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最新-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以下是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灿烂的宋元文化篇一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明确目标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概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传播。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前置自学1、活字印刷术是的发明的,比欧洲早约年。

2、时期,我国人民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时,广泛应用,并由传入欧洲,为以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即欧洲人开辟新航路)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明的。

在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主要武器有、、,13、14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和。

三、展示交流:四、合作探究1.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各意义。

2.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的过程。

指南针:北宋:南宋:火药(火药武器):唐朝中期:唐朝末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五、达标拓展(一)单项选择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其活字版用的是()a.铅活字b.木活字c.陶活字d.铜活字2.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了()a.1XX年b.2XX年c.3XX年d.4XX年3.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错误的是()a. 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于中国b.活字印刷术是由毕升发明的c.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的发明早d.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于北宋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②造纸术③指南针④火药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罗盘针b.司南c.指南针d.磁针6.指南针发明于( ) a.战国b.汉朝c.北宋d.南宋7.把我国发明指南针传播到欧洲的是( )a .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传教士c.阿拉伯人d.欧洲航海家8.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 a.三国b.隋唐c.唐朝末年d.宋元时期9.在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开始广泛使用是在()a.唐朝b.五代c.北宋d.元朝10.指南针广泛应用航海并向外传播是在()a.战国b. 北宋c. 南宋d.元朝(二)读图题:(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2)出现于什么时期?(3)当时的火药武器还有那些?(三)材料题: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2-人教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2-人教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习题.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造纸术和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和指南针.指南针和造纸术.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是在( )。

.唐朝.五代.北宋.元朝.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是始于( )。

.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我国雕版印刷业十分发达于( )。

.隋唐.南北朝.两宋.明清.将指南针传人欧洲的是( )。

.意大利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欧洲最早出现活字版的印刷方法是在( )。

.世纪.世纪.世纪.世纪.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是( )。

①火箭②突火枪③火鞭④火炮.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③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

.三国时期.唐朝末年.两宋时期.蒙古西征时.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 )。

.战国.北宋.南宋.明朝.《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比现行公历确定早( )。

.年.年.年.年.下列各项中国古代文化成果中,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有( )。

①火药②丝织技术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①④.①②.①③.②④.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有哪几位在相同领域内取得了成就?( ) ①张衡②贾思勰③孙思邈④沈括⑤郭守敬.①②③.②④⑤.①④⑤.③④⑤.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司南是在( )。

.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教授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

”结合这一观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成就;()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宇印刷术比欧洲早年,后来,向东传到朝鲜和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北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元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在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原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宋代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通过思考、解析与探究,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祖先的发明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但同时也应让学生心存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四大发明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烟花图片,提问:烟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答:火药)师:同学们,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出示课件:灿烂的宋元文化)㈡学习和探究新课出示学习目标:⑴了解或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⑵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和《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温故而知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请问:最初的印刷方式是什么?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算一算: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长时间?提问: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自学指导一:学生阅读72-74页小字部分,完成下面表格:学生自学,完成表格.之后教师讲解.想一想: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印刷业是如何发展和传播的?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的发展?毕升之后,活字印刷术在实践中又不断创新、发展,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灿烂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

灿烂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

灿烂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2.通过分析宋元文化的成就,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成就。

2.难点:分析宋元文化成就背后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唐代的繁荣景象,大家能想到哪些?(2)那么,继唐代之后,我国又进入了哪个时期呢?对,是宋元时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灿烂的宋元文化。

2.学习新课(1)政治特点①介绍北宋建立背景,让学生了解赵匡胤建立宋朝的经过。

②分析北宋政治特点,如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

③讲解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特点,如行省制、宣慰司等。

(2)经济特点①讲述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如水稻种植技术的改进、棉纺织业的发展等。

②分析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如市井文化、海外贸易等。

③引导学生探讨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3)文化特点①介绍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如宋词、元曲等。

②分析宋元时期的艺术成就,如绘画、书法、建筑等。

③讲述宋元时期的科学成就,如四大发明的发展、天文学、数学等。

3.小组讨论(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宋元文化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请各组代表发言,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成就。

(2)宋元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5.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笔记。

(2)预习下一课,了解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四、教学反思1.讲解内容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本节课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改进空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编写人:裴刘学校历史教研组周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课前预习题1、隋唐和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分别发明了什么印刷术?2、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3、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有何意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其中之一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欧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1497年-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对课标的解读】1.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以宋词为例,了解古文学成就。

