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和角习题专项练习
【数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角(同步练习题三套含答案)

直线、射线、线段、角(同步练习题三套)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两根木条,一根长18cm,一根长2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2cm B.4cm C.2cm或22cm D.2cm或20cm 2.延长线AB到C,使得BC=AB,若线段AC=8,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 的长为()A.2B.3C.4D.53.如图,点C是线段BD之间的点,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共有5条线段;②射线BD和射线DB是同一条射线;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C.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5.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平面内的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36条直线,则n的值为()A.6B.7C.8D.96.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5)平面内3条直线至少有一个交点.A.1个B.2个C.3个D.4个8.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9.下列语句: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北京地铁的路线图,小明家住复兴门,打算趁着放假去建国门游玩,看了路线图后,小明打算乘坐①号线地铁去,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填空题11.若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个交点.12.在直线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6cm,再截取AC=40cm,则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cm.13.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2BC,若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那么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1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cm,则线段MC的长为.15.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三.解答题16.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3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E为DB的中点,且EB=30cm,请画出示意图,并求DC的长.17.课间休息时小明拿着两根木棒玩,小华看到后要小明给他玩,小明说:“较短木棒AB 长40cm,较长木棒CD长6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分别是点E和点F,则点E和点F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说对了我就给你玩”聪明的你请帮小华求出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多少?18.已知直线l依次三点A、B、C,AB=6,BC=m,点M是AC点中点(1)如图,当m=4,求线段BM的长度(写清线段关系)(2)在直线l上一点D,CD=n<m,用m、n表示线段DM的长度.19.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点C,D不与线段AB的端点重合),AC+DB=AB.(1)若AB=6,请画出示意图并求线段CD的长;(2)试问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E=AB,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22cm,较短的木条为BC=18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BM=11cm,BN=9cm,∴①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11+9=20cm,②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11﹣9=2cm,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2cm或20cm;故选:D.2.【解答】解:∵BC=AB,AC=8,∴BC=2,∵D为线段AC的中点,∴DC=4,∴BD=DC﹣BC=4﹣2=2;故选:A.3.【解答】解:①图中共有6条线段,错误;②射线BD和射线DB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正确;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正确,故选:B.4.【解答】解: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A、B、C三点不一定共线,故本选项错误;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应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5.【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可表示为:=1;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可表示为:=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可表示为:=6;以此类推,可得:平面内不同的n点可确定(n≥2)条直线.由已知可得:=36,解得n=﹣8(舍去)或n=9.故选:D.6.【解答】解: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D.7.