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橇装气化站预冷方案

LNG橇装气化站预冷方案
LNG橇装气化站预冷方案

LNG橇装气化站预冷方案目录

一、预冷目的和原则 (2)

二、预冷范围 (2)

三、预冷条件 (2)

四、预冷所需物资 (3)

五、预冷前准备工作 (3)

六、预冷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4)

七、预冷时的检查 (6)

八、预冷时安全注意事项 (6)

九、预冷应急预案 (6)

十、预冷时间安排及预冷成功标志 (7)

十一、人员安排(见组织机构图) (7)

十二、工具设备 (7)

LNG是低温、易燃、易爆介质,在LNG气化站投运前采用液氮预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预冷,可提前发现气化站设备及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地进行排除,以确保LNG气化站正式投产时能够安全正常运行。

一、预冷目的和原则1.1

预冷目的:检验和测试低温设备和低温管道在低温状态下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1.1

检验低温设备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1.1.2

检验低温管道焊接质量是否合格;

1.1.3

检测低温管道冷缩量和低温管托支承的变化情况;

1.1.4

检验低温阀门在低温状态下的密封性;

1.1.5

使低温储罐达到工作状态,测试储罐的真空保冷性能。

1.2

预冷原则:预冷时低温储罐和低温管道系统要逐步降低温度,避免急冷,防止温度骤降对设备和管道系统造成损伤。

二、预冷范围包括LNG低温储罐、储罐增压器、卸车增压器、空温式主气化器、BOG加热器等主要工艺设备以及卸车区、储罐区、气化区的低温液相与气相管道系统(包括管材、管件、法兰、阀门和仪表等)。

三、预冷条件3.1

气化站除低温液相管道保冷施工以外,站区安装工程应全部完工;

3.2

气化站所有设备应完成单机调试,主要工艺设备及管道系统防雷防静电接地测试应合格;

3.3

工艺管道焊口无损探伤应合格,管道系统吹扫应合格,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应合格。

3.4

储罐和管道系统安装的安全阀、压力表应经校验合格,管道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及固定。

3.5

LNG储罐夹层真空度经检测合格。

四、预冷所需物资

4.1

液氮6吨(折合8m3);

4.2

便携式测温仪;

4.3

铜制紧固工具;

4.4

与液氮槽车卸车口连接的快装接头;

4.5

预冷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工作鞋和防冻手套;

五、预冷前准备工作5.1

检查管道阀门,确认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5.2

确认放空系统盲板拆除,放空系统畅通。

5.3

打开所有安全阀的根部阀,打开降压调节阀的前后阀。

5.4

自动保护系统测试完好,全部投用;紧急切断阀全部打开。

5.5

压力表根部阀全部打开;储罐液位计根部阀、气液平衡阀打开。

5.6

预冷前要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施工质量、查未完工项目;定预冷流程、定方案措施、定操作人员、定预冷时间。

5.6.1 查设计漏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施工图进行最后一次的严格审查,查看是否存在设计漏项,是否有需要进行补充设计或是否有需要进行改进设计的;

5.6.2 查施工质量:首先查看工艺设备及管道安装是否与设计图纸有出入,然后进行全方位的外观质量检查,需要整改的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且要求立即整改。对于施工质量的内部检查,要求查看安装材料的质量证明书、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管道焊口无损探伤检测报告、管道系统吹扫、试压报告;

5.6.3 查未完工项目:现场检查有哪些项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应完工而未完工的,又有哪些项目影响到预冷工作而尚未完工的;

5.6.4 定预冷流程:要制定详细、准确、可行的预冷工艺流程路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5.6.5 定方案措施:根据预冷工艺流程图,制定出包含每台设备、每条管线在内的预冷方案。

5.6.6 定操作人员:明确组织机构和操作人员岗位,统一布置、统一指挥。尤其是预冷操作人员要做到思想到位、人员到位、动作到位。

5.6.7 定预冷时间: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冷任务。

六、预冷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6.1

气相预冷流程

流程1: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1号罐上进液管进罐→1号罐出液管出→2号罐出液管进罐→2号罐BOG管出→手动BOG阀→BOG加热器→开启BOG 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流程2: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1号罐下进液管进罐→1号罐BOG管出→2号罐BOG管进罐→2号罐出液管出→1#主气化器(2#主气化器)→开启NG 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6.2、液相预冷流程

