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根据算式填空。

算式:8÷2=()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里面有()个()。

二、仿照例子编出两道不同的应用题(提示:数量不变,应用题的事件可以变换成不同的内容)。15÷3=5例:

(1)有15名同学,平均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有几个人?(2)有15名同学,每3个人为一个小组,这些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三、三年级组买回16个实心球,12副羽毛球拍。

(1)把买来的实心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4个班,每个班分到几个实心球?

(2)如果每个班分4副羽毛球拍,能分给几个班?

(3)要想把这12副羽毛球拍恰好分完(分给全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几副羽毛球拍?

四、桌子上有一些钮扣,只告诉你这些钮扣比10个多,又比20个少,如果把这些钮扣平均分的话,分的份数与每一份的个数正好同样多,桌上有多少个钮扣?

参考答案

一、分析:本题适用于中等学生。这道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两种不同分法的基础上安排的,重点是想通过这道题掌握除法的两种分东西的方法,以及这两种分法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解答:

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 8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4 )。

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 8 )里面有( 4 )个( 2 )。

二、分析:这道题适用于中等偏上的学生。

目的:(1)掌握除法的两种分东西的方法;(2)两种分法所表示的不同含义;(3)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编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学习了数学,就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4)渗透学习数学要学的是方法,而不是具体的题目。(5)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本质上意义不变,可以变换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事件变化的只是一些外在的条件,而内在的联系是不变的。解答:略三、分析与解答:在解答这道题的每一问以前,需要学生们首先进行选择。因为如果单看每一个问题,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因此,在解答每一个问题前,首先要选择好要解决所求的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再进行解答。

(1)16÷4=4(个)

(2)12÷4=3(个)(3)12÷4=3(个)

注:(2)与(3)如果只看列式,会觉得这两道题是一样的,但无论是从条件上来讲,还是从每个列式的意义或者每一个结果表示的意义上来讲,都是不同的。四、分析与解答:

要想解决这道题,先要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决这道题的突破口有2句话,即“这些钮扣比10个多,又比20个少,如果把这些钮扣平均分的话,分的份数与每一份的个数正好同样多,”由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1)如果按照几个几的思路去考虑,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大于10小于20的数,(2)两个因数是相同的。这道题我们不妨采用枚举法来解答,由于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可以先根据分析的第二条写出所有两个因数相同的乘法算式:

2×2=43×3=94×4=165×5=256×6=36再由分析的第

一条可以知道只有算式4×4=16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正确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奖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6×3 2×5 4×6 3×4 5×6 3、填空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4=28 ( ) ×6=30 5×( ) =25 等。 (二)、探索求商的方法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算的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看书上的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

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或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在编题时要重点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教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教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求出商。 学生1:我是想,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种算法)他是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来的。 学生2: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12÷3=4(只)想:三(四)十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当学生采取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的方法时,可以用教师语言夸夸学生“他多聪明,直接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们想知道小猴是怎么算的吗? 课件展示: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正好分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从总数里3个3个往下减的,直到把桃分完。 师提问: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

二年级乘法口诀表(乘法练习、除法练习)

九九乘法表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练习一 错题统计 2×6=4×5=2×3=4×9=3×6=7×7=1×6= 7×9= 5×8= 2×9=6×7=1×3= 2×5=3×8=9×9=4×7=6×9=3×4=1×1=5×5=8×6=8×2=8×1=9×8=8×8=4×2=5×3=3×7=6×5=6×4=5×1=2×2=4×4=7×5=6×68×7=5×9=1×7=3×2=1×5=4×1=1×2=2×7=3×9=2×1=4×2=6×2=8×2=8×3=7×3=9×3=7×1=3×3=5×4=6×1=7×4=4×8=7×2=9×4=5×6=5×7=8×5=2×8=3×5=9×1=3×1=6×3=9×5=7×6=6×8=3×4=9×6=7×8=9×2=9×8=5×2=9×7= 6×4= 9×3= 8×7=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我能点亮这颗星”。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知识,如果出几道以前学的知识, 你能会做吗? 生:能 师:请说出算式地得数和用的口诀。 2× =4 3× =6 4 × =8 ×3=12 ×4=20 5 × =15 2、分一分。把6 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实物展示) 师:把6 个圆片平均分一分你有几种分法?生:把6 个圆片每3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2 份。生:把6 个圆片平均每成6 份,每份有1 个。

