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11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衣食住行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衣食住行的变化

第十一课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存在很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影片、对比、交流理解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善于交流,勇于表达自己。

【教学重难点】1.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2.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展难以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事怎么生活的吗?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师: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古时候的人可能生活的状态,大家有没有觉得古时候的人们的生活和现代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啊?4.师:是啊,古时候的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都不一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衣食住行的变化。

(板书)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古时候的人生活情况,有的同学可以想象的出来,但是有的同学可能还是觉得有点不太明白。

现在我们一起通过小短片来了解下吧~2.播放小短片,学生观看。

3.师: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们愿意回到古时候生活吗?为什么呀?4.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5.师:同学们,刚刚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们说说看,喜欢现在的生活吗?为什么?6.学生回答,教师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7.师:同学们,我们说了这么多古时候和现在的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变化是怎么一步一步产生的吧。

8.展示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的图片给学生看。

9.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啊?10.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呀,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一样发明最方便?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下。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同学们,现在看屏幕,如果我们要把大米磨成米粉,你们觉得用哪一种工具比较省力呢?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5.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对比了从古至今人们生活的变化,发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科技。

2023秋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11.衣食住行的变化2-1(表格教案)

2023秋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11.衣食住行的变化2-1(表格教案)
- 书籍:《衣食住行的历史》是一本介绍衣食住行变迁的书籍,通过文字和图片,详细阐述了衣食住行的历史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资源。
- 网络资源:可引导学生搜索相关的网络资源,如科学探究网站、历史博物馆网站等,这些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住行相关资料,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究。
- 实地考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衣食住行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家长通知:准备一份家长通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鼓励家长参与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衣食住行的变化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衣食住行的变化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和展示衣食住行的变化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衣食住行的变化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衣食住行的变化的相关内容。教材中应包含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点和活动指导。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用来直观地展示衣食住行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具体板书设计如下:
-衣:古代服饰特点、演变过程、文化意义
-食:古代饮食文化特点、演变过程、饮食习惯
-住:古代住宅特点、演变过程、居住环境
-行:古代交通特点、演变过程、交通工具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针对“衣”的发展变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服饰,并分析其特点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4.突出重点:通过加粗、颜色标记等方式,突出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特点。
5.准确精炼:板书设计中的文字和图表准确反映历史事实,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概括性强:板书设计以概括性的语言和图表,总结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
7.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生动的形象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衣食住行的变化”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对衣、食、住、行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衣服的款式、食物的营养、房子的结构、交通工具的种类等。此外,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科学课程中,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知识,例如衣服的材质、食物的来源、房子的功能、交通工具的速度等。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述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2.了解衣物、食物、住宅和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3.能够对比不同时代的生活条件,理解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便利;4.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2.衣物的变化;3.食物的变化;4.住宅的变化;5.交通工具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各项生活条件的变化情况;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生活条件变化的理解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实验探究法;3.归纳总结法;4.比较分析法;5.图像展示法。

1. 导入新课每位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张照片,展示自己家里的起居室或卧室,老师带上一张老照片,展示自己家里同一位置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的变化对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提出各项生活条件的基本要求。

2. 衣物的变化老师带上一些代表不同时代衣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向学生询问衣物的变化和发展,和大家一起讨论季节、气候对衣物的影响、科技给衣物带来的便利等话题。

最后,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现代科技品牌带来的穿衣体验的不同之处。

3. 食物的变化老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家族和祖先的口味和喜好,探究食物的变化,展示、解读不同时代的饮食文化和食品消费的巨大变化。

通过食品包装、菜谱、厨具等多维度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对生活品质在历史长河、文化交流中的蜕变有更深入的理解。

4. 住宅的变化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参观时代久远的房屋建筑,展示不同材质、不同阶层的住宅建筑,让学生对于房屋和室内设计从古到今的演变有感性认识。

同时,老师会引领学生探究住宅变化背后的经济和社会机制,以及科学技术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

