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改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认识两次改革的联系,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改革在对俄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难点:评价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青铜骑士是谁?学生回答: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
教师: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学习《俄国的改革》。
●探究新知学生:齐读导言,整体感知本课内容。
1.彼得一世的改革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归纳俄国发展的历程。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俄国发展历程的简图,鼓励创新。
出示:老师设计的简图展示:学生的设计图并进行点评。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对俄国发展历程的归纳,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过渡: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18世纪初,为使俄国强大起来,彼得一世效法西欧,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设问:阅读P6相关史事,及第二、三段正文,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思考归纳,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出示:①沙俄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②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

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军事预算稳中有升、装备更新不断加速、指挥体制由四级变为三级、职业化建设稳步推进……誓要重塑“军队新面貌”的俄军,近来所推行的军事改革可谓“大刀阔斧”。
对此,俄罗斯军事研究学者王亮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俄罗斯去年频频的军事动作,不仅缘于俄武器装备发展和人员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更是出于重塑大国形象、追求大国地位的迫切需求。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五日战争”,暴露了俄军的很多弱点和不足。
俄军高层因此认为,俄军还未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准备,必须加快军事变革,否则将丧失军事强国地位。
同时,安全环境的“外患”也促使俄罗斯加大军事改革。
目前北约不断东扩、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等,更是令俄罗斯危机感空前增大。
在俄罗斯人的战略思维中,“强大的俄罗斯”必须以“强大的军队”做支撑,“强国”必须“强军”。
普京任俄罗斯总统期间就曾发出过“如果军队没有前途,国家也就没有前途”的强音。
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后延续了普京的战略理念,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与改革,将能源资源和军事力量视为新世纪支撑国家崛起的两大战略支柱,决心建设一支能够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现代化军队,重塑“俄军新面貌”。
此轮“俄军新面貌”改革于2008年10月14日开始实施,主要包括裁减军官数量、改革军事教育、所有部队均转为常备部队、陆军的师—团建制将被取消,转而采用旅的建制等。
尤其在武器装备升级和人员建制方面,投入的力度更是“大手笔”。
俄远程航空兵将在2025-2030年间装备目前正在研制的“隐形轰炸机”。
俄军将于2015年前在俄西部地区部署5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完成新一代防空体系建设。
俄军现代化装备的比重将在2016年前提升至30%,在2020年前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俄军总兵力到2012年将从目前的113万人减至100万人,其中军官将从35.5万人减至15万人,减了一半还要多。
用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话形容:“我们将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人员结构。
俄罗斯陆军师旅军改走向解析

俄罗斯陆军师旅军改走向解析作者:曹永胜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7期曹永胜废除师、团建制,推行“集团军-旅-营”编制结构,是俄军“新面貌”军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
但近几年里,俄陆军编制结构又在出现反向变化。
在外界眼里,俄罗斯大改大立,又突然踩刹车,陆续恢复师团编制,的确让人不好理解。
俄军为何师改旅成功却又恢复师团编制?俄陆军结构改革要向何处发展?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剖析。
一、推行旅——营制的背景上世纪一系列重大战争的实践证明,师是作战兵团最重要的主体。
军队中拥有师的数量,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
苏联解体后,俄陆军共继承了原苏军203个师,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感觉到俄罗斯军事力量之强大。
然而1992年刚一独立,俄联邦最高苏维埃就将刀砍向了师——通过了“取消陆军师级建制”相关法案。
究其原因:一是俄罗斯经济陷于困境,养不起庞大的“师群”;二是军队存在严重的“虚胖”——这203个师大多是严重缺编的空架子部队,仅有的50个“永久战备师”还都驻在东欧尚未回国,俄境内的陆军师则只有军官和部分准尉,待作战动员时才能补充人员;三是此时俄领导层奉行“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认为已无“主要军事威胁”,军队发展目标被定性为“以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为主、量少质优的职业型军队”。
以1993年开始的“师改旅”试点为标志,通过对俄境内部署的“架子师”缩编和重整,俄陆军开始走上小型化之路。
俄军试点首选在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威胁最为严峻的北高加索军区,先后在此组建了5个独立摩步旅。
这是符合该方向作战实际的。
但随后又在面对北约的西部方向,将列宁格勒军区内的陆军师全部整合缩编成了数个旅,则不免出于向西方示好的政治因素。
而那些从东欧撤退的原苏军最精锐的力量,不仅未能及时保留作为骨干,反而被当作“社会弃儿”遣散回家。
所以,俄军“师改旅”的基础是国内那些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架子师”,大批优秀官兵转业退伍,真正训练有素的部队流失殆尽。
俄罗斯政府近期发布的宏观教育改革方案

俄罗斯政府近期发布的宏观教育改革方案一、2005年9月2日,普京宣布实施教育、卫生、住宅和农业四项优先发展国家工程。
教育优先发展国家工程以加快俄罗斯教育现代化,使其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
从两方面建立发展教育的激励机制:一是选拔并优先支持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带头作用的机构;二是大规模推行新的管理机制和理念。
教育优先发展国家工程由下列项目组成。
1. 班主任、优秀教师激励项目。
在竞争的基础上对推行创新计划的优秀教师和学校给予支持,促进教育体系的开放,提高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奖励,教育领域按人头拨款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补贴标准的确立。
