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修正版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党章修正案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容的重大意义

3年第期的发展跨越,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实践证明,党中央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了新的起点。
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治国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新的历史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开辟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深深植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务实的路径,是经受住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
只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才能有效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内容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内容1.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强调,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
其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表述。
9.突出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10.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1.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它既保持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结合。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注重均衡、可持续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推动创新驱动等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通过宣传教育和价值引领,中国致力于培育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3.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全面深化改革。
在新时代,中国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断推动国家发展进程。
4. 依法治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依法治国。
中国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法治国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治实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5.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它致力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富裕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知识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知识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知识点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体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
2. 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享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等。
这些方略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抓手和指导原则。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一目标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规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方针。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根本保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
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是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化等新时代特点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与特点
2.2021 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3.2021 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与展望
正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其主要特点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021 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从严治党。
2021 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包括: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明显成效,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
第1页共1页。
十八大新党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修改

十八大新党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修改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此前的党章进行全面“大修”的基础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的第六部党章修正案。
这次党章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系统总结十七大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充实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并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作了突出强调。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完整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核心词、关键词、主题词。
自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以来,此后30年,党召开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中都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8个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也是贯穿十二大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主线,更是贯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知所趋赴、凝聚力量、高高举起的伟大旗帜。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要求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
这段表述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为此次党章修改新增写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早由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它是我们党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深化社会主义实践、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从宪法修正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从宪法(1982年)修正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言:1982年宪法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是一部优越的社会主义宪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的诞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它的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的印记。
1.1988年修正案第一条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 (从只承认个体经济到同时承认私营经济,从行政管理到引导监督管理,体现的是我国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开始认识到作为市场主体的私营经济并不是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只要正确引导,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而放松行政管理,也是增强市场活力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开始成为一种共识。
)第二条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开放土地使用权的合法转让是市场经济在土地资源上的延伸,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土地制度的又一次调整)2.1993年修正案1993年的修正案对于宪法作了很大的修改,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诸多方面,尤其是经济体制的修改,更是奠定了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制度,而这一次的修改是基于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
在党的十四大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首先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写入宪法。
关于经济体制的修改是这次修正案的核心。
1)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和核心,国家对于国有经济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中国——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解放中国
•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 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 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 共产党, 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 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的方针, 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 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 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 十大军事原则, 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 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 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 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800万军队 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胜利。 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 的执政党。 的执政党。
也曾犯错——十年文革 十年文革 也曾犯错
• 1957年,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 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毛 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 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夸大了确 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 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 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无产阶级 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致使在不少场合 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终于酿成 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 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 1976年10月 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 误。 1976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 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 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 革命”这场灾难。 革命”这场灾难。
中国共产党党章程
•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六大先后制定、修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六大先后制定、 1921年诞生至十六大先后制定 正过十六次党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十六次党章。 正过十六次党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制定过七部党章。 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 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 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 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 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 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 则是在1943 年七大制定的党章, 1943年共产国际 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 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 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 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抵御外敌——抗日战争
•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 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 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 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 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 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 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 争的方针, 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 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 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 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 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 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 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 121万人 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 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 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会议地点
• 这是最初的地点。 这是最初的地点。但是疑似被国民 党发现。 党发现。于是代表们改变了会议地 点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这个小舟上成功的举行, 这个小舟上成功的举行,大会宣告 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代表图片
革命统一——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革命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纪念建党90周年 纪念建党90 9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人名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人名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 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党章程部分内容
•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 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 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 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 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 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 的自觉行动。 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 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 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党史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 1921年 23日 召开, 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 1921年 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 23日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 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 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 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 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 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 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 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 50多 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 名党员。 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 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 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 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 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 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 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 经过讨论, 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央局。 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
•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运动。1922年 月到1923 1923年 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 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 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 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 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 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 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 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 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 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 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 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 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 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 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 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 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 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 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大革命 的失败。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二大,至今为止 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二大, 21年的时间里 我党领导全国人民, 年的时间里, 的21年的时间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 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改 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 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 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 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 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 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共产党已发展 成为有4800万党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4800万党员 成为有4800万党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象战争年代一样,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象战争年代一样,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共产 党不愧为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诚然, 党不愧为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诚然,在改革中 不少艰难险阻,也不可能没有失误, 不少艰难险阻,也不可能没有失误,在我们党内 的一部分人身上也还存在着风气不正的问题和腐 败现象,但是我们党能面对现实, 败现象,但是我们党能面对现实,认真纠正自身 的缺点和错误。 的缺点和错误。这正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伟 大之处。我们党定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 大之处。我们党定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领 导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富强的大业。 导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富强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