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诓.骗(kuāng) 和.谐(hé) 懦.夫(nuò) 前仆.后继(pú)B. 停滞.(zhì) 汲.取(xí) 灌溉.(gài) 舍.身求法(shě)C. 豢.养(huàn) 折.扣(zhé) 监.护(jiān) 锲.而不舍(qì)D. 中.伤(zhòng) 懒惰.(duò) 烦闷.(mèn) 根深蒂.固(d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渺茫塑像画龙点睛B. 压榨尴尬走头无路C. 鲁顿探求自暴自弃D. 繁殖祟拜众叛亲离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不知叔叔说了一句什么话,爷爷大发雷霆....。
B. 任何谣言总会不攻自破....的。
C. 领导的那番话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D. 一面之词实在不足为据....,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观众听完张惠妹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B.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C.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 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____,对生命的________,对死亡的________,对亲人的________,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着——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 .玄.虚(xuán) 渺.茫(miǎo)省.悟(shěng)譬.如(pì)B .脊.梁(jí) 诬.蔑(wū)诓.骗(kuāng)停滞.(zhì)C .探.求(tàn) 压榨.(zhà) 汲.取(jí) 渊.博(yuān)D .不懈.(jiě) 遁.词(D ùn) 懦.夫(nuò) 豢.养(huà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分)前仆后继自欺欺人辨伪去妄默守成规莫不关心持之以恒契而不舍根深帝固行之有效不言而喻自暴自弃轻而易举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 .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删掉“的原因”)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3分)A .“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
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
如果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五)(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知识运用(12分)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诓.骗(kuāng) 和.谐(hé) 懦.夫(nuò) 前仆.后继(pú)B.停滞.(zhì) 汲.取(xí) 灌溉.(gài) 舍.身求法(shě)C.豢.养(huàn) 折.扣(zhé) 监.护(jiān) 锲.而不舍(qì)D.中.伤(zhòng) 懒惰.(duò) 烦闷.(mèn) 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塑像画龙点睛B.压榨尴尬走头无路C.鲁顿探求自暴自弃 D.繁殖祟拜众叛亲离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知叔叔说了一句什么话,爷爷大发雷霆....。
B.任何谣言总会不攻自破....的。
C.领导的那番话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D.一面之词实在不足为据....,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观众听完张惠妹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B.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测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玄虚(xuán) 渺茫(miăo) 探求(tàn) 搽粉(chá )B、诓骗( kuāng ) 折扣(shé) 墨守(mò) 帝喾( kù)C、停滞(zhì) 推敲(qiāo) 虚妄(wàng) 颛顼( xū)D、压榨(zhà) 汲取(jí ) 摧残( cuī ) 豢养( huàn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式( mó ) 渊博(yuān) 孜孜不倦( zī ) 懦夫(nuò)B、汲取(jī ) 压榨(zhà) 持之以恒(héng) 优雅( yǎ)C、机械(jiè ) 路径(jì n g) 根深蒂固(dì )盲从(máng)D、探求(qiú) 典型( xín ) 锲而不舍(qiè ) 家谱( pǔ)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汗水/可汗中伤/一语中的降妖除魔/从天而降B、鲁钝/打盹偷懒/天籁自我崇拜/鬼鬼祟祟C、尽量/尽管参差/参天大树烦闷不已/闷闷不乐D、塑像/追溯懦夫/风流儒雅用心栽培/别出心裁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程颐(yíng) 步骤(zhòu) 停滞不前(zhì )鲁钝(dùn)B、大儒( rú ) 思索(suŏ) 腐草为萤(yíng) 譬如(pì)C、塾师( shú ) 譬如(pì )辨伪去妄(wàng) 压榨(zhà)D、懒惰(duò) 墨守( mò ) 流俗传说( sú ) 遁词(dùn)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倘若(tăng) 诓骗( kuàng) 脊梁(jì ) 尴尬(gà)B、渺茫(miăo) 省悟( shěng) 脂粉(zhī) 玄奘(zàng)C、笼罩(lŏng) 抹杀(mŏ) 宰相(xiàng) 贸然(mào)D、慨叹(gài) 玄虚(xuán) 筋骨(jīn) 涵养(hán)6、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抹杀(mo) 腐朽(xia) 脊梁(j 模式(m6)B、遁词(duin) 省悟(xing) 慨叹(kai) 譬如(pi)C、鲁钝(dun) 汲取(j) 玄虚(xuan) 滞留(zhi)D、骗( (kuang) 诬蔑(w) 创意( (chuan) 豢养(huan)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搓捻吵闹声孜孜不倦画龙点晴B、凛冽摆架子轻而易举自暴自弃C、鲁钝创造主持之以恒走头无路D、聒噪茅草房不攻自破不足为矩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倘若六贤祠一丝一豪一点一滴B、金刚无字碑走头无路众所周知C、卦辞茅草房画蛇添足陷入绝镜D、封锁安魂曲自告奋勇接二连三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辨别是非寸步难行富国强兵B、不求甚解不攻自破耳目一新欢天喜地C、寸土必争入木三分孤方自赏艰难困苦D、耳闻目睹见多识广开卷有益拾金不昧10、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壮元麻醉埋头苦干B、何尝诬篾求神拜佛C、依赖光耀舍身求法D、家谱摧残不足为句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功自破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殷勤徘徊隳.突(suí) 琼.楼玉宇(qióng)B、号呼宫阙燕.然(yān)死者相藉.(jiè)C、婵娟武敛绮.户(qǐ) 哗然而骇.(hài)D。
孀妻莅事始龀.(chǐ) 汪然出涕.(tì)(解析:A、“隳”应读作“huī”;C。
“武”应写作“赋”;D。
“龀"应读作“chèn”。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夜吟.应觉月光寒(叹息)(2)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何,为什么)(3)惩.山北之塞(苦于)(4)一厝.朔东(放置,通“措”)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2分)A。
司命之所属.(隶属,管辖)B、乡邻之生日蹙.(困窘,窘迫)C、操.蛇之神闻之(持,拿)D。