生:把6 个圆片6 个一份,可以分成6 份。 生:把6 个圆片每2 个一份,可以分成3 份。师:你们真是太棒了,把6 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遇到了一点小难题,你们能帮帮猴妈妈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观察回答: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图中猴妈妈摘了12 个桃。生:桌子上摆着12 个桃。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桌子上有12 个桃,一个猴宝宝分到3 个。(2-3 人说一说) 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分给几只猴宝宝? 师:你会列算式吗?生:12 ÷3=4 ?(板书12÷3=4 (只)师:你都能算出来了,那他算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吧,(拿出学具摆一摆)学生独立操作 3、展示结果生:他算得正确师:如果我们不用摆的方法,你有其他的好办法吗?小组内讨论讨论,看哪个组的办法好! 4、展示算法。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种:第一个人

用1至6的乘法口诀求商

54+7-20=61-7-40=34-8+20=33-10+7=24-7+30= 5×3=6×3=5×4=3×6=4×4=6×5=6×2= 24÷4=15÷5=12÷4=30÷5=16÷4=20÷4=18÷3= 4×6+7=5×3-8=3×3+6=5×6-8=6×5+14= □×5=306×□=18 □×4=12 □×3=12 5×□=15 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 三六十八四五二十__十八四六____三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8÷6=□想:()六十八商是() 24÷4=□想:四()二十四商是() 上边一共有__个圆,每__个一堆,平均分成了多少堆?算式:____上边一共有__个圆,平均分成了__堆,每堆多少个?算式:____ 上边一共有__个△,每__个一堆,平均分成了多少堆?算式:____上边一共有__个△,平均分成了__堆,每堆多少个?算式:____ 认真读题目,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 学校的道路两边都摆放了6盆花,每盆花里都开着5朵花 1、学校道路边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2、道路的一边一共有多少朵花? 食堂上午做了57个包子,卖掉了25个,晚上准备卖41个包子,下午还要做多少个包子才够? 小红买来5束花,每束是6朵,小明来拿走了8朵,小红还有多少朵花? 桌上一共有18个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猴可以分多少个?

6×5=4×3=6×4=6×6=5×4=2×5=6×1= 12÷2=10÷5=16÷4=36÷6=25÷5=18÷6=20÷5= 5×5+7=4×6-8=3×5+7=5×6-7=4×2+27= 用竖式计算 81-37+35=53-47+38=55-28-16=38+33+14= 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 二四得八__得六__十五二六____二十四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列出算式:()÷()=().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说()里有()个4 算式:()÷()=()表示:把()平均 分成()份,每一份是(). 加法算式: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除法算式:______ 认真读题目,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 鸡有27只,鸭的只数比鸡多18只,鸡有多少只? 这道简单的说就是求____.。算式是:______ 桌上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4个桃,一共有多少个桃? 这题简单的说就求_______。算式是:_______ 班级有30名学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个? 就题简单的说就是把()平均分成()份。算式是:_____ 小红买来20朵花,每个花瓶插5朵,要多少个花瓶?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日常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日 常练习题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8×7= 8×6= 3×2= 3×8= 8×4= 4×5= 5×7= 4×8= 9×6= 9×8= 5×8= 4×9= 3×9= 8×5= 9×3= 4×9= 8×6= 4×5= 4×8= 9×5= 3×5= 2×8= 8×5= 9×5= 4×5= 7×6= 3×9= 3×3= 8×8= 8×3= 7×7= 5×7= 9×2= 5×8= 8×4= 2×8= 4×8= 3×3= 6×4= 3×3= 9×8= 9×3= 8×7= 3×9= 6×5= 9×6= 9×9= 9×3= 9×4= 5×5= 4×4= 7×8= 3×4= 9×9= 5×3= 2×2= 5×8= 5×7= 5×9= 4×3= 4×7= 9×7= 9×8= 2×5= 7×6= 3×6= 2×8= 3×7= 3×9= 3×3= 7×8= 7×2= 3×7= 9×6= 6×3= 8×7= 8×5= 4×7= 7×6= 5×7= 4×7= 3×9= 5×3= 7×9= 6×7= 6×5= 5×6= 6×4= 4×3= 3×5= 5×2= 3×7= 7×7= 6×2= 7×5=

