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有感 精品
精选最新读恩格斯传有感

提到恩格斯,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
从小到大,对于马克思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他的事迹。
然而,对于恩格斯来说,他的光辉并不亚于马克思。
读完《恩格斯传》,才让我更全面地了解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读完后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实际上,恩格斯的一生也都和马克思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一起研究时,揭示了工人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治统治权,把全体人民从剥削的深重苦难中解放出来,建立一种真正的合理的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他们一起制定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并建立了工人阶级第一个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第一国际,协助建立各国革命的工人政党。
在马克思逝世后,他还协助成立了第二国际,并担任它的顾问。
正如列宁所说,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是“现代无产阶级最卓越的学者和导师”。
其实,读了《恩格斯传》,对于他最深刻的印象,并非他有多少的丰功伟绩,最佩服和最值得我们作为现代人所最尊敬的,对于我来说而是他对于朋友的那份帮助与无私的支持。
184x年,恩格斯与马克思相遇,发现他们具有共同的爱好,随后一起走上了这条思想工作的道路。
他们两人的思想和工作是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然而在他们的工作上,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帮助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
恩格斯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走上了自己讨厌的“经商之路”,明知资本之义的黑暗却不得不置身其中,换的就是对马克思二十年生活与精神上的支持,让马克思能无所顾虑的完成他们所共同的思想追求,使马克思的得以完成《资本论》这部天才巨著。
可见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成就是有极大地作用的,可以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支柱,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成果有很大的功劳。
但恩格斯依然愿意为马克思提供他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自己的所有努力去帮助他。
恩格斯是一个如此无私,默默付出的人。
读了恩格斯的这个事迹,让我想到21世纪的人们的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变得自私狭隘,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如果中央深入进行科学发展观,重新扳回社会主义轨道,必然困难重重。
恩格斯在这篇文章里,给予我们重回社会主义的锦囊妙计,共有十二条,我在此摘录其中的十一条。
恩格斯设想的这十二条社会主义革命措施:“首先……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而“如果不立即利用民主作为手段实行进一步的、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障无产阶级生存的各种措施,那么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毫无用处。
这些作为现存关系的必然结果现在已经产生出来的主要措施如下:(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糸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的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
(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
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金融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取消一切私人银行和银行家。
(7)随着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国家工厂、作坊、铁路和船舶,开垦一切荒地,改良已垦土地的土壤。
(8)把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
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
(9)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
公民公社从事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0)折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得很坏的住宅和市区。
(12)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注一】本文也可以找到邓小平式改革开放的基本原理:1:“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化的程度一样。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

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共产主义原理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著作,它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向。
在阅读这部著作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前景。
首先,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了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社会。
这一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因为在当今社会,阶级和剥削依然是严重的问题。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
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要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实现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社会。
这种理想让我对共产主义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我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其次,共产主义原理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向是要建立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既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又能激发社会的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这种经济体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当今社会,私有制经济往往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而公有制经济则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因此,我认为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经济体制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也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共产主义原理中还提到了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阶段性的斗争和实践来逐步实现。
这一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困难,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这种实践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总的来说,共产主义原理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理论的著作,它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和道路。
在当今社会,共产主义的理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领会共产主义原理,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共产主义原理》读书笔记

《共产主义原理》读书笔记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是一部以问答方式阐述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共产主义原理》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是纲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
相比于1848年恩格斯与马克思联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对特定问题的阐述更清楚,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而且,问答的形式也使人觉得亲切,仿如直接与大师对话一般,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这种形式更易于使人理解和接受。
《共产主义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后来科学表述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
恩格斯写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
”马克思的《资本论》最后一章“阶级”,仅仅写了几句引言,此后直到去世的整整十年里未再续一字。
著名的、人们称之为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卢卡奇说:“就在马克思要规定什么是阶级的时候,他的主要工作被中断了,这对无产阶级的理论和实践来讲都是一种灾难。
因此,后来的运动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只能依靠各种各样的解释,依靠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偶尔发表的意见加以归纳,依靠独立地研究和运用他们的方法。
多数人将无产阶级划分为普通无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两类,而恩格斯的定义明明白白排斥了流氓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的可能。
如果将这个定义看作是对普通无产阶级的定义,那么,包括普通无产阶级与流氓无产阶级的“无产阶级”又该如何定义呢?根据不同谋生方式的收益所占比率的不同,主要依靠谋生资料谋生的就是有产阶级,主要依靠谋生能力谋生的就是无产阶级。
也就是说,以“谋生”而不是以“生产”才能概括所有阶级的共同点。
共产主义原理有感资料

