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为师 加强师德修养

合集下载

以陶培德,以陶育人

以陶培德,以陶育人

以陶培德,以陶育人“以陶培德,以陶育人”,这是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它告诫我们,像制陶一样培养自己,像陶艺家一样倾注心血去培育他人,才能让自己和社会更加美好。

陶匠在制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创作、调试和烧制,通过这些过程,最终才能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

同样的,教师在教育事业中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从而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育者。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完善和提高,才能够真正地承担教育者的责任。

在陶制的过程中,陶匠需要运用各种技巧,深入地了解涂料、土壤和烧制工具的特性,从而实现最终的成果。

同样的,教育工作也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持。

教育者需要了解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需要的本领技能,以及要培养的品质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精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陶匠在做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和材料,同时他们也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耐心。

同样的,教育者也需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弱点和优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通过付出真诚的爱和关心,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

在陶制的过程中,陶匠们在遵循一定创造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这种创新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事业。

教育者需要注重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和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并发现自己的创造潜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陶匠在制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表现出自己的美学追求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同样的,教育者也需要表现出对教育的热情和创造力,以创造出教育界的杰出成果。

正如一种陶器需要陶匠精心塑造和烧制,一所优秀的学校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倾注心血、带领学生茁壮成长。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地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让陶育人的理念不断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从而推动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

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15篇

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15篇

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15篇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1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

通过阅读《六位教育家》,学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事迹,自己作为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

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

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

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陶行知精神谈教师师德建设

从陶行知精神谈教师师德建设

从陶行知精神谈教师师德建设摘要:本文着重诠释了陶行知的教育精神和精髓,从中找到了现代教师师德建设榜样,阐述了我们应当如何以先哲为楷模,加强当代师德建设,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陶行知;精神;师德建设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2-0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如果说提高全民素质刻不容缓,那么,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是当务之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具有崇高的人格和师德修养,今天重温陶行知精神,对我们加强师德修养不无裨益。

一、学习他为人民教育事业的执著、献身精神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够献身于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是有着他对教育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及其未来的头等大事。

因此,他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之存亡和世运之治乱。

”正是他对教育事业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他才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奉献出来。

上世纪二十年代,他为了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寻求中国新教育的曙光,放弃了每月400银元的高薪,谢绝了大学校长、厅长和教育部长的高职聘任,自觉自愿地离开大学教授岗位,离开大城市,来到荒野偏僻的乡村办学校。

由于条件艰苦,他住牛棚、睡草屋,可是行知先生以苦为乐,献身教育,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先生在他的一篇著作——《我们的信条》中写道:我深信,如果全国的教师,都抱有为儿童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我们就必能为我们的民族创造出一个伟大的生命。

这道出了不仅是陶行知先生也包括无数个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现当代教师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学习陶行知,就要首先学习他这种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献身精神。

二、学习他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及勇于创新的精神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道出了作为一位教育家对教育目标的至高追求。

在学陶师陶中加强师德建设

在学陶师陶中加强师德建设

在学陶师陶中加强师德建设唐雪荣张菊荣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校方略的重要内涵。

我们学校是江苏省陶研会实践基地,于1996年、2000年两次评为省师陶学陶先进集体。

我们通过学陶师陶,加强师德建设,认为这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在陶知行先生看来,“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出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师资队伍建设何等之紧要。

一、学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提高师德建设认识以理性启迪。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学陶就要学习陶行知思想,学习陶行知思想就要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我们学校购买了《陶行知全集》等研陶著作,不断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提高师德建设认识的重要启迪。

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命题是: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多次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

”我们从师德要求的意义来看,生活的天地有多广,师德的天地也该有多广。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些要求所涉及的正是教师生活的基本内容。

正是因为这样,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师德建设的启迪是多方面的:1、师德必须存在于每时每刻。

课堂上要讲师德,课堂外要讲师德;校内要讲师德,校外要讲师德。

师德应该是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为人师表必须在生活中影响学生,师德的芳香应该涵盖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

以陶为师 塑造新时代行知良师

以陶为师 塑造新时代行知良师

以陶为师 塑造新时代行知良师陆志才摘 要:我校多年来致力于师生学陶师陶,提出“立行知志,修行知范,做行知人”,引领教师争做行知良师。

本文分两个部分阐述了我校“学陶师陶”活动的具体做法:一是学习研究行知理论,提炼行知良师标准;二是落实践行“五个抓”,锤炼行知良师风范。

关键词:行知良师;良师标准;良师风范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63-2  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重视师德修养,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精辟的师德理论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