4×9= 6×2= 6×4= 6×7= 3×7= 2×6= 2×7= 2×8= 2×9= 7×6= 9×9= 9×6= 7×7= 8×2= 7×9= 6×6= 6×7= 6×8= 6×9= 8×7= 9×4= 9×2= 9×5= 9×4= 3×8= 8×6= 7×7= 8×8= 8×9= 3×9= 7×8= 5×4= 6×8= 7×9= 5×5= 5×5= 8×2= 5×3= 2×6= 9×5= 2×3= 6×7= 8×9= 5×8= 7×8= 6×6= 4×7= 8×7= 6×8= 9×6= 7×7= 2×2= 7×3= 7×5= 5×2= 3×6= 8×8= 4×7= 6×6= 8×7= 9×9= 5×5= 5×7= 9×5= 3×6= 4×7= 9×7= 4×8= 2×7= 5×3= 8×8= 4×3= 3×8= 5×9= 9×7= 3×6= 8×8= 3×6= 8×7= 5×8= 4×5= 5×9= 4×9= 9×6= 7×9= 3×6= 8×8= 3×2= 8×7= 5×8= 4×5= 5×9= 4×8= 9×6= 9×3= 6×4= 5×8= 3×9= 9×2= 9×9= 5×7= 5×4= 9×8= 5×9= 7×7= 9×9= 9×6= 7×7= 9×9= 6×5= 4×8= 5×9= 3×6= 8×3= 7×9= 5×8= 8×4= 4×7= 7×9= 4×7=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例7和“试一试”,第5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用1~6的乘法口读求商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感受用口诀求商的合理性;能联系除法含义解答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探索算法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培养对计算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7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出示例题: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提问:求分成了几组,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板书:8+2=) 4.谈话:怎样算出8+2的商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办法算一算,再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算出结果了吗?谁来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1)用8根小棒代替8个小朋友分一分,8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正好可以分成4份,所以8÷2=4。(2)8-2-2-2-2=0,从8里面每次减去2,4次正好减完,所以8里面有4个2,8+2=4。(3)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因为4个2人是8人,所以8÷2=4。

5.谈话: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2的商是4,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想几个2是8。因此,计算除法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例如,计算8÷2时,可以先想2乘几得8?因为“二四得八”,所以8+2=4。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用口诀求8÷2的商的思考过程,然后指名交流。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除法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揭示课题:用口诀求商) 二、教学“试一试”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提问:计算12÷3=口,要想哪句口诀?商是几?计算10÷5=口,要想哪句口诀?商是几? 讲解:第一题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就要想“三几十ニ"。因为“三四十ニ”,所以123=4。第二题被除数是10,除数是5,可以想“几五ー十"。因为“二五ー十所以10÷5=2。 3.小结:计算除法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求出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在乘法口诀中,除数可能是第一个乘数,也可能是第二个乘数。所以刚学用口诀求商时,一定要仔细地想。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2)提问:计算第一组题时,你想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第二组题呢?每组两道题在想口决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表内除法(一)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我们试一试背出乘法口诀表。(学生背出乘法口诀。) (1)用口诀算出得数。 6×3=2×4=4×5=2×3= (2)填空。 3×()=6 3×()=9 4×()=12 ()×3=12 ()×4=20 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呈现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提出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学生交流自的分法及写出的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可能方法有: ①把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第二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 ②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分12个,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③摆一摆。 每只猴对应摆3个,4只猴正好分完12个,12被分成4个3,根据3乘4等于12,三(四)十二,,那么12除以3的商是4. 这样的方法是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12,三四十二,就可以直接得出12÷3=4 …… (2)教师引导: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第三种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算一算:12÷4=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出示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习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如: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测试题 轻松过关 一、看谁先到家(共12分) 二、细心填空白(共 32 分,每空 2 分。) 1.分桃子。 有()个桃子,()个盘子,平均每盘放()个。 2.填写表格。 乘数46 乘数456 积182024 3.接力赛。 36 ()()() 4.有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每份2个,可以分成()份。 5.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18÷3 12÷6 25÷5 16÷4 ()<()<()<() 三、答案我会选(共8分,每题2分。)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 A.30 B.20 C.5 2.下列算式不能用乘法口诀“五六三十”计算的是()。 A.30-6 B.5×6 C.30÷5 3.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3 ×2 ÷6