1847年时欧洲正处于革命的前夜。
资本主义方兴未艾,封建主义苟延残喘,共产主义正在萌芽。
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的精细程度。
恩格斯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敏锐地指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的阶级已经产生,并对无产者与奴隶、农奴、手工业者和手工场工人进行了区别。
他指出:“每个奴隶是特定的主人的财产,而一个无产者可以说是整个资产阶级的财产。
”“无产者是专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阶级。
”应该说,恩格斯的分析比较符合当时欧洲社会的实际情况。
但问题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自我完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迫使资本主义进行的自我调整),例如通过加强劳动保障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使公众也成为资本所有者,尽管只是小所有者,再就是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秩序、战争或威胁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阿富汗和伊拉克是典型的例子。
新的形势下,全世界受压迫的人们和民族,如何实现解放和自救?革命的热情已经烟消云散,在中国和世界都是如此。
追求理想和正义的人们,饱受体制的摧残和大众狐疑的目光。
难道共产主义真的是一个渐行渐远的神话?还是人们已甘于奴役,拒绝自救与他救?我想起了圣经中挪亚方舟的故事,神因为人类的背叛而愤怒,降下灭顶之灾,只有信神的挪亚得救。
令我震惊的是,在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进程的设想中,他将民主制度的建立作为一个前提性条件,只有在一个民主制度之下,才可能推行下列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的措施:(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
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一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一任课老师:申建小组成员:杨万里1007123123江雪冰1007123125宋健君1007123126樊耀博1007123127高超凡1007123128李畅1007120320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的一点思考关键词共产主义原理无产阶级产业革命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制度摘要说明我的文章是在《马恩选集》(第一卷)中的《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基础上做的。
第一部分主要是归纳总结共产主义原理的内容,将之归纳为五个部分,即无产阶级、产业革命、废除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制度。
第二部分也是从这五个部分读完来阐述我在读完这些文章后的思考。
在阐述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站在任何阶级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也不是抱有成见地看问题,而是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认真分析马恩的观点,慎重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然,由于我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肯定会有很多疏漏和错误之处,至于言辞过激之处,还望老师海涵,不要计较。
第二部分读书归纳总结共产主义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
无产阶级不是一向就有的,它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
无产阶级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劳动的价格和劳动的生产费用相等,而劳动的生产费用正好是使工人能够维持他们的工作能力并使工人阶级不致于死光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数量。
劳动阶级,在古代和现在一些落后国家和美国南部是奴隶,在中世纪和现在的匈牙利、波兰和俄国则是农奴,在产业革命前的手工工场时代则是手工工场工人。
无产者和奴隶的区别在于奴隶只是特定主人的财产,其劳动也随其人身属于主人的财产,而无产者则是独立的个体,其劳动出让给他人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无产者与农奴的区别在于农奴在缴纳一部分收入或者服一定劳役的条件下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而无产者完全没有生产资料,只能使用资本家的生产资料。
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_心得体会

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感谢您的阅读!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余斌老师读原著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介绍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出现,比较了无产阶级与奴隶和农奴的差别,尤其是这三者在解放自己问题上的差别。
在谈到产业革命的后果时,恩格斯指出,"那些……半野蛮国家,现在已经被迫脱离了它们的闭关自守状态。
这些国家开始购买比较便宜的英国商品,把本国的手工工场工人置于死地。
……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以后就会夺去中国成百万工人的饭碗。
"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所描绘的图景决不是田园牧歌式的。
在这里恩格斯还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状况下,每一个人都有权经营任何一个工业部门,而且,除非缺乏必要的资本,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他的经营。
这样,实行自由竞争无异就是公开宣布:从今以后,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也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而资本家,资产者则成为社会上的第一个阶级。
……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成了第一个阶级以后,它就宣布自己在政治上也是第一个阶级。
这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实现的;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在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
"在谈到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一切贫困的手段已经具备时,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可见,前苏联和新中国建国后大力发展大工业是必须的。
只不过,由于前苏联和新中国在建国前都比较落后,为了发展大工业,不得不限制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恩格斯不仅指出"私有制并非一向就有",而且指出私有制是中世纪末期手工工场"为自己创造了新的所有制形式".也就是说,此前的封建和行会所有制并不是私有制。
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 (2)

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 (2)
《共产主义原理》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真正的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资本主义的资本家,以及最终会被资本家所取代的无产阶级”。
这一点很明显,由于资本家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他们成为社会组织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无产阶级作为被压迫者,被迫担当着历史的推动者。
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可控的,只要人们学习党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原理,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马克思主义将对极权运动的反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信民主革命包括全民参与,而不是一群人领导全民。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社会转变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产阶级结合自身权益的需要,不断主张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平等,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有感
篇一: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读《共产主义原理》有感余斌老师读原著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介绍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出现,比较了无产阶级与奴隶和农奴的差别,尤其是这三者在解放自己问题上的差别。
在谈到产业革命的后果时,恩格斯指出,'那些……半野蛮国家,现在已经被迫脱离了它们的闭关自守状态。
这些国家开始购买比较便宜的英国商品,把本国的手工工场工人置于死地。
……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以后就会夺去中国成百万工人的饭碗。
'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所描绘的图景决不是田园牧歌式的。
在这里恩格斯还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状况下,每一个人都有权经营任何一个工业部门,而且,除非缺乏必要的资本,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他的经营。
这样,实行自由竞争无异就是公开宣布:从今以后,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也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而资本家,资产者则成为社会上的第一个阶级。
……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成了第一个阶级以后,它就宣布自己在政治上也是第一个阶级。
这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实现的;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在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
'在谈到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一切贫困的手段已经具备时,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可见,前苏联和新中国建国后大力发展大工业是必须的。
只不过,由于前苏联和新中国在建国前都比较落后,为了发展大工业,不得不限制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