启扇位置必须设两个(扇宽小于400铣一个)排水孔,底部窗框和中横框,距角部100mm,框宽<1500mm开设2孔,1500~1800开设3孔,大于1800以上开设4孔。

单框宽度小于400中间铣一个孔。

3.3 框排水孔为6*35mm,平开窗扇排水孔5.5*20mm。

3.4 所有框、中梃排水孔都必须有雨水盖。

3.5 窗执手安装位置在扇的1/2处。

门执手安装,标准门从外框下口向上1100位置,并按执手位要求准确钻铣标准的安装孔。

孔径允差±0.3mm。

(加工图标明高度的以加工图为准)3.6 胶条的安装要平直、均匀,无脱槽现象,对角接口完好。

3.7 平开门窗的中梃端铣槽口长度允许偏差±0.3mm。

4、组装检验4.1 铝合金推拉门窗的组装用螺钉连接,螺钉一定要拧到位,对接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0.3 mm,型材对接缝隙允许偏差不大于0.5mm。

4.2 铝合金平开门窗框挤角缝隙,表面平整度不超过±0.3mm,对角接口处要清洁,无残余胶,并且挤角刀口处用密封胶填平挤痕。

高层禁止外开窗的标准

高层禁止外开窗的标准

高层禁止外开窗的标准高层居住建筑可以采用外开窗么?相关国家规定及地方技术标准要求汇总一、关于外窗开启方式的国家及行业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59号有“外平开启窗仅适用于多层建筑”的表述。

详见图1。

2、《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4.12.2-1强制性条文:七层及七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的铝合金门窗应使用安全玻璃。

3、《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3.1.2-4强制性条文:七层及七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的塑料门窗应使用安全玻璃。

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4.1.5条文:幕墙开启窗的设置,应满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应启闭方便,避免设置在梁、柱、隔墙等位置。

开启扇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

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B.0.4条文说明:“目前7层以下建筑窗户多为内外平开、内悬内平开及推拉窗形式;高层建筑窗户则多为内悬内平开或推拉扇开启;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开启扇大多为外上悬开启扇,目前也有极少数外平推扇开启方式。

”文中并没有明文规定,高层住宅建筑严禁使用外开窗。

二、地方技术标准1.北京《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11/T 1028-2021中3.11条文:七层及以上建筑不应采用外平开窗。

2.3.江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中的4.3.2条文:多层居住建筑外窗宜采用平开窗。

4.5.上海DG/TJ 08-2242-2017《民用建筑外侧应用技术规程》中的3.0.8条文:七层及七层以上民用建筑不宜采用外平开窗。

当却需采用外平开窗时,承重五金应牢固固定,且应采取有效的防儿童坠落即防开启扇坠落的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即技术论证。

及3.0.9条文:超高层建筑严禁使用外平开窗。

6.7.上海《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DG/TJ 08-56-2019中的12.1.6条文:通风换气用幕墙开启窗宜采用内开窗和上悬外开窗等开启形式。

门窗设计规范标准[详]

门窗设计规范标准[详]

门窗设计规前言:为了使门窗设计工作程序化、系统化、规化,提高门窗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此规。