无陇断..焉(阻断)(解析:D、陇断:高大的山冈、)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C)(2分)A、居.十日B、是以无请.也C、君将哀.而生之乎D、则久已病.矣(解析:A。
古义:过了;今义:住,住的地方;B。
古义:询问;今义:请求,邀请;C、怜悯、哀怜;D、古义:贫困;今义:疾病。
)5。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2分)A。
北山/愚公长息曰B、使人/索扁鹊C、太医/以王命聚之D、号呼/而转徙(解析:A、北山愚公/长息曰。
)6、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2分)例句:其如土石何?A。
甚矣,汝之不惠、B。
君将哀而生之乎?C。
何苦而不平?D。
桓侯遂死。
(解析:例句是反问句、A、倒装句;B。
省略句;C。
反问句;D、陈述句。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D)(2分)A、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其诗多咏山水田园。
王维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B。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知识梳理与复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含答案1.给下面带点字注音。
玄.虚( ) 麻醉.( ) 渺.茫( ) 摧.残( )诓.骗( ) 大儒.( ) 流.俗( ) 虚妄.( )盲.从( ) 墨.守( ) 停滞.( ) 探.求( )压榨.( ) 折.扣( ) 印刷.( ) 推敲.( )素.材( ) 凶险.( ) 鲁钝.( ) 豢.养( )中.伤( ) 模.式( ) 遁.词( ) 懦.夫( )2.根据注音写汉字。
kǎi( )叹家pǔ( ) jǐ( )梁诬miè( )chá( )粉 pì( )如步zhòu( ) chuàng意( )路jìng( ) 排bǎn( ) 缺fá( ) 关jiàn( )根jù( ) chóng拜( ) sù( )像 qiáo( )夫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古伤筋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不足为据B.不攻自破腐草为萤前仆后继行之有效C.持之以恒不言而遇根深蒂固自言自语D.画龙点睛轻尔易举自暴自弃走投无路4.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锻练明辨惯通省悟众判亲离随随便便挥豪(1)_______改为_______ (2)_______改为_______(3)_______改为_______ (4)_______改为_______5.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选填上恰当的词语。
(1)于是有人_______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慨叹感叹)(2)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_______上。
(辨析明辨)(3)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_______的人。
(开拓性创造力)(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_______。
(根深蒂固树大根深)6.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 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步过东冈。
(秦观《行香子》)(2)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3) 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5) 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
(8)当朋友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时,我们可以引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友人着眼未来,勇敢向前。
阅读语段,完成2、3 题。
(4 分)《孟子》中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yán伸。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亘.古不变。
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pò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中华儿女身上炽.热而厚重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的薪火世代传承,使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却总能浴火重生。
2. 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020-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第五单元 【过关测试卷】(部编版)

初中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Unit 1 of junior high school精品资源·备战中考过关测试(本试卷共21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中伤(zhōng)压榨(zhà) 舍身求法(shě)孜孜不倦(zhī)B.遁词(dùn)折扣(zhé)前仆后继(pū)求神拜佛(fó)C.停滞(zhì)创意(chuàng)持之以恒(hén)行之有效(xíng)D.豢养(huàn)汲取(jí)埋头苦干(mái)东山樵夫(jiāo)【答案】B【解析】A.“zhōng”应为“zhòng”,“zhī”应为“zī”;C.“hén”应为“héng”;D“jiāo”应为“qiá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渺茫 鲁钝 璀璨 腐草为萤B.框骗繁殖盲从自爆自弃C.视察虚妄墨守根深缔固D.关键灌溉疲惫走头无路【答案】A【解析】B.“框”应为“诓”,“爆”应为“暴”;C.“缔”改为“蒂”;D.“头”改为“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骆宾王才华绝世,身世飘零,遭际坎坷,他的书信也都怀古伤今,一咏三叹,苍凉飘逸。
B.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C.他的这番话在他的演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D.ofo投资人朱啸虎在接受采访中坦言:“我们不希望ofo和摩拜单车打到山穷水尽再合并。
”【答案】B【解析】“不言而喻”是指不用说话就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不可理喻”。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20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遁.词(dùn) 框骗埋.头苦干(mái) 走头无路B.压榨.(zhà) 视察前仆.后继(pū) 行之有效C.停滞.(zhì) 璀璨持之以恒.(hén) 自爆自弃D.中.伤(zhōng) 鲁钝孜.孜不倦(zī) 根深缔固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ofo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不希望ofo和摩拜单车打到山穷水尽....再合并。
”B.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C.拥有完美而丰富的人生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这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奋斗。
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南昌“拐杖老师”坚守讲台约40余年,只为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
C.一个人能否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D.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的现状,国家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实际上,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只是物质的遗存,这包括遗物和遗迹。