2. 创新型中小学校评选项目。
政府每年从国家预算中拨款30亿卢布(约1.28亿美金),用于奖励3 000所在推行创新教育项目中优胜的学校。
优胜学校将获得每年100万卢布(4.255万美金)的资金。
这笔资金将用于购买实验设备、教学基础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普通教育机构师资的再培训和技能培训。
3. 青年才俊激励项目。
国家将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视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和资源,为发挥青年人的创新潜力创造条件。
2006年起,在竞争的基础上,国家每年在全俄范围内选拔5 350名青年才俊(14~25岁),其中1 250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各类国际竞赛的夺标者和优胜者,每人奖励6万卢布(约2 553美金);4 100名全俄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各类竞赛的获奖者、地区或跨地区竞赛的夺标者,每人奖励3万卢布(约1 277美金)。
奖励资金由2007~2010年联邦预算支出。
4. 初级和中级职业教育机构支持项目。
在新经济形势下,以教育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代化为方向,以各领域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将解决熟练工人和专业人才的结构、总量和素质滞后问题当作战略任务来抓。
2007年12月20日,俄联邦决定将“在国立初级和中级职业教育机构中为高技术企业培养技工和专业人才计划”纳入教育优先发展国家工程。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俄罗斯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应对战略空间压缩带来的挑战,重塑强大军队、重振大国雄风,采取激进方式推进军队改革,经过压缩军队规模、调整军兵种体制,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强力推进“新面貌”改革等三个大回合的改革,基本实现了由大战动员型向常备机动型的转变,为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性军队”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从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俄军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是通过大刀阔斧裁军优化部队结构。
伴随着世界形势、战争形态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转型成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战略安全环境上看,北约持续东扩,美国加紧构建“全球快速打击”和反导系统,谋求太空、网空军事优势,策动独联体地区国家“颜色革命”,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复杂严峻。
俄高层认识到,传统的军事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迫切需要构建新型军事力量,以适应维护新形势下国家利益利益的需要。
为此,俄罗斯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减军队规模,优化部队结构组织模式,将军队由大战动员型转向机动常备型。
在大量裁减军队规模的同时,俄罗斯注意重塑和优化部队结构,减少部队数量和层次,缩小部队规模编成,实现部队的常备化、模块化,提升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和联合作战水平。
俄罗斯取消陆军的师-团建制,实行军-旅制,共编11个集团俄罗斯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应对战略空间压缩带来的挑战,重塑强大军队、重振大国雄风,采取激进方式推进军队改革,经过压缩军队规模、调整军兵种体制,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强力推进“新面貌”改革等三个大回合的改革,基本实现了由大战动员型向常备机动型的转变,为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性军队”奠定了组织基础。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李大光军,按功能组建了113个常备旅,并计划在2020年前将常备旅数量增加至125个。
另外,俄军政领导深知太空力量在信息化战争中重大作用,利用美国在东欧加紧部署反导系统这一打破全球战略平衡的挑衅行为,最终在太空兵和空军空天防御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基础上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组建起新的独立兵种一一空天防御兵。
俄罗斯行政区划的重新整合

万方数据
周定国
台井“联邦主体”除了能集中 权力,便于施政外,还可吼平衡各 州财政,减少中央补贴。2003年开 始了联邦主体的撒井试点工作,首 先将彼尔姆州与科米彼尔米亚克自 治区合并,称彼尔姆州。去年9月别 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暴露了一些 地方领导在反恐问鹿上软弱无能的 一面,为此普京政府认为联邦主体
万方数据
望 啦 蘸 学 主
万方数据
年成立共和国时,决定改用该民族 的自称命名这个世界上面积摄大的 一级行政区为萨哈共和国。但由于 雅库特这一名称在俄罗斯流传已久. 故仍以副名表示之。
三、俄罗斯7个联邦区
为避免地方势力膨胀危匣中央 权威,普京2000年5月上台伊蛤,按 照地域原则,下令将俄罗斯联邦害 共和国、边疆区和州划分为7个联邦 区,井任命亲信为总统驻联邦区全 权代表进一步加强以文统较力为 核心的国家垂直权力体系。
联邦区。我们知道联邦区并不是 级行政区划单位,也不打破原有的 行政区界线。但几年实践为后来的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重新整合提供 了框架思路。
四、89个联邦主体重新
整台 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来说,89
个“主体”确实显得过于零碎,联 邦主体成员数量过多客观上造成了 两个直接的后果:即联邦主体成员 规模相差悬珠和法律地位的不等。 就地域面积而言,面积最小的北奥 塞梯阿兰共和国只有8000平方公 里.而面积最大的萨哈共和国为 3103200平方公里,后者是前者的 387倍,就人口规模而言,人口最多 的莫斯科卅∞6435800人(2001年), 人口最少的埃文基自治区才18500 人。以经济规模而言。名列前10位 的联邦主体集中了全国约45%的 GDP。更有甚者,同为联邦主体,
对比俄罗斯激进式改革和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异同

对比俄罗斯激进式改革和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异同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定义。
激进式改革也称之为“休克疗法”,主张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实行的,以迅速私有化、自由化、稳定化为手段,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为归属的一整套体系。
渐进式改革理论,采取先易后难, 先表层后里层的改革路径,在旧有制度的框架内渐进、逐步地对旧体制进行制度创新。
主张分阶段进行,逐步到位。
二、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区别1.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
激进式改革认为从一种体制向另一体制转换转换过程中,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态是最危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新体制,使新体制起主导地位,才能尽快摆脱新旧体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和危机。
