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游戏教宝宝排顺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之排排队做游戏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按照高矮、长短、大小等不同特征进行排队,培养幼儿的排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在排队游戏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按照不同特征进行排队。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熟练掌握排序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动物卡片、排序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适合幼儿活动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小动物,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按照身高、长短等特征将这些小动物排队,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排队任务。
3.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队长。
队长带领队员们按照指定的特征(如高矮、长短、大小)进行排队。
排好队后,队长带领队员们围成一个大圈,进行集体游戏。
游戏中,教师会随机提问,如“谁能找出最长的队伍?”“谁能找出最高的队员?”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排队排序能力的掌握程度。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队。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形状的排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卡片的特征。
2. 教师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将这些卡片排队,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排队任务。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尝试按照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队。
4. 教师对幼儿的排队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幼儿在排队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育儿知识:亲子游戏:数字大排序

亲子游戏:数字大排序
亲子游戏是目前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享受和家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还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很多知识,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在家庭中的亲子游戏。
一、游戏名称。
数字大排序。
二、游戏准备。
数字卡片、大方格纸。
三、游戏过程。
1.妈妈将宝宝平时学习用的数字卡片进行打乱;
2.将准备好的方格纸铺在地上;
3.宝宝开始从数字卡片中找到数字1,将其放置在方格纸的一个方格中;
4.妈妈从数字卡片中找到数字2.将其放置在方格纸的第二方格中,使其和数字1相邻;
5.同样的方法,宝宝找到数字3,按顺序进行放置;
6.游戏就按住这样的方式进行,直到方格纸被数字填满
为止。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提供的亲子游戏,这个游戏中,会让宝宝感受到和妈妈一起游戏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让宝宝更好地认识这些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序问题,这对提供宝宝的数学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用小游戏帮孩子认识形式排列

用小游戏帮孩子认识形式排列
方法一:用餐具搭高
教具:碗、盘子若干
要求:
1、一个盘子一个碗让孩子练习搭高。
2、先让孩子看大人操作,慢慢地再让孩子自己操作。
3、变换排列的形式例如:两个盘子两个碗
4、也可以平面进行形式排列,让孩子发现排列的规律
用实物来练习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在搭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意志力。
方法二:给小动物派顺序
教具: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图形块
要求:
1、宝宝排列的很好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小的物品或者图片让他进行练习。
2、一只一只的动物去排序,排列的方法有很多,家长要注意引导,让孩子找出排序的不同规律。
方法三:按顺序贴图形
教具:一张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东西、零散的图形
要求:
1、如果孩子排序的相当好了,我们就过渡到抽象的东西。
2、让孩子把不同的图片按照顺序排列
例如:图片上是蛋糕——金龟子——小鱼,零散图片就按此顺序向后排列成为蛋糕——金龟子——小鱼——蛋糕——金龟子——小鱼……。
3、图片可以选择双面胶同时让孩子练习贴,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
4、加大难度,卡片上画有很多空格贴少量的图片,让孩子把剩余图片按规律贴上去,家长先指导做一遍,然后让宝宝练习。
家长可以只告诉孩子一种规律,让孩子找到其他的规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家长要用多种形式陪同孩子练习排序,为孩子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宜年龄:两岁以上。
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怎么写?通过此次的教案,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资料,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掌握排序的规律。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幼儿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图形妈妈、图形宝宝卡片;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图形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出示图形卡片,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出示图形妈妈说:“我是图形妈妈,我有许多图形宝宝,今天,我要带宝宝们去游乐场玩,我要先请我的宝宝们过来排队。
”“看,圆宝宝,三角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小结:先是1个圆宝宝,再是1个三角宝宝这样排,它们是有规律的。
(2)“看,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排好了队走过来了。
”提问:“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规律。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没排好队,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排队,谁愿意?”小结:它们也是有规律的,也是1个三角宝宝,再是1个方宝宝这样排队的。
(3)“小朋友想一想图形宝宝还可以怎样排队?”(引导提示幼儿:一个圆宝宝,再一个方宝宝,或2个圆宝宝,再2个三角宝宝。
)2、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1)图形妈妈带着图形宝宝来到游乐场,有的图形宝宝坐上了碰碰车,有的图形宝宝爬上了滑滑梯,还有的荡起了摇船。
他们玩的真开心!图形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排队回家了,可只有排头的几个图形宝宝排好了队,图形妈妈可真着急呀,她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排队,好吗?”(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操作。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排队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让幼儿学会按规定的顺序排队。
教学准备1.班级幼儿的名单。
2.图示排队的图片或卡片。
3.一些小礼品或奖励物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导幼儿讨论平时生活中排队的场景,如上学放学、吃饭、上厕所等。
2.背景音乐可以选择轻快的音乐,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二步:教学重点1.展示排队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根据图片中的顺序说出每个人的位置。
3.请幼儿模仿图片中的排队顺序,自己站成一排。
第三步:游戏互动1.进行排队游戏,可以让幼儿按照指定的颜色、身高等特征进行排队。
2.对于表现突出的幼儿可以给予小礼品或奖励。
第四步:巩固练习1.提问幼儿:在生活中你经常看到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2.组织幼儿自愿在班级内的活动中排队,如领取玩具、上课等。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排队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按要求顺序排队?2.与班级其他幼儿相比,幼儿在排队时的表现有何不同?3.幼儿是否能理解排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否能主动要求进行排队?家长配合1.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行为。
2.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形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教学反思1.针对幼儿在排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应用所学的排队技能,做出适当调整。
通过这个教案的导入、实践和反思环节,相信幼儿们将更好地理解排队的概念,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班教育排排队教案(精选6篇)