所有设计人员应熟读并掌握此规,从而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门窗设计基本原则;2、熟悉门窗设计部的工作容,了解门窗设计工作程序;3、熟读门窗设计规并严格按照规要求出图;本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门窗设计工作围及程序第二章:门窗设计图纸规本规为试用本,如有不合理之处请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并修改,!第一章:门窗设计工作围及程序一.门窗设计工作容1、门窗方案图设计:(投标)1)设计说明2)典型窗型强度计算3)分格图设计4)立面图设计5)节点结构设计2、门窗配套加工设计:(设计)1)设计说明2)典型窗型强度计算3)分格图设计4)立面图设计5)节点结构设计6)型材提料单7)下料加工细目8)绘制加工图9)附件提料单10)玻璃提料单(板件)11)型材下料优化单12)玻璃安装适配表3、门窗成本预算:1)型材用量核算2)整窗成本预算二、门窗设计基本原则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门窗的性价比,力求使整个工程的造价与其性能及功能相匹配,以下几项为门窗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格设计:1)应尽量保证原建筑设计风格不变;2)考虑目前现有的结构配套是否可以实现该功能;3)满足强度的要求;4)寻求功能成本的最优化;2、配套五金件选择:了解所采用的五金件厂家、产品名称及其所使用的槽口标准;3、窗型系列及配套选择:1)结合建筑的物分格及性能要求,以及当前我公司门窗产品线结构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及特点确定窗型系列;2)根据功能及强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型材及附件配套;➢边框选择:外视面宽度及五金件空间要求确定边框系列➢中梃选择:外视面宽度要求确定中梃系列强度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加强中梃五金件及视觉效果要求确定外加强中梃➢扇框选择:根据所选五金件的槽口标准确定扇的槽口标准根据扇的分格尺寸及执手的尺寸确定扇的系列➢扣条的选择:根据玻璃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扣条系列根据视效果要求选择直角或圆弧扣条4、除以上要求外,还应该考虑加工的难易程度及装配的可靠方便性,从而制定出更优的配套方案及合理的加工方案;5、型材下料优化单的设计应尽量以原材料长度为6000㎜设计,如材料利用率很低且订货量很大应考虑原材料定尺;6、玻璃的选用:1)面积超过1.5㎡需要采用安全玻璃(夹胶或钢化);2)据地标高度低于900㎜的玻璃需要采用安全玻璃(夹胶或钢化);3)中空玻璃板幅过大应考虑增加中空层的厚度,单块玻璃面积一般不易超过2.5㎡;三、门窗设计程序1、方案设计:1)签订方案设计协议(客户)2)填写门窗方案设计原始资料表(客户)3)下发门窗方案设计任务单(设计人员)4)门窗方案设计(设计人员)2、门窗配套加工设计:1)签订方案设计协议(客户)2)填写门窗方案设计原始资料表(客户)3)下发门窗方案设计任务单(设计人员)4)门窗配套设计(设计人员)5)签审图的绘制(分格图立面图节点图);a)定料单(型材附件);※注:待签审图签字确认后b)针对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第二章门窗设计图纸规本规只适用于门窗设计,是在丽格设计规的基础上针对于门窗设计工作的补充,以下容如有不详请参照丽格设计规:一、图纸编号原则1、设计号:1)方案设计: 70151-701802)配套加工设计: 70181-70199编号举例说明年月注:如一项工程分为多个项目,则可在设计号后加尾号A、B、C…,例如70181A2、图纸编号:1)分格图: K-0XX2)立面图: K-1XX3)节点图: K-4XX4)钢附框组装图: GZ-0XX5)加工下料细目: JX-0XX6)加工组装图:专用型材加工图:JG-X1aaaX2‘X1’表示型材系列(对照如下表)‘aaa’为型材编号后三位(如560020取值020)‘X2’表示序列号(1~9)通用型材加工图:T-0X1X2‘X1’表示型材类别(对照如下表)‘X2’表示序列号(1~9)7)型材提料单: KT-0X8)附件提料单: FT-0X9)玻璃提料单: BT-0X10)型材下料优化单: TC-0X注:需加设页眉(型材编号)、页脚(页码);11)玻璃安装适配表: BA-0X二、图幅及纸要求1、图纸幅面:A3 (立面图分格图节点图钢附框组装图加工下料细目加工组装图)A4 (型材提料单附件提料单玻璃提料单型材下料优单玻璃安装适配表)2、图纸种类:方案图: 白图签审图: 白图配套加工图: 硫酸图三、制图要求:1、分格图:1)出图打印比例: 1:30 (1:20)2)字体、线型、尺寸标注2、立面图:3、节点图:1)出图打印比例: 1:1.5 1:2 1:2.52)字体、线型、尺寸标注4、加工组装图:1)出图打印比例: 1:2 1:12)字体、线型、尺寸标注四、制图模板:为了方便使用以上图纸中要求的字体样式、标注样式以及层的使用均制作为制图模板,分别为:1)门窗分格图模板-用于绘制分格图2)门窗节点图模板-用于绘制节点图3)门窗加工图模板-用于绘制加工组装图注:以上三个文件均存于AUTOCAD2006/Template/五、图纸表达要求:1、分格图:分格图绘制标准:1)绘制外视图;2)虚线表示开,实线表示外开;3)尖点表示合页端;分格图表达要求:1)说明所有视图均为外视图;2)需明确门窗编号及数量;3)注明门窗的位置及使用功能;4)注明门窗的窗型系列及功能分类(如外开/开等);5)注明选用加强中梃的型材编号;6)注明边框与洞口的间隙及洞口连接方式(钢附框/连接片);2、节点图:节点图绘制标准:1)节点图索引放在图的右上角;2)节点图需表达横向剖面及纵向剖面的节点大样,横向剖面图的下方为室外,纵向剖面图的左方为室外;节点图表达要求:1)需绘制门窗工程中所有不同组装方式的窗型节点;2)需注明各位置的型材、附件编号或名称;3)需表示出各部位的外形尺寸及尺寸推算需要的尺寸链;4)明确分格尺寸的标注位置;3、加工组装图:加工图需明确表明各种加工方式及各部位的加工尺寸,加工图需绘制各种情况的通用加工图,并在需要表达装配关系的地方配组装图;(加工图需以三视图及适当配三维图表达)4、玻璃提料单:需明确表达玻璃厚度、玻璃加工尺寸、加工数量以及是否钢化、夹胶、镀膜、磨砂、防火等特殊要求;5、附件提料单:需汇总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种附件名称、材质、数量、国标号以及用途等;6、型材优化单:表明下料料缝(通常切45°角料缝25㎜,切直角料缝15㎜/10㎜)、型材编号、原材料长度;7、型材提料单:需表明型材的名称、编号、原材料长度、数量以及表面处理方式、室外颜色等,以及工程名称、工程分项说明、并注明备料数量;六、工程文件管理:文件存储路径:D :/门窗D分格、节点 细目 提料单 加工图 电子邮件 RTX分格、节点 电子邮件 RTX2006(年份)01(月份)2007(年份)预算、分格 电子邮件 RTX01(日期)名称 02(月份) 03(月份) 04(月份) 技术文件 收邮件发邮件 背景说明.doc02(日期)名称 04(日期)名称 03(日期)名称 …………说明:1、背景说明是word文档,工作记录是excel表格,其它是文件夹;2、共享文件应为空文件夹,收发文件后应立即处理;七、图纸装订:在图纸装订时需打印封面以及图纸目录,然后按如下的装订顺序进行装订:封面→目录→型材提料单→附件提料单→玻璃提料单→玻璃安装适配表→下料优化单→分格→节点→细目→加工组装图附加问题说明1)型材下料尺寸均保留一位小数;开窗挡水沿按计算出理论尺寸后减掉2㎜,门槛减掉1㎜;2)转接框与边框连接时所留0.2㎜缝隙在计算下料尺寸时不考虑,节点形式不变;3)几种附件名称的规叫法:009280-边框调整件A009281-边框调整件B 009282-边框调整件C009270-楔形垫块 009271-角垫块4)五金件提料时应注意:单位均为“套”窗-开启机构(铰链+执手)门-锁闭机构+合页另外:提合页时应注意合页的中心距要表达清楚。