采用激进的改革策略,可以使改革迅速而全面进行,但是对社会的冲击面比较大,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生产的急剧下降和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
采用渐进的改革策略,可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减少改革的阻力,但是由于两种体制并存的时期比较长,容易导致腐败和混乱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2.经济改革的步骤不同。
激进式改革策略主张价格改革先行,迅速而全面地开放价格。
而渐进改革策略主张分阶段地逐步调整和理顺价格。
3.稳定经济的措施不同。
激进改革策略认为:经济稳定集中体现在物价的稳定上,稳定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是克服通货膨胀。
为此,激进战略主张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取消补贴,减少预算赤字,控制货币的发行。
激进策略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贸易自由化和价格自由化。
而渐进战略的支持者认为,在过渡时期国家的作用不应当削弱,为了克服经济衰退,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扩大对本国产品的保护,继续向国营企业提供信贷和补贴,以避免生产滑坡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三、激进式改革在俄罗斯的应用尽管波兰等国实行“激进式”改革获得了相对的成功,但是,某些国家实行却归于失败。
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就是“激进式”改革失败的典型例证。
1992——1993年,俄罗斯推行了两年的“休克疗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6张PPT)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争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
中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
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
克里米 亚半岛
结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 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 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次数
1200
农奴暴动
1176 次
1000
800
600
400
200 86
126次 90
次
次
阶级矛盾进0一185步8 激1859化,1860 农1奴861 暴年代动频繁。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圣 彼 得 堡
31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 一个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从此 ,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
影响
俄 罗 斯 帝 国
俄罗斯帝国: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 ,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 家。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
(17世纪末期)俄后国的的面经貌济完全依赖于农
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
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
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
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
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当时— 的俄国
—《大国崛起》
移植西方 强制欧化
政治 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斯科
利
路
阅读教材40页、41页,圈画主要词语并记忆: 航空 、_____ 内河 1、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 ____、公路 ____、_____ 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但是,交通运输 与海洋 ____运输和____ _________线 路和______ 枢纽 在_____ 欧洲 部分和_____ 亚洲 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欧洲 部分铁路网稠密,以莫斯科 放射 状。 _____ ______为中心呈_____
4、俄罗斯大部分属于( B ) A、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5、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之间的河流 是( C )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伏尔加河
6、下列不与俄罗斯相邻的国家是( C ) A、中国 B、哈萨克斯坦 C、韩国 D、乌克兰
小资料 亚欧大陆桥
石油经济
“世界加油站”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这与它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分不开的。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 ;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大量出口石油、天 然气,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本国带来了滚滚财富。 2010年石油、天然气出口的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50% 以上。
7、制约俄罗斯 农C、地形复杂 D、国 土辽阔
11、关于俄罗斯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重工业发达 B.轻、重工业都发达 C.轻工业发达 D.高科技工业最发达 12、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C ) A.乌拉尔工业区 B.西伯利亚工业区 C.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D.一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13、俄罗斯的首都是( D ) A.河内 B.巴黎 C.东京 D.莫斯科 14、俄罗斯的货物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是( B )。 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内河运输 D.海运、内河运输
7、关于俄罗斯东部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以平原为主 B.以丘陵为主 C.多山地高原 D.以盆地为主 8、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 D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领土跨欧美两洲 B.有56个民族 C.人口3/4在欧洲 D.以黄色人种为主 10、下列矿产与其产地搭配一致的是(B )。 A.煤——库尔斯克 B.石油——秋明 C.铁——第二巴库 D.石油——库兹巴斯
