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桃源县漳江小学王妍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9页例10。
教学目标:1.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提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与同伴交流、思辩,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各种图片。
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要到了,你们开心吗?参加运动会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活跃校园气氛,还能为班集体赢得荣誉。
王老师班上也在积极为运动会做准备呢!可是呢,王老师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2.师:①看,开幕式开始了,咱们班的同学手拿小红旗进场,准备的材料能做25.71面小红旗,实际上能做面小红旗。
(课件左边出示图片,右边出示问题。
)②爸爸为小军买了33个羽毛球用来训练,1盒装6个,需要个盒子装完。
③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运动会纪念徽章,带的钱够买12.62个徽章,实际上能买个徽章。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小结:是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去确定。
3.师:那么,王老师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帮忙解决吧。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同时出示两个例题:(1)王老师要将2.5kg运动饮料(2)王老师要用一根25m长倒在杯子里,每个杯子最多装0.4kg。
的丝带为运动员包装礼盒,需要准备几个杯子?每包装一个礼盒要用1.5m丝带。
这根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题,圈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2.列式解决问题。
(指名学生读自学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同课异构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同课异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和应用。
2.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际问题案例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学校一次户外活动,需要租车,一辆车可以坐40人,现在有42人,需要几辆车?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近似值的实际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老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2、老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刚好是小强的生日,他邀请了我们全班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大家想去吗?3、(播放去小强家的录像课件)4、(播放课件)进门后:瞧,小强好像有点烦恼,那我们去问一下他。
小强说:“我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我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他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我担心他不能准时赶到。
”5、老师:你知道小强有什么烦恼吗?能帮助他解决吗?6、出示题目: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7、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8、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9、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1)播放课件:(走进厨房)瞧,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那我们也去问一下她。
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教学难点:1. 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四舍五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四舍五入是一种常见的近似方法。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数近似到某个整数,除了四舍五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进一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向上取整到最近的整数。
2. 举例说明“进一法”的应用场景,如:购买物品时,不足一元的零钱需要向上取整。
3.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进一法”?4. 介绍“去尾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数。
5. 举例说明“去尾法”的应用场景,如:将时间精确到分钟,秒数部分采用去尾法。
6.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去尾法”?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共同评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这两种近似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何时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近似值的实际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和“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复习题:上周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的蔬菜,每千克6.46元,我用计算器算一了下,一共是13.566元,商标上的价格是13.57元,收银员收了13.6元。
提问学生:收银员收的钱和商标上的价格利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学生问答:利用“四舍五入”法。
(此处可以提问学生)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因为人民币的面额最小是“分”,所以商标上的价格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而生活中常用的最小的人民币面额最小是角,所以收银员收了我13.6元,由此可见利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应用。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种在生活中用到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拓展新知:1、教学例12(一)课件出示例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列式。
教师板书:2.5÷0.4=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教师提问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6.25个,6个,7个等。
教师反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结果,能否运用“四舍五入”法。
6.25:请你给老师拿6.25个瓶子好吗?6个:6个瓶子能将个2.5千克的油装完吗?不能,剩下的怎么办?等式后面应该怎么写?写6不对,写7又容易和“四舍五入”法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写准确结果。
因为可以装6瓶完整的,剩下的还需要1个瓶,所以最后我们整数部分的6加上1是7 。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处理小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10分钟)1. 教师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举例,加深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区别,总结两者的特点。
三、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3. 教师通过实例,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区别。
2. 学生能熟练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学会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例如,小明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客厅,请问他需要多少块地砖?2. 新课导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用普通的除法计算出的结果并不是整数,而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购买半块地砖,所以我们需要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3.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和原理(1)进一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上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大一些。
例如,5除以0.5的结果是10,但实际需要11块地砖,所以用“进一法”得到的结果是11。
(2)去尾法:将除法的结果向下取整,即使得商数比实际结果略小一些。
例如,4除以0.5的结果是8,实际需要8块地砖,所以用“去尾法”得到的结果是8。
4.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购买材料时如何计算所需数量等。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并尝试解决。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近似值的实际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页的例题12。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一)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老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2、老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刚好是小强的生日,他邀请了我们全班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
大家想去吗?3、(播放去小强家的录像课件)4、(播放课件)进门后:瞧,小强好像有点烦恼,那我们去问一下他。
小强说:“我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我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他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我担心他不能准时赶到。
”5、老师:你知道小强有什么烦恼吗?能帮助他解决吗?6、出示题目: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0千米。
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7、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8、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9、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近似值的实际应用》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1)播放课件:(走进厨房)瞧,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那我们也去问一下她。
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留两位小数:3.42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
问题二
请你们判断该怎样取近似值。
(1)、每个盒子放3个桔子,共有6个,可以 放满几盒?7个可以放满几盒?8个呢?
