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个人觉得中华文化一直以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而且是融合的概念。

所以谈到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首要做的便是创新,维护好当代所诞生的好的文化现象。

在继承和发扬的前面是创新。

尊重当下时代的精神并以当下的时代精神为核心。

1.1)过去的传统是过去那个时代当时所流行并且保存下来的文化现象,最后被总结成了传统文化这个总的概念。

那么同理,现在正在发生的流行的现象肯定有一部分就会变成未来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一部分。

比如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新的社交礼仪,它们区别于传统的社交礼仪。

1.2)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中华文化不是单单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民族范围内诞生然后强大的。

而是在千年为单位的历史变迁中跨民族,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跨东西的交叉融合衍变下的产物。

于是在当代继承与发扬就更不能违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特征,不能敝帚自珍,闭门造车。

2.尊重中华文化大背景下的局部差异,叫做“和而不同“。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虽然很多民族本来已经汉化,依然存在很多民族有自己传承的民族特征的文化。

而且中国还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区差异。

所以在大背景下尊重各局部之间的不同。

中华文化是个文明概念,它底下包含的觉不仅仅只是一些单一的文化现象和内容。

3.有意识的人为进行梳理与维护发展成果。

虽然文化在历史长河的维度下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个人有能力进行挑选和过滤。

比如历朝历代记录本国历史的传统,著书立说的传统,尊重祖宗的传统和对老物件的尊重与喜爱,都直接间接的继承与发扬了过去的文化。

比如废弃女子裹足这种封建糟粕与解放后的妇女解放又是人为干预下的正向调节。

传统里面一定包含不再符合下个阶段继承与发扬的内容,甚至是糟粕的内容,所以需要人为的根据时代精神加以挑选和摈弃,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发展经济与科技,提升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中华文化或者说历史上的汉文化强盛的时代都是中原王朝本身硬实力强盛的时代,再加上社会清明,文化风气开放,统治者注重文化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1 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在课外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资源,增加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

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多学习掌握传统技能,比如空竹、风筝、汉服等;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多只限于知识分子们所喜爱,大学生们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引更多的各阶层人士及外国友人,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四、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百姓所接受。

大学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将中药、印染等传统与医学制剂、电子印刷相结合,从而获得文化继承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2 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比较而言,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教育。

它强调的是陶冶,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许多成功的审美教育范例。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

见《孟子公孙丑上》朱熹注),不待外求。

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3、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4、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5、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4篇)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4篇)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4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篇第一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眺望新征程,文化重塑和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托底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开掘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富矿,用好先进文化的活水,激发文化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文化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

2、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

尽管处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时代,诗词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

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去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

《增广贤文》中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

杏花春雨江南,琴棋书画问雅,炊烟流水人家,渔樵耕种烟火。

无论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诗词都有所涵括,不会拒人于千里。

《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如此,节目里的百人挑战团还有参赛选手中,学生,老师,商人,工人,农民……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囊括其中。

比起一味夺人眼球的下饭综艺,《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文化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以诗为引,以文会友,传承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文化,唤醒人们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忱。

希望以后类似这样的好节目可以越来越多,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一个大众级别,只是我们登门入市的那个兴趣之门,若是真的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背一背古诗古文就当做传承了,而是要继承,要体会,真真切切地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继承,才能发扬。

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多途径去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去书本上学习、也可以去网络上学习、也可以接受学校的教育等。

宣传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会去宣传传统文化,当好传统文化的宣传者。

积极践行传统文化要求。

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积极践行传统文化要求。

积极去践行这些要求,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如践行诚实守信原则等。

严格做好自我管理。

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严格做好自我管理。

管好自己,严于律己,慎独自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摘要】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即要树立天下为公的思想观念,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推崇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的原则,提倡高尚人际价值,强调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重视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践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道德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在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探索。

形成了丰富灿烂的道德文化,它对于铸造中国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学习外来一切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

