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定额名词解释

古建定额名词解释
古建定额名词解释

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古建名词解释

一《石构件部分》

[台基]砖石砌成之平台,在其上修筑物。

[台明]古建筑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台]高大建筑台基之外,修筑的宽大的高台

[高台建筑]修筑在高台之上的建筑物。

[城台建筑]城坪平区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楼等。

[磉墩]柱顶石之下用砖砌成的独立基础。

[柱顶石]柱下之石。即置于磉墩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构件有无鼓径、方、圆鼓径及带莲瓣等。

[鼓径]柱顶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渐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衬石]置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窩石与台基土衬石之间之石。[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阶条石]台明四周上面,用于台明边棱的条石。

[陡板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陡置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砚窩石]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带石]踏跺(或礓礤)两边,阶条石至砚窩石之间斜置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带踏跺两侧垂带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墙体转角部位立置之石。

[圧砖板]是圧在角柱石之上的条石。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圧砖板之间。[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橫着伸出檐外之石。

[门窗旋石]置于门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脸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状的窗子。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

[槛垫石]门槛下,与门槛平行,上皮与台基面平,垫于门槛下之石。[过门石]由门槛下穿过之石。

[分心石]建筑物中轴线上,由阶条石至槛垫石之间的石件。

[门枕石]大门转轴之下,承托转轴之石。

[月亮门元宝石]是置于月亮门底部,其内弧常同月亮门圆弧的倒扇形石件。

[门鼓石]立于大门外两侧的石件。依其形状分为方形和圆型两种。[幞头鼔]带有雕刻的方型门鼔石。

[须弥座]上下皆有枭混,中为束腰等构件组成的带有凹凸形曲线的台基或坛座。多为砖制或石制。

[枭]剖面呈凸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混]剖面呈凹面曲线状的石或砖。

[束腰]须弥座上枭与下枭间退进的直立部分。

[椀花结带]特指图案中以蕃草或飘带构图的雕刻。

[金刚柱子]束腰无突起雕饰的转角部位。

[须弥座龙头]突出须弥座的石雕龙头。

[地伏]栏杆最下层之横石。

[寻杖栏板]栏杆两望柱之间所置掏空栏板。

[抱鼓]稳固栏杆两端望柱之石件。

[罗汉栏板]不掏空栏板。

[望柱]栏板与栏板间之短柱。其顶端分别雕饰龙夙头、莲花头、狮子头等不同花饰。

[滾墩石]状如两个连在一起的圆型门鼔石,起稳固垂花门木柱,并有装饰作用。

[海墁地面]庭院内大面积铺墁。

[牙子石]大式甬路两侧砌筑的条形石件。

[沟门]院墙的排水孔。

[沟露]用石制作的地面排水孔。

[带水槽沟盖]排水沟的石盖,表面带利于排水的凹形排水槽。

[石沟嘴子]城台上部的排水构件。

[石角梁带兽头]仿木角梁并做出套兽的石构件。

二《砖砌体部分》

[檐墙]建筑物前后檐下之墙体。

[盘头]即“梢子”挑出端头部分。

[金刚墙]不在建筑物正面、侧面明显部位泛指建筑物置于隐蔽部位的墙体。如天沟部位砌的矮墙等。

[择砌]局部拆除旧墙,补砌部分新砖,原样砌筑。

[干摆墙]俗称“磨砖对缝墙。特点是墙面用砖需经过砍和较细磨的加工,摆砌后墙面无灰缝。

[丝缝墙]特点是墙面用砖,需经砍磨加工,摆砌后墙面灰缝约2-3毫米。

[淌白墙]特点是墙面用砖,只需简单磨面加工,摆砌后墙面灰缝约5-6毫米。

[带刀缝]俗称“糙砌”。即随砌随用瓦刀划缝,灰缝5-8毫米。

[糙砌城砖墙]以不同加工的城砖,用掺灰泥或白灰砌筑,中间填馅的墙。

[堵抹燕窝(椽档)]用碎砖及灰漿堵抹椽子与椽子之间的空档。

[单独砌沟嘴]在平顶屋面或带檐沟屋面砌排水孔。

[愽缝头]愽缝砖的最前端。

[梢子]墀头上挑出部分,由几层形状特殊的砖件组成,从下而上分别为荷叶墩、半混、炉口、枭、头层盘头和二层盘头。

[墀头]山墙前后檐两端伸出至檐柱外之部分。

[梢子后续尾]是梢子转向山面的继续。

[方砖愽缝]硬山建筑中,置于山墙与屋面交接之处陡砌方砖。

[愽缝脊中分件]即硬山山墙愽缝位于屋脊中部位的砖。

[冰盘檐]砖檐之一种。做法因层数不同,有以下几种:四层:自下而上(以不同)为线砖、半混、枭、盖板。五层:线砖、半混、炉口、枭、盖板。或不用炉口,在线砖和半混间加混砖。[六层:五层做法的枭与盖板间加砖椽子。[七层:线砖、连珠混、半混、炉口、枭、砖椽子、盖板。

