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对比分析...文末还有精彩福利哦!

史上最全!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对比分析...文末还有精彩福利哦!

史上最全!常见的嵌⼊式处理器对⽐分析...⽂末还有精彩福利哦!嵌⼊式处理器简介嵌⼊式处理器是嵌⼊式系统的核⼼,是控制、辅助系统运⾏的硬件单元。

范围极其⼴阔,从最初的4位处理器,⽬前仍在⼤规模应⽤的8位单⽚机,到最新的受到⼴泛青睐的32位,64位嵌⼊式CPU。

⾃微处理器的问世以来,嵌⼊式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嵌⼊式处理器毫⽆疑问是嵌⼊式系统的核⼼部分,嵌⼊式处理器直接关系到整个嵌⼊式系统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嵌⼊式处理器被认为是对嵌⼊式系统中运算和控制核⼼器件总的称谓。

世界上具有嵌⼊式功能特点的处理器已经超过1000种,流⾏体系结构包括MCU,MPU等30多个系列。

鉴于嵌⼊式系统⼴阔的发展前景,很多半导体制造商都⼤规模⽣产嵌⼊式处理器,并且公司⾃主设计处理器也已经成为了未来嵌⼊式领域的⼀⼤趋势,其中从单⽚机、DSP到FPGA有着各式各样的品种,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价格也越来越低。

嵌⼊式处理器的寻址空间可以从64kB到16MB,处理速度最快可以达到2000 MIPS,封装从8个引脚到144个引脚不等。

特点嵌⼊式微处理器与普通台式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设计在基本原理上是相似的,但是⼯作稳定性更⾼,功耗较⼩,对环境(如温度、湿度、电磁场、振动等)的适应能⼒强,体积更⼩,且集成的功能较多。

在桌⾯计算机领域,对处理器进⾏⽐较时的主要指标就是计算速度,从33MHz主频的386计算机到3GHz主频的PenTIum 4处理器,速度的提升是⽤户最主要关⼼的变化,但在嵌⼊式领域,情况则完全不同。

嵌⼊式处理器的选择必须根据设计的需求,在性能、功耗、功能、尺⼨和封装形式、SoC程度、成本、商业考虑等等诸多因素之中进⾏折中,择优选择。

嵌⼊式处理器做为嵌⼊式系统的核⼼,嵌⼊式处理器担负着控制、系统⼯作的重要任务,使宿主设备功能智能化、灵活设计和操作简便。

为合理⾼效的完成这些任务,⼀般说,嵌⼊式处理器具有以下特点:很强的实时多任务⽀持能⼒,存储区保护功能,可扩展的微处理器结构,较强的中断处理能⼒,低功耗。

嵌入式CPU的分类

嵌入式CPU的分类

1、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1、简介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ARM 是32 位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行业领先提供商,已推出各种各样基于通用架构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具有高性能和行业领先的功效,而且系统成本也有所降低。

与业界最广泛的体系(拥有超过900 个可提供硅、工具和软件的合作伙伴)相结合,已推出的一系列20 多种处理器,可以解决每个应用挑战。

迄今为止,ARM 已生产超过250 亿个处理器,每天的销量超过1600 万,是真正意义上的The Architecture for the Digital World®(数字世界的架构)。

ARM处理器是一个32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

微软在2012年10月26日发布的Windows 8操作系统也支持ARM系列处理器。

在同一天发布的ARM架构版本微软Surface(搭载Windows RT操作系统)中,微软已经采用了ARM处理器,这款产品或许意味着Windows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现实。

2、ARM微处理器的特点ARM嵌入式处理器主要着重于在各种功耗敏感型应用中提供具有高确定性的实时行为。

这些处理器通常执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 和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代码,因此只需内存保护单元(MPU),而不需要应用处理器中提供的MMU。

此类处理器的应用包括:商业微控制器汽车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大型家用电器控制器无线和有线传感器网络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打印机网络设备已推出多种嵌入式处理器,因而合作伙伴可根据所需性能、确定性、芯片面积、大小、动态和静态功耗以及其他考虑事项来选择与施加在应用上的特定条件相符的解决方案。

Cortex™-M0 和Cortex-M3 处理器可提供行业领先的具有确定性的行为、最低睡眠功耗和动态功耗以及尽可能小的面积,同时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

嵌入式处理器各自的优点

嵌入式处理器各自的优点

一、DSP 、 FPGA 及 ARM 三种嵌入式处理器各自的优点:1、FPGA的基本特点主要有:FPGA具有体系结构和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宽等特点,兼容了PLD和通用门阵列的优点,可实现较大规模的电路,编程也很灵活。