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

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

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

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

如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

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

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教育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价值观多元化、教育内容单一化、知识的碎片化等,而中国文化传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价值观念,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教育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文化传统强调敬老尊师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至关重要。

在中国文化中,尊敬和孝顺长辈是一种美德,而对老师的尊重更是一种传统的行为。

尊敬和孝顺长辈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尊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中国文化传统注重道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教育人。

在当代社会,道德价值观多样化,年轻人常常面临着迷茫和困惑。

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成为有道德、负责任的社会人士。

中国文化传统注重继承和创新的精神,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但也不是僵化和守旧的,它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进行创新。

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知识的结合中,当代大学生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当代大学生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目标功利化等。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取得好成绩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关注不足。

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关注他们的个性特长,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有追求的人。

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最近这段日子,国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是关于奥运火炬的传递,其中在海外传递的过程中,部分藏独分子阻碍火炬传递的行为令人震惊!而其中又牵扯出关于法国企业家乐福暗地里资助达赖集团的事件。

这件事情使得很多人都开始了抵制家乐福的行动。

毫无疑问,大学生们是这项抵制行动的先锋。

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上将自己的网络用户名换成与爱国有关的名字或是标有爱心的图片;大学生们转发关于爱国的短信“中国人万众一心,团结起来”的标语条条可见;在海外的留学生们更是集结在一起,上街游行,表达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对于各国歪曲西藏事件的报道的愤慨,对于某些国家插手中国内政的强烈反对;而在部分城市家乐福超市的门店口,很多人都拉着反对家乐福的横幅,进行抵制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

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

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要对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的观点进行重新认识。

儒学在南宋有了发展。

以吕祖谦、叶适为首的儒学家提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使得南方经济有了大发展。

亚洲四小龙就是用我们南孔儒学的“义利并重”取得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等于是我们老祖宗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这是我们的祖传秘方。

我们用起来肯定比人家还要灵。

只要我们一旦领会了理论的实质,别人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因这个理论孕育、生长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几千年,它已经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宏扬我们民族传统的道德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道德中的精华。

今天光做一个好人还不够。

我们要好人的基础上学会做一个能人。

等我们做了能人之后。

就象彼尔。

盖茨。

我们要根据今天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

我们现在的困惑在于,我们好象感觉到老祖宗的道德标准已经过时了。

但我们却不知道今天怎样的标准才是正确的,适时的,有效的。

于是我们的道德就失去了准星。

我们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怎样是错的。

很多的问题和麻烦变由此而出现了。

我们今天要很明确地告诉大家。

老祖宗原有的五德:忠诚、礼仪、勇敢、信义、节俭。

原有的五德依然是很有效,今天还要强化。

但同时要在这基础上予以发展,新加上现代人应具备的品德:
自信自律敬业合作宽容
原有的五德加上新增加的五德就构成了现代道德标准。

忠诚,就是对你好的人你不能对他坏。

谁对你最好?国家,母亲。

秦桧后裔秦涧
泉到杭州做官,看到秦桧像很不舒服,就悄悄把它扔到西湖里。

结果西湖水突然变臭。

老百姓议论纷纷。

秦涧泉十分恐惧,只好把铁像重新搬到岳飞墓前,并懊丧地作了一副对联:自打宋后名少桧,我到坟前愧性秦。

我们讲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指的是因为自己的突出贡献而使祖宗家人同享荣华富贵。

但身为宰相的秦桧却使子子孙孙代代蒙羞。

这是一个不忠的典型。

这是道德审判,也是文化审判。

中华民族最无法原谅的就是汉奸。

自信——过去我们讲了太多的谦虚。

谦虚依然需要。

但现代社会,面对竞争,还必须学会拥有自信。

好莱坞最著名的巨星之一英格丽·保曼,出道之前是一个帽店的售货员。

一次得知皇家戏剧学院招生,便也兴冲冲地去报名。

英格丽·保曼精心设计了一段小品。

考试那天,英格丽·保曼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而至舞台中间,快乐地大笑,接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

