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一.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篇一: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实验二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抛光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1、观察光纤结构:二根多模光纤组成Y形位移传感器。
将二根光纤尾部端面(包铁端部)对住自然光照射,观察探头端面现象,当其中一根光纤的尾部端面用不透光纸挡住时,在探头端观察面为半圆双D形结构。
2、按图安装、接线。
?安装光纤:安装光纤时,要用手抓捏两根光纤尾部的包铁部分轻轻插入光电座中,绝对不能用手抓捏光纤的黑色包皮部分进行插拔,插入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坏光纤座组件中光电管。
?测微头、被测体安装: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到5mm处(测微头微分筒的0刻度与轴套5mm刻度对准)。
将测微头的安装套插入支架座安装孔内并在测微头的测杆上套上被测体(铁圆片抛光反射面),移动测微头安装套使被测体的反射面紧贴住光纤探头并拧紧安装孔的紧固螺钉。
3、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RW、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为0V。
4、逆时针调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1mm(微分筒刻度0,10、10,20……)读取电压表显示值线性度最好区域:5、根据表26数据画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线性区域较好的范围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实验二十七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也称光耦),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脉冲经处理由频率表显示,,即可得到转速,=10f。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了解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菲涅尔衍射原理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激光光源照射到一根光纤上,光纤的端面形成一定的折射角,使得光束沿着光纤内部进行传输,当光纤存在位移时,光束经过光纤端面的折射角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光程差。
通过检测光程差的变化,可以测量出位移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实验装置,其中包括激光光源、光路系统、待测物体、光功率检测器等。
2.调节激光光源的位置和光路系统的组成,使得激光能够正常
发出。
3.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待测物体上,确保其位置不变。
4.调整光纤位移传感器上的折射角,使得检测光束经过光纤后
能够与基准光束相互衍射。
5.通过光功率检测器检测检测光束的功率变化,计算出待测物
体的位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在测量位移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和稳定性。
我们通过调整折射角和光纤的长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对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模块、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直流电源、数显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
其原理如图3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
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
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
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6-2所示,将Y型光纤安装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上。
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面平行,距离适中;固定测微头。
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4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实验模块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
4.将模块输出“Uo”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数据记录表格X(mm)0.10.20.30.40.50.60.70.80.9 1.0Uo(V)0.080.180.280.400.520.640.750.870.97 1.06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曲线X/mmU o /VX /mmU o /V光线位移传感器特性曲线2、用matlab 绘制的X -Uo 曲线图3、由上图知光纤传感器大致的线性范围为:0.3mm -0.9mm4、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的计算拟合直线y = p1*x + p2 p1 = 1.1194 p2 = -0.040667 由图读出Δm=0.0376 故 灵敏度S =ΔU/ΔX =p1=1.1194v/mm非线性误差δf =(0.0376/1.06) ×100%=3.54%六、实验报告1.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确定光纤位移传感器大致的线性范围,并给出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光纤测位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将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相位、频率或偏振态等变化,实现对位移的测量。
本实验采用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到传感器探头。
2. 光探头将光束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3. 反射光经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通过分析电信号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位移传感器一套2. 激光光源一台3. 光电转换器一台4. 测微头一台5. 数显电压表一台6. 光功率计一台7. 光纤连接器若干8. 反射面一块9. 实验台一个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光纤位移传感器、激光光源、光电转换器等设备连接好,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信号传输畅通。
2. 调整激光光源:调节激光光源的输出功率,确保光信号强度适中。
3. 设置测微头:将测微头与被测物体固定,确保测微头能够精确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移。
4. 调整光纤探头:将光纤探头放置在测微头前端,确保光纤探头与被测物体表面紧密接触。
5. 数据采集:启动实验设备,观察数显电压表和光功率计的读数,记录被测物体的位移和相应的电信号变化。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精度: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稳定性: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稳定,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3. 影响因素: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如光纤连接质量、环境温度等。
六、实验结论1.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可靠的位移测量工具,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clc; clear;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v0=l-mean(l)%残差列M1=mean(l)%算术平均值M2=std(l)%标准差计算结果数据分布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系统误差%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N=length(l)%原数组长度if(mod(N,2))%求数组半长K=(N+1)/2elseK=(N)/2endA1=0;delta=0;%delta=A1-A2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A1=A1+v0(i);endA2=0;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A2=A2+v0(j);endA1;A2;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delta=A1-A2%校核结果%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u=0for i=1:N-1;u=u+v0(i)*v0(i+1);endu=abs(u)if((u-sqrt(N-1)*M30)>0)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else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end运行结果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原理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装置,探究其原理和性能,并对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一、实验装置搭建实验装置主要由光源、光纤传输线、光纤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首先,将光源连接到光纤传输线的一端,然后将另一端连接到光纤接收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光纤传输线的稳定性和光源的亮度。
