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14805
交换机带外管理及端口识别

交换机带外管理及端口识别一、实验目的1熟悉普通二层交换机的外观;2、了解普通二层交换机各端口的名称和作用;3、了解交换机最基本的管理方式一一带外管理的方法。
二、应用环境网络设备的管理方式可以简单地分为带外管理( out-of-band )和带内管理(in-band)两种管理模式。
所谓带内管理,是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业务信息通过同一个逻辑信道传送,简而言之,就是占用业务带宽;而在带外管理模式中,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业务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也就是设备提供专门用于管理的带宽。
目前很多高端的交换机都带有带外网管接口,使网络管理的带宽和业务带宽完全隔离,互不影响,构成单独的网管网。
通过Con sole 口管理是最常用的带外管理方式,通常用户会在首次配置交换机或者无法进行带内管理时使用带外管理方式。
带外管理方式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管理方式。
带外管理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Win 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超级终端程序来连接交换机,当然,用户也可以采用自己熟悉的终端程序。
Con sole 口:也叫配置口,用于接入交换机内部对交换机作配置;Con sole线:交换机包装箱中标配线缆,用于连接con sole 口和配置终端。
三、实验设备1、D CS-3926S交换机1台2、P C机1台3、交换机con sole 线1根四、实验拓扑;交沁口!I- *1__ai/ ;交换机Console线/ -----------------■K, di.i*. i* iK. %i «八一‘沪:PC机的串口; ...........; .................................. J将PC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 sole 口用con sole 线如图连接。
五、 实验要求1正确认识交换机上各端口名称;2、 熟练掌握使用交换机 con sole 线连接交换机的con sole 口和PC 的串口;3、 熟练掌握使用超级终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交换机带外管理和带内管理

我要出差了
知识储备
2. 如何操作才能实现telnet远程登陆呢?
带内管理
知识储备
Telnet远程交管换理机交的换管机理实方现式方法
带内管理
console线
IP
Name
密码
交换机第一次配置时,必须采用Console配置口进 行配置,该方式属于带外管理,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配置 交换机支持带内管理。 Telnet是典型的带内管理方式。
若网络管理员忘记交换机的登陆密码,该怎么解决 呢?请同学们自行思考。
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主讲:
大型园区网络
核心交换机
Internet 路由器
接入交换机
1
2
汇聚交换机
这么多!
3456源自实训目的熟悉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区别 掌握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实现方式 灵活使用带内和带外方式管理交换机
实训步骤
【 上
一
机 实
二
操
】
三
四
任务描述 知识储备 任务实施 总结拓展
任务描述
假设你是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你希望 在以后工作中能在办公室或者出差时远程管 理公司的交换机,该如何实现呢?
知识储备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带外管理
带内管理
console线
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
telnet
知识储备
带内管理
练习题
1. 若实现案例中提出的远程管理可以选用以下哪种方式?
A. console带外管理方式 B. telnet带外管理方式 C. telnet带内管理方式 D. console带内管理方式
带外网管带内网管