【解答】解:(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原来的说法错误;(2)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原来的说法错误;(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是正确的;(4)射线与直线都是无限长的,原来的说法错误;(5)平面内互相平行的3条直线没有交点,原来的说法错误.故选:A.8.【解答】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荷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荷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选:C.9.【解答】解:①不带“﹣”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错误;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正确;③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正确;故选:B.10.【解答】解:由图可知,乘坐①号地铁走的是直线,所以节省时间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1或3个交点.故答案为:1,1或3.12.【解答】解:①如图1,当B在线段AC上时,∵AB=16cm,AC=40cm,D为AB中点,E为AC中点,∴AD=AB=8cm,AE=AC=20cm,∴DE=AE﹣AD=20cm﹣8cm=12cm;②如图2,当B不在线段AC上时,此时DE=AE+AD=28cm;故答案为:12或28.13.【解答】解:如下图所示:设AB=1,则DA=2,AC=2,∴可得:DB=3,AC=2,∴可得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故答案为:.14.【解答】解:∵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设AB=2x,BC=4x,CD=3x,∵CD=6cm,即3x=6cm,解得x=2cm,∴AD=2x+4x+3x=9x=9×2=18cm,∵M是AD的中点,∴MD=AD=×18=9cm,∴MC=MD﹣CD=9﹣6=3cm.故答案为:3cm.15.【解答】解: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如图:∵E为DB的中点,EB=30cm,∴BD=2EB=60cm,又∵DA=2AB,∴AB=BD=20cm,AD=BD=40cm,∴BC=3AB=60cm,∴DC=BD+BC=120cm.17.【解答】解:如图1,当AB在CD的左侧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BE+CF=20+30=50cm(或EF=BE+BF=20+30=50cm);如图2.当AB在CD上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CF﹣BE=30﹣20=10cm(或EF=BF﹣BE=30﹣20=10cm).∴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50cm或10cm.18.【解答】解:(1)当m=4时,BC=4,又∵AB=6,∴AC=4+6=10,又M为AC中点,∴AM=MC=5,∴BM=AB﹣AM,=6﹣5=1;(2)∵AB=6,BC=m,∴AC=6+m,∵M为AC中点,∴,①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左边时,CD=n,MD=MC﹣CD==;②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右边边时,CD=n,MD=DC﹣MC=n﹣=;③当D在l上且在点C的右侧时,CD=n,MD=MC+CD=+n=.19.【解答】解:(1)如图所示:∵AC+DB=AB,AB=6,∴AC+DB=2,∴CD=AB﹣(AC+DB)=6﹣2=4;(2)线段CD上存在点E,使得CE=AB,理由是:∵AC+DB=AB角同步练习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如图,下面四种表示角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线段与角的计算

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线段与角的计算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线段与角的计算一、线段计算题1. 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5cm,线段BC的长度为7cm,求线段AC 的长度。
解析:根据线段加法原理,线段AC的长度等于线段AB的长度加上线段BC的长度。
即AC = AB + BC = 5cm + 7cm = 12cm。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 4)和点B(5, -2),求线段AB的长度。
解析: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线段AB的长度可以计算为√[(x2 -x1)² + (y2 - y1)²]。
带入坐标得到AB = √[(5 - (-3))² + (-2 - 4)²] = √[64 + 36] = √100 = 10。
二、角计算题1. 已知一条线段DE,角BED为90°,角AEB为120°,求角DEB的度数。
解析:根据角的和为180°,∠DEB = 180° - ∠BED - ∠AEB = 180° - 90° - 120° = -30°。
2. 已知∠ABC = 30°,∠BCD = 120°,求∠ABD的度数。
解析:根据角的外角性质,∠ABD = ∠BCD - ∠ABC = 120° - 30° = 90°。
三、混合算式题1. 一条线段的长度为9cm,截取其中的1/4作为新线段的长度,再将新线段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的长度。
解析:新线段的长度为9cm * (1/4) = 9cm * 0.25 = 2.25cm。
将新线段平均分成3段,则每段的长度为2.25cm / 3 = 0.75cm。
2. 若一物体从点A开始沿直线运动,经过8秒后到达点B,然后还需经过5秒才能到达点C,求从A到C的总时间。
解析:从A到B的时间已知为8秒,从B到C的时间已知为5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数线段、数角》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数线段、数角》专项练习(含答案)一、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7分,共28分)1.左图一共有( )条线段。