A.在除法算式里,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B.4×3和12÷3,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C.6÷2=3读作6除2等于3。 4.□÷3=18÷6,□里应填()。 A.3 B.6 C.9 四、快乐连一连(共6分) 五、知识大拼盘(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8分) ()×6=30 ()÷3=6 ()×4=16 ()÷5=2 2.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12分) 16○4=4 8○2=16 30○5=6 24○5=19 20○4=5 5○3=15 成功晋级 六、解决问题(共22分) 1.一只小兔四条腿,多少只小兔24条腿?(5分) 2.二(1)班有30名同学,分成5个小组轮流值日,平均每个小组有几人?(5分) 3. (1)一共有多少双鞋子?(4分)

(2)有6个盒子,平均每个盒子装几双鞋?(4分) (3)每个盒子放3双鞋,需要几个盒子?(4分) 快乐挑战 思考题(共10分) ☆、◇、○分别是10以内的3个数,并且18÷☆=△,30÷△=○,☆=(),△=(),○=()。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P53---54)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掌握了理解除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用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掌握除法含义的基础上,综合使用计算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旧知引出1—6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引出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的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理解做铺垫和平均分物体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时着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情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合理性,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探索算法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培养对计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根据本课的创设意图,我创设了“复习引入→自主探索→提升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思路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学法:在学法的指导上,我遵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总结→灵活使用”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使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使学生学会优化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 二()得八三()十二二()十二 2×()=8 ()×3=12 2×()=10 2、谈话: 问同学们是否喜欢打乒乓球?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知识了解多少? (有单打、双打、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国球等等)。

6的乘法口诀求商测试题

6的乘法口诀求商测试题 一、口算123= 93= 217= 63= 164= 124= 205= 91= 186= 11= 153= 84= 二、填空 1、405=8,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5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3、183=(),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18里面有()个()。 4、□□=□ □□=□ 5、先补全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1 道乘法和2道除法算式。

四七()()八得八四()三二乘法: 除法: 除法: 6、217=( )想:( )七二一,商是( )、244=( )想:四( )二四,商是( )、三、在( )里填上“+”“-” “”或“”。 12○6=224○6=430○5=61○3=35○5=2524○6=309○3=618○3=6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489()=1865+()=8865-()=1524()=4 ()3=43()=2720()=5 ()4=8 五、选择 1、405=8,读作( )。 A 、40除以5等于8 B、40除以8等于5 C、40除5等于8 2、205=4表示( )。 A、把20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B、把2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C、20里面有5个4。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243 B、426 C、364 D、246 4、20里面有几个5?可以列式为()。 A、45=20 B、204=5 C、205=4 5、下面口诀中,只能写出一个除法算式的是()。 A、四五二 B、一五得五 C、五五二五六、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30,除数是6,(2)把40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商是多少? 多少?(3)35里面有几个5? (4)除数是6,被除数是48,商是几?七、看图写出二道乘法和二道除法算式。 1、□□=□ □□=□□□=□ □□=□八、写出6道商是7的除法算式。 ()()=7 ()()=7 ()()=7 九、解决问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课后辅导教学设计 利通区第十二小学张晓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p1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教学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乘法口诀你们背熟了吗? 播放乘法口诀儿歌,和学生一起背诵。 二、回顾方法,理解算理,归纳总结 1.出示习题:20朵红花,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朵? 提问:怎样列算式,快速写下来。 2.20是被除数,5是除数,怎么用乘法口诀求商,回顾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方法。 3.通过讲解求5个()的和是20,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 理。 4.总结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根据被除数确定口诀,比较口诀与算式,多出的数字就是商。 三、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以及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1.出示习题 提出要求: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选择两个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展示与分享 展示数学信息:有30本书,每份有5本,平均分成了6份。 提出3个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本?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每份有几本? 3.按照先算式后计算方法的模式讲解三道题。 4.观察与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一幅图,同一句口诀,问题不同算式不同。 5.小结: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6.提问:乘法与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乘法算式中的积,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和除数。 四、巩固练习 (1)学生列式 (2)出示答案 (3)因为每份的数量和平均分的份数数字同样,所以乘法算式中的乘数相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意义。

