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已发生过的几起股份回购案例

合集下载

股票回购案例

股票回购案例

股票回购案例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或其他机构以自有资金购买其自己发行的股票的行为。

回购股票的目的通常是提高公司股价、减少流通股份、改善财务状况或信号市场等。

下面列举10个股票回购案例,以展示其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

1.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在2018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回购350亿美元的股票,第二阶段是回购650亿美元的股票。

这一计划旨在提高股价,向股东回报价值。

2.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在2019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4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股价,并向股东传递公司对未来的信心。

3.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在2020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0亿人民币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旨在减少流通股份,提高公司的股价,并向股东传递公司的价值。

4.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在2017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股价,并向股东回报价值。

5.腾讯控股:腾讯控股在2019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旨在提高股价,减少流通股份,并向股东传递公司的价值。

6.京东集团:京东集团在2020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2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股价,向股东回报价值。

7.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在2018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0亿人民币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旨在提高股价,减少流通股份,并向股东传递公司的价值。

8.百度公司:百度公司在2019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股价,并向股东回报价值。

9.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2020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1000亿人民币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旨在减少流通股份,提高公司的股价,并向股东传递公司的价值。

10.谷歌公司:谷歌公司在2017年宣布实施一项规模为8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股价,并向股东回报价值。

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

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

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以下是十个以上的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1.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地产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香港一家知名地产公司。

这次收购使中国平安扩大了在香港地产市场的影响力,并增加了公司的资产规模。

2. 腾讯收购游戏开发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国际知名的游戏开发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地位。

这个收购案为腾讯带来了丰富的游戏资源和技术,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 阿里巴巴收购物流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物流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其电商生态系统。

这个收购案使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掌握物流环节,提高了商品的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4. 中国石化收购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

这个收购案扩大了中国石化在全球石油行业的影响力,并增加了公司的石油储备和产能。

5. 贵州茅台收购白酒企业:贵州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数亿元收购了一家白酒企业。

这个收购案使贵州茅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白酒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增加了公司的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6. 中国移动收购互联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

这个收购案为中国移动带来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7. 京东收购线下零售企业:京东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线下零售企业。

这个收购案使京东能够进一步拓展线下市场,提升了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8. 华为收购通信设备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这个收购案为华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提升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

9. 中信银行收购证券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证券公司。

这个收购案使中信银行进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增加了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10. 中国太平收购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保险公司。

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

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

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接下来,本文将从行业和并购形式两个方面,介绍国内近三年的并购案例。

一、行业并购案例1.能源行业:2019年10月,国家电投集团与中核集团成立了燃气核电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一家综合能源企业,实现能源多元化。

2.游戏行业:2018年9月,腾讯游戏宣布收购博达软件的股权,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国内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

3.互联网金融行业:2019年7月,百度金融与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共同创新。

4.教育行业:2017年12月,好未来以1.68亿美元收购东方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份额。

5.医疗行业:2019年2月,腾讯以15.7亿元收购了达晨医疗的股权,进一步加强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

二、并购形式案例1.股权并购:2019年11月,科创板上市公司久之洋科技以1.8亿元收购晋江尧等三名股东所持有的大象新能股权,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产业链。

2.资产并购:2018年4月,华为以4500万美元收购了木兰天幕的物业资产,提高了公司的研发效率。

3.债务并购:2018年10月,同程艺龙以14.5亿元收购同程网络的债务,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在旅游市场的地位。

4.合资并购:2019年3月,华为与中兴通讯合资成立了5G芯片公司,通过共享技术优势,提高了5G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5.收购兼并:2020年1月,王健林旗下公司万达集团以1580亿港元收购余额宝的母公司万邦达,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国内近三年来的并购案例既有行业之间的整合,也有同行业之间的强强合并,其中不同的并购形式都带来了不同的优势和变化。

作为一种商业战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精心策划,谨慎决策,才能带来长期的价值回报。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列举了十大经典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市场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是中国首个跨足国际市场的IT企业,这次并购重组帮助联想集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董明珠收购格力电器2016年,董明珠发起了对格力电器的收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此举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2014年,阿里巴巴以6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这次并购使得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拓展视频娱乐市场。

美的收购库卡2016年,美的以43亿美元收购瑞士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使得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及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次并购促进了腾讯在游戏市场的崛起。

