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合集下载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现象及预防措施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现象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桑园周边其他经济作物使用的农药或药肥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害虫抗药性也在增强,用药浓度不断加大,导致桑园桑叶受到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

蚕区经常出现家蚕农药中毒的现象,有时造成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给蚕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打击蚕农的积极性。

农药中毒是引起家蚕中毒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着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3年江苏通州市中秋蚕期发生家蚕大面积慢性中毒,饲养的17210张蚕种受到危害,蚕茧减产30%,经济损失达400万元[1];2006年9月江苏东台市蚕区2000张蚁蚕全部中毒死亡;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蚕区发生了中秋蚕大规模中毒事件,全市中秋蚕损失蚕种8.35万张[2];2010年浙江海盐县蚕区发生了大面积家蚕农药中毒事故,饲养2095张蚕种全部中毒死亡[3]。

林区使用生物农药防虫污染蚕区造成家蚕中毒的事件也经常发生,且一旦发生,将产生大面积危害。

如2010—2011年山东省使用飞机喷洒灭幼脲和阿维菌素复配生物农药防治美国白蛾,造成2010年约7万张蚕种中毒,损失蚕茧560万kg,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2011年中毒蚕种达3.12万张,农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元[4];2011年浙江缙云县林业部门使用苯氧威农药防治松树松毒蛾,导致桑园受污染,饲养的185张蚕种中毒,直接经济损失达26.6万元[5]。

近几年,广西家蚕农药中毒的事件也屡有发生。

2008年广西融安县浮石、长安重点蚕区家蚕发生大面积不结茧,经济损失惨重。

2008年广西部分地区使用飞机喷药和人工机动喷撒14360kg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造成当年广西大面积流行家蚕白僵病,经济损失惨重[6]。

2017年以来,广西各蚕区发生了不少家蚕慢性中毒导致不结茧的现象。

在宜州、忻城、贵港、蒙山、环江等地都有发生,甚至发生蚕农因桑园周边经济作物使用农药导致家蚕中毒而索赔的事件。

家蚕农药中毒导致蚕农极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蚕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

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

蚕 业 科 学 CANYE KEXUE 2006;32(2)收稿日期:2005-10-17作者简介:朱金文(1967-),男,浙江,讲师,博士研究生。

Te:l 0571-********,E-m ai:l z h j w @z j u 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朱金文 魏方林 李少南 朱国念(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 310029)摘 要 在室内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桑园杀虫剂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2~5龄家蚕幼虫的摄入LC 50值(48h ,25e )分别为1111、1173、3148与4112m g /L;在20、25、30、35e 下,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LC 50值(48h)分别为1170、1180、0149与0140mg /L;桑叶浸药时间为1s 、10s 、1m i n 、10m i n 与1h 时,毒死蜱对4龄家蚕幼虫的LC 50值(48h ,25e )分别为5155、3164、3115、2112与1154m g /L ;家蚕幼虫在毒死蜱药膜上爬行1、10、30与60m i n 后,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接触LD 50值(48h ,25e )分别为3159、0128、0120、0112L g /c m 2。