①5 ②8 ③102.时针与分针成钝角的是( )。
①7时②9时③12时3.如图,连接两个点画线段,一共能画( )条线段。
①4②5③64.下图所标的4个角中,有( )个角是钝角。
①3②2③1二、算一算,各有多少个角?(每空1分,共13分)1. ( )+( )=( )(个)2. ( )+( )+( )=( )(个)3. ( )+( )+( )+( )=( )(个)我发现:数角时,先从单个的角数起,再数由2个、3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最后把这些角的个数( )起来。
三、数一数,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 )个锐角( )个锐角( )个锐角( )个钝角( )个钝角( )个钝角( )个直角( )个直角( )个直角( )条线段 ( )条线段 ( )条线段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35分)1.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在下面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11分)( )厘米2.一块三角形纸板,切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画线表示。
(12分)还剩( )个角还剩( )个角2/ 43.按要求画一条线段。
(每小题4分,共12分)(1)增加2个直角。
(2)增加3个直角。
(3)增加4个直角。
参考答案一、1.③【点拨】一共有1+2+3+4=10(条)线段。
2.①3.③4.②二、1.2+1=3(个)2.3+2+1=6(个)3.4+3+2+1=10(个)加三、1 1 2 6 2 00 5 0 5 6 6四、1.52.还剩(4)个角还剩(3)个角(画法不唯一)3.(1)(画法不唯一)(2)(3)(画法不唯一)4/ 4。
(完整)初中数学线段与角练习题

(完整)初中数学线段与角练习题初中数学线段与角练题1. 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5,线段BC的长度为3,求线段AC 的长度。
思路:根据线段的性质,线段AC的长度等于线段AB的长度加上线段BC的长度。
解答:线段AC的长度为5 + 3 = 8。
2. 已知线段DE的长度为4,点F是线段DE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度。
思路:根据线段的性质,线段EF的长度等于线段DE的长度除以2。
解答:线段EF的长度为4 ÷ 2 = 2。
3. 角XYZ的度数为37°,角YZW的度数为83°,求角XZW的度数。
思路:根据角度的性质,角XZW的度数等于角XYZ的度数加上角YZW的度数。
解答:角XZW的度数为37° + 83° = 120°。
4. 角ABC的度数为78°,角CDE的度数为42°,角BED的度数为90°,求角ABD的度数。
思路:根据角度的性质,角ABD的度数等于角ABC的度数加上角CDE的度数减去角BED的度数。
解答:角ABD的度数为78° + 42° - 90° = 30°。
5. 已知角MNO的度数为60°,角NOP的度数为120°,求角MOQ的度数。
思路:根据角度的性质,角MOQ的度数等于360°减去角MNO的度数减去角NOP的度数。
解答:角MOQ的度数为360° - 60° - 120° = 180°。
6. 已知角PQR是直角,角RPQ的度数为30°,求角RPQ的补角的度数。
思路:根据角度的性质,角RPQ的补角的度数等于90°减去角RPQ的度数。
解答:角RPQ的补角的度数为90° - 30° = 60°。
小学数学线段和角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线段和角的练习题一、线段练习题1.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AB。
将线段AB分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度为3厘米,找出另一段的长度。
2. 画一条长为8厘米的线段CD,将线段CD平分为三等分,找出每一段的长度。
3. 画一条长为6厘米的线段EF,将线段EF分成四段,其中有一段的长度为2厘米,找出其他三段的长度。
4.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GH。
将线段GH分成五段,且其中有一段的长度为4厘米,找出其他四段的长度。
二、角的练习题1. 画一个顶点为O的角,使其大小为40°。
将这个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找出每个角的大小。
2. 画一个顶点为P的角,使其大小为80°。
将这个角划分为四个相等的角,找出每个角的大小。
3. 画一个顶点为Q的角,使其大小为60°。
将这个角分成三段,找出每一段的大小。
4. 画一个顶点为R的角,使其大小为120°。
将这个角平分为六个相等的角,找出每个角的大小。
三、综合练习题1.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为7厘米的线段AB。
再画一个顶点为A的角,使其大小为50°。
将线段AB和角A划分为三段,找出每一段的长度和每个角的大小。
2. 画一个顶点为O的角,使其大小为30°。
将这个角平分为四个相等的角,再将每个相等的角分为五段,找出每一段的大小。
3.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为12厘米的线段CD。
再画一个顶点为C的角,使其大小为70°。
将线段CD和角C分成四段,找出每一段的长度和每个角的大小。
4. 画一个顶点为P的角,使其大小为140°。
将这个角划分为五个相等的角,再将每个相等的角分为三段,找出每一段的大小和每个角的大小。
以上是小学数学线段和角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加深对线段和角的理解,并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线与角练习题

四年级线与角练习题1. 三条线段AB、BC和CD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ABCDEF。
请回答以下问题:(a)边AB的长度是5厘米,边BC的长度是3厘米,边CD的长度是7厘米,边DE的长度是4厘米。
计算周长是多少厘米?(b)边AB和边BC之间的夹角是直角吗?(c)边BC和边CD之间的夹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d)边CD和边DE之间的夹角是几度?2.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直线EF,并在该直线上选择一点G。
用尺子测量出直线EG的长度为6厘米,以此为半径,以点G为圆心画一个圆。