长城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花费近10亿美元购买了戴姆勒的股份,这次并购重组将长城汽车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百货2021年,京东以28.6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旗下的百货业务,此举有助于加快京东的线下扩张。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8年,阿里巴巴以近40亿美元收购盒马鲜生,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

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以近30亿元收购南光集成电路,这次并购是中国芯片制造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智能工厂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2.1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智能工厂,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三一重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航空吸收合并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航空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承受换股的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 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到达"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几点关注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航空主业资产与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方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局部股东就是没有承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方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2、在日常业务中,有几个优先权需要充分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过失,股东优先购置权,承租方优先购置权等。

近三年上市公司收购案例

近三年上市公司收购案例

近三年上市公司收购案例近三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收购案例层出不穷,涉及各个行业。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案例,以展示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购实践和经验。

1. 中国平安收购韩国东洋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2017年完成了对韩国东洋人寿保险公司的收购。

这是中国平安在韩国市场的首个海外收购项目,标志着平安进一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

2. 中国移动收购巴西电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2018年完成了对巴西电信公司的收购。

这是中国移动在拉丁美洲市场的首个海外收购项目,有助于巩固中国移动在全球通信市场的地位。

3. 腾讯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腾讯控股于2016年完成了对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收购。

Supercell是一家知名的移动游戏开发商,这次收购有助于腾讯进一步拓展其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影响力。

4.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集团在2018年完成了对餐饮外卖平台饿了么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本土的电商市场份额。

5. 华为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完成了对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华为进一步提升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6. 中信证券收购爱尔眼科中信证券有限公司于2018年完成了对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中信证券进一步布局医疗健康产业。

7. 中国石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2016年完成了对加拿大能源公司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中国石油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8. 中国建筑收购澳大利亚物业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完成了对澳大利亚物业公司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中国建筑进一步拓展其在海外房地产市场的业务。

9. 百度收购美国无人驾驶技术公司百度公司在2017年完成了对美国无人驾驶技术公司的收购。

这次收购有助于百度进一步提升其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10. 中国银行收购澳大利亚银行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完成了对澳大利亚银行子公司的收购。

股权回购案例

股权回购案例

股权回购案例股权回购是指公司以现金或其他资产回购自己的股份,从而减少公司的股本。

股权回购是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以减少公司的股本总额,从而提高每股盈利水平的一种股票交易行为。

股权回购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股价,增加股东价值,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了解股权回购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某公司是一家创业型企业,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

在初创阶段,公司通过融资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壮大自己的业务版图。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渐下滑,股价也一路走低。

为了提振股价,公司决定进行股权回购。

首先,公司制定了股权回购的具体方案,确定回购的股份数量和回购价格。

公司决定回购10%的股份,回购价格为每股10元,总回购金额为1000万元。

接着,公司发布了股权回购公告,公告中详细说明了回购的股份数量、回购价格、回购时间等具体细节,以及回购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公司开始实施股权回购计划,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回购操作。

在回购过程中,公司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操纵股价,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公司可以选择通过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回购,具体操作由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

股权回购完成后,公司将回购的股份进行注销,从而减少公司的股本总额。

这样一来,公司每股的盈利水平就会相应提高,股价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股东的权益将得到有效保护,公司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通过股权回购,公司成功提振了股价,增加了股东的价值,提高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股权回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股票交易行为,也是公司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当然,股权回购也需要谨慎对待,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回购计划,确保回购的效果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股权回购是一种重要的股票交易行为,对于提升公司价值、保护股东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公司在进行股权回购时,应该制定合理的回购方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回购的效果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VIP专享】中国上市公司并购50大案例

【VIP专享】中国上市公司并购50大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50大案例第一波:1990年至1998年未规范的上市公司收购1. 宝延风波——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第一案1993年9月13日, 深宝安旗下宝安上海、宝安华东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悄悄收购延中实业的股票。

9月29日, 上述3家公司已经分别持有延中实业4.56%、4.52%和1.657%的股份, 合计持有10.6%。

由此, 延中实业的股票价格从9月13日的8.83元涨至12.05元。

9月30日, 宝安继续增持延中实业的股票, 持股比例达到15.98%。

至此宝安才发布举牌公告宣称持有延中5%以上的股票, 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向延中实业公开宣战。

这是1993年国庆节的前夕。

1993年的宝延事件, 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延中股票达19.8%, 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由此开辟了中国证券市场收购与兼并的先河, 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例通过二级市场收购达到成功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