带外⽹管带内⽹管1、基本概念带外管理(out-of-band):是指⽹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户⽹络的承载业务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
带内管理(in-band):是指⽹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户⽹络的承载业务信息通过同⼀个逻辑信道传送。
像Openview、CiscoWorks、Tivoli 这类的⽹管软件系统都是带内⽹管,⽹管系统必须通过⽹络来管理设备。
2、带外⽹管的组成控制台服务器(Console Server)、KVM服务器、智能电源管理器(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Units)、带外⽹管Manager(Network Management)等组成。
3、带外⽹管的功能1)设备紧急访问通道:所有可以使⽤命令⾏进⾏配置的设备(⽹络设备、存储设备、unix服务器、linux服务器、win2003服务器、甚⾄PBX)都有 console⼝或RS-232串⼝,通过这些管理接⼝可以直接使⽤命令控制设备。
控制台服务器连接到设备console或串⼝,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能够通过⽹络或者拨号⽅式访问到控制台服务器就对设备进⾏操作。
KVM服务器连接到设备的⿏标接⼝、键盘接⼝、视频输出接⼝。
KVM OVER IP使⽤户可以⽤⾃⼰的⿏标、键盘远程控制设备,同时视频输出到⽤户本地的显⽰器上。
使⽤控制台服务器+KVM组合,可以解决所有设备的⾮硬件故障。
2)集中访问控制:由于带外⽹管提供了访问设备的通道,因此可以把通过⽹络访问设备(Telnet等⽅式)⽅式进⾏严格限制,可以降低⽹络安全隐患。
⽐如限定特定的IP地址才可以通过Telnet访问设备。
⼤部分的访问均通过带外⽹管系统进⾏,可以把整个IT环境设备的访问统⼀到带外⽹管系统。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各⾃为政不同,通过带外⽹管可以很容易做到不同⽤户名登录对应不同设备管理权限,⼀个IT TEAM可以根据各个⼈员职责不同进⾏授权。
3)操作⽇志记录:通过控制台服务器访问设备,所有的命令及结果都会被以⽂件⽅式记录下来。
带外网管技术原理介绍

7
相关产品总览
远程串口管理 远程KVM管理
服务器 KVM接口 和USB接口 服务器 电源接口
远程电源管理
网络设备
Console接口
网络设备
电源接口 CIM
UTP5
UTP5
数字式Serial切换器
数字式KVM切换器
数字式电源管理器
MDCN/ IP承载网
8
系统集中管控平台
集中访问、验证 远程管理员
Linux
UNIX
异常事件
SUN
带外网管弥补带内网管不足(快速解决问题)
原因 一:单板故障导致脱 网 二:端口故障导致脱 网 三:网络拥塞导致脱 网 四:病毒攻击导致脱 网 五:主控板故障导致 脱网 六、软件升版导致临 时脱网 总结: 带内网管(VNC、Telnet、SSH等)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 故障解决小时计算。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 故障解决小时计算。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 故障解决小时计算。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 故障解决小时计算。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 故障解决小时计算。 无能为力,需要本地专业力量到 现场完成升版。 所有脱网故障都不能处理,不具 备远程软件升版功能。 带外网管 可远程快速处理,相当于技术工 程师立即到本地,故障解决30分钟 内。 可远程快速处理,故障解决30分 钟内。 可远程快速处理,故障解决30分 钟内。 可远程快速处理,故障解决30分 钟内。 只有两个主控板故障情况下需要 本地专业处理;80%能够处理。 可远程实施,减少时间和人员的 投入,降低成本。 完成绝大部分脱网故障处理,并 具备远程软件升版功能。
运营商行业 带外管理技术原理介绍
带外管理使业务不间断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运行状态下均可提供对网络资产的访问和控制。
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种管理模式。
所谓带内管理,是指管理控制信息与数据业务信息 通过同一个信道传送。使用带内管理,可以通过交换机 的以太网端口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配置,目前我们使用 的网络管理手段基本上都是带内管理。
【基本原理】
在带外管理模式中,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
数据业务信息在不同的信道传送(使用交换机的
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引入案例】
A单位要进行网络升级改造,购置了一批全新的
网络设备,其中交换机的数量最多,这些新的交换
机将分布在各楼层、各片区,网络中心的管理员负
责它们的安装、调试以及日后的管理和维护。面对
数量众多且物理位置相距较远的交换机,网管人员
必须找到一种省时、便捷的网络管理方式。
【基本原理】
concole口)。
【基本原理】
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带内管
理的管理控制信息占用业务带宽,其管理方式
是通过网络来实施的,当网络中出现故障时,
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管理控制都无法正常进行 ,这是带内管理最大的缺陷;
而带外管理是设备为管理控制提供了专门的带 宽,不占用设备的原有网络资源,不依托于设 备自身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接口。
从交换机的访问方式来说,通过Telnet、Web、
SNMP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都属于带内管理,
而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对它进行管理的方式属于
带外管理。
一、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本地登录是登录交换机的最基
本的方式,也是配置通过其他方式登录交换机的基础。用户 终端的通信参数配置要和交换机Console口的配置保持一致, 才能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上。
实验三 交换机的带内和带外管理