(在进行上述流程1和流程2时,将1、2号罐的溢流管根部阀始终打开,待1号罐溢流管出口温度达到-400C时,结束气相预冷流程,进入液相预冷流程。此时关闭1、2储罐液位计的平衡阀,液位计投入使用)

流程3: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1号罐上进液管进罐→1号罐出液管出→2号罐出液管进罐→2号罐BOG管出→BOG加热器→开启BOG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流程4: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1号罐上、下进液管同时进罐→1号罐BOG管出→2号罐BOG进罐→2号罐出液管出→1#主气化器(2#主气化器)→开启NG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待1号罐进液至液位计有一定液位显示时,停止对1号罐进液,1号罐完成预冷。

流程5: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2号罐下进液管进罐→2号罐BOG管出→BOG加热器→开启BOG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流程6:

卸车橇LNG液相管→LNG-BXD57×3.5管路→2号罐上、下进液管同时进罐→2号罐出液管出→1#主气化器(2#主气化器)→开启NG管路安全阀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将所有槽车中液氮卸入2号罐,2号罐完成预冷。

流程7:

LNG从1、2号罐出液管出→1、2号储罐增压器→开启储罐安全阀组的旁通阀→由放散管排空。

至此,储罐增压回路预冷完成,气化站的预冷工作也全部完成。

6.3

液氮在储罐中存放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所有低温螺栓均要进行紧固。

6.4

每台储罐预冷结束后,应注意压力表变化,若发现罐内压力持续升高,应及时进行处理。

6.5

检查卸车金属软管完好状况,管内应无雨水、垃圾等杂物。在将金属软管与槽车连接时,应检查连接是否牢靠。

6.6

预冷结束后,关闭槽车阀门及卸车橇阀门,卸下金属软管。

6.7

低温储罐压力及差压变送器活动接头在气相预冷时,需要拧开进行长时间排放,以确保接头末段在深度预冷时不会发生冰堵现象。

七、预冷时的检查7.1

检查低温设备和管道系统材料有无发生低温开裂现象。

7.2

检查低温管道焊口部位有无裂纹,有无发生泄漏。

7.3

检查低温管道冷缩量大小和低温管托支承变化情况。

7.4

检查低温阀门的密封性和灵活性,检查是否被冻住。

7.5

检查法兰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泄漏,螺栓是否因冷缩而使预紧力减小。

八、预冷时安全注意事项8.1

在密闭空间内液氮因吸收外部热量将会导致压力急剧上升,因此在操作中要注意阀门关闭顺序,严禁出现低温液体在未装设安全阀的管道中被阀门封闭的状况。

8.2

注意检查金属软管连接处有无泄漏,人员一般情况下应远离此处。

8.3

注意观察管道及储罐压力上升情况。

8.4

注意检查安全阀后有无结霜现象。

8.5

参加预冷人员应坚守岗位,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岗。

九、预冷应急预案

9.1

预冷过程中,一旦发生管道泄漏,应先停止充液,关闭储罐的进出阀门,排放管道中的残液,关闭相应管段阀门,人员应迅速撤离泄露点周围3米之外,以防冻伤。

9.2

在进液过程中,如储罐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中山小榄港华燃气公司现场负责人和储罐厂家派驻现场人员,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储罐压力异常升高,应立即关闭槽车气、液相充装阀,打开储罐进、出液阀、溢流阀、手动BOG和手动EAG进行排放。

9.3

现场人员如果不慎发生冻伤、碰伤等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9.4

安排2辆汽车在现场备用。

十、预冷时间安排及预冷成功标志2008年1月15日上午10时开始预冷,当天完成。预冷结束后应再次检测储罐夹层真空度,并在48小时内密切注意储罐压力变化情况,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储罐压力和液位纪录,当储罐

压力达到或接近0.55MPa时,可手动开启BOG排放阀进行排放。如果储罐压力变化正常且罐内压力上升速度趋于缓慢,则标志气化站预冷工作获得成功。

十一、人员安排(见组织机构图)十二、工具设备(1) 测温仪(-127~600℃)

一套;

(2) 液氮充装接头

一套;

(3) 工具

一套(清单附后)

预冷工具清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