后来, 1998年, 方正入住延中, 延中改名为方正科技, 后来有发生长虹、裕兴争夺控制权的收购事件。

宝延风波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股权转移事件,标志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其后万科参股申华、恒通控股棱光、康恩贝吃掉凤凰、辽国发拨弄爱使、恒丰举牌兴业、一汽买金杯等一系列事件,都可说是宝延事件激起的千层波浪,同时也催生了中国股市挖掘不尽的题材板块--资产重组。

涉及要点: 信息披露的程序; 公告、反收购2. 申华竞购案1993年11月10日, 宝延风波平息没多久, 深万科(000002)发布公告, 深万科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申华实业5%股份。

1994年3月31日, 《中国证券报》在第四版上刊登万科4家A股股东授权万科B股股东之一君安证券所作《改革倡议——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 其中对万科参股申华大加指责。

王石虽对此并不认同, 但其实在1993年末万科就已经开始减持申华的股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已发生过的几起股份回购案例
天道并购俞铁成
1、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豫园股份案例
中国最早的股份回购案例当属1992年小豫园并入大豫园的合并回购。

有人认为这可以看作中国股市第一例为了合并而实施股份回购的成功个案。

大豫园作为小豫园的大股东,把小豫园所有股票(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悉数回购并注销,采取的是协议回购方式。

程序上经股东大会批准,合并后新公司再发新股,并承诺小豫园股东有优先认股权。

因限于当时的外部环境,这一合并回购谈不上什么商业色彩,政府行为起了重要作用。

2、回购后再增发的第一起案例----陆家嘴案例
1994年9月陆家嘴以公司土地尚未完全投入开发\国家股的部分资本仍然虚置\并且股权结构不合理为由决定采用协议回购方式实施减资计划,即以每股2元的价格回购国家股2亿股,随后又增发B股(流通股),使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了“15%”的要求。

此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资回购从而规范股权结构并不是最终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国家股减资回购,再增发一定数量的流通股(B股),即回购不是为了减资,而是为了进一步增资扩股。

在这个意义上说,股份回购成为一种策略性的资本运营手段。

3、郑州百文案例
1996年一位个人投资者曾持有7.43%的郑州百文股票,大大超过当时《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关于个人持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千分之五比例的规定。

按照当时的处理规定应由公司购回这部分超出比例的股票。

但即使是按买入价格或市场价格中的较低价格,回购这部分股票所支付的巨资亦会对郑州百文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后来这一部分股票事实上是通过二级市场强制性抛出的。

4、湖北兴化案例
湖北兴化是1989年成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1996年1月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股上市。

然而,在上市前的数年时间里,该公司曾相继购回要求退股的四百余名职工的44万股本公司股票,然后又于1996年通过第三方将这部分回购来的股票以市价转让,获利2000多万元。

由于湖北兴化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前述国家有关规定,因此被证监会处罚没收回购股票所得。

5、云天化案例
1999年4月,云天化公司董事会宣布将以不低于该公司1998年末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至少要出资4.02亿元),向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回购其持有的2亿股国有法人股,占云天化总股本的35.2%。

公司董事会于2000年9月21日公告,公司将于2000年11月4日之前,以自有资金,完成对第一大股东云天化集团公司2亿股国有法人股的协议回购,回购价以经确认的每股净资产2.83元为准,回购金额56600万元。

此次回购部分占公司总股本的35.20%。

回购股份被注销以后,云天化总股本为36818.18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占72.84%,社会公众股占27.16%。

对云天化集团来说,此次以每股2.83元的价格转让2亿股,与发起设立时每股1.01元的净资产比较,在3年中增值180.19%,年投资收益率为60.06%,如再考虑到历年分红,投资收益率更是高达72.27%,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

回购
完成后,集团公司在股份公司中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同时,获得的5.66亿元现金,又可以投入其它项目。

对云天化来说,公司的主业市场极度疲软,此次回购不失为一条迅速提高公司业绩的捷径;从目前的财务状况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0.85%,明显偏低,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7.9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高达5.24亿元,这也说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股份回购。

通过本次股份回购,有利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回购,公司的中报每股收益可以提高到0.285元,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08%,公司股票的“含金量”将大大提高,这也为广大股东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沪昌特钢案例
1999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以资产回购国有法人股议案:以公司11394万元不适资产向控股大股东上海五钢(集团)有限公司回购部分国有法人股并注销股本,总股本将缩小。

回购价格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确定。

该案例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实施,但其重要意义在于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提出以资产回购股份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对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