实验三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实验目的】1、熟悉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区别2、掌握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实现方式3、灵活使用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方式交换机【引入案例】A单位要进行网络升级改造,购置了一批全新的网络设备,其中交换机的数量最多,这些新的交换机将分布在各楼层、各片区,网络中心的管理员负责它们的安装、调试以及日后的管理和维护。
面对数量众多且物理位置相距较远的交换机,网管人员必须找到一种省时、便捷的网络管理方式。
【案例分析】交换机是网络中除终端计算机外使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网络设备,特别是像A单位这种比较大型的内部网络,交换机的维护管理工作更是频繁。
如果每台交换机都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配置管理,网管人员的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而当交换机出现故障,更不能及时排除。
实际上,我们可以使用Telnet、Web 等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也就是交换机的带内管理。
我们只需要在交换机上把带内管理模式配置好,网管人员只需坐在控制机房,通过远程登录就可以对遍布各个角落的交换机管理配置。
【基本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两种管理模式。
所谓带内管理,是指管理控制信息与数据业务信息通过同一个信道传送。
使用带内管理,可以通过交换机的以太网端口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配置,目前我们使用的网络管理手段基本上都是带内管理。
在带外管理模式中,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数据业务信息在不同的信道传送。
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带内管理的管理控制信息占用业务带宽,其管理方式是通过网络来实施的,当网络中出现故障时,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管理控制都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带内管理最大的缺陷;而带外管理是设备为管理控制提供了专门的带宽,不占用设备的原有网络资源,不依托于设备自身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接口。
简单地说,交换机的带外管理就是不通过交换机的以太网口进行管理的方式,而带内管理的管理信息则需要通过交换机的以太网口来传送。
从交换机的访问方式来说,通过Telnet、Web、SNMP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都属于带内管理,而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对它进行管理的方式属于带外管理。
交换机的几种配置模式的介绍

交换机得几种配置模式介绍2016-08-03弱电行业网交换机得几种配置模式简介k普通用户模式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得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等©2、特权用户模式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瞧交换机得配置信息与调试信息等等。
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得配置、具体配置以后介绍。
4、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 ist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得配置、具体配置以后介绍。
5、vtan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vlan VIan-number即可进入vlan配置模式、在该配置模式下可以完成vlan得一些相关配置。
6、恢复交换机得缺省配置在实验开始时、为了不让实验受交换机以前得配置影响、常常需要先恢复交换机得缺省配置。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顺序使用erase、restet 命令即可恢复交换机得缺省配置。
交换机说明说明1:在实验环境中、如果配置两个vlan:VIan1 vlan2、注意其中vlard就是交换机默认得vlan.既不能创建也不能删除、所有端口都属于VIard、所以应该首先创建VIan2、然后为各个vIan分配端口(switchport interface-1 ist)说明2:① 在使用命令行进行配置得时候、在任何模式下均可以使用“?” 来帮助我们完成配置。
②使用“?”可以查询任何模式下可以使用得命令;或者某参数后而可以输入得参数;或者以某字母开始得命令。
例如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或“show ? ”或“S? ”、可以瞧瞧它们分别有什么帮助信息显示。
如果您不能确认当前模块所在得插槽得编号、可以通过命令行中得show命令来查瞧插槽以及插槽上得端口信息;也可以在路由器特权EXEC模式下执行show version命令、在路由器版本信息中有每个模块所在插槽编号得信息。
可网管交换机基础知识及管理方式电脑资料

