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备考知识点(二)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备考知识点(二)

基础护理在护士、护师考试中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下面归纳总结了187个基础护理知识点,虽然不能说是历年护士考试重点,但也是很有必要了解的知识点:101.使用环氧乙烷消毒的关键注意点有哪些?答:1.纯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源开关处。

使用时轻取轻放,切勿猛烈碰撞。

2.储存温度不可高于40℃,以免爆炸。

3.灭菌前物品需彻底清洗干净,但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

4.消毒容器不能漏气,袋内物品放置不能过紧。

5.本品液体对皮肤、眼睛及黏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

6.本品气体具有一定毒性,作业场空气中浓度不应超过2mg/m3.102.如何划分消毒剂的高效、中效和低效?答:高效: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病毒,可使物品达到灭菌要求,如环氧乙烷。

中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杆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如乙醇等。

低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如本扎溴胺(新洁尔灭)、氯已定(洗必泰)等。

103.试述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的消毒要求?答: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才学器皿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

104.理想的换血消毒剂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杀菌谱广,毒性低,性能稳定,又利于长期保存,对物品无腐蚀性,不易受有机物及温度等理化因素的影响,使用浓度低,而作用迅速,易溶于水,气味小,对人无刺激性,消毒后易除去残留,且价格低廉。

105.何为高度危险物品?答:高度危险物屏是指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106.何谓中、低度危险物品?答:中度危险物品是指仅与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和用品。

低度危险物品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健康无损的皮肤黏膜相接触的器材和用品107.如何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答:1.高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消毒即可;低度危险性物品,消毒或清洁。

基础护理学无菌技术

基础护理学无菌技术

三、无菌技术(一)概念(二)原则1.操作前准备: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

2.操作中保持无菌(1)不能跨越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应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用物疑有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3.操作中物品管理(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设有明确标志。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3)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4)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镊子、卵圆钳、三叉钳)(1)存放方法1)消毒液浸泡保存:消毒液浸过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持物镊的1/2处。

每件容器只放一把持物器械;浸泡时钳端打开。

2)干燥保存:每4~8h更换一次。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取放时闭合钳端垂直取放,手不可伸入容器内或触及无菌部分。

2)使用时保持持物钳或无菌镊夹取端向下。

持物钳只能在持物者的胸部高度位置移动,不可甩动。

3)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4)使用专用无菌镊夹取油纱布。

5)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6)到较远处取物,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1)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向上放置。

(2)从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器械。

持持物钳取物时,持物钳及物品不能触及容器边缘;物品取出后立即盖严无菌容器。

(3)手持无菌容器时,托住底部,手指不能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3.无菌溶液取用法(1)核对药名、灭菌日期;检查密封瓶瓶口、瓶身、药液(变质、混浊、沉淀)。

(2)手不可接触瓶口及瓶盖中间部。

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

倒溶液时,应避免水珠回溅污染瓶口,保持标签干燥。

(3)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

基础护理学操作——无菌技术之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基础护理学操作——无菌技术之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菌技术:⽆菌持物钳的使⽤法
(⼀)⽬的
取⽤或者传递⽆菌的敷料、器械等。

(⼆)实施要点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菌持物钳包有⽆破损、潮湿、消毒指⽰胶带是否变⾊及其有效期。

3.打开⽆菌钳包,取出镊⼦罐置于治疗台⾯上。

4.取放⽆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考试,⼤站收集器⼝边缘,⽤后⽴即放回容器内。

5.标明打开⽇期及时间。

(三)注意事项
1.⽆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起搬移到物品旁使⽤。

3.使⽤⽆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镊⼦罐、持物钳应当4⼩时更换。

基础护理学第6版第4-7章习题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6版第4-7章习题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6版第4-7章习题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保存和使用,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C.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D.将无菌持物钳取出,拿到远处夹取物品(正确答案)E.不可夹取油纱布和消毒皮肤2. 有关无菌盘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无菌盘铺好后应注明铺盘时间,在4小时内使用B.未用过的无菌巾,一旦受潮变湿晾干后再用(正确答案)C.无菌巾内无菌物品放置有序D.铺无菌盘前,应检查治疗盘清洁干燥E.一次性无菌巾使用后弃入医疗垃圾袋内3. 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的是()? [单选题] *A.瓶签是否正确(正确答案)B.瓶盖有无松动C.是否在有效期内D.瓶身有无裂缝E.溶液是否变质4. 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冲洗瓶口(正确答案)B.检查溶液的颜色C.检查溶液的黏稠度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5. 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时,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B.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C.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正确答案)D.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要修剪指甲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6. 属于潜在污染区的区域为()? [单选题] *A.储物间B.处置室C.病房浴室D.内走廊(正确答案)E.病室7. 需采用保护性隔离的病人是()? [单选题] *A.感冒病人B.破伤风病人C.早产儿(正确答案)D.伤寒病人E.肺结核病人8. 挂在衣钩上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 [单选题] *A.衣领(正确答案)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9. 关于碘酊和碘伏,正确的描述是()? [单选题] *A.碘酊属于低效消毒剂,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B.碘酊和碘伏都可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C.碘酊对金属有腐蚀性,而碘伏没有D.对碘过敏的病人慎用碘酊和碘伏(正确答案)E.碘酊对黏膜刺激性强,碘伏对黏膜无刺激10. (二)A2型题43.护士王某用燃烧法消毒塘瓷类容器时,使用的乙醇浓度为()? [单选题] *A.70%B.75%C.80%D.90%E.95%(正确答案)11. 护土周某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血压计袖带时,悬吊的灯管与消毒物品之间的合适距离是()? [单选题] *A.20cmB.50cm(正确答案)C.80cmD.10cmE.120cm12. 护士小李使用2%戊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单选题] *A.碳酸氢钠B.亚硝酸钠(正确答案)C.醋酸钠D.氢氧化钠E.过氧乙酸13. 王先生,70岁,因“支气管哮喘”入院。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舒适性,管理统一性,文化特殊性二、医院环境的分类按环境的性质划分: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服务环境,医院管理环境按环境地点划分:门诊环境,急诊环境病区环境。