①是采用FPGA设计ASIC电路,用户不需要投片生产,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②是FPGA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电路的中试样片。

③是FPGA内部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

④是FPGA是ASIC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开发费用最低、风险最小的器件之一。

⑤是FPGA采用高速CHMOS工艺,功耗低,可以与CMOS、TTL电平兼容。

⑥是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统提高系统集成度、可兼容性的最佳选择之一并且FPGA 的使用非常灵活。

2、DSP有如下特点:⑴DSP采用改进的哈佛总线结构,内部有两条总线,即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

采用程序与数据空间分开结构,分别有各自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同时完成获取指令和读取数据操作,目前运行速度已经达到每秒1 G次定点运算。

⑵采用流水操作,每条指令的执行划分为取指令、译码、取数、执行等若干步骤,由片内多个功能单元分别完成,支持任务的并行处理。

⑶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实现一次或多次乘法累加(MAC)运算。

⑷在DSP中集成了多个地址产生单元,支持循环寻址(Circular Addressing)和位倒序(Bit reversed)等特殊指令,使FFT、卷积等运算中的寻址、排序及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1 024点FFT的时间已小于1 μS。

⑸DSP有一组或多组独立的DMA控制逻辑,提高了数据的吞吐带宽,为高速数据交换和数字信号处理提供了保障。

⑹DSP支持重复运算,避免循环操作消耗太多时间。

⑺DSP提供多个串行或并行I/O接口以及特别I/O接口,来完成特殊的数据处理或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并且降低了成本。

3、ARM微处理器的特点:①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②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③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④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⑤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⑥指令长度固定。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 嵌入式DSP是专门用于信号处理的嵌入式芯片。 • DSP处理器在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方面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于执
行DSP算法,因而能够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极快的处理计算,提高了编 译效率和执行速度。
11
3. 嵌入式DSP(Distal Signal Processor)
• 在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方面,嵌入式 DSP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
• SOC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功实现了软、硬件无缝结合,直接在处理器片内嵌入式操作系统 的代码模块,满足了单片系统要求的高密度、高速度、高性能、小体积、低电压和低 功耗等指标。
14
4.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 目前比较典型的几款SoC产品包括Simens的TriCore、Philips的Smart XA、Motorola 的M-Core、某此ARM系列器件、Echelon和Motorola联合研制的Neuron芯片等。
• Introduced in1874 • 8-bit architecture • Still used in some
micorcontroller applications!
6
1.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 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 片化,体积大大减少,从而使功耗和成本降低,可 靠性提高。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2
学习内容
1. 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2. 嵌入式微处理器(MPU) 3. 嵌入式DSP处理器(DSP) 4. 嵌入式片上系统(SOC)
3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理器 (DSP)
嵌入式片上系统 (SoC)
4
1.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几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几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种嵌⼊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与⽐较VxWorks、µClinux、µC/OS-II和eCos是4种性能优良并被⼴泛应⽤的实时操作系统。

本⽂通过对这4种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进⾏分析与⽐较,归纳出它们的选型依据和适⽤领域。

1 4种操作系统的介绍(1)VxWorksVxWorks是美国WindRiver公司的产品,是⽬前嵌⼊式系统领域中应⽤很⼴泛,市场占有率⽐较⾼的嵌⼊式操作系统。

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由400多个相对独⽴、短⼩精悍的⽬标模块组成,⽤户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块来裁剪和配置系统;提供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任务间同步与通信、中断处理、定时器和内存管理等功能,内建符合POSIX(可移植操作系统接⼝)规范的内存管理,以及多处理器控制程序;并且具有简明易懂的⽤户接⼝,在核⼼⽅⾯甚⾄町以微缩到8 KB。

(2) µC/OS-IIµC/OS-II是在µC-O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美国嵌⼊式系统专家Jean J.Labrosse⽤C语⾔编写的⼀个结构⼩巧、抢占式的多任务实时内核。

µC/OS-II 能管理64个任务,并提供任务调度与管理、内存管理、任务间同步与通信、时间管理和中断服务等功能,具有执⾏效率⾼、占⽤空间⼩、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3)µClinuxµClinux是⼀种优秀的嵌⼊式Linux版本,其全称为micro-control Linux,从字⾯意思看是指微控制Linux。

同标准的Linux相⽐,µClinux的内核⾮常⼩,但是它仍然继承了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包括良好的稳定性和移植性、强⼤的⽹络功能、出⾊的⽂件系统⽀持、标准丰富的API,以及TCP/IP⽹络协议等。

因为没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所以其多任务的实现需要⼀定技巧。

(4)eCoseCos(embedded Configurable operating system),即嵌⼊式可配置操作系统。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1000多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有30多个系列。