(2)、每个盒子放3个桔子,共有6个,至少 准备几个盒子?如果有7个,至少准备几个 盒子?8个呢?
问题三
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 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 装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 瓶?
②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 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支 去尾法 11÷2.5=4.4(支)≈5(4( 支 ) )进一法
③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 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 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个)≈12(个)去尾法
④赵老师家4个月用水45吨,平均每月用 水多少吨?(保留整数) 11( 吨 ) 四舍五入法 45÷4=11.25(吨)≈12( 吨 )进一法
【130÷15≈8(个)去尾法】
②: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 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 纸箱呢? 130÷15=8.66· · · (个 )
【130÷15≈9(个)进一法】
③: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 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男上衣? 42÷2.5=16.8(件)
①方法一:2.5÷0.4 = 6.25(个) ②方法二:2.5÷0.4 = 6.25 ≈ 6(个)
③方法三:2.5÷0.4 = 6.25 ≈ 7(个)
进一法
在保留整数时,不管小数部分 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
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 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 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 装几个礼盒?
请同学们看书,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 “四舍五入法” 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 广泛应用。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 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你能举一个“进一法”或“去尾法”的例子 吗?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42÷2.5≈16(件)去尾法】
④:仓库有18.6吨水泥,用载重2.5吨的卡车运 到工地,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运完? 18.6÷2.5=7.44(辆)
【18.6÷2.5≈8(辆)进一法】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ד,并改正。)
①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 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几只桶去买油? 10÷4=2.5(只)≈2( 只 ) )去尾法 3( 只 进一法
5、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 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 6、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 多少车? 进一法
7.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 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 8.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 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去尾法
考考你们的眼力,下面各题怎样取近似值才 合适?
1、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了15个茶杯。每个大约 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 样的衣服? 去尾法 3、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 去尾法 多少天? 4、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 进一法 要用多少个盒子?
在一张长17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 要剪出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最多剪出这 样的正方形几个?
长:8÷4=2(个) 宽:17÷4=4.25 ≈(个) 总共:4×2=8(个)
8厘米
17厘米
谢 谢
同学们,这 节课我们有哪 些收获?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 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 进一法 10、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 去尾法 34张纸可以折几架? 11、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 买几支? 去尾法
12、校办工厂把1010个乒乓球装箱,每20个装 一纸箱,需要多少个纸箱? 进一法
①方法一:25÷1.5=16.66· · · (个)
问题四
②方法二:25÷1.5=16.66· · · ≈ 17(个)
③方法三:25÷1.5=16.66···≈ 16(个)
去尾法
在保留整数时,不管小数部分 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
对比两个题目: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进一法 2.5÷0.4=6.25 (个) 2.5÷0.4≈7(个) 去尾法 25÷1.5=16.666· · · · · · (个) 25÷1.5≈16 (个) 四舍五入法
自学检测:
1、填空 (1)一堆沙子要运5.3次,实际要运( ) 次。 (2)一块花布可做3.8件裙子,实际能做 ( )件。 (3)一批纸可以装订45.6本作业本,实际能 装订( )本。
下面各题怎样取近似值才合适?
①: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 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可以装满 几个纸箱呢? 130÷15=8.66 · · · (个 )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问题一
昨天,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
的桔子,每千克6.46元。总共多少钱?
2.1×6.46= 13.566(元)
≈ 13.57 (元)
四舍五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近似数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1.29≈
≈ ≈
0.056 ≈
4.6372 ≈ 7.2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