[挂落]砌筑于过木或挂檐板外的砖。

[直檐]砖檐之一种。做法是将砖顺砌一层或两层。

[散装愽缝]用小砖平砌的愽缝。

[鸡嗉檐]砖檐之一种。取其浑圆之意。三层做法自下而上为线砖、半混、、盖板。

[菱角檐]砖檐之一种。三层做法自下而上为线砖、二层条砖45度斜角砌筑、盖板。

[蓑衣顶墙帽]墙拔檐上,平砌砖逐层往里收,至最上层用条砖圧顶,

不用灰抹饰,露清水砖缝。

[真硬顶墙帽]又称“硬眉子顶”。墙拔檐上,根据不同要求,向墙中

心线倾斜铺砌方砖、城砖等,用条砖圧顶。

[假硬顶墙帽]又称“软眉子顶”。墙拔檐上,向墙中线倾斜堆砌砖胎,上用条砖圧顶,在碎砖和圧顶砖上抹灰赶光轧亮。

[鹰不落顶墙帽]墙身拔檐上,排放一列板瓦,上用三七灰泥砌砖胎子,上面砌条砖一层圧顶,再用大麻刀青灰抹顶部两侧成凹线形。

[摆砌花瓦顶墙帽]在墙帽部分透空摆放瓦件,构成图案。

[馒头顶墙帽]墙身拔檐上,用三七灰泥砌碎砖,外抹大麻刀青灰,长

圆形如馒头。

[宝盒顶墙帽]墙身拔檐上,砖砌外面抹灰轧光,断面呈梯形的墙帽。[花瓦顶墙帽圧顶]墙帽花瓦的上下各有两层砖,下面是两层砖拔檐,

花瓦上面再砌两层砖。

[滾水]在墙帽承受屋檐滴水位置瓦,以保护墙帽不受屋顶雨水直接

冲击。

[木梳背碹]是带有一定弧度的砖碹。因其起拱弧度形如老式木梳背部

曲线故名。

[平碹]一般用于跨度较小的窗洞口上部,起过梁作用。

[圆光碹]又称“月光碹”。多用于月亮门,用经加工后的砖摆砌而成

圆形碹。

[异形碹]形状异形的碹,如多边形瓶形碹等。

[车棚碹]层数多的碹,如城门洞上部的碹等。

[干摆什锦门窗套]门窗口套,用砖砍制后,干摆砌筑而成。

[线枋子]沿方砖心四周摆砌的看面宽度为6厘米左右条砖并起线。

[马蹄磉]影壁或看面墙立柱之下,突出墙体呈凹凸状的饰件。有方形、圆形之分。

[影壁箍头枋子]影壁上部,线枋子之外,横贯于柱子之间的砖件。

[影壁柱子(角柱)]是影壁座底以上墙体组成部分,位于马蹄磉之上。[影壁三岔头]是影壁箍头枋子突出柱外部分之饰件。

[影壁耳子]是影壁箍头枋子突出柱外部分之饰件。

[干茬瓦]平铺仰瓦。

[看面墙]作法同影壁的矮墙。

[廊心墙]是山墙里侧檐柱与金柱之间的墙体。

[槛墙]是前檐木装修之下的墙体。

[裹垄]用灰将瓦垄全部抺裹。

[廊心墙穿插档]排山构架的抱头梁与穿插枋之间,用三块砖(方砖开条)按这个位置的大小砍出以干碰头方式结合,又称为砖穿插。

[捉节夹垄]用灰抺瓦接口及垄边。

[廊心墙小脊子]位于穿插枋下部,用灰泥堆制或用砖砍制成的圆混。[合瓦]是屋面做法的一种。合瓦屋面又叫阴阳瓦或蝴蝶瓦屋面,它用

板瓦做底瓦及盖瓦。

[鞍子脊]合瓦屋面巻棚式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之处。

[包头和尚]天沟部位的瓦头勾抹。

[清水脊]两端做花草砖、“蝎子尾”装饰的正脊。

[平草]清水脊花草砖之一种,是由二至三块雕饰的方砖连续平放而成,最外一块叫做“转头”,雕饰三面;其余两块雕饰两侧。

[蝎子尾]砖制成端头翘起如蝎子尾状之饰件。

三《屋面部分》

[垂脊]与正脊相交垂向于檐头的屋脊

[落落草]清水脊花草之一种。是四或六块方砖在大面上雕花饰

[过垄脊]正脊之一种。简瓦巻棚式屋顶,前后坡瓦垄的交接处,将瓦

垄成弧形的曲面,使前后坡瓦垄直接相通。

[庑殿]屋顶前后左右成四坡之殿。

[攒尖]瓦面脊集中交汇于顶尖的屋面形式。其平面形状有四方、六方、八方、圆形等多种。

[角脊]重檐建筑,下檐瓦面四角(或多角)相交处起脊。

[兽前]垂脊、戗脊、角脊以兽头为界,由兽头起至脊前端部分,兽前

常放置龙、狮等小兽。

[悬山]两山屋顶用桁柃伸出山墙以外之屋顶结构。

[兽后]垂脊、戗脊、角脊兽头以后的部分。

[歇山]悬山或硬山与庑殿相交所成之屋顶结构。可以看做是一个悬山

或硬山置于切去上半部的庑殿顶之上。

[硬山]山墙直上至与屋顶前后坡相平之屋顶结构。

[铃铛排山脊]垂脊的一种。指沿愽缝上皮,砌筑一排勾头和滴子的垂脊。

[披水排山脊]垂脊的一种。指沿愽缝上皮,排砌一层披水砖的垂脊。[披水捎垄]只用披水砖挑出愽缝砖的外皮,用以封护愽缝板,防止雨

水浇蚀。

[戗(岔)脊]歇山屋顶的角梁之上,封护角梁左右两个方面的瓦垄交

汇处,上部与垂脊相交,下部至檐角的屋脊脊。

[愽脊]歇山建筑山花板底部与瓦面相交处的脊。

[围脊]重檐建筑,下檐瓦面与木构架相交之处的脊。

[墙帽正脊]是用盖脊瓦、三连砖、圧带条、正当沟四种构件组成的墙帽。

[正吻]又称“大吻”、“龙吻”。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用以封护屋顶

两坡(庑殿顶坡)交汇点的表飾龙纹四爪腾空的装饰物。

[合角吻]重檐建筑围脊转角处的龙吻。

[砖宝顶座]布瓦攒尖建筑,使用砖制宝顶。宝顶底座多做成须弥座式。[砖宝顶珠]做法不同,有的由叠砖而成;有的用方砖立置,组成坛状。[琉璃宝顶]琉璃宝顶一般由宝顶座和宝顶珠组成。宝顶座由琉璃构件

做成须弥座宝顶珠为琉璃构件。

[琉璃瓦剪边]即屋面以布瓦或削割瓦为主,屋脊根及檐口使用琉璃瓦件。

[琉璃制品的样]“样”是传统琉璃制品的规格尺寸。常用最大规格的

是“二样”最小的是“九样”

[琉璃檐头]建筑物坡屋顶最下部,由勾头、滴水、和钉帽等构件组成

的部位。

[巻棚]屋顶前后坡瓦垄相通的屋面[巻棚罗锅]即巻棚屋顶的脊顶使用各种呈弧形曲线的瓦件、脊件。

[尖山屋面]泛指屋面脊部相交部位呈近似角形的屋

[檐柱]承支屋檐之柱。也就是檐下最外边的柱子。

四《木构架及细木部分》

[金柱]在檐柱一周以内,但不在纵中线上的柱。金柱又有里外之分,

近建筑物外侧离檐柱近的是外金柱;近建筑物纵中线的称里金柱;重

檐建筑,在普通金柱位置上的是重檐金柱,也称“老檐柱”。

[中柱]在建筑物纵中线上,顶着屋脊,而不在山墙里的是中柱。

[山柱]硬山或悬山山墙内正中,一直顶到屋脊的柱子。

[童柱]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上端的功用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

同的柱子。

[通柱]楼房内通上下二层之柱。

[梅花柱]四角有线条的方柱。

[牌楼戗柱]又称“戗木”。斜支于牌楼立部顶部侧面之柱。

[角柱]在建筑物转角之处的柱子,在檐柱位置叫檐角柱(角檐柱)在

金柱位置的叫金角柱(角金柱。

[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额枋]木结构建筑中檐柱与檐柱之间的联系构件。有大小额枋之分,

檐柱头之间的为大额枋,在大额枋之下,与平行的辅助构件为小额枋。牌楼柱间也用。

[单额枋]两檐柱间仅用一件的联系构件。

[跨空枋]柱间联系木构件之一种。

[桁枋]安放在梁头之上架设椽子之木,大式建筑的称桁枋

[霸王拳箍头]梁枋头饰件之一种。由两凹半圆线三凸半圆线连续而成

之花头。

[穿插枋]抱头梁之下,与抱头梁平行,连络金柱与檐柱的构件。

[天花枋]里金柱与中间柱间,与天花梁同高,安放天花之枋。

[承椽枋]重檐上檐额枋之下,上有孔以承下檐之椽尾之枋。

[平板枋]大额枋之上,承托斗拱的横向的垫托材,又称“坐斗枋”。[梁]主要承受与轴不平行荷载的长条形构件。古建筑中带桁(檩)椀,截面多为矩形的为梁。

[挑尖梁]柱头科斗拱之上的短梁,即大式大木柱头科上与金柱间联络

之梁。

[挑尖假梁头]角金柱之间另外几根柱上的桃尖梁,其后无须做顺梁,

但必须做挑尖梁头,使外与挑尖顺梁一致。

[抱头梁]檐柱与金柱间只有一步架之梁。一端在檐柱之上,一端插入

金柱或老檐柱 [抱头假梁头]道理与挑尖假梁头一致。

[天花梁]前后里围金柱间,连接前后挑尖梁,安放天花之梁。

[麻叶梁头]梁头部雕饰之一种。

[九架梁]上承托九根桁(檩)之梁。

[巻棚八架梁]上承托八根桁(檩)之梁。

[七架梁]上承托七根桁(檩)之梁。……。

[月梁]又称“顶梁”。是巻棚棚构架最上一层梁,上承两根桁(檩)。[三步梁]长三步架,一端梁头上有桁,另一端无桁而安装在柱上之梁。[双步梁]长两步架,一端梁头上有另一端无桁而安装在柱上,梁上正