片刻,评判团主席挥了挥手,说“停止吧。

谢谢你——小姐,下一个。

”英格丽·保曼怎么也没想到,她辛辛苦苦设计好的节目,评委居然看也没看就把它枪毙了。

英格丽·保曼绝望了。

第二天,她接到了录取通知。

很多年后,英格丽·保曼已经很出名。

她又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的时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个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跳到舞台正中对我们大笑的那一瞬间。

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说:‘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

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呐!叫下一个吧。

’”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得到社会肯定之前都是缺乏自信的。

哪怕象英格丽·保曼这样具有巨星潜质的人。

那么,象我们这样普通人,培养自信就犹为重要了。

敬业——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古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讲究效率,所以敬业不是很重要。

但在工业社会,在现代社会它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工作者是美丽的”,但前提是热爱这份工作。

没有热爱,工作就变成了劳役。

如何
敬业,原杭州大学校园里有许多照相馆为学生提供各种摄影服务。

但只有其中一家业务特别好,它的门口总是有学生排着队等候。

边上有许多家照相馆很空闲,学生却不愿去。

探其原因,这家照相馆的女主人原是一家国有照相馆的职工,工作特别认真负责。

她给人拍照片,一定要拍到她满意的那张为止。

有一回碰到一个长得不好看的学生,拍了半天终于满意了。

学生来取照片时,很开心的笑了。

她发现这个笑容比照片上更美,马上说,“等等,让我把你这个笑容拍下来,我觉得你刚才这个笑容比照片上还漂亮。

”试想,拍照片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留下自己的美好记忆。

那么,遇到一个那么努力要把你美好形象拍下来的摄影师,你还会有另外的选择吗?而这个摄影师全部行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敬业”。

郑建中的故事。

敬业是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其实也是今天许许多多的人事业之所以成功的秘诀。

自律——今天的社会有太多的诱惑,生活中有太多的陷阱。

如果不能自律,不能管好自己,很难有所成就。

爱惜衣服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起。

合作——这是我们今天太需要培养的品质。

传统文化中“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农耕社会的特征。

今天每一个人都无法离开他人单独生活,也无法靠个人力量单独获得成功。

不学会合作就不可能成功。

宽容——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丰富而多元,宽容也就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特质。

吸收各种不同信息,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共事,没有一种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就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

如果你尽了最大努力,依然没有获得成功(一般来说不可能),但也还是会有这种情况。

那么你可以回头对自己做一个回顾总结。

探找一下原因。

我们有一句话,如果你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成功,那么,这就是你的命运。

命运是什么?命运是你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什么人家,接受什么教育,因而决定你的一辈子
会怎么过。

你的智商如何?你的悟性如何?你的胸怀,眼界如何?你的父亲是否在你十岁之前就已经告诉你,目光要远大,胸怀要开阔,要志存高远。

如果没有,就不要伤心了。

但请记得把这些话告诉给你的孩子。

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

大家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完成的。

一个家族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我们都只是每个长长链条的一环。

要给自己一个平和的心态。

然后,为你的孩子打一些基础。

而你,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即使你无法获得成功人生,你依然可以有幸福人生。

杰出有杰出的幸福,平凡有平凡的幸福。

中国文化正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我们甚至已经可以感觉到它渐趋渐进的脚步声。

在积蓄千年之后,这一回的爆发,是又一轮的摧枯拉朽。

但这一回不只是纯理论的建树,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它将带着中国文化的胎记将这世界广泛地覆盖。

谁能较早的意识到这一点,谁就可以捷足先登,获取最早,最大,最有分量的的那桶金。

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定是中国文化。

因为它更本质,更纯粹,更着眼长远,也必然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那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多年前,从孔子的思想那儿汲取智慧。


他说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