关键词 桑园杀虫剂;毒死蜱;家蚕;毒性中图分类号 S481+18;S8841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7-4799(2006)02-0272-04Acute Toxicit y of Chl or pyrif os to Sil k wor m (Bo m byx m ori )ZHU J i n -W en W EI Fa ng-Li n LI S ha o -Na n ZHU G uo -N i a n(Ins ti tute o f P e s ti c i de a nd Env iro nm e nta l To x i c o l o g y,Z he ji a ng U n i ve rs it y,Ha ng zho u 310029,C h i na )Ab s tra c t A c ute t o x i c it y o f ch l o rpy rifo s t o s il k w o r m i n d iff e re nt s i tua ti o ns w e re c o nd uc te d .Fo r s e co nd -i n s ta r ,th i rd-i ns t a r ,f o u rt h -i ns ta r a nd fi ft h -i ns ta r l a rv ae,LC 50(48h ,25e )o f c h l o rp y rif o s t o s il k w o r m w a s 1111,1173,3148a nd 4112m g /L ,re sp ec ti v e l y .W he n e nv iro nm e nta l t em p e ra tu re w a s 20,25,30a nd 35e ,LC 50(48h )t o th i rd-i ns ta r l a rva e w a s 1170,1180,0149a nd 0140m g /L ,re s pe c ti ve l y.W he n m i m e rs i o n tm i e o fm u l be rry l e a ve s i n c h l o rp y rif o s so l u ti o n w a s 1s ,10s ,1m i n ,10m i n a nd 1h ,LC 50(48h ,25e )t o fo urth -i ns t a r l a rva e w a s5155,3164,3115,2112a nd 1154m g /L ,re spe c ti v e l y .A ft e r c o n t a c t o f s il k w o r m w ith fil te r pa p e r tre a t e d b yc h l o rpy rif o s so l u ti o n i n tm i e o f 1,10,30a nd 60m i n ,LC 50(48h ,25e )t o th ir d-i ns ta r l a rva e w as 3159,0128,0120a nd 0112L g /cm 2,re sp e c ti ve l y .Ke y w o r d s P e s ti c i d e f o r m u l be rry fi e l d use;C h l o rpy rifos;Bom by x m o ri ;To x i c it y毒死蜱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对桑蓟马、桑尺蠖、桑毛虫、刺蛾、桑螟与桑蟥等桑树害虫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桑树上应用逐渐增多[1-3]。

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

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

食料 , 桑 园及 其周边 农 田用药 , 都 有可 能通 过不
同途 径 直 接 或 间 接 污 染 桑 叶 , 造 成 家 蚕 农 药 中 毒 ] 。本 文采 用 浸 叶法 记 录不 同龄 期 家 蚕 中毒 情况 及 中毒症 状 观 察 , 以期 为 新农 药 的开 发 及 登
水对照, 2 2个 小 区 , 每小区 2 0头 蚕 , 共4 4 0头 蚕 ;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杀螨 剂 类 : 9 6 哒螨灵 。 1 . 2 供 试桑 树 品种和 家蚕 品种
2 . 1 供 试杀 虫 剂对 不 同龄 期 家蚕 的 中毒 死 亡情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3 1 3 资助项 目: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建 设 专 项 资金 ( CA RS 作者简介 : 谢道燕( 1 9 7 2 一) , 女, 大学 本 科 , 高级实验师 。
记使 用 提供参 考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试 材 料 1 . 1 . 1 供 试 药剂 本试 验所 用药 剂均 为本实 验 室保存 样 品 , 一3
~ 一
计算 家蚕 死亡 率 和校正 死亡 率 。 死亡 率 一 (死 亡 家 蚕 头 数/ 供 试 家 蚕 头数 )
2 0

北方蚕业 2 o 1 3 , 3 4 ( 2 )
・试 验 研 究 ・
9 6 高效 氯 氢菊 酯 对 2龄 、 3龄 、 4龄 起 蚕 比 5龄 对 2龄 至 5龄起 蚕 喂食 浸药 桑 叶 1 2 h和 2 4 高, 即: 2龄 、 3龄 、 4龄 > 5龄 。9 8 . 8 5 溴 虫腈 对 2龄 、 3龄 、 4龄 起 蚕 比 5龄 高 , 即: 2龄 、 3龄 、 4龄

生物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家蚕的毒力评析

生物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家蚕的毒力评析
W U Mi ng— r o n g
( H u b e i H u a n g g a n g R a d i o& T V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a n g g a n g 4 3 8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v i r u l e n c e s o f 1 0 b i o l o g i c a l p e s t i c i d e s( i n c l u d i n g 7 m i c r o b i a l p e s t i c i d e s a n d 3 b o t a n i c a l p e s t i c i d e s )a n d 9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t o s i l k w o r m w e r e t e s t e d b y l e a f —d i p p i n g m e t h o d i n d o o s.T r h e r e s u h s s h o w e d t h a t b i o l o g i c a l p e s t i c i d e s h a d h i h g v i r u l e n c e o r e x t r e m e l y h i g h v i r u l e n c e a g a i n s t s i l k w o r m.A mo n g t h e s e b i o l o g i c a l p e s t i c i d e s ,T i ne a h u・ S a i d e( 0 . 5 % V e  ̄ i r n e A S )
A m o n g 1 9 m e d i c a m e n t s , t h e m e d i c a m e n t s w i t h e x t r e m e l y h i g h v i ul r e n c e a g a i n s t s i l k w o r m h a d T i a n c h u・ S a i d e , J i d a , Z h a n c h u , Q i -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原因及防治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原因及防治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原因及防治家蚕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广泛用于生产丝绸。