窗户内开的原因及规范要求

窗户内开的原因及规范要求

窗户内开的原因及规范要求窗户安装禁止窗向外开启是国家建筑规范规定的,主要原因如下:1 开窗首先要考虑安全,安全第一。

外开窗存在的问题很多,每到狂风大作的季节,高层建筑玻璃窗放大风吹落摔碎的声音是屡见不鲜,尤其在江边,海边的高层建筑,风力更大,质量再好的窗户也难免有住户使用不当或疏忽的时候,这不仅给住户的生活造成不便,也是直接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

2 外开窗还有以下不便之处,当外开窗有的开启,有的不开启时,在建筑立面上显得零乱,破坏了建筑外型的整体感:外开窗向外开启,窗扇风吹日晒雨淋,易褪色腐蚀,损坏:飘窗悬空在墙处,擦窗,换玻璃很不方便,也容易使人头晕目眩,发生危险。

而内开窗在这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将逐渐成为主导窗型,目前国外大量建筑已采用内开窗,也有其必然的道理。

3 源于建筑设计规范的一则规定——新建住宅楼层在七层以上,窗户宽度在40厘米以上的,不能安装外开窗使用。

内开式窗户不但对大楼外观来说整齐好看,最重要的是出于安全考虑。

开启中可以避免业主倾身探出室外的隐患。

出于这种考虑,现在设计单位在做高层住宅的规划设计时,一般是做室内窗户向内开。

但是,如果是窗户内开,设计就应该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做为“内开内导式的窗户”。

4 外开式窗户在外风吹雨晒,一方面使用寿命较短,另一方面高层风大,存在吹松窗框引起高空坠物等安全隐患。

国家有规定,七楼以上楼房不能安装外开窗。

所以虽然外开窗实用,但为了符合标准,通过验收,开发商还是选择了内开窗。

高层建筑安装内开式窗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强制性的规定。

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风压成正比,风压大就要求窗户的安全性能高,所以近几年新建的高层住宅都安装了内开式窗户。

而推拉式窗户因为密封性不好,2003年以后就逐渐淘汰了。

现在最新的内开内倒式窗户能够基本避免这些隐患,而且售价要比一般的窗户每扇高出一百多元,泊渡就是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内开内倒式窗户,可以平开上旋开窗,非常人性化,而且符合国家的建筑规范要求,基本上不会影响业主的室内空间的正常使用。

规范门窗条文

规范门窗条文
二、厕所、浴室等辅助用房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10,楼梯间、走道等处不应小于1/14。
三、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超过20m时应两端有采光口,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
第5.1.2条 有效采光面积
一、离地面高度在0.50m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87
第4.5.1条 产品要求
门、窗的材料、尺寸、动能和质量等要求应符合国家建筑门窗产品综合标准的规定。
第4.5.2条 窗
一、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清洁。
6.4.4 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应在下部设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平方米的固定百叶,或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
二、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
三、用水平天窗采光者,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三倍计算。
第5.1.3条 通风
建筑物室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户或开口,否则应设有效的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设施。采用直接自然通风者应符合下列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0m。
3.9.2 底层外窗和阳台门、下沿低于2m且紧邻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的窗和门,应采取防卫措施。
厨房门 0.80 2.00
卫生间门 0.70 2.00
阳台门(单扇) 0.70 2.00
注:1 表中门洞高度不包括门上亮子高度。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所有门窗设计的前提是符合业主合理的技术要求及满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

1、门窗窗型方面的设计:A、卧室及客厅一般设计为平开内倒窗或内平开窗,平开系列窗具有气密、水密及隔声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开启方便、安全、易清洁,也满足卧室、客厅大通风的使用功能要求。

国家规范要求7层以上不允许采用外开窗。

B、卫生间窗一般洞口较小,且为细长型,通常设计为翻窗系列,又以内翻窗为主,满足小通风换气要求,开启时不占使用空间,但缺点是开启状态防雨性不好。

外翻窗开启关闭过程人手臂需伸出窗外,安全性差,且开启角度受限制。

C、餐厅及厨房窗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的窗洞口大小及房间布局、外立面装饰要求等关联方面去设计,设计成平开窗、翻窗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

D、楼梯间、过道等公用场合窗因保温性能要求低,可保养维修性差,一般设计为推拉窗,开启不占室内空间,可避免刮碰,便于维护保养,同时成本低,经济性好。

E、小学校、幼儿园等建筑应采用外平开窗或推拉窗,避免孩童磕碰受伤。

F、特殊位置窗一定要充分考虑其都有哪些使用功能要求,并尽量满足之。

比如门卫室就一定要有小的值班窗口,一般为推拉窗,饭厅食堂要有取饭口等特殊功能要求。

G、在窗型设计上也要与工程价位结合起来,充分为业主考虑,做到经济适用,比如主卧室或客厅窗这些主要使用功能窗,可以设计成内开内倒窗,其它次要位置的窗就可以设计为单平开窗。

