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练习题(最新整理)

小学古诗练习题(最新整理)

小学古诗练习题一1、不知细叶谁裁出,()2、洛阳亲友如相问,()3、劝君更尽一杯酒,()4、(),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6、春种一粒粟,()。

7、(),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

9、路人借问遥招手,()10、松下问童子,()。

11、(),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

13、(),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

15、黄沙百战穿金甲,()。

16、愿君多采撷,()。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1、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6、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1、《出塞》——()2、《芙蓉楼送辛渐》——()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山行》——()5、《乌衣巷》——()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7、《陶者》——()8、《春日》——()9、《村居》——()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苍山远——()窗含西岭——()泥融——()三万里——()千山——()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间2、北风吹雁()纷纷3、月落乌啼()满天4、斜风细()不须归5、日照澄州江()开6、水村山郭酒旗()7、九州生气恃风()六、连线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杨万里白居易杜牧贺知章李白《咏柳》—()《春晓》—()《望庐山瀑布》—()《山行》—()《小池》—()《忆江南》—()答案:一、补充诗句。

高一古诗文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古诗文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古诗文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句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描绘的景象相对应?A.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B. 山雨欲来风满楼。

C. 日出江花红胜火。

D. 云想衣裳花想容。

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静夜思》所描绘的景象?A. 月在窗上,疑是地上霜。

B. 听不到外面路上的喧嚣声。

C. 天上宫阙文星郎。

D. 人说山城落晚钟。

答案:C3.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这句诗出自下列哪首唐诗?A. 《登鹳雀楼》B. 《长恨歌》C. 《静夜思》D. 《鹿柴》答案:D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表达了下面哪种情感?A. 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忆和感慨B. 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忧愁C. 对崇高事业和历史贡献的期许和坚守D. 对爱情的追求和诉说答案:C5.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这句诗所描绘的是下列哪个历史时期的景象?A. 战国时期B. 唐朝安史之乱C. 明朝崇祯年间D. 清朝太平天国战争答案:B二、填空题1. 完成句子:“白日依山尽,_______。

”(《登鹳雀楼》)答案:黄河入海流。

2. 完成句子:“床前明月光,_______。

”(《静夜思》)答案:疑是地上霜。

3. 完成句子:“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登鹳雀楼》)答案:一览众山小。

4. 完成句子:“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枫桥夜泊》)答案:霜叶红于二月花。

5. 完成句子:“人生____,岂在长贫?(《寻隐者不遇》)答案:不相见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诗句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恨歌》)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实为《月下独酌》描写的景象。

(《静夜思》)3.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登高》)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小学生必背古诗练习题

小学生必背古诗练习题

小学生必背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生通过背诵古诗,不仅可以培养语感和修养,还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本文将提供一些必背古诗练习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尽力完成。

练习一:填空题请根据古诗的上下文和韵律特点,填写适当的词语或词组。

古诗一:“白日依山尽,______无限______。

黄河入海流,______百______回。

年______花相似,______月门______如。

今古______人尽,______见______人心。

”答案:春潮大海穷山千里华二来往古今如练习二:判断题请判断以下句子是否符合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特点。

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的描写,而非现实事实。

(√)2. “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爱人在黄昏时一起剪烛的美好愿望。

(√)3. 古诗中多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极具美感的艺术表达。

(√)4. 诗句中常有对偶结构和韵律特点,这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

(√)练习三:配对题请将下列古代诗句与对应的诗人配对。

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6. 登鹳雀楼百尺高,长河落日圆。

A. 王之涣B. 白居易C. 杨炯D. 杜甫E. 辛弃疾F. 杜牧答案:1. C2. F3. A4. E5. D6. B练习四: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自行创作一首描写四季变化的古诗。

提示:四季交替,每个季节的特点和景色;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为什么;使用适当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作文范例:山色苍苍又青翠,万物复苏春满园。

草长莺飞笑语频,繁花似锦绽枝间。

我最喜欢春天的芬芳,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让人心情愉悦。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一、填空题1.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______。

3. 《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的是______季的景象。

4. 《咏鹅》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的是______的美丽画面。

二、选择题A. 《悯农》B. 《春望》C. 《登鹳雀楼》D. 《静夜思》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哪首诗?A. 《望庐山瀑布》B. 《登鹳雀楼》C. 《赋得古原草送别》D. 《题西林壁》三、连线题请将下列诗人与他们的作品连线:李白 A. 《江雪》杜甫 B. 《静夜思》王之涣 C. 《登鹳雀楼》柳宗元 D. 《春望》四、判断题1.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五、默写题1. 请默写《望庐山瀑布》全文。

2. 请默写《寻隐者不遇》全文。

六、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村居》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2. 请简要分析《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诗句补全题1. 补全诗句:“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补全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八、诗词理解题1. 请解释《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义。