中立瓜柱,上安单步梁。

[步架]两根相邻桁(檩)之间的距离。

[单步梁]长一步架,一端梁头上有桁,另一端无桁而安装在柱上之梁。

[采步金]歇山大木,在稍间顺梁上,与其他梁架平行,与第二层梁同高,以承歇山部分结构之梁。两端做假桁头,与下金桁相交,放在交

金墩上。

[扒梁]两端安放于梁上或桁上,而非直接放于柱上之梁。

[抹角梁]扒梁之一种。安放在建筑物转角处,与斜角线成正角之梁。[太平梁]扒梁之一种。安放在前两个上金桁(檩)上,与三架梁作用

相同,承托雷公柱之梁。

[瓜柱]在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垫起,使其达到需要的高度,其本

身之高度大于本身之长宽,而按木材顺纹立放的木构件。

[金瓜柱]金桁下之瓜柱。

[交金瓜柱]上金顺扒梁上,正面及山面上金桁相交处之柱……。

[角背]瓜柱脚下两侧之支撑木。

[荷叶角背]荷叶形的角背。

[太平梁上雷公柱]庑殿推山太平梁上承托桁并正吻之柱。

[攒尖雷公柱]攒尖建筑正中之悬柱。雷公柱下端垂头做各种雕饰,如

风摆柳、莲瓣芙蓉等。

[拕墩]在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垫起,使其达到需要的高度,其本

身之高小于本身之长宽,而按木材顺纹横放的木构件。

[交金墩]下金顺扒梁上,正面侧面下金桁下之柁墩。

[交金灯笼柱]相当交金墩作用,但其本身高度大于本身长宽之木构件。[童柱下墩斗]又称“斗盘”。位于梁上童柱底下木构件。

[檩(桁)]安放在梁头之上,架设椽子的木构件。小式建筑称檩,大

式建筑称桁。

[扶脊木]横截面为六边形,脊桁之上附加的承托脑椽上端之木。

[老角梁]位于屋顶角部挑出的上下两层斜梁,居下者的梁。

[仔角梁]位于老角梁之上的斜梁。有扣金、插金、圧金等做法。

[窝角仔角梁]位于屋面里转角部分,是承接里转角蜈蚣椽的构件。

[由戗]庑殿正面及侧面屋顶斜坡相交处之骨干构架。

[由额垫板]置于柱间大额枋之下,小额枋之上的垫板。

[桁檩垫板]位于桁(檩)枋之间的垫板。

[承重]又称“承重梁”。为承托楞木、楼板的梁。

[直椽]桁(檩)上与桁(檩)成正角排列以承望板及屋顶之构件。断

面有方、圆两种。

[翼角椽]在屋顶角部的檐椽,断面有方、圆两种。

[翘飞椽]又称“翼角翘椽“。屋顶角部如翼形或扇形展出而翘起之椽。

翘飞椽以靠近角梁的第一翘为最长,翘起也最大,以下依次递减,直

至最末一翘近似正身飞椽。

[飞椽]俗称“飞头“、”飞子“。钉于檐椽头部之木构件。

[顶椽]位于巻棚两根顶桁(檩)间的圆弧形椽子。一般称做“罗锅椽”。

[脑椽]位于脊步的椽子。

[檐椽]檐头部位的椽子。

[花架椽]金步的椽子。

[飞头]即“飞椽”。

[枕头木]屋角檐桁上,将椽子垫托,使椽背与角梁背相平之三角形木材。

[机枋条]巻棚顶檩上,罗锅椽下所垫之木条。

[小连檐]檐椽头上之联络材。

[大连檐]飞椽头上之联络材。即钉于飞头端部之联络材。

[棋枋板]楼房棋枋下之垫板。

[瓦口]大连檐之上,承托瓦件(滴水)之木。

[椽椀]桁上承椽之木。是放于檐桁(檩)上的统长木板,中间挖出承

椽孔,以固定檐椽。有方、圆之分。

[愽脊板]愽脊枋下,承椽板上的垫板。

[闸档板]椽头间之板。。是在两飞头之间小连檐之上加薄板闸档空隙。[隔椽板]又称“椽中板”。带廊子建筑作全里装修时,用于隔开檐椽

及花架椽免留空隙而鸟雀入屋。

[望板]钉铺于椽子上面以承屋瓦之板材。顺向钉铺为顺望板。互相搭

接处桞叶缝为带桞叶缝望板。

[愽脊板]愽脊枋下,承椽板上的垫板。

[沿边木]固定挂檐板的横木。

[柁档板]悬山山面,上下两柁与前后瓜柱之间空档之档板

[山花板]歇山屋顶两端,前后两愽缝间之三角形之板。

[象眼山花板]悬山山墙上瓜柱梁上皮及椽三者所包括之三角形之板。[愽缝板]悬山或歇山屋顶两山沿屋顶斜坡钉在桁头上之板。

[梅花钉]钉在愽缝板上组成梅花状之圆形突起之饰件。

[挂檐板]古式店宒院平台廊子檐下,围以扁宽的统长木板材。一般做

雕刻,也有无雕刻者。

[挂落板]用于宫殿庙宇楼阁,以及楼房平座外沿,木纹垂直于地面的

挂檐板,称挂落板。

[滴珠板]挂檐板的一种。有小云头装饰。

[楞木]承重上承托之木,以承楼板,又称“龙骨”。

[踏脚木]歇山大木中固定在两山椽子之上承托草架柱的木件。

[草架柱]歇山山花之内,立于踏脚木上支托挑出桁头的小柱子,同时

还用于钉山花板,每桁下一根。

[穿梁]歇山大木草架柱间的联络材。

[燕尾枋]悬山伸出桁(檩)头下的辅助材。

[雀替]“角替”。柱与枋,柱与梁结合处下部,大体呈长三角形雕刻

成各种花饰蝉肚曲线之木构件。

[雀替下云墩]多用于牌楼雀替之下的装饰件,以增加雀替断面。

[菱角木]棂星门横木上放置里外呈雀替状的构件,以支撑上部檩枋。[垂花门垂柱]垂花门悬于麻叶抱头梁两端的垂莲柱,下部为各种雕饰

的垂头。垂头有方或圆形。

[垂花门麻叶穿插枋]在麻叶抱头梁下的枋材,两头做榫,穿过垂莲柱,起悬挑垂莲柱的作用。

[垂花门帘拢枋]垂花门上与檐枋相平行的枋,同一般建筑的大额枋。[独立柱式垂花门]只有中间一排柱(即中柱),又称“担梁式”的垂

花门。

[壶瓶抱牙]垂花门两侧,滾墩石上之壶瓶形之木饰板

[垂花门摺柱]垂花门帘拢枋与罩面枋之间的小立柱。

[垂花门花板]垂花门帘拢枋与罩面枋空档之间安放雕有花饰之垫板。[垂花门荷叶墩]垂花门檩枋,帘拢枋上起垫板作用之材,如一般建筑

物中的斗拱位置。

[四季花草贴脸]方形垂头的四面花雕饰之一种。

[通雀替]两雀替顶连在一起。[牌楼摺柱]牌楼花板之间的小短柱。

[牌楼云牌愽缝板]牌楼上部的楼两侧之板。

[牌楼高拱柱]牌楼横梁上,带灯笼榫以固定角科斗拱之柱。

[牌楼龙夙花板]牌楼横枋之间带雕饰之板。

[牌楼霸王杠]又名“挺钩”。牌楼支撑独立檐楼之铁件。

[换排山柁大小膀子]大膀子指双步梁,小膀子指单步梁。

[三岔头箍头]梁枋头饰之一种。

[打牮拔正]把柁架支起来,拔正柱子的施工方法。

[攒]斗拱结合成一组之总名称。

[一檩三件]檩、垫板、枋子三件在一起的做法。

[翘]斗拱上在前后中线上伸出之弓形木。

[排山柁]硬山、悬山山墙部位有排山柱的做法。

[斗底]斗之下部。

[斗拱]是古建筑木构架特有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出挑的弓形拱、翘和斜出的昂组成。是柱子到屋顶构架的过渡,既起挑出承重的作用,又将屋面大面积的荷载传递到柱子上,它还有装饰作用。

[斗]斗拱内承托与翘或昂相交处之斗形木块。

[拱弯]拱之两端下部之圆弯分。

[拱]斗拱上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置于翘或昂之端上略似弓形之木。[升]拱两端上,左右开口,承托上一层枋或拱之斗形木块。

[正心瓜拱]在斗拱左右中线上之瓜拱。

[昂]斗拱上在前后中线上,向前后伸出,前端有尖向下斜垂之材。

[十八斗]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上一层拱与翘或昂之斗。

[大斗]斗拱一攒最下之斗,为全攒重量集中之点。又称“坐斗”。

[单材拱]不在正心线上之拱。

[斗口]平身科斗拱坐斗上安翘或昂之口。

[正心万拱]在斗拱左右中线上之万拱。

[瓜拱]斗拱上在坐斗翘或昂头上之弓形横木。

[万拱]在瓜拱之上承托正心枋或拽枋之拱。

[把臂拱]在角科外拽上特别加长之拱,与翘或昂相交,由正面伸至侧

面者。

[拱眼]拱上三才升分位与十八斗分位之间,弯下之部分。

[拱弯]拱之两端下部之圆弯部分。

[拱垫板]正心枋以下,平板枋以上,两攒斗拱间之板

[厢拱]斗拱最外或最里一踩上承托挑檐枋或井口枋之拱。

[槽升子]正心拱两端之升。

[三才升]单材拱两端承上一层拱或枋之斗。

[升腰]斗或升之中部。[单昂]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昂为

单昂。

[重昂]斗拱用两层昂。[斜昂]角科两拽面夹角的角分线上之昂。

[由昂]角科斜昂之上,与平身科耍头平之昂。

[搭角闹昂]角科上由正面伸出至侧面之昂。

[昂嘴]昂之斜垂向下之尖形部分。

[单翘]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层翘为单翘。

[重翘]斗拱用两层翘。

[斜翘]角科两拽面夹角的角分线上之翘。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出至侧面之翘。

[踩]斗拱的拱件自斗拱中线向里、外逐层跳出,每跳出三斗口的距离,放置一个层次的拱件,这个距离叫做一拽架,自中心向外跳叫外拽架,向里跳的叫里拽架,向里外支出一个拽架,谓之“踩“,

也即多出了一个层次,出踩后形成的层次加上在中心线上的拱件层次

总数叫做多少踩。例如:里外每出一踩,拱件便出现了三个层次(正

中一层,里外各一层),就叫做三踩。

[宝瓶]角科斗拱由昂以上,承托老角梁下之瓶形木块。

[井口枋]里拽廂拱之上枋,承托天花之枋。

[正心枋]斗拱左右中线上,正心拱以上之枋。

[正心桁]斗拱左右中线上之桁。

[耍头]斗拱前后中线上翘、昂以上,与挑檐桁相交之材。

[蚂蚱头]耍头或翘、昂头上雕饰之一种

[翘昂斗拱]斗、升之上用横向的拱和垂直于额枋方向的翘与昂组成,

并出踩之斗拱。

[柱头科斗拱]柱头上的斗拱,起受力作用,头翘或头昂要比平身科的

头翘或昂宽一倍越往上越宽到上层直接承受伸出的梁头。

[覆莲销]溜金斗拱后尾穿通各层秤杆之销。

[平身科斗拱]柱头与柱头之间,立于额枋上之斗拱。

[耳]斗或升之上部。

[角科斗拱]位于角柱之上的斗拱。它有两个拽面,在两个拽面夹角的

角分线上,安放斜翘、斜昂由昂、斜桁椀及宝瓶,以承托两个檐面横

檩的端头及角梁。

[溜金斗拱]自中线以外,与普通斗拱完全相同。中线以里,自耍头以上,连撑头和桁椀,都在后面加长,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秤杆”,以承受上一架的桁,因为“起秤杆”,与梁架的关系不同,分