2、门窗分格大样方面的设计:A、在满足房间通风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开启扇要尽量少设置,少设置开启会带来成本降低、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提高、门窗大视野及通透性提高。

B、门窗分格的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立面相协调,同一层的门窗高度分格须对应,同一立面位置的门窗宽度分格须对应,以提高门窗及建筑的里面效果。

C、门窗开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开启位置周围房间结构及家俱的布局。

要向墙的一侧开启;开启扇要对应门口,以使通风顺畅;是否便利开启,90度开启过程是否刮碰房内物体,开启后是否对人活动造成不便,例如:工程设计时经常遇到卫生间和厨房的水龙头及淋浴房等影响内开窗扇的开启,此时就需要对窗分格进行调整;平开及推拉窗要充分考虑开启扇左右撇的设计,推拉窗常开的扇要设计在室内滑道。

关于国内很多城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外开窗和推拉窗开启方式的探讨

关于国内很多城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外开窗和推拉窗开启方式的探讨

关于国内很多城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外开窗和推拉窗开启方式的探讨(2009.9.14)最近有朋友问我一个问题,说西安有很多项目在高层建筑中依旧在大量的使用推拉窗和外开窗,问我这样的门窗五金安全吗?是否有国家门窗五金配件的规范规定?我听说过北京有《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北京市地方规范),仅供参考‘建筑外窗宜为内平开下悬开启形式,中高层、高层及超过100m高度的住宅建筑严禁设计、采用外平开窗。

采用推拉窗时,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高度超过100m 时,为超高层。

)吉斯门窗五金/吉斯中国’江苏地标没有相关要求,但是各地陆陆续续才采用国家的相关推荐要求,正加紧外开窗的使用限制,江苏也不例外。

我个人是支持限用外开窗的。

因为可以预见的将来,外开窗的坠扇风险太大,比如香港,每年都有几十起坠扇事故。

想想国内的建筑市场基数,想想都害怕。

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说的外开窗指的是外平开窗,不包括上悬窗及幕墙开启扇。

在这里有有个说明,外开窗和外悬窗的受力区别主要在于五金件(摩擦铰链)的受力方向。

下面就外开窗的一些优缺点进行分析:吉斯门窗五金/吉斯中国’1、外开窗采用摩擦铰链的优点:1)不需要破坏外部胶条,所以窗户的密封性更好2)可以控制窗户的最大开启角度(意味着摩擦铰链可以根据安全需要固定开启角度)。

而转轴铰链必须通过一个附加支臂来控制开启角度。

3)最重要的是,摩擦铰链开启时有从室内擦窗的空间,从而避免了人在擦窗时会掉下去的危险。

吉斯门窗五金/吉斯中国’4)摩擦铰链抗风压的能力比转轴铰链好,转轴铰链必须使用风撑来保证抗风压性。

5)价格低廉:用两根摩擦铰链可以实现两个合页及一个风撑的使用效果。

2、外开窗采用摩擦铰链缺点:1)窗户的重量不能超过最大40kg,窗扇下坠现象普遍,影响窗户的密封和保温性能。

2)如果窗户大于900mm,窗户转动将有问题。

建筑开窗面积规定

建筑开窗面积规定

建筑的开窗面积取决于建筑的窗墙比与窗地比,一般要大于窗地比的规定,且不超过窗墙比的规定。

既就是以窗地比来控制下限而用窗墙比控制上限。

对于居住建筑窗墙比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公共建筑窗墙比规定十分宽松,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即使就是全玻璃幕墙也一般符合要求。

窗地比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简称窗地比。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照度标准就是不一样的。

离地面低于0、5米的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就是1/6~1/4,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 ----1/12,对于一些高层办公建筑,一般采用玻璃幕墙加遮阳措施,所以对窗地比的要求只要符合窗地比最低要求即可。

窗墙比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指标。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外门透明部分)面积与墙面积(包括外门窗的洞口)的比值一般称窗墙面积比。

注:计算时以建筑的立面图为标准,窗墙比中的墙指一层室内地坪线至屋面高度线之间的墙体(不包括女儿墙高度与踢脚高度)。

如遇幕墙,则按透光面积计算。

(第4、2、4条指出:“某个立面即使采用全玻璃幕墙,扣除各层楼板以及楼板下面梁的面积(楼板与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必须放置保温隔热材料),窗墙比一般不会再超过0、7。