家蚕常常受到农药中毒的威胁,这对养蚕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药中毒不仅会影响家蚕的健康和生长,还会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造成损害。

了解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保护家蚕的健康和增加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1. 农药过量使用:为了防治家蚕的病虫害,农民常常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家蚕过度接触到农药,引起中毒。

尤其是在家蚕幼虫期,由于吃食量大,对农药的摄入量也较大,更容易发生中毒。

2. 不合理的农药选择:有些农民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了价格低廉的农药,但这些农药可能对家蚕产生毒害,导致中毒。

3. 农药残留:在养蚕环节中,由于对农药使用的不当或者未能完全清洗消毒,导致蚕室内或蚕茧上残留有农药,给家蚕带来潜在的中毒风险。

4. 农药的误用:有些农民可能没有正确使用农药,或者没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误用,导致家蚕中毒。

家蚕常见农药中毒的症状:1. 鸡瞪眼:家蚕中毒后,会出现鸡瞪眼的症状,即虫体变得瘦小,眼部突出。

2. 呆滞无神:中毒的家蚕表现为呆滞无神,不活跃,虫体弯曲,行动迟缓。

3. 食欲下降:中毒的家蚕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不愿意进食。

4. 持续的呕吐症状:部分中毒的家蚕会出现持续性的呕吐症状,导致体力耗尽。

1. 合理使用农药:在养蚕过程中,农民应该根据蚕室内的害虫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

2. 定期清洗蚕室:养蚕过程中,要定期对蚕室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蚕室内没有农药残留,减少家蚕接触农药的机会。

3. 注意农药的选择:当选择农药时,要选择对家蚕无毒害的产品,避免使用对家蚕产生毒害的农药,确保家蚕的健康。

4. 监控家蚕的健康状况:在养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家蚕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家蚕出现异常症状,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5. 提高养蚕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养蚕技术水平,增加对养蚕知识的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管理,减少家蚕接触农药的机会,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技术讨论•北方蚕业2020,41(4)37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姜丽花1刘惠芬2*(1.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山东高青256300; 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2)摘要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第三代农药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文章介绍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农药的种类,分述了灭幼腺、氟睫腺、比丙瞇、苯氧威、虫酰耕、甲氧虫酰耕、咲喃虫酰耕7种农药的毒杀作用、毒力大小、残效期以及家蚕的中毒症状等。

关键词灭幼腺氟睫腺毗丙瞇苯氧威虫酰耕家蚕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化学合成农药DDT投放市场以来,农药的工业化生产经历了以有机磷、有机氯为代表的第一代农药,以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农药,和以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超高效第三代农药。

第一、第二代农药被称为传统农药,第三代农药被称为现代农药。

随着农药的更迭换代,特别是第三代农药的作用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活性更高、毒性更低、对环境更友好、使用更方便等[1]。

近年来,由于林业和农田治虫的需求,农药使用的频次和用量逐年增加,由于施用不当,导致越来越多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轻者产量低茧质差、重者不结茧无收益,严重影响蚕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⑵,特别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的广泛使用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3]。

对家蚕带来严重危害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主要有: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药。

1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农药质抑剂的作用是抑虫几丁质的生物合成⑷,几丁质主要是用来支撑昆虫身体骨架和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几丁质含量的降低,使家蚕皮肤韧性下降,从而表现出—系列症状。

1.1灭幼7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灭幼7属低毒杀虫剂,其对家蚕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是蚕是蚕,蚕传统农药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为皮肤破裂、咀嚼障碍5。

由于灭幼7中毒后家蚕均不表现常规中毒症状,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灭幼7在家蚕的生长过程中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造成家蚕体壁组织脆弱,轻者血液外渗出现病斑,重者造成体壁破裂内脏流出而死亡。