②什么是考古学?③这就是它与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的狭义历史学的最重要的不同点。
④所以有人把专门利用文献记载作古代研究也称为考古学,这是不符合现代考古学的含义的。
⑤有些人望文生义,偏重一个“古”字,以为只要是考证古代的事物,不管它是根据文献资料,还是根据实物资料,都可算是考古学。
A.①③②⑤④B.②⑤①③④C.④⑤②①③D.⑤②④③①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这就是安静。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
A.一条河从不炫耀自己的深奥当你遭遇不幸、心烦意乱时B.一朵花从不夸赞自己的艳丽当你取得成绩、心花怒放时C.一个人从不吹嘘自己的渊博当你受到表扬、眉开眼笑时D.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唐]岑参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③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
③赤亭道口: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塞外酷热难耐,后写塞外人迹罕至,交代了环境的恶劣。
B.颔联明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不要羁于乡愁。
C.颈联以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表现了对李副使的依依不舍。
D.尾联写出了诗人对李副使的赞美,勉励其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火山”和“赤亭道口”烘托出了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
B.颔联中的“岂能”故作反问,暗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思乡心切。
C.这首诗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使得表达亲切洒脱。
D.这首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曾樱,字仲含,峡江人。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历郎中。
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
诸御史巡盐、仓、江、漕及提学、屯田者,皆操举劾权。
樱持身廉,为政恺悌①公平,不畏强御。
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
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②。
”因自署下考③,杜门待罪。
抚按亟慰留④,乃起视事⑤。
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
实移檄⑥以“尔”“汝”侮之,樱亦报以“尔”“汝”,卒.不屈。
【注】①恺悌:和乐平易。
②无状:罪不可言。
③自署下考:把自己列为下等。
④慰留:安慰。
⑤起视事:出来办公。
⑥移檄:发公文。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授/工部主事B.为政/恺悌公平C.抚按亟/慰留D.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恐( ) (2)从( ) (3)卒(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曾樱主要做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都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
(4)正莺儿啼,__________________,蝶儿忙。
(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
(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8)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后生可畏刘斌立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
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
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
”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你可别小瞧这小子。
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
”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
他今天夹克上带钉,明天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师考试前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那桌子没了,常远也没了踪影。
问老李,老李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的一个酒吧里演出去了。
他爸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现在的年轻人啊……”⑧一年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收到老李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他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
我也是服了!”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
”我带点调侃地回复。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交集。
B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头条新闻。
矿务局部分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
遇难矿工的家属,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B12就当矿难的悲哀慢慢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吸引了我: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
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让我震惊。
B13我立刻致电老李,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B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B15“还真不是。
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
听他爸说,常远在那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
后来他自己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B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B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3.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3分)____________——被逼备考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穷人打官司14.读文中画线句子,完成题目。
(6分)(1)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表达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B12段中画线处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篇幅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