”)凸窗的侧板、窗台板、窗顶板,对节能影响较大,虽然外墙面积不用考虑增加(窗面积按展开面积计算),但其自身保温隔热措施在地方规范中大多有作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中规定: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大于0、25;东西向不大于0、30;南向不大于0、35。

窗户与墙体该归入哪个朝向来计算节能,这个各地方会有规定。

朝向通常以45度角平分,如东南至西南向之间的90度角归入南向。

但也有些地方某朝向的归入计算范围会扩大到120度或缩小到60度的,具体情况要瞧各地方的规定,这可以在节能地方规范中查找到,在节能软件中也可以查瞧到各地方的朝向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开窗设计规范篇一: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所有门窗设计的前提是符合业主合理的技术要求及满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

1、门窗窗型方面的设计:A、卧室及客厅一般设计为平开内倒窗或内平开窗,平开系列窗具有气密、水密及隔声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开启方便、安全、易清洁,也满足卧室、客厅大通风的使用功能要求。

国家规范要求7层以上不允许采用外开窗。

B、卫生间窗一般洞口较小,且为细长型,通常设计为翻窗系列,又以内翻窗为主,满足小通风换气要求,开启时不占使用空间,但缺点是开启状态防雨性不好。

外翻窗开启关闭过程人手臂需伸出窗外,安全性差,且开启角度受限制。

C、餐厅及厨房窗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的窗洞口大小及房间布局、外立面装饰要求等关联方面去设计,设计成平开窗、翻窗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

D、楼梯间、过道等公用场合窗因保温性能要求低,可保养维修性差,一般设计为推拉窗,开启不占室内空间,可避免刮碰,便于维护保养,同时成本低,经济性好。

E、小学校、幼儿园等建筑应采用外平开窗或推拉窗,避免孩童磕碰受伤。

F、特殊位置窗一定要充分考虑其都有哪些使用功能要求,并尽量满足之。

比如门卫室就一定要有小的值班窗口,一般为推拉窗,饭厅食堂要有取饭口等特殊功能要求。

G、在窗型设计上也要与工程价位结合起来,充分为业主考虑,做到经济适用,比如主卧室或客厅窗这些主要使用功能窗,可以设计成内开内倒窗,其它次要位置的窗就可以设计为单平开窗。

2、门窗分格大样方面的设计:A、在满足房间通风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开启扇要尽量少设置,少设置开启会带来成本降低、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提高、门窗大视野及通透性提高。

B、门窗分格的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立面相协调,同一层的门窗高度分格须对应,同一立面位置的门窗宽度分格须对应,以提高门窗及建筑的里面效果。

C、门窗开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开启位置周围房间结构及家俱的布局。

要向墙的一侧开启;开启扇要对应门口,以使通风顺畅;是否便利开启,90度开启过程是否刮碰房内物体,开启后是否对人活动造成不便,例如:工程设计时经常遇到卫生间和厨房的水龙头及淋浴房等影响内开窗扇的开启,此时就需要对窗分格进行调整;平开及推拉窗要充分考虑开启扇左右撇的设计,推拉窗常开的扇要设计在室内滑道。

D、绘制门窗分格图时,要标注出门窗的水平标高,一般标注为门窗框下沿距室内成活地面高度,例如:P+900(P指室内成活地面高度),不同的房间室内成活地面有高度差时应做特别说明,以确定高窗是设计成上亮还是下亮,及上亮、下亮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开启扇下横高度在900mm—1100mm左右,开启扇的合适高度为1000mm—1500mm左右。

E、在开启扇宽度设计方面,平开内倒窗应控制在650mm—900mm左右,单内开窗应控制在600mm—650mm 左右,因为平开内倒窗开启以内倒状态为主,如果扇宽度太小,上悬张口小,影响通风。

