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除去CuO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Zn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O2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和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过量的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是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利用酚酞试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除杂质
8.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CuSO4溶液、稀H2SO4、NaCl溶液、NaOH溶液鉴别出来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1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鉴别NaCl、Na2SO4和(NH4)2SO4三种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 (OH)2溶液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MgCl2
加入金属钙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海水晒制的粗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SO、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粗盐浴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要以2-4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还有过滤等操作,最后经过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B.BaCl2、Na2CO3、 NaOH、过滤、HClC.NaOH、 BaCl2、 Na2CO3、过滤、HClD.Na2CO3、BaCl2、 NaOH、过滤、HCl【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或者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之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据此分析各选项,D选项不符合上述要求。

故选D。

【点睛】粗盐精制中碳酸钠要在氯化钡之后加入,这样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2.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先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物质,然后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除去 NaCl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l2,先加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然后把碳酸钙过滤出来,但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加适量的BaCl2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镁,然后把硫酸钡过滤出来,得到氯化镁溶液,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分别加水溶解,观察并触摸容器外壁,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溶解且容器外壁发热的是氢氧化钠,溶解没有并且容器外壁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解且容器外壁冰冷的是硝酸铵,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CaCl 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发生反应;2322Na CO 2HCl=2NaCl CO H O ++↑+ 2323Na CO CaCl =2NaCl CaCO ++↓会生成新杂质NaCl ,Na 2CO 3,被提纯CaCl 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可以去除Na 2CO 3,符合题意;C 、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 2SO 4,CuO 会和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 减少,不符合题意;D 、KCl 溶液(K 2SO 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发生反应;243234K SO Ba(NO )=2KNO BaSO ++↓ 虽然去除了K 2SO 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 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把原物质除去了,故A不正确;B、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故B不正确;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杂质,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 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点燃D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碳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符合题意;B、加入足量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与稀硫酸不反应,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硫酸,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的 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KNO3 溶液AgNO3 溶液先加入过量 KCl 溶液,再过滤C NaOH 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虽然除去了HCl气体,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过滤,除去氯化银,但是氯化钾过量,虽然除去了硝酸银,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与技巧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与技巧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与技巧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原来的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

物质的除杂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着常见酸碱盐及其他重要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从过程上看,它是一个原理确定、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过程,其考查热点和趋势是化学知识与实验操作的结合,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1、主要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见下表:2、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在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在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减少或损耗被提纯物质的质量;不变:在除杂过程中,除杂剂不能使被提纯物质改变;易分: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或杂质转化成的新物质易于分离;务尽:选择除杂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除杂越彻底越好。

3、酸、碱、盐溶液中的除杂技巧①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Na2SO4(NaOH):可选用稀H2SO4为除杂剂(生成物为Na2SO4和H2O,达到目的)。

KCl(K2SO4):可选用BaCl2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BaSOKCl,达到目的)。

4和②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NaCl(BaCl2):可选用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BaSO4和NaCl,达到目的)。

KNO3(AgNO3):可选用KCl2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AgCl和KNO3 ,达到目的)。

③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阳离子都不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阴、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

如NaNO3(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Cu(OH)2沉淀和BaSO4沉淀,达到目的)。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除杂原则:在除杂过程中,不应引入新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并且杂质应便于分离。

2. 掌握除杂要领: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并选择适宜的试剂。

3. 熟悉除杂方法:除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转纯法和吸收法等。

这些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 分离混合物:对于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5. 审清题目要求:在解答题目时,应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确保答案与题目要求吻合。

综上所述,要解答化学除杂题,需要掌握除杂原则、要领、方法,熟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审清题目要求。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细节决定未来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 3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 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如:HNO 3中混有H 2SO 4,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