我校是全国陶研先进单位,省最美行知校园。

多年来,我校以“立行知志,修行知范,做行知人”为座右铭,引领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专心治学、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师。

笔者下面将我校“以陶为师,打造良师”的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一、学习研究行知理论,提炼行知良师标准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那作为“操着幼年人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命运”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向陶行知究竟学什么?我校组织教师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教育箴言》等著作,自下而上组织多次“陶先生眼中的良师”论坛活动,并通过专家论证,提炼出我校行知良师的标准,即求真尚爱,奉献垂范,协作互助,好学创新。

具体阐释如下:1.求真尚爱。

陶先生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师的天职。

“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同时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

“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尊重理解孩子,关心并爱护每个孩子的成长。

2.奉献垂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育人能力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育人能力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育人能力师德是为师之魂,为师之本,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正身立教,修德育人,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标签:教育工作;师德修养;人才培育师德是为师之魂,为师之本。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所好的学校都必须有好的教师,而好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是一个共同的特点。

作为消防救援专业学院的教员,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正身立教,修德育人,更是培养学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径。

消防救援职业危险性大,任务繁重,经常与死神火魔打交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家非常重视,深受人民的爱戴,是百姓身边的守护神。

正是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消防救援院校教员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熏陶感染学员,提高育人的能力。

一、立身治学,德正为师消防院校的教员不仅是消防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更是消防指挥人才的培育者。

崇高的职业、神圣的使命、光荣的称呼,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消防教员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提高育人的能力。

孔子对师德的要求是“以教立而立人,以教达而达人。

”意思是说要当好老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人,先立德正己而后才能育人。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因此,消防救援院校学员的成长进步,教员师德修养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蒋介石曾经是黄浦军校的校长,培养出一大批祸国殃民的反动分子;而毛泽东举办讲武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兴国安邦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道德标准的不同,不同的道德标准,对培养对象就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事实说明,以良好师德为灵魂,立身治学,德正为先,是对消防院校教员师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作为教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必须坚持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员定会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真正的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为人师表铸就师德之魂——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师德建设的几点体会

为人师表铸就师德之魂——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师德建设的几点体会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教育家、教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爱、严、诚、和”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道德要求和品质追求。

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爱是师德建设的基石。

陶行知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亲切、平等、开放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怀。

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师德建设中,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在爱的滋养下,师生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和谐,教学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和高效。

严是师德建设的必修课。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严以律己、严以教子,要求自己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在师德建设中,教师要求自己做到守纪律、讲规矩、严要求、严管理,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要求更严。

只有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诚是师德建设的立身之本。

陶行知认为,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要以诚实做人、诚信做教师。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德建设中,教师要做到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言行保持一致性。

只有做到诚信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信任,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

和是师德建设的润泽之源。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一种和谐的艺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理性与感性、严格与宽松、要求与关怀的统一。

在师德建设中,教师要求做到既严格要求又体现出宽松关怀,既要求学生做到规矩守纪、努力向上,又要对学生保持关怀和理解,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鼓励。

只有做到严格要求又体现出宽松关怀,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给我们新时期的教育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世纪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师是传授者、领航员,自身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

因此我们相信陶行知的伟大思想一定能在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发扬光大。

重点词:师德修养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开拓创新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被誉为“当代圣人”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关于师德的许多论述对我们今天加强师德教育,进行教育革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时期教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己任,教师的道德应该与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未来目标相适应。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是我们教师的方向和目的。

因此,教师道德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核心,以忠于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为内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献身教育、追求真理、创造革新、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等内容。

一、献身教育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命脉,是我们广大教师献身教育的典范。

他深信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

有了这种爱才能为民族教育的振兴作出贡献。

教师的良好师德还体现在对学生关怀和诲人不倦上。

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高尚品德的熏陶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得到学生爱的回报。

于是在师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和爱的桥梁,陶行知先生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楷模。

我们学校的冯菊敏老师,当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她耐心的给予帮助,为教育一些差生,她利用中午、课余等时间给学生辅导。

