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课文
苏教版八上《13、父母的心》课文原文

苏教版八上《13、父母的心》课文原文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驶出懒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高贵夫人。
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伴在她身边。
离贵夫人不远,有个四十岁左右的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
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
不知为什么,高贵夫人总看着这父子们。
后来,她在老女佣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孩子多。
真快乐啊!”“哪里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
穷人孩子多了更苦。
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
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馆的大富翁,年过四十,可是没有孩子。
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后嗣?如果行,会给你们一笔钱作酬谢。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
”傍晚,轮船驶进相模滩时,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夫人的舱房。
“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舱房。
第二天清晨,当船驶过房总半岛,父亲拉着五岁的二儿子出现在贵夫人的舱房。
“昨晚,我们仔细地考虑了好久,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把长子送人,不管怎么说是不合适的。
如果允许,我们想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完全可以“。
贵夫人愉快地回答。
这天傍晚,母亲又领着三岁的女儿到了贵夫人舱内,很难为情地说:“按理说我们不该再给您添麻烦了。
我二儿子的长相、嗓音极像死去的婆婆。
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婆婆似的,实在太对不起我丈夫了。
再说,孩子五岁了,也开始记事了。
他已经懂得是我们抛弃他的。
这太可怜了。
如果您允许,我想用女儿换回他.。
”贵夫人一听是想用女孩换回男孩,稍有点不高兴,看见母亲难过的样子,也只好同意了。
第三天上午,轮船快接近北海道的时候,夫妻俩又出现在贵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父母的心》课件

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父母双亡 ,后成为孤儿。少年时期开始文 学创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
写作背景
01
《父母的心》创作于1927年左右 ,正值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社 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
02
川端康成通过《父母的心》反映 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和无 奈,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 对社会的批判。
重点句子解析
挑选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他们一 家六口人终于又团聚了。”,并对其修 辞手法、表达效果等进行深入解析。
难点解析
主题思想探讨
深入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即父母对子女的爱和牵挂,以及家庭亲情的珍贵。
写作手法分析
分析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以及这些手法对表达主 题的作用。
语言点解析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这篇文章,当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05
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叙事技巧
叙事线索
文章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叙事 线索,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 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深深关爱。
叙事角度
作者从父母的视角出发,通过他 们的内心独白和对话,让读者感 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叙事节奏
母亲
关心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努力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 定。
孩子
展现出对父母的理解、支 持和关爱,成为家庭情感 的纽带。
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
情感表达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丰富的语言表 达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朴实自然
语言平实自然,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和接受。
作品评价
《父母的心》被认为是一部具有 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父母的心》优秀课件

拓展·延伸
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英国谚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造化把一切安排得那么美妙,婴儿一到了这 个世界上来,就发现有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 (米西兰)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塞尚)
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 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 娅)
拓展·延伸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 单元
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课堂·导入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 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作 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 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 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 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 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 催人泪下。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 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 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 过。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 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 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 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 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9),小说的结局。
新课·讲解
抓线索,理情节
大儿子 送走( )
贵夫人要小孩时 送走长子时 送走次子时 送走女儿时 要回女儿时
新课·讲解
穷夫妇的心理活动
(1)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的妈妈商 量后才决定。 (2)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 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可 以减轻一些。 (3)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 要?要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 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将长子送人。
问题·探究
好处:
1、符合生活的真实; 2、把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表现出来; 3、跌宕起伏的情节富有感染力, 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父母心的原文