第5课时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三维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二()得八三()十二二()十二 2×()=8 ()×3=12 2×()=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8÷2=)提问: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12÷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表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 诀表人教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乘法口诀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学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二)教学策略选择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正确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奖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6×3 2×5 4×6 3×4 5×6 3、填空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4=28 ( ) ×6=30 5×( ) =25 等。 (二)、探索求商的方法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算的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看书上的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或12个桃子,

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在编题时要重点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教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教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求出商。 学生1:我是想,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种算法)他是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来的。 学生2: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12÷3=4(只)想:三(四)十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当学生采取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的方法时,可以用教师语言夸夸学生“他多聪明,直接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们想知道小猴是怎么算的吗? 课件展示: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正好分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从总数里3个3个往下减的,直到把桃分完。 师提问: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师总结: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完整版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1=10 1×2=22×2=43×2=64×2=85×2=106×2=127×2=148×2=169×2=1810×2=20 1×3=32×3=63×3=94×3=125×3=156×3=187×3=218×3=249×3=2710×3=30 1×4=42×4=8 3×4=124×4=165×4=206×4=247×4=288×4=329×4=3610×4=40 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10×5=50 1×6=62×6=123×6=184×6=245×6=306×6=367×6=428×6=489×6=5410×6=60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8×7=569×7=6310×7=70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9×8=7210×8=80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10×9=90 1×10=102×10=203×10=304×10=405×10=506×10=607×10=708×10=809×10=9010×10=100 1×11=112×11=223×11=334×11=445×11=556×11=667×11=778×11=889×11=9910×11=110 1×12=122×12=243×12=364×12=485×12=606×12=727×12=848×12=969×12=10810×12=120 1×13=132×13=263×13=394×13=525×13=656×13=787×13=918×13=1049×13=11710×13=130 1×14=142×14=283×14=424×14=565×14=706×14=847×14=988×14=1129×14=12610×14=140 1×15=152×15=303×15=454×15=605×15=756×15=907×15=1058×15=1209×15=13510×15=150 1×16=162×16=323×16=484×16=645×16=806×16=967×16=1128×16=1289×16=14410×16=160 1×17=172×17=343×17=514×17=685×17=856×17=1027×17=1198×17=1369×17=15310×17=170 1×18=182×18=363×18=544×18=725×18=906×18=1087×18=1268×18=1449×18=16210×18=180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P23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并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与除法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算理,会用“看除数、想口诀”的方法求商。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具(12个圆片或小棒)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看,今天谁来到我们的课堂,他邀请在座的小朋友到花果山一游,想不想去呀?相信这节课有孙悟空的陪伴一定会其乐无穷,大有收获。下面我们来进行整队准备出发。每组3号、4号代表小组整队报告。 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课件出示)[由每组3号回答] 三()十五()二得二()十二 ()二十三三得()四()十六 2.谁能点亮这颗星[由每组4号回答]

2×()=4 3×()=6 4×()=8 ()×3=12 ()×4=20 5×()=15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和练习做铺垫。】 3、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各小队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随着小精灵前往花果山。瞧,孙大圣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可花果山里有一位猴妈妈遇到了一件难心事,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去帮助她解决好吗?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分桃情境中,让学生以兴奋的心情投入学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合作探索。 (1)请同学们看,猴妈妈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说说, (2)怎样列式?说说理由? (3)师:12÷3等于多少呢?下面请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一组帮猴妈妈想的方法最多。 (学生可借助摆小棒、独立观察、想算理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想法。) 2、交流汇报求商的方法。 你们都帮猴妈妈想出了几种办法?哪组来交流一下。 预设交流情况: (1)减法:每分给一只小猴就少3个桃子12-3=9 9-3=6 6-3=3 3-3=0 一共可以给4只小猴。(师结合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12-3-3-3-3=0) (2)加法:先给第一只小猴3个,再给第二个小猴3个,然后给第三个小猴3个,最后剩下3个桃子正好可以给第4只小猴。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测试题 轻松过关 一、看谁先到家(共12分) 二、细心填空白(共32分,每空2分。) 1.分桃子。 有( )个桃子,( )个盘子,平均每盘放( )个。 2.填写表格。 乘数 4 6 乘数 4 5 6 积 18 20 24 3.接力赛。 36 ( ) ( ) ( ) 4.有12个 ,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每份2个,可以分成( )份。 5.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 18÷3 12÷6 25÷5 16÷4 ( )<( )<( )<( ) 三、答案我会选(共8分,每题2分。)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 )。 A.30 B.20 C.5 2.下列算式不能用乘法口诀“五六三十”计算的是( )。 A.30-6 B.5×6 C.30÷5 3.下列说法只有( )正确。 ÷3 ×2 ÷6

