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灾害报告

合集下载

地灾督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地灾督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为全面掌握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政府工作部署,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3年X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地质灾害专项督查。

现将督查情况总结如下:二、督查范围及内容本次督查范围覆盖全县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情况;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4. 地质灾害应急准备情况;5.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情况。

三、督查情况1.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人,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在督查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能够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目前,全县已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共设立监测点X个,配备了监测设备,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

在本次督查中,各监测点均能按照要求进行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针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各部门均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积极落实。

在本次督查中,共发现X处隐患点已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4. 地质灾害应急准备情况各乡镇、各部门均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在本次督查中,共检查X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充足,应急车辆、通信设备等设备齐全。

5.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情况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部分乡镇、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2. 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设施不完善,监测数据报送不及时;3. 部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点治理进度缓慢。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最新4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一)2024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一)2024

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为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趋势,本报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地质灾害情况调查。

本报告将从灾害类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地震灾害1.地震的定义和分类2.地震的成因与发生规律3.世界地震分布情况4.地震带和地震带的特征5.地震的灾害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山体滑坡灾害1.滑坡灾害的定义和形成机制2.滑坡的分类及其特征3.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影响因素4.滑坡的监测与预警系统5.预防和治理山体滑坡灾害的方法三、地质泥石流灾害1.泥石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2.泥石流的分类及特征3.泥石流的危害及主要影响因素4.泥石流的防治措施5.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响应与救援措施四、火山喷发灾害1.火山喷发的发生机制和类型2.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影响范围3.主要火山喷发区域和活动特征4.火山喷发的预测与监测手段5.防治火山喷发灾害的方法与经验五、地面沉陷灾害1.地面沉降的定义和原因2.地面沉陷的分类及特征3.地面沉陷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4.地面沉陷的监测与预警系统5.地面沉陷灾害的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总结: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地震、山体滑坡、地质泥石流、火山喷发和地面沉陷是地质灾害中的重要类型。

针对不同的灾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最新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3篇

最新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3篇

最新泥石流灾害情况报告3篇泥石流灾难状况报告第1篇受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影响,我镇境内河流、房屋、桥梁、道路及堰坝等农田水利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受其影响,我镇村三组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截止目前,共冲垮土木结构房屋8间,并有30栋砖混结构房屋受到严峻威逼。

截止目前,共造成30栋房屋25户116人受灾。

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主动行动,快速组织群众疏散,并妥当安置,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平安。

经实地堪察,此处山体随时有滑坡的可能,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负责的角度动身,我镇拟对受泥石流威逼的农户进行整体搬迁,因本镇经济溥弱,无力担当搬迁之费用,特恳求区政府赐予政策及资金扶持,详细状况如下:1、搬迁建房用地1012亩土地所需费用(农户土地补偿费),按每亩1.5万元计算,共需1518万元。

2、基础设施(三通:道路、给、排水、供电)费用,按每栋0.5万元计算,30×0.5=15万元。

3、建房补助资金费用(参照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方式)共计需2万元×30=45万元。

以上各项费用共计9098万元,敬请区政府赐予扶持为感!特此报告泥石流灾难状况报告第2篇受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影响,我镇境内河流、房屋、桥梁、道路及堰坝等农田水利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受其影响,我镇村三组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截止目前,共冲垮土木结构房屋8间,并有30栋砖混结构房屋受到严峻威逼。

截止目前,共造成30栋房屋25户116人受灾。

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主动行动,快速组织群众疏散,并妥当安置,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平安。

经实地堪察,此处山体随时有滑坡的可能,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负责的角度动身,我镇拟对受泥石流威逼的农户进行整体搬迁,因本镇经济溥弱,无力担当搬迁之费用,特恳求区政府赐予政策及资金扶持,详细状况如下:1、搬迁建房用地1012亩土地所需费用(农户土地补偿费),按每亩1.5万元计算,共需1518万元。

2、基础设施(三通:道路、给、排水、供电)费用,按每栋0.5万元计算,30×0.5=15万元。

地质灾害报告(一)2024

地质灾害报告(一)2024

地质灾害报告(一)引言概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中因地质因素造成的一系列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风险。

本报告将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灾害应对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最常见且破坏力最大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土壤液化、土地沉降等问题。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调查地震活动区域的历史地震记录。

2. 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中位置。

3. 建立地震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地震活动。

4.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5.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对措施。

二、泥石流泥石流是由山体坡面上的泥土和石块随着雨水流动形成的一种地质灾害。

泥石流的危害包括破坏房屋、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等。

我们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监测降雨情况,及时预警泥石流的发生。

2. 加强土地治理,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3. 建设抗泥石流的设施,如挡土墙、引导沟等。

4. 制定疏散和救援计划,保障人员安全。

5. 加强公众的防灾意识,提醒居民避灾。

三、滑坡滑坡是由于地表土壤失去稳定性而发生的地质现象,常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等灾害。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调查地质情况,找出可能发生滑坡的区域。