几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比较

几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比较

田几种常用农药或复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进行了比较 ,
以期 为粮 桑 t 作地 区水 稻 生 产 中选 择 合 理 的治 虫 药 剂提 供 参 昆
进入下一龄期后均表现 出典 型的神经性 毒剂中毒症状 , 取食
也明显减 少。其它 各药 剂对 家蚕的熏 蒸毒性均表现 不明显。
表 1 几种 药剂对家蚕 熏蒸毒 性 比较
考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 试 材 料 .
11 1 试验 药剂 及浓度 ( .. 均按 本地稻 田常用量配 制 ,药剂
均为市售 ) ( ) 0 。 1 5 %烯啶虫 胺S ( G 南通江山农药 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10 6 0倍液 ;( )2 %吡蚜 酮 S ( 2 5 C 江苏 克胜 集团
表 2 几种农药对家蚕 胃毒 毒性 比较
干, 移入直径 9m 的培养皿 内 , c 接人饥饿 6 试蚕 。1h后喂 h 2 以无毒桑叶 , 以后正常饲 喂。 ( ) 3 触杀毒性 。采用药膜接触
法 , l 配制好的药液定量滴 加到直径 9m的培养皿内的 将 mL c
滤纸上 ,确保无积液 ,然 后移入供试 家蚕 ,令其爬行 3 s 0 后 转入直径 le 的培养皿中 ,加喂无药新鲜桑 叶。各处理重 5r a
股份 有 限 公 司 ) 10 液 ;( )5% 稻 丰 散 E ( 苏 腾 龙 60倍 3 0 C 江
生物药业 有限公司 )30 液,( )4 %毒死蜱 EC ( 5倍 4 8 江苏快 达农化股份有 限公 司)50倍液;( )1%乙虫腈 S ( 0 5 O C 拜尔
作物科学有 限公司 )10 60倍液t( )5 6 %氟虫腈 S ( C 拜尔作
7 — 4 —