请回答以下问题:(a)直线EF与圆的交点有几个?(b)如果将半径增加到8厘米,直线EF与圆的交点又会有何变化?(c)在直线上选择不同的点G,圆与直线的交点会有何变化?(d)如果将直线EF的位置改变,圆与直线的交点会有何变化?3. 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厘米。
请回答以下问题:(a)通过点B和点F可以画出一条直线吗?(b)边AB的长度是多少厘米?(c)边BC和边CD之间的夹角是直角吗?(d)边AB和边BC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e)边CD和边DE之间的夹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4. 将一张纸沿着直线KL折叠,使点M和点N完全重合,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图形。
请回答以下问题:(a)直线MN和直线KL之间的夹角是几度?(b)如果将纸完全展开,点M和点N会重合吗?(c)直线KL和直线MN是否平行?(d)如果纸上画有一条与直线KL平行的直线PQ,将纸沿着直线PQ折叠,点M和点N会重合吗?5.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直线RS,并在该直线上选择一点T。
连接直线RT和直线TS,形成一个夹角。
请回答以下问题:(a)如果直线RT和直线TS之间的夹角是45度,直线RT和直线RS之间的夹角又是多少度?(b)如果直线RS的位置改变,直线RT和直线TS之间的夹角会有何变化?(c)如果在直线RS上选择不同的点T,直线RT和直线TS之间的夹角会有何变化?(d)直线RT和直线TS之间的夹角是否可以是直角?注意:请在纸上画图,然后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线段与角度练习题

线段与角度练习题一、线段练习题1.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 3)和B(4, -1),求线段AB的长度。
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AB的长度为d,有:d = √[(x2-x1)² + (y2-y1)²]= √[(4-(-2))² + (-1-3)²]= √[6² + (-4)²]= √[36 + 16]= √52= 2√13所以线段AB的长度为2√13。
2. 在平面内,已知线段CD的中点为E,且CE = 2m,DE = 4m。
求线段CD的长度。
解析:由线段中点定理得:CE² + DE² = CD²代入已知条件:2² + 4² = CD²4 + 16 = CD²20 = CD²CD = √20 = 2√5所以线段CD的长度为2√5。
二、角度练习题1. 已知角A的度数为30°,角A的补角的度数为多少?解析:角A的补角为90°减去角A的度数:补角度数 = 90° - 30° = 60°所以角A的补角的度数为60°。
2. 已知角B的度数为60°,角B的余角的度数为多少?解析:角B的余角为90°减去角B的度数:余角度数 = 90° - 60° = 30°所以角B的余角的度数为30°。
3. 在平面内,已知角C的度数为45°,角C的补角的度数为多少?解析:角C的补角为90°减去角C的度数:补角度数 = 90° - 45° = 45°所以角C的补角的度数为45°。
4. 在平面内,已知角D为直角,求角D的补角和余角的度数。
解析:直角的度数为90°,所以角D的补角为90° - 90° = 0°(零度)。
初二数学线段和角度练习题

初二数学线段和角度练习题1. 直线段练习题(1) 请画出一条长度为5cm的直线段。
(2) 请画出一条长度为8cm的直线段,并在直线段上任意选择一点P。
(3) 在直线段AB上,现在已知A点的坐标是(2, 3),B点的坐标是(7, 1),请问直线段AB的长度是多少?2. 角度练习题(1) 请画出一个直角,并标注其内角、外角和相邻补角。
(2) 请画出一个钝角,并标注其内角、外角和对角。
(3) 请画出一个锐角,并标注其内角、外角和对角。
(4) 角ABC是一个直角,角ABD是一个钝角,角BCD是一个锐角。
请问角A和角D的关系是什么?3. 线段和角度的计算练习题(1) 如果直线段AB的长度是3cm,直线段AC的长度是5cm,直线段AD的长度是7cm,请问直线段BC的长度是多少?(2)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C是一个锐角,∠ACB的度数是30°,边AB的长度是4cm,请问边AC的长度是多少?(3)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BAC是一个直角,边AB的长度是5cm,边AC的长度是12cm,请问边BC的长度是多少?4. 实际问题运用练习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行驶,行驶5个小时后停下来。
请问汽车总共行驶了多少千米?(2) 一张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6cm,请问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3cm,斜边的长度是5cm,请问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于初二数学中线段和角度的基础知识。
通过练习画线段、计算线段长度,以及练习画角度、确定角度的类型和计算角度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加深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
祝你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和角专项训练
练习一
1、已知线段AB=5cm,C为线段AB上一点,且BC=3cm,则线段AC=cm。
2、已知线段AB=5cm,C为直线AB上一点,且BC=3cm,则线段AC=cm。
3、已知∠AOB=50°,OC为∠AOB内一射线,且∠BOC=30°,则∠AOC =°。
4、已知∠AOB=50°,∠BOC=30°,则∠AOC=°。
例1 如图,已知线段AB=10cm,C为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若BC=4cm,求MN的长,
(2)若BC=6cm,求MN的长,
(3)若BC=8cm,求MN的长,
(4)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你能求MN的长吗?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2 如图,已知∠AOB=90°,OM,ON分别平分∠AOC和∠BOC,
(1)若∠AOC=30°,求∠MON的度数,
(2)若∠BOC=50°,求∠MON的度数,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3 如图,已知线段AB=10cm,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