别有圧金做法和挑金做法。圧金做法是把秤杆后尾搁在预先做好的横

枋上(花台枋上);挑金做法则挑起支承桁、枋。

[品字斗拱]这种斗拱里外相同,在出挑的方向上只用翘不用昂仰视如“品”字形用于大殿内金柱上两侧可承接天枋。

[丁头拱]是柱头科斗拱的一种,即梁头平直,下加拱形线角叫丁头拱。[平座斗拱]用于城楼、楼阁的上层平座之下,外部为带翘无昂的斗拱,后尾多为枋子,直接延至金柱上。

[如意斗拱]在平面上拱于翘昂、耍头不成正角相交,其拱45度斜向放

置并加长与相邻斗拱的拱相连,交错如网状,昂嘴多作如意头状。[牌楼斗拱]两面对称,在转角位置,角科斗拱三面为正面,将拱件“挂在”高拱柱上的灯笼榫上,斗拱的耍头做三幅云雕饰。

[一斗三升斗拱]是不出踩的斗拱,无昂、翘,大斗上只有一层拱件,正心拱上用三个槽升子承托正心枋,外观上是一个坐斗三个槽升子及一个正心拱。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与一斗三升斗拱相似,中间不置槽升而是在坐斗纵中线上向里外出麻叶头。

[丁头拱]是柱头科斗拱的一种,即梁头平直,下加拱形线角,叫丁头拱。

[隔架斗拱]较大建筑中,大梁与随梁或天花梁与天花枋之间安装一攒或两攒斗拱状的构件称隔架斗拱。有多种式样,如十字科、荷叶墩、雀替等。

[槛框]为在建筑物内外檐安装门窗扇,在建筑物的柱、梁、枋之间装置承受门窗扇的木构件有上槛、中槛、下槛、风槛、间框、腰枋、抱框等。

[上槛]柱与柱之间,安装门扇或隔扇之框架内最上、紧贴着檐枋或金枋下皮的横木,。又称“替装”

[下槛]柱与柱之间,安装门或隔扇之框架内紧贴地面之横木。

[中槛]柱与柱之间,安装门或隔扇之框架内,在格扇以上,横皮以下之横木。

[风槛]槛窗之下,榻板之上的横木。

[间框(柱)]较大开间分隔门窗扇用的立木。

[腰枋]大门门框与抱框间之横木。

[抱框]柱旁安装门或窗用之立木。

[门栊]门中线上用于开关门扇之构件,即安装转轴之部分,又称“单楹”、“连楹”。

[门簪]安装在街门中槛之上,两个或四个圆形或六方形的木装饰件。门簪正面有素面起边、起边刻字、雕刻四季花草等多种形式。

[木门枕]门转轴以下承托转轴之木构件。

[帘架大框]是在明间(也有次间用)隔扇的外面,用以挂门帘。帘架由横披、楣子、腿子、风门等组成。

[桶子板]装置在门窗内外两侧和顶部墙面的木板。

[大门余塞板]大门门框与抱柱之间的板。余塞板有分三段形式,上部为上心板,中部为绦环板,下部为下裙板。

[门头板]又称“走马板”。大门上槛之下,中槛之上的板。

[隔扇]又称“格扇门”。柱与柱间用木做成,可以启闭之隔断物。[抹]即“抹头”,又称“冒头”。是构成隔扇门架或槛窗,水平方向的木枋。隔扇分有四抹头、五抹头、六抹头等;槛窗有二抹头、三抹头、四抹头等。

[栓斗]固定栓杆的构件。

[仔边]是隔扇、边挺、抹头里边与棂条相连的小木枋,即隔心的边框。有的隔扇不用仔边。

[槛窗]用于次间或稍间,可以平起闭之窗

[普及正方格心屉]是用直棂条构成正交方格的心屉。

[三交六椀菱花心屉]心屉图案之一种。由三根棂条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每三根棂条相交点的周围有六个菱角花合成的圆孔。

[裙板]隔扇下部主要平平安安心板。裙板可雕刻各种花饰

[隔扇绦环板]隔扇下部之小心板,绦环板可雕刻各种花饰。

[心屉]又称“隔心”。是隔扇上部中心或槛窗中心部分。有多种图案。[棂条]隔扇上部或槛窗仔边以内横直支撑之细条,用以组成各种心屉图案。

[双交四椀菱花心屉]由两根棂条直角相交,每一交点的周围有四个菱角花合成的圆孔。

[步步紧心屉]每一根棂条的两端均做榫,与另一棂条(或边框)丁字相交组成。

[拐心锦心屉]由若干组两根棂条的端头直角相交,并有三根棂条之字相交的作法。

[盘肠心屉]棂条也是斜向使用,有若干组三根棂条回字相交,但无空悬的棂条。

[斜万字心屉]棂条均为斜向使用,除有若干组三根棂条之字相交外,还有若干组三根棂条回字相交,并且为空悬的做法。

[斜方格心屉]是用直棂条构成斜交方格的心屉。

[龟背绵心屉]有若干组三根棂条端头Y字形相交组成。

[直条福寿锦心屉]是用直棂条组成寿字,或繁体万字的作法。

[冰裂纹心屉]是用棂条组成如冰裂纹状的心屉。

[灯笼框心屉]是用棂条拐折组成,类似拐心锦的一种心屉。

[支摘窗]每一开间中分做上、下、左、右四个窗扇,双层。上部左、右扇为支窗,用挺钩支撑起来;下部左、右扇为摘窗,可以摘除出去,支窗多做各种图案心屉。

[实踏大门]不做边框,用厚木板拼装组成。

[撒带大门]是一边有门边,另一边没有门边的门,门上所穿的带均撒着头。

[攒边门]又称“棋盘门”。为两扇对开,用于室外或室内。门的四周边框采用攒边,装板心背后穿四根带。

[屏门]用木板做成类似屏风的门屏门一般为四扇,依门口形状分有方、圆(即月亮门)两种。

[倒挂楣子]是在檐柱间檐枋之下用木条构成步步锦、灯笼锦、盘肠锦、金线如意、万字拐子、斜万字、龟背锦、冰裂纹等各种图案的长方形装饰件。

[白菜头雕做]是倒挂楣子貼近柱子外框竖向延长雕刻“白菜头”式的花饰。

[座凳楣子]又称“座凳栏杆”是在园林亭榭、游廊和廊柱之间制作安装一种高40至50厘米的低栏杆,并装置宽约20至25厘米的“凳面”贯于两柱之间,底下为用棂条组成的各种图案或西洋瓶等形式的楣子。[花栏杆]是在栏杆扶手横木下做有规则几何图案的栏杆。

[直档栏杆]是在栏杆扶手横木下做有一定距离的直条形式的栏杆。

[鹅颈靠背(美人靠)]又称“靠背栏杆”、“鹅颈栏杆”。栏杆横木下做成弯曲的棂条与坐凳面相连。

[帘架荷叶墩]是承托帘架大边下端的木构件。

[卡子花]门、窗、倒挂楣子等棂条中安装的各种图案的饰件,如工字、握拳、四季花草、福寿团花、海棠花等。

[花牙子]在檐柱处枋下的三角形透雕的饰件。[大门包叶]每扇大门用四块,装于大门扇正、背面上下四角的金属配件。

[面叶]用于隔扇、槛窗边挺、抹头转角处的金属配件。

[什锦窗]各种杂式形状的窗子。

[骑马牙子]两花牙子顶连在一起。

[圧缝条]门窗口掩缝之条。[壶瓶形护口]钉于两扇大门正面下部,沿门中缝处成壶瓶形状的金属护角。

[玻璃屉改棂条圈口]将老式子屉改成现代做法。

[堵抹山花]山墙托架空隙堵抹。

[老檐装修推小檐]将外檐装修推出来,使廊子变为室内。

[檩档托席]两檩之间席。

[回纹毗卢帽斗子匾]因匾的形状似浅斗状。“斗”的底部为匾心,体量大,“斗”的四邦为匾边。匾边不是平口型,而是弯曲、对称、上

[匾托]用于支托匾的体量较小的木构件。有单匾托(一般一匾用两块)和通匾托(体量长一匾用一块)两种。匾托正面雕刻各种花纹。

[栈板墙]又称“罗汉板”。木板墙之一种。

[天花支条]井口天花,用扁宽的木枋,以榫卯结合成矩形矩形

[天花貼梁]四周貼于井口枋或天花梁(枋)的支条。

[帽儿梁]天花井口支条以上,安于左右梁用以挂天花之木。

[井口板]与井口内口尺寸大小相适合的天花板

[木顶格白樘篦子]纸天棚用木条做成的方网格骨架。[打底]天棚糊底层纸。

五《脚手架部分》

[单、双排座戗架子]是城台与城墙维修专用的脚手架。这种架子的特点是:接近墙面的那一排架子,必须考虑墙体部分的上部逐渐收分较大,其立杆都不能直立。其外部绑有戗杆,并有戗杆基础架子。[棚架]裱糊天棚的架子。