父母心的原文《父母心》我觉得爸爸妈妈的心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候我能猜到一些,可有时候又觉得特别难懂。
我有一个同学叫小明。
有一天啊,我们在学校操场的角落聊天。
他低着头,看起来可难过了。
我就问他:“小明,你咋啦?像个霜打的茄子似的。
”小明叹了口气说:“我爸妈呀,我真搞不懂他们。
我就想周末和你们一起去打球,他们非得让我去上那个什么奥数班。
我都快烦死了。
”我听了,心里也觉得小明的爸妈有点过分呢。
我就说:“哎呀,你爸妈咋这样啊。
打球多好玩啊,还能锻炼身体呢。
”这时候,我就想到我自己的爸妈了。
有时候我也觉得他们特别奇怪。
就像上次,我想要一个新的游戏机,我都和他们说了好久好久。
我把我能想到的理由都说了,什么玩游戏可以锻炼反应能力啦,还能让我放松心情呢。
可是我爸妈就是不同意。
我当时可生气了,心里想:“哼,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就知道拒绝我。
”可是后来呢,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爸妈的想法有点改变了。
那天我生病了,发着高烧,整个人迷迷糊糊的。
我爸妈可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爸爸赶紧开车带我去医院,妈妈在旁边一直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宝贝,别怕,我们马上就到医院了。
”到了医院,爸爸跑来跑去地挂号、找医生,妈妈就在我身边照顾我。
我看到他们那么担心的样子,我突然觉得,爸妈其实是很爱我的。
我又想起邻居家的小红姐姐。
她考上了大学,要去很远的地方读书。
她走的那天,她爸妈眼睛里都是泪水。
她爸爸把她的行李一件一件地放到车上,还不停地叮嘱她:“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
”她妈妈更是舍不得,给她塞了好多好吃的,还说:“闺女啊,在学校要是想我们了,就给我们打电话。
”看到这一幕,我就在想,父母的心啊,就像那风筝的线,不管孩子飞得多远,线的那头永远在父母的手里。
我又跟小明说:“也许你爸妈让你上奥数班也是有他们的想法呢。
他们可能是想让你学习更好,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就像我爸妈不让我买游戏机,虽然当时我不理解,但是他们可能是担心我玩游戏上瘾,影响学习呢。
初中语文《父母的心》(共13张)ppt66

真情告白
然而,平时的我们有时却体会不到父母的爱, 有时甚至会曲解父母的爱:会把父母的教导 当做是唠叨;有时甚至会因为父母打你一巴 掌而耿耿于怀;也许认为父母知识浅薄,让 你没面子……今天请你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 所为,对父母有没有愧疚之心?现在请你用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来对你的父 母说说你的心里话。(要求:感情真挚、所 用事例真实。)
细心揣摩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16小节,完成表格: 次数 送换情况 所去的人及表情 理由
一
送去大儿子
二
三 四
二儿换回大儿
女儿换二儿 要回女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通过前面的表格 以及课文的相关内容,你 认为父母不送孩子的真正 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理 由?
2、请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自己的 想象,任选一个,写出“父亲”或他妻 子的心理活动。
作者介绍: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 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 《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
检查预习
i • 濑 là n • 函 há • 妥 tuǒ 褴褛 lán lǚ 酬 酷 chó u kù 佣 魄 yōng pò
整体感知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复述故事时 应注意: (1)抓住主要事件,讲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 (2)语言简明扼要。 (3)时间不超过3分钟。
要求:①符合各自的身份;②不少于2 句话。 1、 送走长子时: 2、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3、 用女儿换会次子时:
短片欣赏:可怜天下父母心
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感悟,请按以下 的格式抒发你对“父母的心”的理解。 “父母的心是 ,因为 。” 示例: 父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因为这儿没有苦难没有 忧愁; 父母的心是雨中的一把伞,因为它为我们撑起了 一方晴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15课:《父母的心》课件 苏教版

层 高潮 (13—16)要回女儿
次 结局 (17) 一家团聚
与其舍掉一个 孩子,还不如 一起饿死
眼含热泪
说长得和 死去的婆
婆一样
说长子 是接班 人
失魂落魄 无精打采
孩子生活好 一点,自己 负担轻一点
痛哭失声
父母的心是一片爱子之心
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 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 位 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
不送是一片 爱子之心
送走小强也是 对小强的爱
爱是……
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 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 “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简述理由
口头小创作: 爱是……
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 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 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提示:可 结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示)
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 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 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 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 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拓展练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 时我们最想对父母说什么?请写下来, 50—100字左右。
分享你身边的 爱的故事
欣赏歌曲《妈妈 再爱我一次》
思考
妈妈送走了儿子, 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 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介绍——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1899——1972)
日本著名作家,1968 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 《雪国》、 《古都》等
生字词
褴褛 lǎnlǚ —— (衣服)破烂 寒酸 —— 形容简陋或过于简朴
根据父母的神态变化,你觉得他们 是怎样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这样 的父母的,并说出理由?
初中语文《父母的心》(共18张)ppt26