三、环境的调控(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或单床,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温度:普通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老年病室、产房和手术室以22~24℃为宜。

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为百分之50~60%通风:一般通风的时间为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噪声:白天理想的噪声强度是35~40dB(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光线: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内部分合成维生素D,对辅助治疗颇有意义装饰:防滑等级通常分为三级,一级是指不安全,防滑系数小于0.50,二级是指安全防滑系数为0.50到0.79,三级是指非常安全防滑系数不小于0.80。

(二)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控:包括人际关系和医院的规章制度1.医院门诊环境的调控门诊的设置和布局,门诊环境的管理医院急诊环境的调控急诊设置和布局急诊环境的管理:预检分诊的护士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

抢救工作中的抢救物品,准备所有抢救物品,必须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医院病情环境的调控病区的设置和布局,每间病室设2~4张病床,病床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m,每个病区最好设30~40张病床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一)按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病人在医院内遭受到自身固有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精讲:无菌技术操作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精讲:无菌技术操作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精讲:无菌技术操作法无菌技术基础操作(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

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

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

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

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

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轴节打开。

如取远处无菌物品时,无菌持物钳(镊)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3)无菌持物钳(镊)不能触碰未经灭菌的物品,也不可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新消毒灭菌。

(4)无菌持物钳(镊)及其浸泡容器,定期消毒灭菌,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

(5)无菌容器的使用法经灭菌处理的盛放无菌物品的器具称无菌容器。

如无菌盒、贮槽、罐等。

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6)无菌包的使用法无菌包布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

其内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1.无菌包的包扎法将物品置于包布中间,内角盖过物品,并翻折一小角,而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盖上外角,系好带子,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

2.无菌包的打开法取无菌包时,先查看名称,灭菌日期,是否开启、干燥。

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的平面上,解开系带卷放于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

用无菌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备好的无菌区域内。

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时间,有效期为24时。

如不慎污染包内物品或被浸湿,则需要重新灭菌。

取小包内全部物品时,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

解开系带挽结,一手托住无菌包,另一手依次打开包布四角翻转塞入托包的手掌心内,准确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或无菌区域内(勿触碰容器口缘),盖好。

(7)无菌盘的铺法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使其内面为无菌区,可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和护理操作使用。

无菌技术操作教案

无菌技术操作教案

《护理学基础》试验教案
讲课章节:第三章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
重点:无菌技术操作
难点:无菌技术操作
教学方法:实习示教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2、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使用方法
3、掌握取无菌溶液方法及穿脱无菌手套方法
4、掌握铺无菌盘操作步骤
5、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6、了解铺无菌盘目标
课时分配:
1.评定 2min
2.计划 3min
3.示教 10min
4.评定 3min
5.注意事项 2min
6.学生回示 4min
7.老师指导 6min
8.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
实践课无菌技术
一、评估
1、评定环境无菌操作前评定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宽大,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评定用物无菌巾包、无菌物品包、无菌容器及持物钳、有盖方盘、无菌手套、清洁诊
疗盘、消毒液是否齐全及在使用期内。

3、操作者本身评定护士着装、手指指甲是否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二、计划
1、预期目标:
(1)、操作符合无菌技术规范。

(2)、确保无菌物品、无菌溶液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2、准备
三、实施(老师示教,操作程序见试验指导)
四、评价
五、注意事项(口述)
六、学生回示
七、老师指导
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老师教导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主编李小寒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主编殷磊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常见护理技术主编阳爱云湖南科技出版社
4、和上书配套录像。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无菌持物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无菌状态: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确保持物钳本身保持无菌状态。

持物钳应在灭菌器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者使用无菌包装密封保存,确保无菌。

2.正确使用无菌手套:在操作无菌持物钳时,应该戴上无菌手套,以避免手部细菌的污染。

3.避免接触非无菌物体:无菌持物钳应只用于处理无菌物体,不可接触非无菌物体,以避免污染。

4.避免持物钳自身的污染:在使用持物钳时,应尽量避免持物钳的其他部位接触到非无菌物体,以防止持物钳本身被污染。

5.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持物钳:使用完毕的无菌持物钳应及时进行再次灭菌处理,或者将其放入无菌包装中密封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总之,在使用无菌持物钳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无菌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遵循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清洁、干净的操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术,其基本操作方法根据科学原则制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在夹取无菌物品的过程中,无菌持物钳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大家跟着小编的节奏来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

一、临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名称特点夹取的物品
卵圆钳下端有两个卵圆形小环,分直头和弯头夹取刀、剪、镊、治疗碗等
三叉钳
下端较粗呈三叉形
并以一定弧度向内弯曲
夹取较大或较重物品,
如瓶、罐、盆、骨科器械等
镊子分长、短两种,其尖端细小,轻巧方便夹取针头、棉球、纱布等
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保存方法分为干燥保存法和湿式保存法,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干燥保存法。

1.干燥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2.湿式保存:消毒液面需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③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清洁、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等);取、放无菌持物钳时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的容器内壁;放入无菌持物钳时需松开轴节以利于钳与消毒液充分接触。

三、无菌持物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闭合钳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2.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就地使用,到距离较远处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

3.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防止油粘于钳端而影响消毒效果;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以防被污染。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4.无菌持物钳一旦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以上就是关于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每天都会为患者做很多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原则,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能更好的掌握无菌持物钳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