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学观察

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学观察

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学观察王静;朱九生;高海燕;余清军;乔雄梧【摘要】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mg·L-1,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啶虫脒、毒死蜱和敌敌畏3种农药的LC50值分别为1.2371、1.0438和4.9641mg·L-1,属高毒级药剂,对家蚕有高至极高风险性;家蚕的农药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吐液、拒食、体缩、摆头、身体扭曲呈"S"或"C"形等,但不同类型农药其家蚕中毒症状表现各异.【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0(005)001【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农药;家蚕;毒性评价;中毒症状【作者】王静;朱九生;高海燕;余清军;乔雄梧【作者单位】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家蚕又名桑蚕、白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全世界因饲养家蚕而兴起的蚕丝业总产值高达上千亿美元(郑健壮和陈国钧,2003),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高新技术的进步,蚕丝业将会带动其他行业如制造业、燃料业、服务业、服装业等快速发展,蚕桑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家蚕在人们的长期驯养过程中,由于人为地提供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其在经济性状得到充分表现的同时,抗逆性明显减弱,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如温度、湿度、食物因素等因子的影响(马惠等,2005).其中,桑叶是家蚕的唯一食料,桑园及其周边农田用药,都有可能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污染桑叶,造成家蚕农药中毒(郁葱葱,2003;熊彩珍和顾立明,2007;谢云南和曹忠宏,2007),这已成为目前制约蚕桑业发展的主要瓶颈(Kuribayashi,1988).因此,研究和明确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农药登记与环境安全性评价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重视,关于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试验条件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本研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生产上常用的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同时观察了经不同药剂处理后家蚕的中毒症状,旨在明确各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为桑树病虫害防治、桑园周围环境选用药剂和对农药环境毒性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家蚕品种为鲁七×9202,购于山东省广通蚕种厂.常规方法催青和饲养至2龄起蚕备用.桑树品种为陕桑305(人工同源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树龄2年,处于桑叶盛产期.供试农药见表1.供试农药用少量丙酮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母液,冰箱(5~7℃)保存备用.采用食下毒叶法(吴声敢等,2003).选择健康且大小较为一致的2龄起蚕进行试验.通过预试验确定家蚕全部致死和全部存活的浓度范围,正式试验在此浓度范围内以一定的等比级差设5~7个浓度组(母液用清水稀释,每100mL加3滴吐温80),并设清水(加吐温80)为空白对照组.将桑叶切成5cm2小块,在药液中浸渍30s,取出自然晾干,置于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移入家蚕后,放入按试验要求设置好的人工气候箱中.试验时对照与处理相同条件分开放置.每组20头蚕,重复3次.24h后改喂新鲜桑叶,观察记录24h、48h的中毒死亡情况(用昆虫针刺激虫体,不动者记为死亡),并连续观察记录存活个体中毒症状.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的试验为有效试验.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用Finney概率分析法计算校正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求出各个龄期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置信限.供试家蚕均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5)%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7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食下毒叶法测得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7种农药对家蚕24h的LC50值分别为0.0097、0.0082、1.5311、9.7878、0.2414、0.0019和2.6147mg·L-1;48h 的LC50值分别为0.0084、0.006、1.0438、4.9641、0.1666、0.0014和1.2371mg·L-1.对LC50值进行比较,可见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敌敌畏.供试农药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家蚕的毒性最高,抗生素类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对家蚕的毒性次之,再次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及烟碱类农药啶虫脒,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对家蚕的毒性最低.目前,化学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早在20世纪80年代,蔡道基曾阐述了农药生态毒性试验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马惠等,2006).