陶行知思想与师德建设

陶行知思想与师德建设摘要: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与求真精神是构成行知思想的四大精神,如何用在四大精神来指导当前的师德建设,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笔者尝试着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阐述:①学习陶行知“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敬业精神,教师必须以爱岗敬业为基础;②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必须成为教师工作的精神动力;③学习陶行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教师必须于时惧进,在创新中求发展;④学习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求真务实才是教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敬业精神; 奉献精神; 创造精神; 求真精神Tao Xingzhi thought and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With notifies the thought and the spirit builds on the new time teacher's ethicsand the teacher soulWu Jin-shun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the sacrificing spirit, the creative spirit with strive for really energetic are the constitution notify the thought four big spirits, how to use in four big spirits instructs the current teacher's ethicsconstruction, is a need key research topic. The author attempted has been carrying on the shallow elaboration from four aspects: ①Learns from Tao Xingzhi “the life is an important matter comes, to make an important matter goes”the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the teacher must take love the hillock professional as the foundation; ②Learns from Tao Xingzhi “to hold a heart to come, does not have half grass goes”the sacrificing spirit, the sacrificing spirit to become the energetic power which the teacher works; Learns from Tao Xingzhi “to dare not to search the invention new principle, dares into the savageness the border area”the creative spirit, the teacher must progress together with the time, strives forthe development in the innovation; ④Learns from Tao Xingzhi “to teach the human to ask really, studies is the honorable person” asks really energetic, is practical is the teacher completes each teaching profession the basic guarantee.key word: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Sacrificing spirit; Creative spirit; Asks really energetic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与求真精神,构成了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的完美品格,也高度概括了陶行知先生崇高的师德修养。

陶行知师德观带给当前师德建设启发

陶行知师德观带给当前师德建设启发陶行知是20世纪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爱国者,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

陶行知十分重视师德修养,对师德建设有着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学习陶行知师德观以及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典范,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

1.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

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

陶行知的献身精神首先源于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

他所生活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广大民众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此少年时代的陶行知就立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志,留学归国后更是坚定地立下使全国民众都受到教育的宏愿,他把教育事业看成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强弱的大事,认为“教育是人民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益于世的”。

陶行知正是身体力行,怀着“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出路”,“为整个民族的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壮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上。

其次,陶行知的献身精神源于他高度的责任心。

他认准教育事业是可以救国救民,实现理想社会的大事,他先后拒绝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人民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充分体现了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人民第一”,“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 反 复劝 告 人们

国 中有 一 个 人 不 受教育 要 达 到 这 一 目的
, “
他 就不 算为 共 和 国 民
” 。
要爱 生 如子 弟

,

爱 才如命

他 爱 僧分 明
,
非 得 终身 从 事 不 行
这还不

:
本 文 节选 自 《 陶 行 知 系列 研 究 》 江 苏课 题 组 编
。 。
,
江 苏教
为 人师 的地 步 信
,
而 且 他 率 先 做 出 了榜 样

他 的所 言 必 是他 的 所
也是 他 的 所 行
接 触 过他 的学 生和 同 事 都 认 为受 到他 的身 教
更 甚 于他的 言教
,
,
为 了爱
,
不 惜 一 切地 和 阻 碍 这 种爱 的势 力奋 斗
,


他 的师德 修养的最大特 色 是
, 。
是一个
无 保留 追 随 党的
我 们 深 信 如 果全 国 教师 对 于儿 童 教 育 都 有
,
鞠躬

他 毕 生忠 诚 于 中 国 人 民 的教 育

尽瘁
死 而后 已

的决心

,
必 能 为我 们 民 族 创 造 一
为此 而 赴 汤 蹈 火
,
当 育 才 学 校 被 国 民 党逼 得

个 伟 大的 新 生 命 职 业 信念
,

正 是 这 种 崇 高 的 理想 和 坚 定 的

步履维艰时 抛弃它

有人 说 这 是
:
背 着石 头 过河


,
劝他
” ,
成 了他 献 身 精 神 的 动 力

献 身精 神 又 源

他 回 答说

,

我 是 背 着爱 人 游 泳
于他 高度 的 责任 心
他说
,

要 有责 任 心
… … 要是

像 武训 那 样 讨饭 也 要 把 它 办 下 去
。 ”
贡 献 的机 会
“ :
而 无丝 毫
;
才 能和 工 作 岗 位 的 需 要继 续 不 断 的学 习

名利 尊荣之 可 言
应当
;
不 辜 负机 会 利 用 机 会
” 。
活 到 老 学 到老
,
但 是 最 重 要 的 不 能 忘 了社 会 科 学
,

,
能用 千 里镜 去 找 机 会

拿 灵敏 的手 去找 机 会



证 统 一 同 时统 一在 捧 着 一颗 心 来 的献 身 精 神 上 抱负
。 。
不 带半 根 草 去

在 总 结晓 庄 三 年 的 历程 时 指 出 生 出 来的

:
晓庄 是从爱 里 产
,
这 种献 身 精 神 源 于 他 的 崇 高 理 想 和
: “
没 有爱 便 没 有 晓 庄
,
因 为他 爱人类


言 行 一 致 的 和 贯 彻始 终 的
( 一 ) 陶 行 知 的世 界 观

是 高度 理性 的 升 华
是 深厚 感 情 的 集 中体 现

人 生 观 和 教育 观 的 辩

( 二 ) 陶 行 知 的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教 育 观 的辩
,
证 统一 首 先 统 一 在

