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三江学院文学院专业介绍

三江学院文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 学院介绍 ⽂学院设有对外汉语、汉语⾔⽂学、新闻学、新闻学(⼴播电视编导⽅向)等三个本科专业四个本科专业⽅向。

⽂学院以培养应⽤型⽂科⼈才为⽬标,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实践的结合。

⽂学院的“读写练”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分别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等奖、江苏省优秀课程⼆等奖。

新闻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正经省教育厅推荐申报特⾊专业建设点。

院长介绍 笪佐领教授三江学院副院长,三江学院⽂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

原南京师范⼤学副校长,全国普通⾼校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省⾼职⾼专院校⼈才培养⼯作⽔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专业介绍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 该专业培养能⽤双语传授中国传统⽂化、进⾏对外汉语教学、开展中外⽂化交流和中国⽂化研究的专业⼈才,满⾜各类学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以及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对从事跨⽂化交流等相关⼯作的复合型、应⽤型⼈才的需要,同时也为培养更⾼层次的对外汉语专门⼈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修课程:基础写作、汉语Ⅰ、汉语Ⅱ、语⾔学概论、⽂艺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学Ⅰ、⽂学Ⅱ、⽂学Ⅲ、外国⽂化艺术、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英语写作等。

汉语⾔⽂学专业(本科) 该专业培养学⽣具有较好的英语、计算机应⽤能⼒和较厚实的中国汉语⾔⽂学专业基础,能较切实地把握中国语⾔、⽂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并较好地掌握现代⽂秘和新闻传播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

主修课程:中国古代⽂学、中国现当代⽂学、外国⽂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学概论、⽂艺理论、美学、中国⽂化史、读写练、中国⽂论史专题、西⽅⽂论史专题、中国诗歌史专题、⼩说史专题、散⽂史专题、秘书学和秘书写作、新闻学和新闻写作等。

新闻学专业(本科) 该专业以汉语⾔⽂学为基础,培养学⽣具有良好的英语、计算机、影视技术等应⽤能⼒,能较系统地掌握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可以在报刊、电视台、⼴告公司、社区从事新闻或宣传⼯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公务或⽂秘⼯作。

宁波大学文学院专业介绍

宁波大学文学院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 ⽂学院由中⽂系、历史系和旅游系3个系组成,拥有5个硕⼠点,1个省重点学科,1个市重点学科,1个校重点学科,1个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研究所。

本科和硕⼠点专业:拥有汉语⾔⽂学、历史学、旅游管理、⼈⽂教育4个本科专业,中国现当代⽂学、专门史、汉语⾔⽂字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学5个硕⼠点。

师资队伍:拥有正副教授37⼈,博⼠30名,⾼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6%。

省⾼校中青年学科带头⼈2名,省“新世纪151⼈才⼯程”培养⼈选2名,宁波市⾼校名师培养⼈选3名。

重点学科、重点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专门史),1个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东⽂化研究基地),1个市重点学科(汉语⾔⽂字学),1个校重点学科(中国语⾔⽂学),并设有5个研究所,2个研究中⼼(宁波⽂化研究与开发中⼼、旅游经济与⽂化研究中⼼)。

科研实⼒:学院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丰硕。

近三年来,共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项⽬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27项,省教育厅及省社联课题22项,市级课题25项。

出版学术著作18部,发表论⽂200多篇。

获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省教育厅及省社联哲社优秀成果奖15项,宁波市哲社优秀成果奖28项。

专业设置 1、汉语⾔⽂学专业 培养⽬标:培养具有较⾼汉语⾔⽂学素养,较强的书⾯表达和⼝头表达能⼒,从事⽂化、宣传、教育、新闻、编辑、⽂秘等⼯作的专门⼈才和中等学校语⽂教师。

主⼲课程:语⾔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艺理论、美学、中国古代⽂学、中国现代⽂学、中国当代⽂学、外国⽂学、影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播电视新闻学、络新闻学、传播学概论、办公⾃动化原理、秘书学、中学语⽂课程教学论等。

2、汉语⾔⽂学教育专业 培养⽬标:培养具有较⾼汉语⾔⽂学素养,较强的书⾯表达和⼝头表达能⼒,能适应21世纪教育需要的的中等学校语⽂教师。

主⼲课程:语⾔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艺理论、美学、中国古代⽂学、中国现代⽂学、中国当代⽂学、外国⽂学、形式逻辑、教育⼼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信息技术、中学语⽂课程教学论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文科基地)专业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文科基地)专业介绍

⽂学院(国家⽂科基地) ⽂学院(国家⽂科基地)师资⼒量雄厚,“国家⽂科基地教学团队”是⾸批国家教学创新团队。

朱晓进教授和马景仑教授为教学名师,⽂学院中国现当代⽂学和古代汉语为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教授37⼈(其中博⼠⽣导师26⼈),副教授42⼈,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整体实⼒强。

⽂学院设有中国语⾔⽂学系等5个系,设有⽂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和⼀个中⼼(普通话研究与测试中⼼)。