单内开窗开启方式为内平开,如果扇宽度太宽,平开后会占用室内空间,造成使用不便,且窗扇容易掉角,增加维修量。

外平开窗扇宽宜控制在450mm-650mm左右,如果太宽,会造成外开开启不便及摩擦铰链承重不够,产生掉角。

外平开窗高度应控制在1500mm以内。

F、门高度设计不宜超过2400mm,门扇宽度不宜超过950mm,门内外开的设计以方便使用为原则,一般外平开门因不占使用空间,应用较多,但高层外门(一般为通阳台门)易被风吹引起摆动,且门铰链外置,有被腐蚀不安全的缺点。

逃生用外门一定要设计为外开门。

G、窗上亮、侧亮与开启比例也要兼顾等分或黄金分割比例的原则,忌讳不等分,但分格尺寸又相近的设计。

当设计有横向中挺时,一定要考虑横挺距地面的高度,以免影响人的观察视野。

H、在设计圆弧固定窗时,其中部(弧顶)尽量不要设计有竖挺,以免遮挡视线。

I、固定窗大小的设计,还要考虑玻璃的强度要求及加工、搬运、安装的可行性。

一般5mm中空玻璃板面不宜大于1500mmX1600mm,面积不宜大于2.5㎡。

J、在内开扇及外开扇宽度设计上,要考虑五金的最小槽宽安装要求,平开内倒窗扇最小槽宽要求为400mm(ROTO),外平开扇最小槽宽要求为204mm。

K、在圆弧窗及圆拱窗设计方面,要注意塑型材的最小弯曲半径为400mm,同时圆弧型窗还要考虑玻璃是否能装配进去,是否需要外装压条。

L、在绘制分格大样图时,一定要按照比例绘制,包括框扇的线条尺寸,以便清晰的判断分格设计的美观性、合理性。

3、门窗强度及结构方面的设计:A、门窗设计首先要保证强度及刚度要求,只有保证强度及刚度要求,门窗使用才能安全,型材及玻璃才不易损坏。

B、门窗强度计算因国家没有明确的计算标准,一般按幕墙计算标准进行校核,分杆件的强度及刚度校核及玻璃的强度及刚度校核。

其中与墙体直接连接的杆件不做计算,一般是中挺及拼接位做计算,中空玻璃一般计算外层玻璃的强度及刚度。

C、在门窗杆件结构设计方面,因横挺即承受风荷载又承受自身的重力荷载,受力状态不如立挺,因此组合门窗主受力杆件一般选择为立挺,但门窗如果为窄高型,高度尺寸远大于宽度尺寸,还应选择横挺为主受力杆件。

D、在门窗承受的各类荷载中,风荷载最大,因此型材截面及加强部位的设计要最有利于抵抗风荷载。

中挺的加强方式,一个靠自身惯性矩的提高,比如塑窗型材内腔的加厚衬钢,要尽量设计成此类方式,耗材低,同时加强部位窄小、美观。

另一方式靠外设增强料,比如塑窗的钢板拼接及中挺外拼加强料,虽有利于成品组装,但拼接处憨大,耗材高。

E、拼接位加强料的选择要通过计算,但也可参考已设计过的工程。

主要和杆件两支点间距离、楼层高度及拼接位杆件两侧分格宽度有关。

对于VEKA塑窗,一般情况下1500≤跨度≤1900mm,可采用中挺内设加厚衬钢,1900<跨度≤2200mm,可采用小拼接,2200<跨度≤2600mm,可采用60X10钢板(管)拼接,2600mm<跨度≤3000mm,可采用80X10钢板(管)拼接,3000mm<跨度≤3500mm,可采用100X10钢板(管)拼接。

对于超大型窗或跨层窗(类似幕墙)当以上加强结构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特殊方式加强或设钢梁支撑,且钢梁两端设埋件与墙体连接,并经严格计算选择梁截面,做到耗材低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F、当玻璃的强度或刚度不能保证时,玻璃易破碎且中空玻璃的内外片玻璃发生弯曲贴在一起,引起彩虹现象并导致中空保温隔音失效。

玻璃的强度、刚度计算与玻璃的幅面大小及长宽比有关(见国家标准中空玻璃厚度选用表),当玻璃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加厚玻璃来解决,因为如果采用钢化增强方式,玻璃的刚性(弯曲挠度)依然解决不了,因为从计算公式可知,玻璃的刚度计算与是否钢化玻璃没有关系。