[座车戗架子护头棚]是城台与城墙门洞部位,保证通行而对架子的特殊处理。主要是在门洞口上部座车平台上满铺一层脚手板,再铺一层苇席,形成防护棚。

[歇山排山架子]是为歇山调排山脊或勾抹铃铛瓦,打点脊身等操作需要的脚手架,这种架子主要是要搭设在撒头屋面上。

[双排齐檐架子]是翻修建筑物瓦屋面的专用脚手架。其主体是里外两排架子,最高一步横杆应比檐头低20厘米,再架上排木,铺上板子。[正脊扶手盘]安装或维修正脊时,绑扎运料可以通行的架子。架子的板面与屋面当沟取平,外边安挡脚板,绑护身栏。[坡屋面绑支杆]是为查补维修古建筑坡屋顶绑搭的蹬脚杆、防滑横杆。

[骑马架]在檐下无任何架子,为固定屋顶前后坡支杆架子的顺垄杆而跨越正脊绑扎的架子。

[檐头倒绑扶手]为防止在坡屋面上蹬空滾落伤人,在檐下又无任何架子,而采取把扶手(护身栏)倒绑在支杆架上。

[宝顶架子]安装、拆卸或勾抹打点宝顶的专用脚手架。

[岔脊架子]为勾抹打点岔脊时,沿岔脊走向,在较粗的排木上,铺设错台踏脚板。

[正吻架子]安装、拆卸或勾抹打点大于六样的正吻时专用的脚手架。[油活椽望架子]为椽飞、望板、上下架大木进行油活和彩画的专用脚

[室内及廊步油活掏空架子]为了在室内或廊步各部位实行油漆彩画时,能保证油活一次成活,搭设架子的任何部位,都不得挨靠到油活作业面上,类似满堂红并有错台留有空隙脚手架。

[大木安装围撑掏空架子]大木立架安装时,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架子。[高灶]灶身高在0.8米的炉灶,主要用于用炒勺炒菜。

[闯搪]将炉膛内的青灰部分全部砍掉,重新抹上,其全过程称闯搪。

六《彩画部分》

[彩画]是采用厚重浓艳的色彩描绘在建筑上的梁、柱、斗拱、天花板等部位上的装饰美术。彩画具有保护木质结构免受风雨剥蚀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现代彩画主要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杂式彩画四大类。

[和玺彩画]是彩画等级最高的一种,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构图上,梁、枋各部位用形线条分段,各主要线条均沥粉貼金,金线之一侧衬白粉线或同时加晕。各构图部位内的花纹也沥粉貼金,并以青、绿、红等底色衬托金色图案,非常华贵。根据各部位所画内容不同,和玺彩画又分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和龙草和玺等.

[金龙和玺]整组彩画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一般枋心内不分青绿地,一律画二龙戏珠。找头、青地画升龙,绿地画降龙,盒子大多画坐龙。找头较长,则不分青、绿地,均画升降二龙戏珠。平板枋青地,由两端向中间顺序画行龙。挑檐枋青地,或画流云,或画“工王云”。由额垫板朱红地,每间由两端向中间对画行龙。上列各种龙的周围均衬云气或火焰。

[龙凤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部位由龙、凤调换构图。一般龙画在青地的枋心、找头、盒子上,凤画在绿地的枋心、找头、盒子上。但也有其他的处理方法,如同一间,凡枋心与盒子均画龙(或凤),找头均画凤(或龙),隔间龙、凤相同。或在同一枋心内画一龙一凤,称“龙凤呈祥”,如画双凤称“双凤昭富”。平板枋与由额垫板大多画上龙一凤,相间排比。

[龙草和玺]是和玺彩画中较简单的一种。其特征是:构图中带有大面积的大“草”图案。在和玺线格式内,色彩为青绿红三色组合,红为主要色彩之一。与金龙和玺比较,凡是金龙和玺的兰色枋心,找头部位均变为红色在这些部位,画大草,并常配以“法轮”。又称“法轮

吉祥草”,或简称“轱辘草”,凡绿色部分画龙。由额垫板不画龙,只画轱辘草。

[旋子彩画]次于和玺彩画,是常用的一种殿式彩画,它本身自成一类,由非常华丽至非常简单,可分为若干等级,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和主殿堂门的附属建筑及配殿上。旋子彩画为传统花纹图形,规则性较强。其主要特点是:找头内使用带旋涡状的几何图形,叫“旋子”,或叫“旋花”。旋子各层花瓣由外至内分别为“一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眼”(旋花心)。旋于瓣之间的三角地叫“菱角地”;反正旋花中间空地叫“宝剑头”,旋子靠箍头部分的图案叫“栀花”,花瓣之间的空地也叫“菱角地”。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长短作增减旋花瓣的处理依据构图分别为“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一路”

(或加金道冠)、“加两路”和“两整两破”、“数整数破”等。在极短的构件上还可画四分之一旋子或栀花。按不同等级,找头部位的用金、退晕层次均有固定规则,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处理。旋子彩画等级可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

[金琢墨石碾玉]是旋子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其特点是:所有大线及旋子各路瓣均沥粉貼金、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均沥粉貼金,枋心多画龙锦。

[烟琢墨石碾玉]次于金琢墨石碾玉。五大线沥粉貼金、退晕(如是活盒子,盒子线不退晕)。旋子各路瓣与栀花用墨线、退晕(这是与金琢墨石碾玉最大的区别)。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貼金,枋心画龙锦。平板枋画降幕云,栀花墨线、退晕。由額垫板画小池子半个瓢或画法轮吉祥草。

[金线大点金]五大线沥粉貼金、退晕同烟琢墨石碾玉。旋子与栀花用墨线,但不退晕,这是与烟琢墨石碾玉最主要的不同点。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貼金。枋心多画龙锦,盒子多画坐龙、西蕃莲草。平板枋降幕云云纹沥粉貼金、退晕、但栀花不退晕,仅花心、菱角地、圆珠貼金。

[墨线大点金]最大特点是:各大线与旋子、栀花均为墨线、不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貼金。枋心或用龙锦或画“一”字(称“一统天下”)。盒子多画栀花。平板枋画降幕云,云纹与栀花均为墨线,只花心、菱角地与圆珠貼金。由额垫板画小池子半个瓢或满刷红油漆。

[金线小点金]除菱角地、宝剑头不沥粉貼金外,其余基本与金线大点金相同。

[墨线小点金]除旋眼、栀花心貼金外,其余各处均无金饰。枋心多画“一”字或夔龙等,很少画金龙或锦。盒子多画栀花。由额垫板画小池子半个瓢。

[雅伍墨]整组彩画完全不用金,也不退晕。旋子用黑白线画于青绿底色上。枋心多画“一‘字。盒子多画栀花。由额垫板刷红漆。平板枋多画栀花(小式也有在枋心内画夔龙、折枝黑叶花等)。

[雄黄玉]主要特征是:以黄调子做底色,传统以雄黄为顏料。上衬青绿旋花瓣和线条,均退晕。枋心多不画图案,称素枋心。一般不貼金,多用于坛庙中神厨、神库等建筑。

[苏式彩画]由图案和绘画两部分组成,是另一种风格与形式的彩画,用于园林和住宒。各种图案和画题互相交错,形成灵活多变的画面。苏式彩画最有代表性的构图是将檩垫枋联起来,在中间画成半园形的‘包袱“,在包袱内绘画。另一种构画是檩枋上画枋心。苏式彩画的分类主要根据工艺的繁简、用金量多少和退晕的层次而定,一般常见的有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墨线苏画和海漫苏画。此外,取苏式彩画的某一部分,如箍头、包袱,也可变成极简单的苏式彩画,如掐箍头。

[金琢墨苏画]是苏画中最华丽的一种。工艺考究,用金和退晕层次很多。主要图案如箍头、卡子,大多在退晕花纹的外轮廓又加沥粉貼金边线。各间烟云构图软硬调换,退晕层次七至九道(层),最多可达十三道。包袱内的画也极精致华丽,甚至有满用金箔衬地者,称“窝金地”。

[金线苏画]是最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路如箍头线、包袱线(或枋心线)、聚绵线等均沥粉貼金,活箍头与卡子亦多沥粉貼金,但轮廓内不再做退晕处理,烟云退晕层次为五或七道。

[黄线苏画]构图基本同金线苏画,但不貼金,主要线路用黄线。箍头内多画单色退晕回弦纹、青地找头配篮香色卡子,绿地找头配红色(或紫色)软卡子。烟云退晕层次五道以下。另外将黄线彩画的主要线条的黄线改用墨线,其余画法均与黄线彩画相同,称墨线苏画。

[海漫苏画]主要特征是无枋心、包袱,梁枋的箍头或卡子之间通画一些简单的花纹,如青地画流云,绿地画黑叶折枝花、垫板红地画三蓝折垛花(笔尖藮兰,笔肚藮白,点画在红地上的各种花)。多用于次要部位。

[掐箍头搭包袱]包袱与箍头画法同海漫苏画,找头内刷红漆。椽头做彩画。

[掐箍头] 只画箍头、柱头、柁头(包括柁头侧面、底面)其余刷红漆。椽头做彩画。

[和玺加苏画] 用和玺彩画的格式(段落划分线)在枋心、找头、盒子等体量较大的部位画苏画的内容。即在其中画入山水、人物、花鸟等画题。和玺加苏画的大线做法的貼金、退晕,色彩排列均同普通和玺,枋心等画画的部位改成白色或其他顏色。