199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科基础学科⼈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国家⽂科基地)。

⽂学院(国家⽂科基地)学科优势明显,⽂学学科在中国⼤学排⾏榜上综合排名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列。

中国现当代⽂学为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学、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中国古代⽂学等12个学科的硕⼠学位授予权和中国语⾔⽂学⼀级学科博⼠学位授予权(内含12个博⼠点),设有中国语⾔⽂学博⼠后流动站,从本科到博⼠后,形成“⼀条龙”⼈才培养体系。

⽂学院(国家⽂科基地)⼀贯重视教学⼯作,拥有2名教学名师,具有⾼级职称的教师100%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全⾯开展教学改⾰和教学研究,努⼒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与韩国、⾹港等国家或地区的多所知名⼤学建⽴了互派留学⽣项⽬,毕业⽣素以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强、综合素质⾼⽽享誉社会。

毕业⽣就业前景⼴阔,近年来,师范类专业毕业⽣供不应求,⾮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就业率⼀直保持在96%以上。

▲汉语⾔⽂学(国家⽂科基地班) 南京师范⼤学“国家⽂科基础学科⼈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国家⽂科基地”),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的培养跨世纪中⽂⼈才的基地。

国家⽂科基地班属⾮师范性质的汉语⾔⽂学专业。

四年级上学期进⾏全⾯测评,选拔50%左右的学⽣直接攻读硕⼠学位。

本科阶段教学体制为“2+1+0.5+0.5”模式,前两年为基础段,第3年对学⽣全⾯进⾏科研和专业提⾼训练,第4年上、下学期分别强化科研和实践培养。

本科毕业后不能进⼊研究⽣学习阶段的学⽣正常就业。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2、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三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在科研成果、课题、获奖等方面,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学术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7篇。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谢谢观看
考试时间
全国统一考试,每年3月、6月、9月下旬,12月月份
考试等级
同一试题,根据考试分数的高低确认等级。每门课满分为150分。分初级(90-104分)、中级(105-127分) 和高级(128分以上)。【外语除外,只需合格(90分)即可 】,等级就低不就高。成绩三年内有效,每人最多 可报考三次,三次都未通过考试者,不再受理该报考者的认证。
2009年6月,经全国高科技产业品牌推进科教文卫委员会及九部委全国200多家学术单位、研究机构、NGO组 织、媒体、网站的权威调查数据,专家委员会综合复核,被推选为:"中国大学生最具就业力的国际认证品牌"。
IPA汉语教师资格证
IPA推出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被国际100多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IPA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国际认证协会获得了国家人事部权威认可 并授权在全国推行。IPA证书是中国地区唯一获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全面认证,并由中国使领馆代表签字的。 凭借IPA证书,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和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鉴定,“国际注册汉语 教师资格证”,实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者将由中国驻美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才网对其联合认证。颁发相应资格证书。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人事部的独家授权。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目录
01 ipa国际认证协会
03 特点介绍
02 IPA汉语教师资格证 04 考试时间
05 考试等级
07 考试地点
目录
06 考试科目 08 考试报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雄厚平台, 有国外教学经历或多年从事留学生教学的专家组成,具有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等学科平台,拥有国内 外多家实习基地,形成了求实务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外向发展的办学特点。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文学院重要学科之一,本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在原世界文学学科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教委调整后的新的专业目录的要求,增添了比较文学而形成的新学科。

调整后的新学科既保留了过去学科的优势,也增加了新兴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融合,从而使该学科更加适合20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更加适应未来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走向。

一、历史沿革我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产生过一批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很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从事欧美文学研究的薛诚之、周乐群、王忠祥等教授,从事日本文学研究的胡雪、彭端智等教授。

王忠祥教授是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重要专家。

从50年代开始,师从穆木天先生的王忠祥教授就开始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

王忠祥教授目前是本学科顾问,我校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文学研究》名誉主编,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研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规划(“七五”、“八五”、“九五”)外国文学组成员。

王忠祥教授是我国著名易卜生研究、莎士比亚研究以及狄更斯研究专家,出版有《易卜生》、《易卜生文集》、《易卜生戏剧精品集》等多部专著,从教50年来,主编有《外国文学教程》(上、中、下三册)、《欧美文学史话》(主持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1986年获全国教育出版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外国文学史》等多部教材。

目前正在根据时代精神需要组织重译重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年逾古稀,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然在我国学术界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介绍【新祥旭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介绍【新祥旭考研】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介绍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一、专业概况:创造性写作专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可以上溯到文学院前身延安鲁艺、华北大学时期的文学教学,那时候已形成了良好的写作训练传统。

何其芳、艾青、丁玲、孙犁、萧军等人曾给本专业留下了诸多亮点。

如今本学科拥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如阎连科、刘震云、劳马、王家新、张悦然,也聚集一批知名学者,如程光炜、孙郁、李今、杨联芬等,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学教育的一座重镇。

二、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设三个研究方向:小说写作研究、中外小说研究、文章学研究三、研究内容:1、小说写作研究是本学科的重点。