但加厚玻璃后要考虑中空玻璃的重量及安装楼层高度,不要带来安装及日后维修的不便。

弯弧玻璃可认为是半钢化玻璃,一般玻璃幅面小于2.6㎡采用5mm玻璃强度及刚度都可保证,4mm中空玻璃板面不宜大于2.0m2,采用单片玻璃时厚度不宜低于5mm。

对于门玻璃的设计,因为门直接与人体接触,从防止破损及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用小于5mm的玻璃。

G、在设计中碰到推拉窗、固定窗上下拼接情况时,拼接长度在大于1800mm时,会导致拼接(或中挺)位的塌腰,引起安装超差及开启不灵活,在设计说明中对此处玻璃安装次序及玻璃垫的垫法要有说明,拼接长度过大时在设计上要采取加强措施。

4、门窗水密性能的设计:A、门窗水密性能与门窗杆件的强度、胶条断面及材质、排水系统、窗结构设计等有关,胶条近年已采用三元乙丙(EPDM),可保证具有较好的弹性及抗老化性能,但有胶条密封的玻璃槽雨水依然会渗漏进去,因此要铣排水孔、槽。

B、外开窗在开启状态,雨水会从传动器锁孔处流进内腔,造成内腔衬钢腐蚀及摩擦铰链螺钉锈蚀,影响窗及摩擦铰链连接强度,因此在设计上应要求锁孔处安装传动器后缝隙要用胶封堵。

并给出胶定额。

C、组合门窗拼接处也是雨水渗漏的途径,尤其在遭遇暴雨及台风时,更为严重,因此在设计上应要求安装队在室外一侧拼接时与窗框接触处挂胶后组框,见拼接打胶附图。

篇二:建筑开窗面积规定建筑的开窗面积取决于建筑的窗墙比和窗地比,一般要大于窗地比的规定,且不超过窗墙比的规定。

既是以窗地比来控制下限而用窗墙比控制上限。

对于居住建筑窗墙比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公共建筑窗墙比规定十分宽松,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即使是全玻璃幕墙也一般符合要求。

窗地比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简称窗地比。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照度标准是不一样的。

离地面低于0.5米的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是1/6~1/4,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1/12,对于一些高层办公建筑,一般采用玻璃幕墙加遮阳措施,所以对窗地比的要求只要符合窗地比最低要求即可。

窗墙比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指标。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外门透明部分)面积和墙面积(包括外门窗的洞口)的比值一般称窗墙面积比。

注:计算时以建筑的立面图为标准,窗墙比中的墙指一层室内地坪线至屋面高度线之间的墙体(不包括女儿墙高度和踢脚高度)。

如遇幕墙,则按透光面积计算。

(第4.2.4条指出:“某个立面即使采用全玻璃幕墙,扣除各层楼板以及楼板下面梁的面积(楼板和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必须放置保温隔热材料),窗墙比一般不会再超过0.7。

”)凸窗的侧板、窗台板、窗顶板,对节能影响较大,虽然外墙面积不用考虑增加(窗面积按展开面积计算),但其自身保温隔热措施在地方规范中大多有作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中规定: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大于0.25;东西向不大于0.30;南向不大于0.35。

窗户和墙体该归入哪个朝向来计算节能,这个各地方会有规定。

朝向通常以45度角平分,如东南至西南向之间的90度角归入南向。

但也有些地方某朝向的归入计算范围会扩大到120度或缩小到60度的,具体情况要看各地方的规定,这可以在节能地方规范中查找到,在节能软件中也可以查看到各地方的朝向计算方法。

公共建筑物的体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与错落,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40 。

按照建筑物能耗情况和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建筑总能耗的比例特征,浙江省的公共建筑应划分为下列三类:1 甲类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m2,或全面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2 乙类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小于20000m2,且不设置或部分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3 丙类建筑——一年中在夏、冬两季冷热负荷处于峰值时建筑物停用,且不设置空气调节装置的公共建筑。

4.1.5 公共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