小班教育排排队教案小班教育排排队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育排排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育排排队教案篇1设计思路:有规律的排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
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这节数学活动,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为主,要求幼儿能按AB、AABB、ABB的模式进行排列,教育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有利于幼儿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又通过游戏的方式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来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是有规律的排序。
一、活动目标:1、学习给两种物品用简单的规律排序。
2、能按照某种形式给实物排序。
3、体验动动板操作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在观察中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难点:幼儿能找出两种物品之间的排列规律。
二、活动准备:动动板和棋子三、活动过程: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出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的棋子(3组)请小朋友观察演示板上大树和小燕子是怎样排队的?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棋子宝宝按照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一棵大树、一只小燕子;一颗大树、一只小燕子的方式摆一摆,并说一说你的棋子宝宝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摆放的规律,并纠正摆错的地方2、教师在演示板上摆出两个红棋子,两个绿棋子(3组)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棋子宝宝这次是怎样排队的?接下来该怎么排呢?师:巡视指导请一个摆放错误的小朋友到前面的演示板上摆放,让其他小朋友观察他摆放的错在了哪里?3、教师请一个男孩,两个女孩(3组)来排队,让幼儿观察是怎样排队的师:请小朋友给小白羊和小黑羊也有规律的排排队吧!师:巡视,并请两个摆放正确的小朋友到前面到前面演示。
(注:小黑羊和小白羊摆放顺序不同)四、游戏《串项链》兔妈妈要过生日了,我们按照刚才学过的有规律的排排队的方法,每人做条漂亮的项链送给它吧!五、延伸活动:1、完成幼儿用书?第26页2、家园合作,寻找生活中有规律的物品。
培养孩子排序能力的小游戏

让孩子比一比家里人的个子、然后让孩子为大人安排站立的位置。
这些小游戏对于孩子排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只不过需要利用平常的一些小细节。排序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数学能力基础的奠定。
培养孩子排序能力的小游戏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排列顺序的能力就是在对事物某些方面差别的基础上进行排列、一般常见的有对事物的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排列。
游戏一:
准备四个大小不同的杯子、然后放到桌子上让孩子的顺序进行排列;
游戏二:
寻找一些大小不一样的小球、然后让孩子从小到大进行顺序的排列;
游戏三:
筷子是比较常用的日常用品、家长可以将孩子跟父母的筷子的长度分开、将长度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孩子、自己拿中等的、然后第二天让小宝宝去分筷子给爸爸妈妈。
游戏四:
将孩子的书放到一起、然后让小宝宝按照书本的厚度来排列顺序、问宝宝哪本书需要读更长的时间;
大班游戏:按规律排序