[大点金加苏画]用大点金彩画的格式,旋子大线,旋花找头,大点金的貼金、退晕规则(包括金线、墨线两种大点金)。将其中枋心、盒子中的龙、锦等改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内容,配色规则按大点金进行,只在绘画部位涂白色。

[杂式彩画]是指格式变化较多,特征不明显,有多种画法,无法划归和玺、旋子、苏式任何一类的彩画。但其构图方式与色彩的运用,基本以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画法为模式,将几类彩画常用图案混合运用,手法比较灵活,具体运用依设计而定。

[明式彩画]是明朝时期的彩画。其格调特征是素雅宁静,色彩以青绿为主,花纹整齐大方,是清朝某些彩画定格的前奏。

[斑竹彩画]是于其他彩画表现形式不同,即在古建筑物整体上为同一图案――即斑竹彩画。也就是建筑上的连檐、椽望、上下架大木等部位的彩画为一种图案整体。

[油地沥粉貼金彩画]是一种新出现的彩画做法,一般和苏式彩画差不多,所不同的是用沥粉、貼金箔、油漆替代苏式彩画用各种顏色绘制图案。

[地仗]是木质基层和油膜之间的夹层(中间层)。地仗是由多层灰料依次组合,并钻进生油,构成非常坚固的灰壳。还有包括麻层、布层的地仗。

[砍活]为使地仗牢固的与木基层结合,在施做地仗前,要对木基层表面进行处理,砍活是这种处理的一种方法。根据木基层表面不同情况,分别有砍新木活、砍麻活和砍单皮灰。

[砍新木活]是在新木件上,砍剁无数斧迹。斧迹深约1-2毫米,间距约在10毫米左右。

[砍麻活]是为了维修古建筑彩画,将旧建筑木构件上残破彩画的使麻地仗除掉。砍麻活按不同部位,分别有砍平面上的麻活和砍雕花面的麻活两种。

(完整版)工程建设定额名词解释

【工程建设定额】正常的工程建设在一定的施工生产条件下,为完成某项按照法定规 则划分的合格的分项分部工程所需消耗资源的标准【施工消耗定额】是施工企业直接 用于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施工管理,与经济核算的一种定额。【人工消耗定额】也成 劳动定额和人工定额。是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简称。现行的(全国建筑安装工 人安全操作规程)是供各地区主管部门和企业编制施工定额的参考定额,是以建筑安 装工程产品为对象,按(实)计量。【时间定额】亦称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 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劳动者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 消耗的数量标准。是以(工时)为单位。【产量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 条件下,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工作任务量的数量标准。是 以m,m2,m3,t块,件等计量单位。【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单位和各施工作业过程的施工任务所需消耗一定品种,规格的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推 销量】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一次所需摊销的木模板的数量。【机械台班消 耗定额】称机械使用定额,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及组合和合理的使用施工机械的条【机械时间定额】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下,某种机械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 的台班数量。【工作一个班8h,称作一个台班】【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是指某种机械在合理额施工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时间完成合格产品数量。【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正常施工技术,生产组织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消耗的综合 人工工日数量。【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是指在合理节约使用材料条件下,完成规定 计量单位分项工程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数量标准。【机械台班消耗量】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中消耗的某种 型号的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预算定额】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规定计量单位的分 项工程或一定计量单位结构构件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量标准。【总说明】是一本定额的纲领性文件,是对正本定额的界定和概括,主要包括定额的适用范围,编制依据,编制条件,及一些通用性问题的处理和规定等。【单位】人工-台班。机械-台班。木材-立方米。钢材及钢筋-吨。标准砖-千块。【基本用工】是指 完成某一合格分项工程所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其他用工】是铺筑基本用工完 成完成生产任务所消耗的人工。可分为铺筑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铺筑 用工】是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但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工时。【超运距 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材料,半成品的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输 距离的用工。【人工幅度差】主要是指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材料,半成品的平均水平运 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运输距离的用工。【人工幅度差】是指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由于 定额水平不同引起的水平差。【预算定额是计价性定额,其材料消耗量是指施工现场 为完成合格产品所必须的一切在内消耗。【引起消耗的因素有材料净耗量,合理损耗 量及周转性材料的摊销量。【人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 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采用综合人单价的计价方式。【材料预算价格】材料由来源 地或交货地点到达仓库或施工现场存放地点后的出库价格。【实体性材料的预算价格】

古建定额名词解释

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古建名词解释 一《石构件部分》 [台基]砖石砌成之平台,在其上修筑物。 [台明]古建筑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台]高大建筑台基之外,修筑的宽大的高台 [高台建筑]修筑在高台之上的建筑物。 [城台建筑]城坪平区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楼等。 [磉墩]柱顶石之下用砖砌成的独立基础。 [柱顶石]柱下之石。即置于磉墩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构件有无鼓径、方、圆鼓径及带莲瓣等。 [鼓径]柱顶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渐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衬石]置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窩石与台基土衬石之间之石。[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阶条石]台明四周上面,用于台明边棱的条石。 [陡板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陡置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砚窩石]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带石]踏跺(或礓礤)两边,阶条石至砚窩石之间斜置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带踏跺两侧垂带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墙体转角部位立置之石。 [圧砖板]是圧在角柱石之上的条石。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圧砖板之间。[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橫着伸出檐外之石。 [门窗旋石]置于门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脸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状的窗子。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试题1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试题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时间产量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2、辅助用工是措施工中发生的而在定额未包括的材料加工用工。() 3、在概算定额中,带挑梁的圈梁,墙内、墙外部分均按圈梁计算。() 4、一所学校的办公楼、教学楼、食堂等均属单位工程。() 5、特殊工程培训费是属于施工附加费。() 6、间接资是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 7、独立柱雨蓬按顶盖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8、土方工程量应按松填体积为准计算。() 9、平板系指无梁直接由墙支承的板。() 10、利用概算指标编制概算只是估算、精确度较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l、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和使用材料、机械的条件下,完成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 2、定额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时间、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3、是索赔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4、施工预算确定的是建筑产品的成本,用于编制,确定承包任务。 5、标准预算审查法的优点是短、好和好定案:缺点是只能按的工程执行,适用范围小。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表达方式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 A、劳动定额 B、施工定额 C、材料消耗定额 D、施工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材料预算价格是指工程材料由()后的出库价格。 A、来源地到达工地仓库 B、来源地到达工地附近车站 C、交货地到达工地附近车站 D、货源附近车站到达工地仓库 3、建筑工程概算指标是一种用建筑面积或体积或()为计量单位,以整个建筑物为依据编制的定额 A、延长米 B、万元造价 C、平方米造价 D、消耗量指标 4、设计概算是由()编制的。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5、预备费是指在()文件及概算中难以事先预料,而在建设期可能发生的工程费用。 A、初步设计 B、项目建议书 C、投资估算 D、可行性研究 6、不计算建筑面积的有() A、舞台、挑台 B、独立柱雨蓬 C、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 D、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 7、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水箱间按()计算建筑面积。 A、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一半 B、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C、围护结构水平面积的3/4 D、不计算

古建名词解释附图

踏跺形式 踏跺有垂带踏跺和如意踏跺两种形式。都是用条石砌筑的。踏跺指的是条石踏步,又称“级石”。垂带是在踏跺两侧由台基至地面斜置的条石。有垂带的台阶称为垂带踏跺,这种台阶须在下面放置一个称为砚窝石的较长的条石,以承托垂带,砚窝石上表面较地面略高或与地面齐平。有的台阶不做垂带,踏步条石沿左、中、右三个方向布置,人可沿三个方向上下,这种台阶称为如意踏跺。 垂带踏跺垂带踏跺 如意踏跺 柱顶石 柱顶石又叫柱础,是一种汉族建筑石制构件,安装在台明上柱子的位置上,一部分埋于台基之中,一部分露出台明,叫古镜。柱顶石顶端上有空,叫“海眼”,与木柱下端的榫相配合,使柱子得到固定;也有的柱顶石顶端上有落窝,柱子可以安放在石窝内,也相当于为柱子安了管脚榫。在汉族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柱顶石除园鼓状外还有莲花状等,精美一些的周围还刻画上十二生肖动物图案或梅、兰、竹、菊着上颜色等等。

又名“金刚座”由安置佛像的台座发展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 地伏石 一般用于台基栏杆下面或须弥座平面上栏杆栏板下面的一种特制条石。 陡板石 外皮与阶条石外皮垂直,下端装在土衬石槽内,上端做榫装入阶条石下面的榫窝内,其两端与埋头连接,陡板石长按面阔进深,高按台基露明高,除去阶条石高一份加落土衬槽,按本身厚十分之一为高度,厚三分之一本身高或同阶条石厚。 阶条石 阶条石又称阶沿石、压阑石等。它是台基最上层的筑砌台边的一种石件,一般用木长条石来砌筑。对在台基转角处的阶条石要求有两个平整的垂直面,以便石料加工好掌握。 角柱石 台基的拐角处立置的石构件。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建筑工程定额里难理解的名词解释