爱 满天 下
的 深 厚 感 情上
愿 具
,
他爱 农 人 只 是 从 农 人 出 发
,
从 最 多数 最不 幸
把 教 育 事 业 看 成 救 国救 民
,
实 现 理想 社 会 的 工
也 可 以促 国 之亡 的
的出发
他 的 目光
” 。
,
没 有 一 刻 不 注 意 到 中华 民 族 和
,

把师 范 教 育 当 作 可 以 兴 邦

,
人类的全体 说
论 陶 行知 师范 育 出 版社 出 版 的 《
教 育思 想 》 一 书 作 者 罗明 为 江 苏 省 陶 行 知 研 究会 会 长
一29一

,

应 当代代做 去
,

`
,
他 还认为
,
:

教 育者所得
,
以身 作 则 的 兴趣
,
,
宏收 教 化 流 行 之 效

… … 应该按 着 自己
,
的机 会
纯 系服 务 的机 会


每 一位 现代 的教 师
、 、
必 须把 基 本 的 政治 问 题
经济
的一 生 就是时时 职责
,
处处 寻找 机 会 去执 行他 教 育 者 的 他 的献 身 精 神 还源 大 丈夫 精神
, ” 。
问题
世 界大势
,
社 会 的历 史 的 发 展 和 正 确 思 想 方
,
为 教 育 事 业 献 身 的 一生

他说
:

这 奋 斗之 历 史
人 生 观 和 教育 观 的 辩 证 统 一
,
由于 有这 三

也 就 是这 颗 爱 心之 历 史 不 能破 坏 爱
, ,

晓 庄 没 有爱 便 不 能奋 斗
” 。
,
者 的辩 证统一

所 以 他 的师德 修养是高 尚 的

彻底
不 能建 设
,
不能 创 造
,
陶 行知 的 这 种
一 贯 主 张 教 师 应 当 以身作 则
,
强 调 教 师 职 业 的 特 殊 性 在 于 育人 要 的 是 用 自 己 的 品 德育 人 且要有私德
, ,
不 仅 用 自己 的学 识 育 人
,
,
更重

一 个教 育工 作者 一动

不 仅 要 有公 德
,

他的
” ,

一举

一言

一行

都 要 修 养 到 不愧

他 在 《自勉 与 并 勉 同志 》 的诗 篇 中说
, 。 ,


’`
以他 爱 人 类 中 最 多 数 而 最 不 幸 之 中华 民 族 ;
因 为他
生天地间
各 自有 秉 赋 为一 大 事 来 做 一 大 事 去
爱 中华 民 族
农人
,
,
所 以 他 爱 中华 民 族 最 多数 而 最 不 幸 之
,
他 留学 归 国时 就立 定 要 使 全 国 人 民 都 受 到教 育 的 宏


办晓庄起 斗

,
他就

与 土 豪劣 绅 奋 斗
,
,
与外 力压迫 奋
,
体 力行


我 们 对陶行 知师 德 修 养 的言行 进 行 更 深
,
与传 统 教 育 奋斗
与农 人 封 建 思 想 奋 斗

与自
,
层 次的 思 考 世界观

不 难 发 现 他 的师德 修养 的 本质特 征是

带来之 伪 知识 奋 斗

他 从 这 种爱 出 发
,
对 祖 国 充 满 信心


,
大事
他说
:

当 教 员 必 得 有 一 个 理 想 的社 会 悬 在
” 。
中华 民 族 现 在 不 得 了
,
将 来 一实 现 理 想 社 会 的 历程

他 还说
`
:
共产党充满 信任和崇敬 党外布尔什 维克 事业

陶为 师
加 强
罗 明
师德修 养
陶 行 知 是 个言 行 一 致 的 伟 大 的 人 民 教 育 家
`
,
宋庆 龄 称 誉 他 是
,
!万 世 师 表


我 们 综 观 陶 行 知 的 师范 教 育思 想乃 至 整 个 生 活教 育 理 论 以 发 现 他 对 师 德 修 养极 为 重 视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