大班游戏:按规律排序游戏介绍按规律排序是一款适合幼儿园大班儿童(4-6岁)的有趣游戏。
这个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认识数字和学习排序,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非常适合幼儿园的数学课堂或园外游戏。
游戏准备在游戏开始前,需要准备如下几个物品:1.一组数字牌(可以是1-9或10-20)。
2.一张排序表格(可以是一张A4大小的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小)。
3.若干个小纸条。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后,游戏指导员或老师可以把数字牌放在地上或桌子上,然后让孩子分别选取一张,把数字牌放在手里把玩。
接着,指导员或老师会出示一张排序表格,表格要大到所有孩子都能看得清数字和颜色。
这时候,指导员或老师会解释表格里的内容和游戏规则,然后向孩子们发放小纸条(每个孩子至少2张)。
孩子们需要把自己手中的数字牌按照表格的规则排序,并把排序后的数字写在小纸条上,如果手中的数字牌不够排序,可以从桌子上选取或交换。
规则可以是升序或降序,也可以是不连续,比如3、5、1、6、4。
孩子们需要按照规则把数字牌排序好,并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把纸条交给老师或指导员。
老师或指导员会给每个孩子评分,可以是一颗五颗星,或优、良、及格、不及格等形式。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好成绩比赛,或者把纸条贴在墙上或放在桌子上展示自己的优秀成果。
游戏扩展按规律排序这个游戏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进行扩展。
其中一种扩展方式是增加难度,可以考虑增加数字牌的数量,增加规则种类等,需要注意的是,扩展游戏的难度时要根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适当提高,否则会增加游戏难度,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增加各种元素,例如让孩子们在给数字排序的同时,考虑排序颜色、形状或者大小等因素,增加游戏难度和乐趣。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家长们来参与游戏,增加游戏互动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与家长展开互动交流,促进家校共育。
游戏的意义按规律排序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观察规律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数字的顺序和排列规则,对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宝宝学会将物体按一定的特征分类后,逐渐地,他开始懂得比较物体之间的大小,在3岁左右,宝宝就已经可以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和长短了,这时,父母应引导宝宝进行大小的比较,父母可以将宝宝与自己的衣服、鞋等放在一起,让宝宝把自己的衣服与爸爸妈妈的分开,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大小的过程。
同时父母也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对宝宝进行训练。
(1)准备四个从大到小的杯子。
将四个杯子随意放在桌上,问孩子:“你知道哪个杯子最大吗?”在孩子找出后,再问:“哪个杯子第二大?”;“哪个杯子第三大?”;“哪个杯子最小?”将杯子按大小顺序排列。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有大小型号玩具代替,重要的是东西是宝宝有兴趣的,玩具之间除了大小其他都很相似。
(2)取大小不同的皮球,让孩子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3)用筷子教宝宝认识长短。
筷子是宝宝非常熟知而且每天都会接触很多次的物品。
每天吃饭时妈妈拿出长短不一的筷子,让宝宝从长到短排开。
妈妈先让宝宝找出最长的那一双递给爸爸,再让他找出最短的,留给自己。
每天让宝宝练习两三次,很快他就能辨别筷子类棍棒的长短了。
其次也可以用小木棍、小铅笔等等进行同样的练习。
(4)取不同厚度的书让孩子从厚到薄;从薄到厚排序。
(5)让孩子比一比家人的高矮,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序)队。
排序后并让孩子说出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
(6)准备各种花色的扑克牌a~5,和孩子一起观察一种花色的扑克牌。
让孩子数数每张扑克牌中间的花各有多少?大人与孩子分别给一种花形扑克牌按数序排队,看谁排得对。
在孩子玩熟悉后,和孩子比赛,看谁排得快。
可结合扑克牌上的花色数量,让孩子感知数字,在孩子认识数字后,也可按数字进行排序。
(7)在磁性黑板上出示10个大小不一的园片(全是红色),请宝宝从大到小的顺序。
(8)出示装有红、绿色水的试管,请宝宝按红绿相间的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