说出《资治通鉴》作者和体例。

了解古代书法、绘画成就。

2.本课主题是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

3.“生命化课堂”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学生的“一方乐土”。

本课从五个展厅入手使学生感知宋元文化的灿烂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学习目标】1.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宋元科技、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2.学习宋元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反思古今科技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1)师出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2)通过五个展厅学习,在学生教师引领下,既复习了知识,又在复习中获得乐趣。

【评价方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课堂检测试题,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我们已经复习了四大文化序列:文明勃兴的先秦文化,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从古文化的旅途中一路走来,我们已深深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科技、史学、文学及艺术方面大放光彩,熠熠生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灿烂的宋元文化,去宋元文化的百花园看看。

请同学们先参观展厅一。

展厅一:科技成就(课件展示)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因为我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中最早的发明是什么?什么时候谁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说起印刷术也不陌生,最早的印刷术是什么印刷?什么时间出现的?(活字印刷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在隋唐时出现,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和应用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基础识记:(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做好标记)1.()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

(3)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3.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时期,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3)传播:由()人传入欧洲。

意义:(4)火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5)火药的应用:(),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4、沈括可郭守敬:阅读课本74页小字,概括沈括和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贡献。

二、【合作探究】1、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通过思考、解析与探究,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祖先的发明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但同时也应让学生心存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四大发明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
⑴准备历史材料,收集相关现代科技信息。

⑵制作POWE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出示课件: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学习和探究新课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72页,浏览一下课文,整体了解宋元时期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

(出示课件)生: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科学家有宋朝的沈括、元朝的郭守敬。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探究这三项科技发明的过程、应用、传播和意义。

(出示课件:《金刚经》图片)
师:大家对这幅图片熟悉吗?这是什么?是哪个朝代的?是采用什么技术印刷的?(学生回答略)
师:这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画面精美,文字清晰,但是它有一定的缺陷。

请大家看资料,然后说说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费时、费工、错了不易改正。


师:所以到了宋朝,有人发明了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用笔在书中圈画出有关活字印刷术的知识点,比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活字印刷术的工序等。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板书)
(学生圈点并互相交流)
(接着让学生自己用准备好的材料试着刻活字,亲自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

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体验,说说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毕升的创新发明“新”在哪里?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师:科学是无止境的,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断有改进和发展。

今天印刷业有怎样发展?
(老师从网络里找出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目前印刷业的发展情况。

通过具体数字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2.指南针应用和传播
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船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学生回答:指南针)教师:说到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思考:司南由哪两部分组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课件展示司南模型)
师:到了北宋,人们制成指南针。

(课件展示罗盘针模型,并让学生思考:罗盘针用什么方法制成的?它比司南有哪些进步?)然后向学生介绍关于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开阔视野同时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件展示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材料一:舟师识地量,夜则观量,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间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了。

突出变化是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

(教师请学生看屏幕,欣赏“烟花”)
师:这美丽的烟花是用什么制成的?(学生回答后,导入第三个内容。


3.火药的应用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火药发明应用,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①火药是什么人发明的?
②火药什么时候用于军事?
③火药什么时候被广泛用语军事,主要有那些武器?
(学生阅读,互相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古代的火药兵器,由老师加以简单介绍。


(出示神州六号示意图,让学生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由教师归纳总结:发射原理一样。

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反作用来推动火箭上前或上升,只上方向和规模不同而已。

接着教师展示课件“四大发明”,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四大发明,今天的社会生活将会怎样?
最后由教师总结四大发明传播的意义。

(课件展示)
4.郭守敬与沈括
师:宋元时期与科技成果相伴随的还出现了许多科学家,书中提到的主要是哪两位?主要成就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得出结论,并通过课件展示。


5.总结
师:元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础,使宋元科技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构建了宋元文化的繁荣。

6.读史明智(拓展课题)
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了解了宋元时期重大的科技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后,学生一定有所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最后展示教师收集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在日内瓦市中心,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蓝色高楼的一层,陈列着许多国家赠送的珍贵礼品。

前苏联送的上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复制品。

美国送的是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登月取回的一块月球岩石,镶嵌在水晶玻璃中央,取名“一片月亮”。

中国送的是西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

它们都令参观者驻足沉思,赞叹不已,都是杰出的科学成就,只不过中国送去的是两千年前祖先的成就。


先让学生发表看法,教师作评价总结:同学们,智慧的较量也应和体育比赛一样,同时代的较量才是真正的较量,只有自己的创造才是真正光荣的。

我们不能总是靠着祖先的四大发明过日子,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