可网管交换机基础知识及管理方式 -电脑资料可网管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可网管交换机及其管理方式,交换机是局域网最重要的网络连通设备,局域网的管理大多会涉及交换机的管理,可网管交换机基础知识及管理方式。
然而许多校园网的网管对交换机配置还非常陌生,今天我们就讲一讲什么是可网管交换机?可网管交换机能管理什么?什么是可网管交换机按是否可网管,交换机分为可网管交换机和不可网管交换机。
这两种交换机的区别在哪里呢?不可网管的交换机是不能被管理的,这里的管理是指通过管理端口执行监控交换机端口、划分VLAN、设置Trunk端口等管理功能。
而可网管交换机则可以被管理,它具有端口监控、划分VLAN等许多普通交换机不具备的特性。
一台交换机是否是可网管交换机可以从外观上分辨出来。
可网管交换机的正面或背面一般有一个串口或并口,通过串口电缆或并口电缆可以把交换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这样便于设置。
可网管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可网管交换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管理:通过RS-232 串行口(或并行口)管理、通过网络浏览器管理和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管理。
1.通过串口管理可网管交换机附带了一条串口电缆,供交换机管理使用。
先把串口电缆的一端插在交换机背面的串口里,另一端插在普通电脑的串口里。
然后接通交换机和电脑电源。
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里都提供了“超级终端”程序。
打开“超级终端”,在设定好连接参数后,就可以通过串口电缆与交换机交互了,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并不占用交换机的带宽,因此称为“带外管理”(Out of band)。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交换机提供了一个菜单驱动的控制台界面或命令行界面。
你可以使用“Tab”键或箭头键在菜单和子菜单里移动,按回车键执行相应的命令,或者使用专用的交换机管理命令集管理交换机,电脑资料《可网管交换机基础知识及管理方式》。
不同品牌的交换机命令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品牌的交换机,其命令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itch(config-line)#login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123 (设置远程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line)#exit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789456 (设置交换机的enable密码)
Switch(config)#int vlan 1
(设置交换机的登录地址)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write
【基本原理】
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带内管 理的管理控制信息占用业务带宽,其管理方式 是通过网络来实施的,当网络中出现故障时, 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管理控制都无法正常进行 ,这是带内管理最大的缺陷;
而带外管理是设备为管理控制提供了专门的带 宽,不占用设备的原有网络资源,不依托于设 备自身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接口。
【基本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两 种管理模式。
所谓带内管理,是指管理控制信息与数据业务信息 通过同一个信道传送。使用带内管理,可以通过交换机 的以太网端口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配置,目前我们使用 的网络管理手段基本上都是带内管理。
【基本原理】
在带外管理模式中,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 数据业务信息在不同的信道传送(使用交换机的 concole口)。
从交换机的访问方式来说,通过Telnet、Web、 SNMP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都属于带内管理, 而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对它进行管理的方式属于 带外管理。
一、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录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本地登录是登录交换机的最基本的方
式,也是配置通过其他方式登录交换机的基础。用户终端 的通信参数配置要和交换机Console口的配置保持一致,才 能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上。
(保存配置)
带内管理
PC>ping 192.168.1.1
PC>telnet 192.168.1.1 Password: (远程登录密码) Switch>en Password: (交换机的enable密码) Switch#
二、通过Telnet进行登录 只要以太网交换机支持Telnet功能,用户就可以通 过Telnet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交换机和 Telnet用户端都要进行相应的配置,才能实现远程登录 交换机。
带外管理
Switch>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line vty 0 15 (允许远程登录)
交换机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引入案例】
A单位要进行网络升级改造,购置了一批全新的 网络设备,其中交换机的数量最多,这些新的交换 机将分布在各楼层、各片区,网络中心的管理员负 责它们的安装、调试以及日后的管理和维护。面对 数量众多且物理位置相距较远的交换机,网管人员 必须找到一种省时、便捷的网络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