这些原则在后来制定的《化学农药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得到确认.本文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毒性与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表3)对7种农药进行分级,并根据田间实际施药浓度(mg·L-1)与实验室测得的对家蚕的LC50(mg·L-1)的比值来进行风险性等级划分(陈锐等,1986),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家蚕属剧毒级;啶虫脒、毒死蜱和敌敌畏对家蚕属高毒级.表4还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敌敌畏对家蚕的致死中浓度远低于田间施药浓度,田间施药浓度与LC50的比值>10,甚至达到3~4个数量级,因此判断这6种杀虫剂的使用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啶虫脒的田间施药浓度与LC50的比值为7~29,故啶虫脒的使用对家蚕为高风险至极高风险性等级.家蚕接触不同杀虫剂的中毒症状如表5所示.由表5看出,不同杀虫剂对家蚕引起的中毒症状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特征,如吐液、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但家蚕对不同类农药也表现出异样的中毒症状.抗生素类农药: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家蚕的中毒症状高浓度时主要表现为拒食(不上叶)、吐液、胸腹足失去把握能力、体色变化不大、体缩,静伏蚕座、瘫软而死.有机磷类农药: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观察结果表明,用药后4h家蚕即出现毒死蜱农药中毒症状,中毒轻者取食量减少,头部不停地左右摆动,或离开桑叶到培养皿上爬行,中毒严重者静卧或倒翻后轻微扭动挣扎,口中吐出大量淡黄色液体,继而渐渐呈昏睡状态,触之有缓慢反应.死蚕身体卷曲,颜色发黑.而食下敌敌畏毒叶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家蚕即迅速出现停止食桑、烦躁、乱爬、翻滚、吐胃液、身体痉挛后麻痹死亡;蚕尸体呈胸粗尾细,长度缩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蚕刚接触有拒食现象,头胸紧缩并左右摆动,稍后,胸部膨大,乱爬,吐大量胃液,出现痉挛、翻滚,有的有脱肛,排不成形粪,拉稀,蚕体扭曲死亡,头向前伸,体躯弯曲成“S”形或“C”形.烟碱类农药:啶虫脒中毒后的家蚕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左右摇动、吐水,死亡蚕体呈S卷曲状.目前我国关于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也尚无统一的毒性标准.陈锐等早在1986年试行引入杀虫单作为参比农药,以推测有关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大小(陈锐等,1986).戴珍科和陈锐(1992)依据农药在实验室测得的对家蚕LC50(mg·L-1)与田间实际施药浓度(mg·L-1)的比值来表示.本文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毒性与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对7种杀虫剂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家蚕属剧毒级,有极高风险性;毒死蜱和敌敌畏对家蚕属高毒级,有极高风险性;啶虫脒对家蚕属高毒级,有高至极高风险性.由此可见,家蚕对大多数杀虫剂非常敏感,因此在桑园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一定注意控制安全间隔期.在桑园周边环境中防治其他作物害虫时,应避免在刮风天施药,严格控制其施药方法、施药时间和施药时期,并且禁止在桑园附近配药,喷施过高毒药剂的喷雾器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以免给家蚕饲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1986年夏安扣报道了家蚕的中毒症状(夏安扣,1986),之后许多研究文章也相继报道了家蚕对农药的中毒症状(冉景旷等,2008;陈小平等,2000;2003),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使家蚕出现不同的中毒症状(陈丽萍等,2000),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并非都表现为急性致死效应,归结起来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齐、体质虚弱、不结茧或结畸形茧;二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拒食、乱爬、吐液、身体挣扎扭曲,翻滚后死亡.急性中毒症状直观可见,慢性中毒一般不易被察觉,需要随着家蚕的生长发育,对家蚕幼虫历期、各龄期体重、结茧率和繁殖后代能力等进一步的观察,根据多项指标综合分析、评价农药对家蚕的影响.本试验较系统地观察了家蚕对7种杀虫剂的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不仅为鉴别家蚕饲养中的异常表现和农药中毒提供了依据,也能根据家蚕中毒症状更准确地分析桑叶受农药污染的原因,对保持我国养蚕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有较大意义.Chen L P,Zhao X P,Wu C X,Wu S G,Wang Q,Zhang ZH,CangT,GuXH.2000.Studiesontoxicityoffour pesticideswithdifferentfunctionmechanismtosilkworm(Bombyx mori)and safety evalua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13(3):117-120(in Chinese)Chen X P,Yan Y M,Huang S Q,Jia L Q,Tang P F,Mao Y T,Tang Hua L,He B L,Chen J.2000.Contact toxicity of 8 herbicidesonthelarvaeofSilkworm (bombyxmori)[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3(3):117-120 Kuribayashi S.1988.Damage of silkworm caused by pesticid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Jap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Quarterly,22:274-283Ma H,Wang K Y,Liu L,Tao C J,Zhai W G.2005.Advance of research on toxicolog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pesticides to silkworm[J].