3、多角度地展开想 象,这一家六口今后的命 运将会怎样?
拓展延伸: 寻狗启事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 因我们夫妻俩一时疏忽, 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 走失了家里养的小狗“亲 稀,体弱多病,急需有人照 亲”。“亲亲”是一只京巴 料。非常不幸,我们的儿子 狗,憨态可掬,玲珑可爱。 于五年前丢失—— 他结婚 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 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家。 我们夫妻俩吃饭不香,睡觉 不甜,现已重病缠身。务请 我们的儿子叫仁杰,今年 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 28岁。 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 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将“亲亲”送还者, 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 酬谢人民币8000元! 找 。 寻儿人:仁老栓夫妻 寻狗人:仁杰、艾荷花 2005年10月18日 2005年10月18日
寻儿启事
讨论回答下列题目:
1:你觉得文中的儿子仁杰是个怎样的人?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寻狗?寻人?老人能寻回自己的儿子吗? 请给这个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 局.(100字左右)
文海拾贝:
说一说体现亲情的 故事、谚语、格言、民 谣、诗歌……
1. “母亲的心是儿女 的天堂”。(柯罗里) 2. “母亲的心是儿女 的教室。”(比彻) 3.古诗<<游子吟>> (孟郊)
爱
(3)要的理由: 女儿太小,舍不得
2、通过小说情境,体会文中“父 母的心”。
矛盾心理:
优越条件
爱子女之心
爱
几次调换孩子两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 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 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因此尽管理由不够 充分,甚至前后矛盾,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 都找借口掩盖其事实意图,直到最后才不得不说出实话。 父母三番两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诚实,但正是如此才更能 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把孩子给出去,是现实所迫,富人家条件好,对孩子 有好处,也会减轻家里负担,理智告诉他们可以这么做。 但是这种理智无论如何都经不起时间情感折磨,骨肉 分离,理性决策经不起感情考验。 爱子之心使他们实在 难以割舍任何一个孩子,不得已,她们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们发现,无论是给还是讨还孩子,都是因为父母之 爱心在支持他们。父母的心就是这么矛盾,他们在爱中挣 扎。日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父母的心》 (共15张PPT)精编课件

。
作品风格
浓浓的爱心 淡淡的哀怨
父母的心
请你以“父母的心是 为句式说一句话。
”
拓展延伸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链接生活
讲讲发生在你身边的亲情故 事。
1、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你感受到了吗?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 格言、民谣、诗歌等。 3、做一张卡片给父母,以表示对他们的理解 和感谢。
1、给下列字注音:
濑(
là i
u ) )佣( yōng )酬( chó )褴褛( Lán lǚ )
舱( cāng
2、解释:
失魂落魄: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如数奉还: 按照原数还给人家,如:依照、按照
检查预习
读课文,讲故事
这是发生在日本一艘 轮船上的故事……
整体感悟
请大家朗读课文后复述课文
次 数 送换情况 所去的人及表情
爱子之心 体会感情
送换要时的心理活动
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 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 己的负担可以减轻一些。 在怎么穷,也不能把大儿子送人, 大儿子是接班人,把老大给别人按 次序也不对 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 怎么要?要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 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样,扔了他 就如扔了婆婆,这不孝啊。
复述故事时应注意: (1)抓住主要事件。 (2)语言生动简明。 (3)时间不超过3分钟。
抓线索,理情节
大儿子 送走( )
(二儿子)换(大儿子)
(女儿 )换(二儿子 )
要回(女儿)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心
1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高贵妇女。
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2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有七八岁。
孩子们的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3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
4“谢谢。
他们下边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呢。
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因为有孩子日子就更苦。
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抚养这四个孩子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
为了孩子们,我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儿干呢。
”
5“方才你说的如果确实是实际情况,我就想跟你说说相求的事了。
我的东家是函馆的财主,在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日子过得很富足。
但是只有一件事不如人意:年过四十还没有孩子。
我家太太方才叫我来跟你说说,能不能送一个孩子给她。
到了她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
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
”
6“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地犹豫。
最后,他告诉女佣,这事得和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7那天傍晚,当轮船航行在相模滩的海面上的时候,那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带着他们的长子来到那位妇人的舱房。
他们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
8结果自然是按口头约定,对方付了一百元钱。
该是父母和儿子分手的时候了,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走出了舱房。
9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船在绕着房总半岛转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说:“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
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
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
”
10“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11可是,当天傍晚,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您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
况且,他已经五岁了,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
能不能答应我用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
12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13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三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14“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15“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
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
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
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
16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
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
17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