建筑工程定额里难理解的名词解释 1、折灰口:是指门窗框的上下框与抹灰面平的走头,裁割50px。 2、横档木:是指两个窗作竖向组合时,在两窗之间需设的横枋,其作用是使两个窗框连接牢固。 3、窗框框料块数:是指木制窗按横直连接的整块料来计算的数量。如果中立框被横框隔断时,中立框仍按不被隔断的块数计算框数。 4、组合窗进框式:是指中悬窗扇关闭后,扇梃全部进入窗框裁口之内的一种木制组合窗。 5、组合窗靠框式:是指中悬窗扇关闭后,扇下冒靠在窗框之外,扇下冒底面与窗下框顶面一般交错15mm,窗下框不裁口的一种组合窗。 6、暖气罩靠墙式:是指将暖气罩设置在墙壁龛之内,外钉钢丝网的形式。

7、暖气罩明式:是指不留壁龛,将暖气罩设置在墙面之外,顶面设有62.5px厚的木板的形式。 8、游沿木亦称游檐木:是指木制楼地楞木下面的通长垫木。 9、地面垫层:是指传布地面荷重至地基上的构造层。一般用混凝土或砖渣、炉渣、碎石、卵石等三合土或四合土做成,也有用灰土的。 10、间壁墙:是指建筑物室内主墙间修建的不起承重作用的一种间断墙,一般修建在已作好的混凝土或其他面层上,所以在计算地面面层工程量时,不扣除间壁所占的面积。11、冷底子油:是指由30号或10号沥青或软化点为50—70℃的煤焦油脂掺人有机溶剂(煤油或汽油)制成的溶液。 12、屋面的正脊:又叫瓦屋面的大脊,是指在两头山墙尖同一直线上的屋面脊。

13、屋面的山脊:是指在山墙上面的屋面所做的瓦脊或用红(青)砖砌筑的山脊。 14、屋面的斜沟又叫阴沟:是指屋面瓦面与瓦面交接处的排水沟。 15、屋面的瓦翼线:是指在山脊上飘出山墙的瓦面。 16、架空隔热层:是指在钢筋混凝土平屋面上架设的隔热板。一般用标准砖砌砖墩,在砖墩上铺设预制细石钢筋混凝土隔热板。其作用在于疏通空气以散热,为屋面隔热。 17、散水坡:是指在靠外墙四周的斜形坡。可以用块料,或用混凝土,或用碎石、卵石四合土,或用砖渣、炉渣三合土等捣成,用以泄水的护坡。 18、天沟:是指屋面上用来泄水的沟槽。有倾斜和水平两种,倾斜的称斜沟。它用来汇集屋面流下的雨水,引入水斗或雨水管,一般用镀锌铁皮等做成。钢筋混凝土屋面的天沟(檐沟),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和 等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 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 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和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 期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建设工程名词解释

建设工程名词解释 饶志辉 1 结构转换层: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转换层。 2 冷剂压套筒接头: 3 沥青橡胶应力吸收薄膜: 4 冷桥现象:房屋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的区域范围,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候,产生水雾吸附于墙面的现象称为"冷桥"现象,大多出现在冬季。 5 银粉、金粉:含金属涂料的油漆。 6 (越岭线)垭口:山口。 7 路灯、草坪灯、庭园灯、地灯:路灯:装在道路上照明用的灯。草坪灯:草坪灯的设计主要以外型和柔和的灯光为城市绿地景观增添安全与美丽,并且普遍具有安装方便、装饰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公园、花园别墅、广场绿化、等场所的绿化带的装饰性照明。地灯:安装在地面上或接近地面位置上的灯。 8 两带:灞河滨水生活蓝带和浐河城市生态绿带。 9 绿肺:比喻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绿地、森林等。 10 电气元器件气候防护:潮湿、盐雾、霉菌以及气压、污染气体对电子设备影响很大,其中潮湿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通常采用浸渍、灌封、密封等措施。

11 牛腿、肩梁: 12 声发射定位信号: 13 错层结构:是指在建筑中同层楼板不在同一高度,并且高差大于梁高(或大于500毫米)的结构类型。 14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 15 虚拟仓库:如果建筑材料市场离得不远的话,可通过信息系统对部分材料建立一个虚拟仓库,从而实现零库存。 16 高压射流技术、真空泵技术、以及射流泵的出现、液压技术的进步、超声波检测技术: 17 WSS无收缩深孔注浆技术: 18 三轴搅拌桩:是长螺旋桩机的一种,同时有三个螺旋钻孔,施工时三条螺旋钻孔同时向下施工,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 19 工程地质与基坑开挖深度及地连墙墙趾关系图: 20 透水砖:也叫渗水砖、荷兰砖。 21 水幕降尘器:是一种比较传统且常用的降尘方法。 22 水泡泥技术:一种隧道爆破时降低粉尘的技术。水泡泥就是用装水的塑料袋填于炮眼内来代替一部分泡泥,装完药后将其填于炮眼内,尽量不要搞破,然后用黄泥封堵。实践表明,此法降尘效率非常高。 23 单向阀: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古建筑名词解释 二画 1、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作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 2、八架椽宋代房屋进深以椽数呼之,八架椽即八椽之深。清代则以檩数称呼,“九檩”即宋之八架椽。 3、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4、九踩斗栱清式斗栱按出挑数称呼。里外出一跳称为三踩斗栱,出两跳称为五踩斗栱,出三跳称为七踩斗栱,出四跳称为九踩斗栱。 牌坊斗栱最多可多至十一踩 三画 1、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膞,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2、上昂昂有两种:上昂和下昂。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下昂用于外檐承挑檐,因昂尖向下得名。 3、门屋指宫殿、庙宇、宅邸中单独成栋的屋宇,有一间、三间、五间。。。。。等,明清北京故宫太和门为九间,等级最高。 4、山花蕉叶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装饰纹样 5、三朝五门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 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来历。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鎶”, 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四画 1、斗子蜀柱即在短柱上加一斗,唐宋时常作为一种简洁的支撑体用于木、石栏板上或木构架的补间铺作上。唐时还常用人字形撑木,上加一斗作补间,今人称人字栱。 2、五土五谷五土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土;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3、分心槽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4、月牙城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个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或称小院为“哑吧院”,而正对方城之墙为“月牙城”。 5、五音姓利唐宋间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将天下所有姓氏归属宫商角徵羽五音,行事凶吉,都依其所定之法为据。 6、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

定额工期计算及建筑名词解释

下面是我计算的某实际工程的定额工期,不知道是不是算对了? 计算依据:建设部2000年2月16日颁布施行的《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一、本工程工期计算及依据 根据第一章单项工程说明条款,总工期为±0.000以下工期与±0.000以上之和,再根据有关条款另行增加附加工期。 1、±0.000以上工期 定额第一章单项工程说明第八条的第7条中规定:“单项工程±0.000以上层数不同,有变形缝时,先按不同层数各自的面积查出相应工期,再以其中一个最大工期为基数,另加其他部分工期的25%计算。” 本工程±0.000以上按变形缝共分为A、B、C、D四个区。 A区连裙房共29层,40389m2,先套用综合楼工程的现浇框架结构编号1-771,24层以下,35000 m2以外,Ⅰ类地区,工期为840天。 根据定额总说明第十条的第3条规定:“单项(位)工程层数超出本定额时,工期可按定额中最高相邻层数的工期差值增加。” A区为29层,比24层高出5层。定额综合楼工程的现浇框架结构,编号1-766,22层以下,30000 m2以外的Ⅰ类地区的工期为760天。编号1-761,20层以下,30000 m2以外的Ⅰ类地区的工期为720天。22层与20层建筑面积相同,相差2层,工期天数相差40天,则主体高出5层的工期天数为:40/2×5=100天,故A区工期应为840+100=940天。 B区连裙房共29层,37864m2,工期同A区,亦为940天。 C区连裙房共5层,7000m2,套用定额综合楼工程的现浇框架结构,编号1-725,6层以下,7000m2以内的Ⅰ类地区的工期为275天。 D区连裙房共25层,39745m2,先套用综合楼工程的现浇框架结构编号1-771,24层以下,35000m2以外,Ⅰ类地区,工期为840天。定额综合楼工程的现浇框架结构,编号1-766,22层以下,30000m2以外的Ⅰ类地区的工期为760天。编号1-761,20层以下,30000m2

古建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的一些名词解释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 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曰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 “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 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 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23移柱法:宋辽元金, 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 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 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

古建筑名词解释综述

古建筑之名词解释 对大家做古建筑时候应该比较有帮助。呵呵。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1 通则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 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 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工程估价名词解释

工程估价名词解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工程量清单是把中规定的准备实施的全部工程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以及它们的数量、单价、合价等列表表示出来,用于投标报价和中标后计算的依据,工程量清单是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的费用。 建设项目是指按一个总体设计组织施工,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统,可以独立地形成生产能力或者使用价值的建设工程。一般以一个企业(或联合企业)、事业单位或独立工程作为一个建设项目 设计概算是指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它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者扩大初步设计的图纸及说明书、设备清单、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资料、类似工程预(决)算文件等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和确定建筑安装工程全部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总额是指从筹建、施工直至建成投产的全部建设费用,其包括的内容应视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而定。 定额是在合理的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预先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的标准,它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于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测算出用工量,包括基本工和其它用工。再加上这个项目的材料,包括基本用料和其它材料。对于用工的单价,是当地根据当时不同工种的规定的,材料的价值是根据前期的市场价格制定出来的预算价格。 企业定额: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并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消耗量标准。企业定额只在企业内部使用,是的一个