5. 交通工具的变化老师展示一些古董车、手推车和特制自行车,藉此引领他们回想交通工具的演变,探究过去一百年中汽车、高速列车、高铁、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巨大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衣食住行的变化-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衣食住行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2.能够列举自己的日常衣食住行和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衣食住行的变化;2.帮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受科技创新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去考虑科技创新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向学生提出自己的生活中如何解决衣、食、住、行,让学生体会到衣食住行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转入课题,通过PPT展示各个历史时期衣、食、住、行的变化,让学生从各个时期的生活场景中发掘出衣食住行的变化,包括以前的住房建筑、交通工具、饮食习惯等。

(二)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感受力1.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感受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从中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影响;2.提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如:智能手机、电脑、冰箱等,让学生对比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在比较中理解计算机、网络等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串联知识点1.通过学习不同的历史时期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和科技创新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正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总结1.小结自己的日常衣食住行的变化;2.总结科技创新对自己所在地区的衣食住行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首先通过比较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了人类社会对于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而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中去感知和思考科技创新对衣食住行的影响,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又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1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1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

11 衣食住行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

三、教学用具学生分组材料:研钵、大米、擀面杖。

四、相关资源【科学博览】古代人吃什么。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来观察一组原始人和现代人生活的图片,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总结】从图上我们知道了,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有穿的——“衣”,吃的——“食”,住的——“住”,外出的方式——“行”。

【过渡】那么从古至今这些不同之处,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们是如何发展,怎样变化的?【新知讲解】一、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展示】展示衣服的图片【过渡】接下来,请大家把这三张图片按照由古至今的顺序排列。

【讲述】同学们都很棒,排列的很准确。

【提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最早的时候,衣服是什么做的?现在呢?从古至今,人们的衣服发生了哪些变化?【总结】最早的衣服是用动物的皮毛做或者树叶做的,很简单,现在我们衣服的布料多种多样,有真丝的,有纯棉的,还有涤纶的等等。

我们的衣服由繁到简,功能越来越强大。

【过渡】我们穿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吃的和住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古代人都吃些什么呢?【展示】展示并讲解【科学博览】古代人吃什么插入【科学博览】古代人吃什么【过渡】刚才我们提到了烹饪,烹饪的过程需要火和炉具,那么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图片,然后按照出现先后的顺序将它们分分类。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学生将了解人类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善。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将学习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产生好奇心,乐于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积极作用,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

2.探究科技发展对衣食住行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对衣食住行变化的具体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衣食住行发展变化的本质原因。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不同年代的衣食住行的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学PPT。

2.学生准备:收集不同年代的衣食住行的资料,记录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衣食住行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衣食住行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过程(30分钟)1.衣着的变化(1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年代的衣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年代的衣物,让学生初步感知衣着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们的衣服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衣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衣着的影响。

2.饮食的变化(1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年代的食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年代的食物,让学生初步感知饮食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们的饮食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饮食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衣食住行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衣食住行的变化
2.分好了吗?哪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一组人到前面每人拿一类说这三张是衣服 这几张是灶具,这几张是房子,这几张是交通工具)同意吗?有没有和他们分的不一样的?(没有)很好给点掌声,请回。
3.我们将这些图片按衣食住行分成了四类,那现在老师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想挑战吗?(想)你能不能将每一类的图片再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呢?并说説有什么不同。我们来分组进行,好不好/你们小组想研究什么?(衣着)你们小组想研究什么?(住房)你们小组想研究什么?(灶具)你们小组想研究什么?(交通工具)小组内开始讨论交流。(师巡视)
导入新课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出行既方便又快捷。那想一想 古代人出行呢?(靠两条腿走,还可以骑马,还可以坐车马车,人拉的车)古代人没有我们现代人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出门只能靠简单的交通工具,这是外出时的方式不同。(出示板书行的图片)还有要说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重点了解古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样子的,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什么样子的,两代人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1.衣食住行的变化
演讲人
1课时
01
【板书设计】
02
衣食住行的变化
03
目录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相关的视频,列举出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3.你用铅笔已经写完了。就写到这,我们来看看,写的,啊,写了几个字啊(生答)说说你写字的感受。(生答:慢啊,写不好,还得蘸墨,还得需要大一点的纸等)你还是喜欢用什么来写字?(铅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