(1)若BC=4cm,求MN的长,
(2)若BC=6cm,求MN的长,
(3)若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任一点,你能求MN的长吗?若能,请求出MN的长,并说明理由。
例4 如图,已知∠AOB=90°,OM,ON分别平分∠AOC和∠BOC,
(1)若∠AOC=40°,求∠MON的度数,
(2)若∠AOC=α,求∠MON的度数,
(3)若∠BOC=β,求∠MON的度数,
(4)由(1)(2)(3)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5已知∠AOB=α,过O任作一射线OC,OM平分∠AOC,ON平分∠BOC,
(1)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试探寻∠MON与α的关系;
(2)当OC在∠AOB外部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关系是否成立?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如图,AB:BC:CD =2:3:4,如果AB 中点M 和CD 中点N 的距离是24cm ,求AB ,BC ,CD 的长度
2.已知: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BOD ,射线OE 平分BOC ,EOD=42,求EOC 的大小
4.已知如图,AB =10,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D 、E 分别为线段AB 、AC 的中点,
ED =1,求线段AC 的长。
5.如右图,已知:C ,D 是AB 上两点,且AB=20cm,CD=6cm,M 是AD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为 。
6.如图,从点O 引出6条射线OA ,OB ,OC ,OD ,OE ,OF ,且∠AOB 100,OF 平分∠BOC ,∠AOE ∠DOE ,∠EOF 140,求∠COD 度数。
7.如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 =31AB =5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的距离为6cm ,求AB 、CD 的长.
8.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P 是数轴上的一动点
(1)若PB=2,则点P 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____;
(2)若点P 是AB 的三等分点,则点P 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存在点P ,使PA+PB 的值最小?若存在,则点P 在数轴的什么位置?PA+PB
的最小值是多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PB=2且点M 是AP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
练习二
1、如图,
,,点B 、O 、D 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为( )
(A ) (B )
(C ) (D )
2、 .
3、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 B=40°,∠EOD=28°46’,OD 平分∠COE ,求∠CO B 的度数
4、如图10,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34COF ∠,求BOD ∠的度数. A M B
C N
D O A B C D E
5、如图9,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若∠AOD=14°,求∠DOE、∠BOE的度数.
6、如图10,将长方形纸片沿AC对折,使点B落在B′,CF平
分∠B′CE,求∠ACF的度数.
7、把一张正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0,则
∠B/OG=______.
8、如图所示,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
9、如图14,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若∠DOB与∠DOA的比是2∶11,求∠BOC的度数.
10、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厘米,CB = 6厘米,点M、N分别是AC、
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厘米,M、N分别为AC、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1、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12、如图9,AD=1
2
BD,E是BC的中点,BE=2cm,AC=10cm,
图10
A
C
B E
F
B'
第15题图9
A
D
C B E
求线段DE的长.
13、有一张地图(如图),有A、B、C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损,C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地在A
地的北偏东30°,在B地的南偏东45°,你能确定C•地的位置吗?
14、如图8,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在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有一条渔船,同一时刻,在B地发现这条渔船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试画图说明这条渔船的位置.
15、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
(1)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OD的方向是_________;
(3)∠BOD可看作是OB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OD,
作∠BOD的平分线OE,并用方位角表示OE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4)在(1)、(2)、(3)的条件下,求∠C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