古建名词解释

古建知识之建筑名称来源: 中国古典建筑作者:吕延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们称作“包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七、屋顶(古称屋盖)

(完整版)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_习题集(含答案)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习题 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编号为06002)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参加造价工程师考试合格的人员,在取得证书几个月内,应到当地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计算砖柱体积应扣除什么体积?( ) A.楼板 B.过梁 C.垫块 D.钢筋 3.以下什么不是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 A.寿命长 B.固定性 C.业务不稳定 D.体积庞大 4.基本建设程序的客观性要求,决算不能超过什么?() A.投资 B.概算 C.预算 D.决算 5.砖基础与砖墙(身)使用同样材料时,它们的划分,应以什么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A.设计室外地坪 B.设计室内地坪 C.砖基础大放脚顶面标高 D.防潮层 6.现浇混凝土楼梯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斜面面积计算 B.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 C.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D.伸入墙内部分另增加 7.关于墙面抹灰的计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不扣除墙裙所占面积 B.附墙的柱侧壁面积并入相应墙面面积内 C.应该计算门窗洞口侧壁的抹灰面积 D.不扣除面积在0.3平方米以上的孔洞面积 8.造价工程师注册有效期为几年?()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9.金属构件工程量的单位一般以什么为单位?( ) A.m B.m3 C.kg D.t. 10.基本建设程序的客观性要求,设计要有什么?() A.估算 B.概算 C.预算 D.决算。 11.基本建设程序的客观性要求,预算不能超过什么?() A.投资 B.概算 C.预算 D.决算。 1.1 2.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于以下什么时候正式执行?() A.2003年5月1日 B.2004年5月1日 C.2003年7月1日 D.2004年7月1日 13.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不应扣除多少平方米以内的孔洞所占的面积?() A.0.1平方米 B.0.2平方米 C.0.3平方米 D.0.5平方米 14.砖基础与砖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的,应以什么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A.设计室外地坪 B.设计室内地坪 C.砖基础大放脚顶面标高 D.不同材料 15.有效期满前几个月,持证者应到原注册机构重新办理注册手续?()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6.砼台阶与平台连接时,台阶与平台的分界线以最上层踏步外边缘加多少mm计算?( ) A.200 B.250 C.300 D.350. 17.基本建设程序的客观性要求,施工要有什么?() A.估算 B.概算 C.预算 D.决算。

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一、名词及条目 ①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②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③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④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⑤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 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 4, 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

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 )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 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 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10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11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 12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 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建筑工程定额预算名词解释

概算名词解释: 1.建设项目:一般是指有一个设计任务书,能按经过优化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和运营中有按《公司法》构建的独立法人即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机构,经济上实现独立核算,并且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项工程组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称。 2.单项工程:是指能够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项目。 3.单位工程:是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独立施工,但不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与发挥效益的工程项目。 4.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部位或主要的工种工程划分的工程项目。 5.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细分,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也是工程预算分项中最基本的分项单元。 6.设计总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的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以投资估算为目标,预先计算建设项目由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建设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7.竣工决算:是以工程结算为依据编制的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后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8.直接费:是直接转移或凝结于工程产品中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构件增值税分项费用组成。 9.工程建设定额:是指正常的工程建设在一定的施工生产条件下,为完成某项按照法定规则划分的合格的分项或分部工程所需资源消耗量的数量标准。 10.平均先进原则: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下,劳动组织形式下,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定额水平。 11.资源消耗量:是指完成定额所标定的产品对象品质合格为准则,所需耗用资源的限量标准。12.基础定额:是指按照生产要素构成 的定额及其定额体系。 13.经验估算法:是对生产某一种产品 或完全某项作业所需消耗的人工、原 材料、机械台班等的数量,根据等额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以往的 经验,结合技术资料进行分析、估计、 并最终确定出定额标准的方法。 14.统计分析法:是根据记录统计资 料,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科学研究 后确定定额的一种方法。 15.比较类推法:它是以精确测定好的 同类型工序后产品的定额,经过对比 分析,类推出同类中相邻工序后产品 定额方法。 16.技术测定法:是根据现场测试所获 得的有关数据资料制定定额的方法。 17.施工消耗定额:是施工企业直接用 于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施工管理与经 济核算的一种定额。 18.人工消耗定额:也称劳动定额或人 工定额,是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 额的简称。 19.时间定额:也称工时定额,是指在 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 劳动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 的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数量 标准。 20.产量定额: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 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劳动者在单位时 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工 作任务的数量标准。 21.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完成单位合格施工作业工程的施工 任务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建筑 材料的数量标准。 22.必须消耗的材料:是指在合理用料 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施工作业过 程必须消耗的材料。 23.一次使用:是指完成定额规定的计 算单位产品一次使用的基本量,即一 次投入量。 24.周转次数:是指木模板从第一次使 用起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 25.周转使用量:是指木模板在周转使 用和补损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 需的木模板量。 26.回收量:指木模板没周转一次后, 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27.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 建筑产品,一次所需要的摊销木模板 的数量。 28.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是指正常的施 工生产条件及合理的劳动组合和合 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条件下,生产单位 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 格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标准。 29.机械时间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 生产条件下,某种机械生产单位合格 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台班数量。 30.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是指某种机械 在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 件下,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 量。 31.定额中的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 正常施工技术,生产组织条件下,完 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消耗的 综合人工工日数量。 32.定额中的采莲哦消耗量:是指在合 理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完成规定 计量单位分项工程必须消耗的一定 品种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 等的数量标准。 33.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指在 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 分项工程中消耗的某类某种型号的 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 34.新建工程:是指无基础,从无到有, 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工程。 35.扩建工程:是指现有企事业单位, 为了扩大原有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 和效益,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 兴建一些生产车间或扩大原固定资 产的生产能力。 36.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 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 程或一定计量单位结构构件所必需 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 量标准。 37.基本用工:是指完成某一合格分项 工程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 38.辅助用工:是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 内不包括但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 虑的工时。 39.超运距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规定 材料,半成品的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 动定额规定运输距离的用工。 40.人工幅度差:主要是指预算定额与 劳动定额由于定额水平不同而引起 的水平差。 41.人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 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 人工费用。 42.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由来源的 或交货地点到达工地仓库或施工现 场存放地点后的出库价格。 43.实体性材料的预算价格:是指通过 施工单位采购活动到达施工现场时 的材料价格。 44.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交 货地价格,市场采购价或批发价。 45.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由来源地运 到工地仓库的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 一切费用。 46.材料采购及管理费:是指材料部门 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47.残值率:是指施工机械报废时回收 其残余价值占机械原价值的百分比。 48.时间价值系数:是指购置施工机械 的资金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产生的单位增值。 49.耐用总台班:是指施工机械从开始 投入使用至报废前使用的总台数。 50.一次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一次大 修理发生的工时给,配件费,辅料费, 油燃料费及送修运杂费。 51.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 件,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一 定计量单位的分项过程或结构构件 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和价 值货币表现的数量标准。 52.预算指标:是在概算定额的基础 上,以主体项目为主,合并相关部分 进行综合,扩大而成,因此也叫扩大 定额。 53.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在面临的市 场营销环境与正常生产施工条件下,

定额与预算名词解释和解答

1.沟槽: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 2.基坑: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以内为基坑。 3.挖土方: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为挖土方。 4.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是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 5.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为辅助生产或辅助生活所占的净面积之和。 6.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的面积之和。 7.工程量:是指用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分项工程的实物数量。 8.物理计量单位:系指用公制度量表示的“m、㎡、m3、t、kg”等单位。 9.自然计量单位:系指个、组、件、套等具有自然属性的单位。 10.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所开支的各项费用。 11.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使用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费用以及机械安、拆和进出场费等。 12.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能形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 13.企业管理费: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14.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15.预算定额:是工程造价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用于确定单位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16.概算定额:亦称扩大结构定额。它规定了完成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17.概算指标: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平方米、立方米、座为计量单位编制的。 18.类似工程预算:是指已经编好并用于某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19.单项脚手架: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不同的搭设方式搭设的脚手架,一般包括: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等。 20.综合脚手架:不管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筑、吊装、抹灰等所需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但不包括浇满堂基础等脚手架的项目。 21.完全工程单价:基价中包含了全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这种方式称为完全定额基价。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常采用此种形式。 22.不完全工程单价:基价中包含了全部人工费、辅助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不包括主要材料费。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采用此种形式。 23.超高施工增加费:是指单层建筑物檐高>20m、多层建筑物大于6层的人工、机械降效、施工电梯使用费、安全措施增加费、通讯联络、建筑垃圾清理及排污费、高层加压水泵的台班费。 24.综合系数调整材料价差:是用单位工程定额材料费或定额直接工程费乘以综合调整系数,求出单位工程材料价差。 1.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的区别? 答:①工程结算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竣工决算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一般以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为对象。 ②工程结算如实反映了单位工程竣工后的工程单价;竣工决算综合反映了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 ③竣工决算由若干个工程结算和费用概算汇总而成。 2.工程结算编制说明包括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