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

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

如溶液中混有,可加入过量的锌: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CO 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 的试管: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知识要点: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学科王(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学科王一、选择题:1.(2013厦门市)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 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或闻气味C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2.(2013厦门市)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3. (2013兰州市)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 N2O2灼热的铜网B CO2H2O 浓硫酸C CaO CaCO3适量的稀盐酸D NaCl溶液Na2CO3适量的稀盐酸4.(2013佛山市)单一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5.(2013佛山市)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①铁粉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4.(2013揭阳市)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A CO2(H2O)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B Cu(CuO)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C Na2SO4(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 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5. (2013南宁市)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 2粉末(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 2SO 4溶液(NaCl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9. (2013百色市)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 .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D .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10.(2013海南省)下列方法能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C.蒸馏D.吸附11.(2013海南省)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12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
• ④CaO(CaCO3) 高温加热 --【加热法】
CaCO3 == CaO + CO2↑ ---
• ⑤NaCl( Na2CO3) 选适量的稀盐酸 蒸发------【 化气法】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或选氯化钙溶液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并过滤 •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 9、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硫酸根离子)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或Ba(OH)2 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 酸,该样品中含(硫酸根离子)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H2SO4 + Ba(NO3)2====BaSO4 ↓+ 2H NO3 10、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或铵盐)(铵根离子) 取样品少量与试管(或研钵)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 液(或熟石灰),并加热(或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在试管口置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样品中含 铵盐
常见物质的检验
• 1、氧气的检验 操作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 现象和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氧气 • 2、二氧化碳的检验 操作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和结论: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Ca(OH)2 + CO2 ==== CaCO3 ↓+ H2O • 3、区别硬水和软水(蒸馏水)方法 操作:分别取少量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 现象和结论:起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 的为硬水
2
014山西中考
操作方法或所用试剂
溶解、过滤、蒸发
10.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A B C D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鉴别食盐、蔗糖 鉴别H2O、KCl溶液
NaOH溶液、浓H2SO4 品尝 AgNO3溶液
2010山西中考
• 7.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 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 • • •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题 鉴别与检验解题思路与方法
设计人:刘志勇
1、方法:
• 先考虑运用物理方法 溶解 过滤 蒸发 • 再考虑运用化学方法:加热法 吸收法、沉淀法、 化气法、置换法、溶解法
2、方案设计
• 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环保安全、经济便宜、节 约能源、除杂彻底
3、用化学方法要选方法或试剂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 7、碳酸盐的鉴别方法(碳酸根离子) 取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8、检验(氯离子或盐酸根离子)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 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该样品中含有氯离子 。 HCl + AgNO3 === AgCl↓ + HNO3
• • • • • •
⑨铜粉Cu(铁粉Fe) 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引 化学方法: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过滤 Fe + H2SO4 = FeSO4 + H2↑ 除杂彻底 Fe + 2HCl === FeCl2 + H2↑ 除杂彻底 Fe + CuSO4 === FeSO4 + Cu 除杂不彻底,生成 的铜将铁覆盖,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 ⑩CO2(HCl)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 浓硫酸 • NaH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008年山西中考]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加热除去MnO2中少量KMnO4 )
• B. 将潮湿的氧气通过浓H2SO4除去水蒸气
• C. 用磁铁吸除铜粉中少量铁粉 • D. 加入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CuSO4
【2009年山西中考】
•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 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氮气(氧气)——木炭 • B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澄清石灰水 •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 • D 氯化钾溶液(碳酸钾)——稀硫酸
• ①所选试剂或方法只能与杂质反应或将杂质除去 ,而不与所提纯的物质反应 • ②除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 ③可将杂质转化为所提纯的物质
4、典例分析
• ①Na2CO3(CaCO3) 采用物理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 • ②CO2(CO) 不能在氧气中点燃,只能通过灼热的CuO • CO+ CuO == Cu + CO2 • ③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2Cu + O2 == 2CuO
• 4、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化纤纤维的方法 操作:分别抽取一段点燃并闻气味和手搓地方法 现象和结论:留下易搓的为棉纤维;有烧焦羽毛味 的为羊毛,缩成一团难搓的为化纤纤维。 • 5、酸(H )的检验【例如稀盐酸或稀硫酸】的 检验

方法一: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方法二:加锌粒 有气泡产生 方法三:加碳酸钠粉末 有气泡产生 • 6、碱溶液的检验【例如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 溶液 方法一: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或变蓝 方法二:滴加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 生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013山西中考
• 10、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 ,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
• A. 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固体代替 • B. 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 C. 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 D.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 满CO2
• ⑥CO(CO2) 通过NaOH溶液吸收,在通过浓硫酸干燥 -------【吸收法】 •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⑦NaOH(Na2CO3) 选澄清石灰水 转化为沉淀后过滤 蒸发滤液 •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 ⑧O2(H2O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除去
【2007山西中考】 10.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 确的是( )。 . • 选项
• • • • A B C D
需鉴别的物质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空气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方法一
点燃同时闻气味 闻气味 燃着的木条 观察颜色
方法二
观察色泽 燃着的木条 澄清的石灰水 灼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