现在几乎每个半导体制造商都生产嵌入式处理器,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欢迎阅读。

1、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嵌入式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CPU,在应用中,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应应用有关的母板功能,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系统体积和功耗。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设计中需外加ROM、RAM、总线接口、各种外设等器件,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保密性也较差。

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l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系列等。

2、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嵌入式微控制器又称单片机,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片芯片中。

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以某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串行口、脉冲调制输出、A/D、D/A、Flash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

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少,从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

嵌入式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

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故称为微控制器。

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有8051、P51XA、MCS-251/96、MC68HC05/11/16、68300等。

3、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DSP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法,编译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快。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嵌入式处理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

在嵌入式系统中,处理器应当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以达到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目的。

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有ARM、AVR、PIC、MSP等,下文将从性能、功耗、可扩展性、开发环境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ARMARM架构的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音乐播放器等消费类电子设备上。

ARM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RISC)的架构,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ARM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生态系统完善。

有很多公司提供已经调试好的ARM件和软件,使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AVRAVR是一款基于Harvard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主要由Atmel公司开发。

AVR 处理器具有低功耗,可扩展性和良好稳定性等特点。

AVR固件可以轻松地配置和建立基于Arduino板的嵌入式系统,还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C++ 和Assembly等。

AVR的缺点是易于受到高噪音电磁干扰的影响。

PICPIC是一款以Harvard架构为基础,由微芯科技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与ARM架构不同,PIC采用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CISC)架构,具有较高的代码密度,可以减少程序代码和ROM存储器的使用量。

另外,PIC具有低成本和高可扩展性,可作为家庭电器及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PIC占用的存储器较小,其处理速度也相对较慢。

MSPMSP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推出的一种嵌入式微控制器。

与ARM、AVR等相比,MSP的功耗更低,整体成本也更为便宜。

MSP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开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存、硬件和引脚,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MSP还可以使用MSP430Ware套件,使开发人员更容易地开发出嵌入式系统。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前言随着电子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对数码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促使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就是嵌入式处理器,它是控制、辅助嵌入式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其应用范围非常的广阔,它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嵌入式处理器市场,我们该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下面小编就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嵌入式处理器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嵌入式处理器类型)。

(1)嵌入式ARM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ARM微处理器的由来与发展ARM(AdvancedRISC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目前,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ARM微处理器。

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处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ARM9代表了ARM公司主流的处理器,已经在手持电话、机顶盒、数码像机、GPS、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因特网设备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ARM微处理器是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的处理器,到目前为止,ARM微处理器及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深入到各个领域。

1、工业控制领域:作为32的RISC架构,基于ARM核的微控制器芯片不但占据了高端微控制器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也逐渐向低端微控制器应用领域扩展,ARM微控制器的低功耗、高性价比,向传统的8位/16位微控制器提出了挑战。

2、无线通讯领域:目前已有超过85%的无线通讯设备采用了ARM技术,ARM以其高性能和低成本,在该领域的地位日益巩固。

3、网络应用:随着宽带技术的推广,采用ARM技术的ADSL芯片正逐步获得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几种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比较分析
前言
随着电子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对数码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促使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就是嵌入式处理器,它是控制、辅助嵌入式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其应用范围非常的广阔,它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嵌入式处理器市场,我们该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下面小编就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嵌入式处理器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嵌入式处理器类型)。

(1)嵌入式ARM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
ARM微处理器的由来与发展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目前,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ARM微处理器。

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处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ARM9代表了ARM公司主流的处理器,已经在手持电话、机顶盒、数码像机、GPS、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因特网设备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ARM微处理器是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的处理器,到目前为止,ARM微处理器及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深入到各个领域。

1、工业控制领域:作为32的RISC架构,基于ARM核的微控制器芯片不但占据了高端微控制器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也逐渐向低端微控制器应用领域扩展,ARM微控制器的低功耗、高性价比,向传统的8位/16位微控制器提出了挑战。

2、无线通讯领域:目前已有超过85%的无线通讯设备采用了ARM技术,ARM以其高性能和低成本,在该领域的地位日益巩固。

3、网络应用:随着宽带技术的推广,采用ARM技术的ADSL芯片正逐步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ARM在语音及视频处理上行了优化,并获得广泛支持,也对DSP的应用领域提出了挑战。

4、消费类电子产品:ARM技术在目前流行的数字音频播放器、数字机顶盒和游戏机中得到广泛采用。

5、成像和安全产品:现在流行的数码相机和打印机中绝大部分采用ARM技术。

手机中的32位SIM智能卡也采用了ARM技术。

基于RISC架构的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1、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
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
6、指令长度固定;
(2)嵌入式MIPS处理器
MIPS处理器的发展概述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