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26(5):15-18(in Chinese)MaH,WangKY,WangHY,SiSD.2006.Selective toxicity of chlorfenapyr to silkworm and mulberry pests[J].Acta Entomologica Sinica,49(4):599-603(in Chinese)Wu S G,Wang Q,Zhao X P,Wu C X,Chen LP.2003.Studyontoxicityandsafetyevaluationofchlorpyrifosand fenpropathrintosilkworm(BombyxmoriL.)[J].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24(9):11-14(in Chinese)Zheng J Z,Chen G J.2003.The strategic analysis on the silk industry in economy globalization[J].Commercial Research,13:139-141(in Chinese)中文参考文献陈丽萍,赵学平,吴长兴,吴声敢,王强,张志恒,苍涛,顾秀慧.2000.4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13(3):117-120陈锐,张爱云,蔡道基,李荣琪,陆雪芳.1986.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VI.农药对家蚕毒性的试验方法[J].农村生态环境,7(3):12-15陈小平,严欲民,黄世群,贾利琼,唐聘芳,毛业炀,唐华伦,何炳林,陈健.2000.家蚕对8种除草剂农药的毒性反应[J].西南农业学报,13(3):117-120陈小平,严欲民,唐聘芳,黄世群,贾利群,毛业炀,唐华伦,何炳林,陈健.2003.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J].四川蚕业,31(2):16-18戴珍科,陈锐.1992.四种新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评价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1(5):216-219马惠,王开运,刘亮,陶传江,瞿唯钢.2005.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6(5):15-18马惠,王开运,王红艳,司树鼎.2006.溴虫腈对家蚕和桑树害虫的毒力比较[J].昆虫学报,49(4):599-603冉景旷,韦秉兴,李国军,赖永瑞,吴迪,熊碧兰.2008.8种农药对家蚕“两广二号”的毒性测试[J].广西蚕业,45(1):30-35吴声敢,王强,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2003.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家蚕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J].农药科学管理,24(9):11-14夏安扣.1986.农药“杀虫双”对家蚕毒性的试验[J].蚕业科学,7(3):195-196谢云南,曹忠宏.2007.家蚕中毒的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J].蚕桑茶叶通讯,129(3):21-22熊彩珍,顾立明.2007.中秋蚕发生大面积农药中毒的思考[J].中国蚕业,28(2):54-55郁葱葱.2003.苏中地区家蚕微量农药中毒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四川蚕业,31(3):40-41郑健壮,陈国钧.2003.茧丝绸行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分析[J].商业研究,13:139-1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分析
2. 1 16 种杀虫剂和杀螨剂对家蚕 96 h 的急性毒性 由表 1 看出,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氯氰菊酯·毒
死蜱和吡虫啉对家蚕 96 h 的 LC50 分别为 0. 002 0、 0. 089 1、0. 214 5 和 0. 272 9 mg / L,属剧毒级; 阿维 菌素·苏云金杆菌、丁硫克百威、敌百虫、除虫菊素· 苦皮藤素、丙溴磷、苏云金杆菌·毒死蜱和烟碱对家 蚕 96 h 的 LC50 分别为 0. 692 1、0. 769 6、0. 850 2、 0. 744 9、2. 513 4、1. 732 7 和 7. 260 4 mg / L,属高毒 级; 杀螨剂唑螨酯对家蚕 96 h 的 LC50 为 171. 431 1 mg / L,属中毒级; 苦参碱、吡蚜酮、狼毒素和苏云金 杆菌对家蚕 96 h 的 LC50 均大于 1 200 mg / L,属低毒 级。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拟除虫菊酯 类的氯氰菊酯和新烟碱类的吡虫啉,有机磷类的敌 百虫、丙溴磷和毒死蜱,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
Abstract The acute toxicity of 29 pesticides to silkworm,Bombyx mori,was evaluated in laboratory by using the leaf dipping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C50 of abamectin,spinosad,cypermethrin·chlorpyrifos,and imidacloprid was 0. 002 0,0. 089 1,0. 214 5,and 0. 272 9 mg / L respectively,being pesticides of virulent toxicity grade. The LC50 of abamectin·Bacillus thuringiensis,carbosulfan,trichlorfon,pyrethrins·celastrusangulatus,profenofos,Bacillus thuringiensis·chlorpyrifos,and nicotine was 0. 692 1,0. 769 6,0. 850 2,0. 744 9,2. 513 4,1. 732 7,7. 260 4 mg / L respectively,being pesticides of high toxicity grade. All the other pesticides were of moderate or low toxicity grade. Pesticides of virulent and high toxicity grade should be forbidden to use in silkworm rearing areas. Pymetrozine is of low toxicity grade. Yet the residual toxicity period,chronic toxicity and infectiv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pesticides of low toxicity grade are to be used in silkworm rearing areas. Key words Pesticide; Bombyx mori; Acute toxicity; Toxicity grade