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光纤传输线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位移数值。
二、原理分析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传输特性。
光纤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来确定位移的大小。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光纤中的光信号会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光强度的变化。
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位移的数值。
三、性能测试1. 精度测试为了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精度,我们将其与一个标准测量仪器进行对比。
首先,我们将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得到的位移数值作为参考值,然后使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
通过对比两者的测量结果,可以评估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精度。
2. 灵敏度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其对位移变化的响应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移大小,然后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测试其灵敏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逐渐增加物体的位移,然后记录下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
3. 稳定性测试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为了测试稳定性,我们可以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一个振动平台上,然后进行长时间的振动测试。
通过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值,可以评估其在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
四、实际应用光纤位移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机械领域,光纤位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零件的位移,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在航空航天领域,光纤位移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飞机结构的变形,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与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clc; clear;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v0=l-mean(l)%残差列M1=mean(l)%算术平均值M2=std(l)%标准差计算结果数据分布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系统误差%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N=length(l)%原数组长度if(mod(N,2))%求数组半长K=(N+1)/2elseK=(N)/2endA1=0;delta=0;%delta=A1-A2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A1=A1+v0(i);endA2=0;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A2=A2+v0(j);endA1;A2;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delta=A1-A2%校核结果%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u=0for i=1:N-1;u=u+v0(i)*v0(i+1);endu=abs(u)if((u-sqrt(N-1)*M30)>0)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else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end运行结果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光纤位移传感器性能测试试验目的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光纤位移传感器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
2、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应用。
3、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速应用。
二、实验内容:1、光纤传感器的静态实验;2、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应用实验;3、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速应用实验;(一)光纤传感器的静态实验实验单元及附件: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F/V表、光纤传感器、振动台。
实验原理: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多膜光纤一端合并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束,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纤只起传输信号的作用,当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反射面,被反射的光经接收光纤至光电转换器将接受到的光纤转换为电信号。
其输出的光强决定于反射体距光纤探头的距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而得到的位移量如下图8-1所示图8-1实验步骤:(1)观察光纤位移传感器结构,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形光纤,探头固定在Z 型安装架上,外表为螺丝的端面为半圆分布的光纤探头。
(2)了解振动台在实验仪上的位置(实验仪台面上右边的圆盘,在振动台上贴有反射纸作为光的反射面。
)(3)如图8-2接线:因光/电转换器内部已安装好,所以可将电信号直接经差动放大器放大。
F/V显示表的切换开关置2V档,开启主、副电源。
(4)旋转测微头,使光纤探头与振动台面接触,调节差动放大器增益最大,调节差动放大器零位旋钮使电压表读数尽量为零,旋转测微头使贴有反射纸的被测体慢慢离开探头,观察电压读数由小-大-小的变化。
(5)旋转测微头使F/V电压表指示重新回零;旋转测微头,每隔0.05mm读出电压表的读数,并将其填入下表:△X(mm) 0.05 0.10 0.15 0.20 10.00指示(V)图8-2(二)光纤传感器的动态应用实验实验单元及附件: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光纤位移传感器、低通滤波器、振动台、低频振荡器、激振线圈、示波器。
实验步骤:(1)了解激振线圈在实验仪上所在位置及激振线圈的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应用。
(二) 实验仪器
DH-CG2000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本实验所用部件包括: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光纤位移传感器、低通滤波器、振动台、低频振荡器、激振线圈、示波器)
(三) 实验内容
1. 了解激振线圈在实验仪上所在位置及激振线圈的符号。
2. 在静态实验的电路中接入低通滤波器和示波器,如图1接线。
图1
3. 将测微头与振动台的台面脱离,测微头远离振动台。
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反射面的距离调整在光纤传感器工作点即线形段中点上(利用静态特性实验中得到的特性曲线,选择线形中点的位置为工作点,目测振动台的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即线性区△X 的中点)。
4. 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上,开启主、副电源,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且振动幅度适中。
5. 保持低频振荡器输出的p p V -幅度值不变,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频振荡器输出的p p V -值为一定值,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如幅值发生变化则调整幅度旋钮值p p V -相同),将频率和示波器上所测的峰峰值(此时的峰峰值p p V -是指经低通后的p p V -)填入表格中,并作出幅频特性图。
6. 关闭主、副电源,把所有旋钮复原到原始最小位置。
(四)数据表格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速应用。
(二)实验仪器
DH-CG2000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本实验所用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差动放大器、小电机、电压表、光纤位移传感器、直流稳压电源、主、副电源、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了解电机在实验仪上所在的位置及控制单元。
2.按图2接线,将差动放大器的增益置最大,电压表的切换开关置2V,开启主、副电源。
图2
3.将光纤探头移至电机上方对准电机上的反光纸,调节光纤传感器的高度,使电压表显示
最大。
再用手稍微转动电机,让反光面避开光纤探头。
调节差动放大器的调零,使电压表显示接近零。
4.旋动电机控制电位器,使电机运转。
5.频率/转速表置频率档、显示频率,置转速档可显示转速,也可用示波器观察F输出端的
转速脉冲信号。
6.根据脉冲信号的频率及电机上反光片的数目换算出此时的电机转速。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拆除接线,把所有旋钮复原。
(四)注意事项
1.电机开关平时应置关闭状态,以保证稳压电源正常工作。
2.实验时应避免强光直接照射转盘盘面,以免造成测试误差。
3.接好电路,待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主、副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