阎连科的中外小说比较研究,刘震云的当代长篇小说研究,张悦然的现代小说研究都颇有特色。

他们的写作实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阎连科专著《发现小说》对小说隐秘的描述,是有影响力的作品。

此外,程光炜专著《文学史的兴起》、杨联芬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导论》,都是代表性的成果。

2、中外小说研究是本专业另一特色。

诸多教师对西方小说有相当的修养。

李今对翻译史的研究,孙郁的鲁迅翻译研究,阎连科关于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张悦然对欧美小说的研究,杨联芬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都自成一家,有相当的辐射力。

3、文章学研究是本学科的学术底色。

前辈学者谢无量先生《大中国文学史》是开创性的成果。

阎连科在《我的现实我的主义》关于文体意识的思考,刘震云的小说结构的理念,张洁宇关于鲁迅《野草》话题的研究,孙郁《汪曾祺闲录》关于百年文章学理念变迁的研究,都各具特色。

四、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两类人才:主要培养小说写作的人才,兼顾各类文体的写作训练。

注重对感性经验的表达,激发文学作品写作的潜能。

另一类是批评家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从事文学批评工作和文学类图书编辑工作。

五、师资力量:本学科前辈教师丁玲、艾青、孙犁的写作经验成为本学科重要的遗产。

此外,目前还又集中了两批力量。

著名作家有阎连科、刘震云、劳马、张悦然、王家新、王以培等;著名学者有程光炜、孙郁、李今、杨联芬等;青年教师姚丹、张洁宇、杨庆祥等。

大学文科专业介绍 (3)

大学文科专业介绍 (3)

大学文科专业介绍引言大学文科专业是指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门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当今社会,文科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毕业生可以在教育、传媒、人力资源、政府机构等领域找到广泛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大学文科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1. 中文专业中文专业是培养学生扎实掌握汉语语言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文科专业。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就业前景:中文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媒体、新闻出版、翻译等行业。

他们可以成为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师,或者在媒体机构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

此外,翻译行业也对中文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需求。

2. 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历史研究方法,掌握历史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技巧,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能力。

就业前景: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研究机构、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工作。

他们可以成为中学或大学的历史教师,或者在博物馆、档案馆从事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工作。

3. 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了解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掌握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技巧。

就业前景: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医院、学校、社会工作机构等地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临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此外,市场调研和广告行业对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也有需求。

4. 法学专业法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法律专业知识、法律从业能力和法律风险管理能力的文科专业。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基础理论和相关实务知识,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运作。

就业前景: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法务部门等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
文学院始建于1974年,是全校专业设置最早和科类发展最为齐全的院系之一。

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

拥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

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高级职称42人(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博士24人、硕士40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级拔尖人才2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18人。

近三年来,教师先后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家级、国家重点级刊物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教研课题50余项。

学院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在4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有的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成为全国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有的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成为知名专家或博导;有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著名作家或导演。

多年的积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注重传统、强化技能。

注重传统,就是着力培养与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强化技能,就是着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近年来,学院所有专业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汉语言文学(师范)(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从事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汉英双语教学为特色,培养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写作水平,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西方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从事汉英双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外国文学、西方文化与礼仪、中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新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广告传播专业公司、新闻媒体和制作单位、企业营销与公共关系部门、政府广告管理与发布等部门,从事广告公共实务、管理和公共关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中国传播史、外国传播史、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美学原理、传播学研究方法、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广告摄影、广告管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

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掌握现代秘书学的基本理论和多项秘书业务技能,能够胜任县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和中等以上企事业单位秘书部门主要业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秘书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文书学、新闻写作、办公自动化、中国秘书史、档案管理学、秘书礼仪、公共关系学、涉外秘书、市场营销学、行政管理学、中国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现代汉语、书法、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英美文学作品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网络与新媒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兼具新闻传播学、广告学、网页设计与建设、网络经营管理,电子商务、数字电视、手机媒体运营等方面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既能胜任新闻采、写、编、评等网络和新媒体信息传播工作,又能满足网站、手机媒体、数字媒体建设需要的设计、维护、制作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涉外信息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网络新闻学、网络传播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图形创意与设计、计算机语言、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新闻摄影学、网络数据库、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手机媒体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原理、3D合成互动媒体、新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案例分析研究、数字媒体营销与推广、网络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流媒体技术、网络新闻实务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戏剧影视文学
本专业是以艺术、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科为主干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又具备良好戏剧影视产品策划编导能力和相关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造就具有扎实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和戏剧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戏剧、影视产业各创作和生产环节具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会、文化、宣教等部门,影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文化创意机构等文化企事业单位,胜任戏剧影视作品的创意策划、文案与剧本写作、摄影、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等各项工作。

主要课程
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电影发展史、戏曲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编剧概论、中外经典剧作导读、话剧影视剧本写作、戏曲文学剧本与写作、戏剧影视评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电影剧本写作、话剧剧本写作、影视编剧与实践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