MIPS的意思是“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withoutinterlockedpipedstages),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

MIPS技术公司是是美国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采用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RISC)来设计芯片,它设计制造高性能、高档次及嵌入式32位和64位处理器的厂商,在RISC处理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MIPS的系统结构及设计理念比较先进,其指令系统经过通用处理器指令体系MIPSI、MIPSII、MIPSIII、MIPSIV 到MIPSV,嵌入式指令体系MIPS16、MIPS32到MIPS64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

在设计理念上MIPS强调软硬件协同提高性能,同时简化硬件设计。

和英特尔采用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结构(CISC)相比,RISC具有设计更简单、设计周期更短等优点,并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

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MIPS处理器的应用
MIPS在通用方面,MIPSR系列微处理器用于构建SGI的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系统。

在嵌入式方面,MIPSK系列微处理器是目前仅次于ARM的用得最多的处理器之一(1999年以前MIPS是世界上用得最多的处理器),其应用领域覆盖游戏机、路由器、激光打印机、掌上电脑等各个方面。

(3)PowerPC
PowerPC体系结构规范(PowerPCArchitectureSpecification)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Apple(苹果公司)和Motorola(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芯片,并制造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器计算机。

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

它是一个64位规范(也包含32位子集)。

几乎所有常规可用的PowerPC(除了新型号IBMRS/6000和所有IBMpSeries高端服务器)都是32位的。

PowerPC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但在通信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用得很多。

(4)嵌入式X86处理器
x86是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X与处理器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个对所有*86系统的简单的通配符定义,例如:i386,586,奔腾(Pentium)。

由于早期Intel的CPU编号都是如8086,80286来编号,由于这整个系列的CPU都是指令兼容的,所以都用X86来标识所使用的指令集合如今的奔腾,P2,P4,赛扬系列都是支持X86指令系统的,所以都属于X86家族。

x86以无可比拟的性能价格比优势成为计算平台的标准。

但是x86仍然基于32位技术——对于高端的企业级服务器与工作站应用无能为力。

与ARM架构的产品相比,嵌入式X86处理器普遍拥有高得多的性能,但功耗也高了
许多,尽管依然可以维持无风扇运行状态,但根本无法用于PDA、智能手机等完全依*电池运作的掌上计算产品。

真正对嵌入式X86处理器产生需求的是网络终端、瘦客户机、廉价/低能耗型PC、家庭消费电子产品、POS终端机等要求PC软件延续性的领域,对应设备体积相对较大,不依*电池运行,但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低能耗、低噪音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2006年X86推出了首款双核处理器。

X86和ARM、MIPS相比,X86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应用范围要狭窄一些。

它主要应用于桌面端和低端服务器处理器。

(5)嵌入式DSP处理器
DSP是在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CPU还快10~50倍。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DSP己成为通信、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基础器件。

业内人士预言,DSP将是未来集成电路中发展最快的电子产品,并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

DSP是属于ModifiedHarvard架构,即它具有两条内部总线:数据总线、程序总线。

程序与数据存储空间分开,各有独立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取址和读数可以同时进行,目前已达到90亿次浮点运算/秒(9000MFLOPS)。

它采用流水作业,每条指令的执行划分为取指令、译码、取数、执行等若干步骤,由片内多个功能单元分别完成。

相当于多条指令并行执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乘法指令在单周期内完成,优化卷积、数字滤波、FFT、相关、矩阵运算等算法中的大量重复乘法。

采用循环寻址(Circularaddressing)位倒序,(bit-reversed)等特殊指令使FFT、卷积等运算中的寻址、排序及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1024点FFT的时间已小于1μs。

具有独立的DMA总线和控制器,有一组或多组独立的DMA总线,与CPU的程序、数据总线并行工作,在不影响CPU工作的条件下,DMA速度已达800Mbyte/s以上。

多处理器接口。

使多个处理器可以很方便的并行或串行工作以提高处理速度。

DSP处理器经过单片化、EMC改造、增加片上外设,或在通用单片机或SOC中增加DSP协处理器,从而发展成为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DigitalSignalProcessor,EDSP),推动嵌入式DSP处理器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

目前TI、ADI、Freescale、CEVA等半导体厂商在这一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

DSP通用DSP的主要市场在于通信应用,而嵌入式DSP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比如DVD播放器和刻录机、机顶盒、音视频接收设备、MP3播放器和数码相机等。

但是,WLAN、DSL和线缆宽带网络等通信芯片也带有嵌入式DSP。

总结
从最初的4位处理器到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的8位单片机,再到最新的受到广泛青睐的32位,64位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