A.在除法算式里,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B.4×3和12÷3,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C.6÷2=3读作6除2等于3。 4.□÷3=18÷6,□里应填()。 A.3 B.6 C.9 四、快乐连一连(共6分) 五、知识大拼盘(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8分) ()×6=30 ()÷3=6 ()×4=16 ()÷5=2 2.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12分) 16○4=4 8○2=16 30○5=6 24○5=19 20○4=5 5○3=15 成功晋级 六、解决问题(共22分) 1.一只小兔四条腿,多少只小兔24条腿?(5分) 2.二(1)班有30名同学,分成5个小组轮流值日,平均每个小组有几人?(5分) 3. (1)一共有多少双鞋子?(4分)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日常练习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表 日常练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8×7= 8×6= 3×2= 3×8= 8×4= 4×5= 5×7= 4×8= 9×6= 9×8= 5×8= 4×9= 3×9= 8×5= 9×3= 4×9= 8×6= 4×5= 4×8= 9×5= 3×5= 2×8= 8×5= 9×5= 4×5= 7×6= 3×9= 3×3= 8×8= 8×3= 7×7= 5×7= 9×2= 5×8= 8×4= 2×8= 4×8= 3×3= 6×4= 3×3= 9×8= 9×3= 8×7= 3×9= 6×5= 9×6= 9×9= 9×3= 9×4= 5×

5= 4×4= 7×8= 3×4= 9×9= 5×3= 2×2= 5×8= 5×7= 5×9= 4×3= 4×7= 9×7= 9×8= 2×5= 7×6= 3×6= 2×8= 3×7= 3×9= 3×3= 7×8= 7×2= 3×7= 9×6= 6×3= 8×7= 8×5= 4×7= 7×6= 5×7= 4×7= 3×9= 5×3= 7×9= 6×7= 6×5= 5×6= 6×4= 4×3= 3×5= 5×2= 3×7= 7×7= 6×2= 7×5=

4×9= 6×2= 6×4= 6×7= 3×7= 2×6= 2×7= 2×8= 2×9= 7×6= 9×9= 9×6= 7×7= 8×2= 7×9= 6×6= 6×7= 6×8= 6×9= 8×7= 9×4= 9×2= 9×5= 9×4= 3×8= 8×6= 7×7= 8×8= 8×9= 3×9= 7×8= 5×4= 6×8= 7×9= 5×5= 5×5= 8×2= 5×3= 2×6= 9×5= 2×3= 6×7= 8×9= 5×8= 7×8= 6×6= 4×7= 8×7= 6×8= 9×6= 7×7= 2×2= 7×3= 7×5= 5×2= 3×6= 8×8= 4×7= 6×6= 8×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_计算题

计算题 1.口算. 5×2=6÷2=8÷4=20÷5=4×3=24÷4=16÷4=9÷3=25÷5=12÷6=3×2=10÷2=30÷6=9+3=6÷6=15÷5=3×2=20÷4= 2.看谁能在3分钟内完成下面各题. 10÷2=4÷2=6×3=5×5=18-8=18÷3=18÷6=25÷5=20÷4=4×3=5×2=18-3=5-5=30÷6=20÷5=5×6=24÷4=6×3=12÷4=6×6=4×1=40-27=15÷3=36÷6= 3.列式计算. (1)4个6相加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除数是25、除数是5、商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里面有几个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4、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除以4、商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口算. 10、3、2、4、12、6、4、3、5、2、6、5、5、12、1、3、6、5 2.看谁能在3分钟内完成下面各题. 5、2、18、25、10、 6、3、5、5、12、10、15、 0、5、4、30、6、18、3、36、4、13、5、6 3.列式计算. (1)6×4=24 (2)25÷5=5 (3)18÷3=6 (4)4×3=12 (5)20÷4=5 (6)24÷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