2. 加强土地治理,稳定土壤。

3. 确定滑坡的特征和规模,预测滑坡的危险程度。

4. 制定滑坡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

5. 加强滑坡监测,采取相应的早期预警措施。

四、崩塌崩塌是指山体或土♀♀♀♀♀♀♀♀障发生坍塌、滑坡、倾倒或堆积的地质现象。

崩塌会造成土地损失、交通中断以及人员伤亡。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1. 选址时避开危险地带,避免崩塌的发生。

2. 加强土壤稳定性的调查,找出潜在的崩塌隐患。

3. 修建崩塌防护设施,减少崩塌风险。

4. 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崩塌问题。

5.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崩塌防范意识。

总结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正确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地质灾害治理报告5篇

地质灾害治理报告5篇

地质灾害治理报告地质灾害治理报告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治理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灾害治理报告1山西是产煤大省,全省91个县(区、市)的小煤矿绝大部分是县以下的煤矿,多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矿发展迅猛,最多时有10000多座小煤矿。

长期以来,煤矿多、分散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给山西带来了严重后果,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直接影响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一、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以沙峪煤矿为例,沙峪煤矿矿区范围内分布着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xx余人。

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土地较贫瘠,受采煤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土地退化、荒芜、房屋裂缝、水源干枯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

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对矿山环境的较大破坏,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相继发生和出现。

沙峪煤矿是一个具有34年开采历史的集体矿山,采掘生产机械化程度中等,回采率达65%,累计原煤产量110万,t采动面积约2.6km。

采煤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水位下降据调查,沙峪煤矿现采***煤,矿坑排水主要来自其顶板(多层)砂岩裂隙水,达300~500m3/d,由于其集中排放,改变了地下水运移状态,周边地下水向井下巷道汇流,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使煤层之上含水层储水结构遭到破坏。

矿区中部出露于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中的1眼天然泉以及各村中8处水井,浅层均先后干枯,使矿区内的村庄、居民及大小牲畜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而矿坑排水大多数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采煤引发的地面裂缝、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沙峪煤矿采用长壁式采煤法,全冒落顶板管理,回采率65%以上,煤矿投产34年来,采动面积达2·6km2,因井田地处低—中山区,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松散层厚度30~70m。

地质灾害事件报告

地质灾害事件报告

地质灾害事件报告地质灾害是指地质过程导致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起地质灾害事件,2024年汶川地震。

2024年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31.07度,东经103.33度。

这次地震发生于2024年8月8日凌晨2点28分,地震的震级为7.0级。

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这次地震导致了超过15,000人死亡,另有超过30,000人受伤。

地震灾害首先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

大量的房屋倒塌导致了大批人员被掩埋,救援行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此外,由于通信和交通网络的瘫痪,救援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这次地震也暴露了中国在地震防御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房屋建设质量不达标、抗震设施不完备等。

地震灾害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和地面破裂导致了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此外,地震产生的强烈震动也会影响到地下水的分布和地表水的流动。

这些影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田产量都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包括派遣军队和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和人员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地震灾区的重建投入,改善了抗震设施和建筑质量控制。

中国科学家也加强了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测,以提高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

然而,地震灾害的防控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现象,即使有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也很难完全杜绝地震灾害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社会公众的地震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威胁。

汶川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次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困难。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和长期措施,但防控工作仍然存在着挑战。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目录前言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第二节地形地貌第三节地层岩性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第四节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图: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1:10000第二篇: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二0一一年六月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拟编:技术负责:总工程师:总经理:林策甘亨俏吴军珍陈金炼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2011年6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委托要求........................................................................................................................... (1)三、评估依据........................................................................................................................... ............1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2)一、地形地貌........................................................................................................................... (2)二、地质概况........................................................................................................................... (2)三、岩土体特征........................................................................................................................... .. (2)四、水文地质条件........................................................................................................................... . (2)五、人类工程活动........................................................................................................................... . (3)六、地震烈度........................................................................................................................... ............3 第三章评估等级 (3)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3)二、建设项目重要性 (3)三、评估等级的确定...........................................................................................................................3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一、现状评估........................................................................................................................... (4)二、预测评估........................................................................................................................... (4)三、综合评估........................................................................................................................... ............4 第五章结论........................................................................................................................... (5)附图图1、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形地质图图2、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工程地质剖面示意图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永安市大湖镇李坊村拟在本村汉口自然村进行新村点建设,征地面积为9.8791亩,见图一,建筑物概况大致为:楼高3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拟用基础形式为浅基或墩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报告前言受某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某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某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某省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某省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6)《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7)《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第二节一、工程概况某县位于某省省某自治州。

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元,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某省某县的某河流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某河流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

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

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进水口位于河道右岸,其底板高程为2773.25m,并通过喇叭口与隧洞连接。

隧洞全长2387.45m,断面为圆形,洞径3m。

调压室为阻抗式,总高度25.13m,内径6m。

压力管道采用集供中水方式,管道为采用Y形布置,总管直径2.3m,长90.11m;两条岔管与水轮机连接,管径1.6m,总长60.84m。

厂区位于河道右岸,主厂房长25.33m,宽10.6m,内置两台HLA551—WJ—90(SFW2500—10/1730)卧式水轮发电机,装机2×2.5 MW,机组中心距8.5m。