2. 《绝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绘了怎样的季节特点?九、诗词鉴赏题1. 请赏析《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两句,描述其意境。

2. 请分析《清明》这首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蕴含的情感。

十、诗词归类题杜甫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孟浩然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十一、诗词改写题1. 请将《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改写为现代文。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含
答案)
1. 诗歌阅读
题目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名诗,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描述诗人在何时何地写下这首诗?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 诗人在宿舍的夜晚写下了这首诗。

2. 诗人表达了思乡之情,寂寞和孤独的心境。

题目2:
下面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夕》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
2. 诗人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1.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空、农田和村庄的情景。

2.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家乡的想念。

2. 文言文阅读
题目1:
下面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答案:
"有真知识的人不会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

"
题目2:
下面是《史记》中的开头一段,请简要概括其内容: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答案:
这段文字指出了天地宇宙是万物存在的场所,光阴如百代过客,而人的一生很短暂,如同梦中仅是一瞬间,人生欢乐又有多少呢?
以上是高一语文古诗文阅读练习题专题训练的部分题目和答案,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古诗文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古诗文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古诗文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一、古诗鉴赏 (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以下哪首诗是唐代杜牧的作品?
答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唐代诗人的名句?答案:王之涣
3. 以下哪个诗人属于宋代?
答案:苏轼
4. 下面哪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答案:《登鹳雀楼》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哪种季节?
答案:冬季
二、古文鉴赏 (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哪位古代文人的作品?
答案:韩愈
2. 下列哪篇文章是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答案:《醉翁亭记》
3. 以下哪篇文章不是明代作家冯梦龙创作的?
答案:《聊斋志异》
4.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谁的名句?
答案:贾宝玉
5. 下面哪个名句描写的是汉代名将霍去病?
答案:世上岂无英雄痴,霍将军也忒嫩了吧!
三、古代文人墨客 (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北宋宰相,文学家,被称为“文宗”?答案:欧阳修
2. 秦朝的李斯以什么著名?
答案:《谏逐客书》
3. “兰亭序”是谁写的?
答案:王羲之
4. 唐代的白居易以什么身份闻名?
答案:官员,文学家
5. 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案:南宋
以上是高二古诗文鉴赏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鉴赏。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同学们可以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年级古诗古文练习题

二年级古诗古文练习题

二年级古诗古文练习题二年级的同学们,古诗古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以及古人的智慧。

下面是一些练习题,帮助你们加深对古诗古文的理解和记忆。

1. 填空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题目是《》。

2. 选择题:- 下列哪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春晓B. 静夜思C. 登鹳雀楼D. 望庐山瀑布3. 连线题:- 将以下诗句与对应的诗人连线:-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4. 翻译题:- 请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5. 简答题:- 请简述《静夜思》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6. 默写题:- 请默写《春晓》这首诗。

7. 理解题:- 阅读《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请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8. 改错题:- 请找出并改正以下诗句中的错误:- 春眠不觉晓,处处问啼鸟。

(错误:问)9. 造句题:- 请用“床前明月光”造一个句子。

10. 思考题:- 你认为古诗古文对现代人有什么启示或影响?通过这些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古诗古文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一)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 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 ?”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呢?(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古有临别赠柳的习俗,一个原因是 柳”谐音“ ____ ”字。

此诗描写的对象是:怎样理解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这首诗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 象描绘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词》
1.默写《秋词》这首诗。

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
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
答: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5.答:这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鹤”的?
答: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

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6.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7.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8.答: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要具备奋斗精神。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

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

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0.“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

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

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答: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1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一、填空:
1、《秋词》的作者是,字他是朝著名的。

梦得唐朝诗人
2、这首诗一改传统秋词的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反映出诗人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凄凉开阔明丽乐观
二、熟读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人对秋的感受?
为了和自己对秋的评价做对比,表现乐观的情绪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2、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3、哪个字道出历代诗人对秋的普遍感受?悲
4、借景抒情的句子是哪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作者对秋的评论是怎样的?(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6、诗中与“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意境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试题:(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

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

5.前两句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其中的“___”、“___”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不尚)
6.“铁马冰河”与上句中的“_____”相呼应。

(风吹雨)
7.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


二.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4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5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答]“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诗中“僵”与“孤”,写出了四日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诗中“僵”与“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9.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表达效果。

答:两句一果一因,两相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4."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报效祖国的愿望和爱国热情
《潼关》
1. 这首诗主题: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 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
2. 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二两句描写的景象
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

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3.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对偶
4.这首诗描写奔腾壮阔山势不逊诗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夜雨寄北》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2、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3、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

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4、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答: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5.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有些人认为本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那么在此诗中,诗人想象了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感情,
答:与友人团聚;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