(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物技术研究测试中心,北京 100026; 3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济南 250100)
摘 要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 29 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氯氰菊酯·毒死蜱和吡虫啉对家
蚕 96 h 的 LC50 分别为 0. 002 0、0. 089 1、0. 214 5 和 0. 272 9 mg / L,属剧毒级农药; 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丁硫克百威、敌百虫、 除虫菊素·苦皮藤素、丙溴磷、苏云金杆菌·毒死蜱和烟碱对家蚕 96 h 的 LC50 分别为 0. 692 1、0. 769 6、0. 850 2、0. 744 9、2. 513 4、 1. 732 7 和 7. 260 4 mg / L,属高毒级农药; 其余药剂均属中、低毒级农药。以上剧毒级或高毒级的农药应当禁止在蚕区使用。
ZHANG Qian1 JIANG Hui2 XIAO Bin3 CUI Xin-Qian1 WANG Kai-Yun1*
( 1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18,China; 2 Bio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026,China; 3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家蚕( Bombyx mori) 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作为农 业生态系统中对农药十分敏感的昆虫,家蚕同时也是 我国农药登记中所列环境生态的非靶标生物之一。
收稿日期: 2010 - 12 - 03 接受日期: 2010 - 12 - 31 资助项目: 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 No. 200903054) 。 作者简介: 张骞( 1987 - ) ,男,山东,硕士研究生。
蚕种集团有限公司。供试桑树为处于桑叶盛产期的 4 年生桑树,品种为农桑 16 号。 1. 2 供试药剂种类 1. 2. 1 杀 虫 剂 及 杀 螨 剂 阿 维 菌 素 ( abamectin, 5% EC) 、多杀菌素( spinosad,80% WP) 、氯氰菊酯· 毒死蜱 ( cypermethrin·chlorpyrifos,522. 5 g / L EC) 、 吡虫啉( imidacloprid,70% WP) 、阿维菌素·苏云金 杆菌( abamectin·Bacillus thuringiensis,2% WP) 、丁 硫克 百 威 ( carbosulfan,200 g / L EC ) 、敌 百 虫 ( trichlorfon,40% EC) 、丙溴磷( profenofos,94. 6% TC) 、 苏云金杆菌·毒死蜱( Bacillus thuringiensis·chlorpyrifos,21% WP) 、烟 碱 ( nicotine,10% EC ) 、唑 螨 酯 ( fenpyroximate,5% SC) 、苦参碱( matrine,3% EW) 、 吡蚜酮( pymetrozine,95% TC) 、狼毒素( neochamaejasmin,50% TK) 、苏 云 金 杆 菌 ( Bacillus thuringiensis,7 000 IU / mg TC) ,均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物 技术研究测试中心提供; 除虫菊素·苦皮藤素( pyrethrins·celastrusangulatus,1% CS) ,由玉溪山水生物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 2. 2 杀菌剂及除草剂 氯吡嘧磺隆 ( halosulfuronmethyl,95% TC) 、丙环唑·咪鲜胺( propiconazol· prochloraz,30% EW) 、特丁噻草隆( tebuthiuron,97% TC) 、草甘膦 ( glyphosate,95% TC) 、氯氟吡氧乙酸 ( fluroxypyr,25% EC) 、噻吩磺隆( thifensulfuronmethyl,95. 1% TC) 、双草醚( bispyribacsodium,98% TC) 、 霜脲氰( cymoxanil,98. 26% TC) 、霜脲氰·代森锰锌 ( cymoxanil·mancozeb,72% WP ) 、灭 菌 丹 ( folpet, 95% TC) 、乙氧氟草醚( oxyfluorfen,97% TC) 、毒莠 定·2,4-滴 ( picloram·2,4-D,304 g / L AS) ,均由农业 部农药检定所生物技术研究测试中心提供; 苯醚甲 环唑( difenoconazole,10% ME) ,由浙江省乐吉化工 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 3 试验方法
2011,37( 2) : 0343 - 0346 ISSN 0257 - 4799; CN 32 - 1115 / S E-mail: CYKE@ chinajournal. net. cnScຫໍສະໝຸດ ence of Sericulture
蚕业科学
29 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张 骞1 姜 辉2 肖 斌3 崔新倩1 王开运1
采用《化学 农 药 环 境 安 全 评 价 试 验 准 则 》推 荐
的食下毒叶法[11 - 13],进行毒性试验。在预试验明确 药剂有效浓度范围的基础上,将各供试药剂用水稀 释成 5 ~ 7 个系列浓度; 从桑树上采集第 2、3 位健康 的桑叶,擦干净叶面上的尘土等杂物后,用不同浓度 药液定量浸渍桑叶,以 10 mL 药液浸渍 5 g 桑叶,并 且尽量使 药 液 均 匀 浸 在 桑 叶 上,浸 叶 时 间 控 制 为 10 s。药叶自 然 晾 干 后 放 入 直 径 15 cm 的 培 养 皿 内,每皿接入 20 头家蚕 2 龄第 2 天幼虫( 3 个重复 共计 60 头) 。以清水浸桑叶作为空白对照组,如果 有助溶剂还需要做溶剂对照。处理后的试虫置于 26 ℃ 恒温饲养室内( 保持相对湿度 80% ± 5% ) ,连 续饲喂染毒桑叶 96 h,分别于 24、48、96 h 检查死 亡、存活家蚕头数,并连续观察记录存活个体的中毒 症状。对照组死亡率小于 10% 的试验为有效试验。 1. 4 毒性评价依据
吡蚜酮对家蚕的毒性低,但在蚕区是否能使用低毒级农药,还须考虑药剂的残毒期、慢性毒性和传染性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