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上游,长25.33,宽7.5,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室等。

升压站位于主厂房左侧40m,占地25×20m。

厂区设401.5m 的护岸。

该工程距某县城18km,距兰州市约270km,距合作市67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二、征地范围阿一山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建筑、厂区三部分组成。

工程完工后无淹没耕地,工程永久占地19.2亩(图1-2),其中枢纽区占地6.7亩,管理区占地2亩,厂区占地6亩,道路占地4.5亩;土地类别是:耕地4亩,弃耕地0.7亩,坡地11.8亩,河道2.7亩。

另需占用河漫滩20亩,作为弃渣场地,工程完工后平整铺土,植树造林。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区内先后有多行业在此开展了区域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构造、地层,对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主要有:1、《某省省区域地质志》,某省省地矿局,1989年;2、2、《1:100万某省省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年;3、3、《1:20万合作幅地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4、4、《1:20万循化幅地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5、5、《某省省东部地质灾害研究》,某省省地勘局水文一队,1993年;6、7、《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7、8、《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

8、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工作方法2、(1)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资料;(2)进行场地地质地貌与地质灾害调查,以1:5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调查点采用GPS 定点,并进行地质灾害致灾灾情访问、数码相机拍照、填制表格等;(3)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进行评估报告编写。

2、工作开展情况3、2006年4月下旬接受委托后,院成立了专门项目组,认真收集有关区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并根据《技术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对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评估级别和评估区范围,于2006年5月2日-5月3日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随后开始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于2006年5月15日完成评估工作。

共计投入技术人员5人。

3、完成工作量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4、工程质量评述5、评估工作程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图1-3),充分收集了评估区及周边已有资料,认真细致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访问;各项工作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内部三级校审。

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规定。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根据《技术要求》,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特点,确定评估范围为:以某河流为轴线,两侧外推至斜坡第一分水岭,泥石流沟适当向沟脑延伸,上、下游分别以水库回水位和场区边界分别向外延伸500~800m。

评估面积约2.80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电站总装机容量5MW,保证出力0.84 MW,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电站工程总投资3547.78万元,工程静态总投资3396.2万元,工程永久占地19.2亩。

工程规模属Ⅴ等小(2)型。

依据《技术要求》5.8.2条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该建设工程位于我省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相岩性变化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属一般。

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3、评估级别4、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技术要求》分级标准,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本区属甘南高原气候,具有冬季较长、夏季较短、温差较大等特点。

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6℃,一月平均气温-9.0℃,七月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28.9℃。

全年日照时数2296h。

多年平均降水量444.4mm,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134mm。

年最大积雪深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139cm。

以SW风为主,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2.2m/s(表2-1)。

表2-1 夏河站基本气象资料表二、水文1.径流量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流域面积为1977km2,其上游15km处设有夏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1692km2,该站有1961年~2004年共44年的水文资料,据此可以求得阿一山坝址处的径流量,计算式为:Q阿=Q夏(1+f区&#8226;h区/(F夏&#8226;H夏))Q阿——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Q夏——夏河站实测流量;f区——阿~夏间面积(285 km2);h区——阿~夏间径流深(140mm);F夏——夏河站控制流域面积(1692km2);H夏——夏河站径流深(174mm)。

求得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后,即可求得阿一山坝址处不同保证率的计算值及采用值(表2-2)。

表2-2 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2.洪水夏河水文站于1935年、1941年两次实测历史洪水为443m3/s和324m3/s,据此采用频率法可以求得阿一山坝址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75m3/s,而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52 m3/s(表2-3)。

表2-3 阿一山坝址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根据夏河水文站实测资料对比分析,阿一山水电站主汛期在6~9月,其余时段为非汛期,不同时段洪水流量如表2-4。

表2-4 阿一山水电站不同时段洪水流量表水量单位:m3/s3.泥沙4.根据夏河站实测资料,可求得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输沙率为12.5kg/s,含沙量为1.26kg/m3,1月、2月及翌年11月、12月河水基本不含泥沙,7、8、9三个月泥沙含量最高(表2-5)。

表2-5 阿一山水电站泥沙含量表4.冰情一般在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河道两岸开始结岸冰,随着气温下降,冰花增多,但不封冻,岸冰厚0.3m左右,每年3月中旬前后开始消冻。

第二节地形地貌甘南高原的夏河地区属于间歇性隆升的山地,地势是西南高、北东低,海拔2700~3600m之间,切割深度100~700m之间。

受内外地质应力作用,某河流河谷两侧山体为构造侵蚀中山区,河谷则为区内侵蚀堆积地带,由阶地及漫滩构成,是第四系主要堆积场所。

评估区属于山间河谷地段,河谷宽、窄相间,呈葫芦状,窄谷段河谷呈“V”形,两岸岩体陡峭;宽谷段河谷呈“U”字形,谷宽150~1000m,两岸山坡较陡,坡度一般为3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