当堂检测
选择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D ) A、中国 B、美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2、位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的山脉 是( A )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 3、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东 向西依次是( D )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B、勒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鄂毕河、勒拿河 D、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俄罗斯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俄罗斯工业部 门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的特 点和分布关系,体会一个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重要性。 2.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 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读图说说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 2.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个大洲? 煤 铁 石 铜 天 镍 铝 3.自然资源特点对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金 铅 油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集中分布在亚洲地区, 然 土 锌 气 为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丰富
亚欧大陆桥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由首都莫斯科 途经西伯利亚到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 9 288千米。
西伯利亚大铁路
符拉迪沃斯托克
冻土
冻土是由于高纬度,或大陆 性气候导致冬季寒冷所致,永久 冻土又称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三 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63%左右。 在冻土分布地区,地表水不易下 渗,地下水水位高,容易形成沼 泽。 在夏天,当温度升高时,长 年冻土的表层变暖融化后,地基 就变得十分松软,极大的影响俄 罗斯的交通、建筑、能源开采等 基础设施。
近十几年,俄罗斯依靠大量出口_____ 石油 、_________ 天然气 , 促进了本国经济较快增长。但是,过度依赖石油 ____、 天然气 ______等资源的出口,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 为此,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 发展方向。 合作探究
教材40页活动题1、2题。
发达的交通
工业部门及分布
圣彼得堡工业区
石油经济
1 2 3
莫斯科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能力提升
4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四个主要工业区。 2.以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为例,思考 俄罗斯工业部门分布和自然资源的联系。
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就近分布在内陆地区。
石油化工 、造船 造纸 圣彼得堡工业区:_________ _____、电子 _____、_____ 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_____ 食品 和 和________ 纺织 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_____
亚欧大陆 被称为“ 亚欧大陆桥 2、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________, _________”。
读图,分析俄罗斯客运和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 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为主。
城市和交通
探究42页活动2题。
议一议
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想想西伯利亚 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位置和气候的影响: 北部纬度高,气候严寒,冻土层广布 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 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 资源和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南部
阅读教材39页课文圈画重点词语并记忆。 1、俄罗斯自然资源 ________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 煤、 几个资源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 _____、 _______、___ 天然气 铁 、_____ 有色金属等的_____ 产量 ,森林的蓄积 储量 和_____ ____ ____量, 蕴藏 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位俄罗斯 水能的_____ 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能源 、 2、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_____ 化学 等重工业比较发达,其中, 钢铁 、______ 机械 、______ ______ 核工业 和__________ 航空航天 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_______ 制造业 ,发 3、俄罗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_______ 展相对滞后。
15、俄罗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的主要原因 是( A )。 A.纬度高 B.平均海拔高 C.靠北冰洋太近 D.陆地面积太大
① A B F E C
DH
②
读图分析题 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工业区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主要矿产及产地名称。E________H_________ 3、主要海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4、C和D两大工业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发展起来 的,这表示俄罗斯的工业布局有向_________________(东、西) 的趋势。 5、四大工区中,食品和纺织业最发达的工业区是__________
阅读材料
想一想:石油是什么资源?它会有枯竭的时候吗?单纯依靠 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会出现什么弊端?如何解决? 转变经济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比较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工业 日本 俄罗斯
分布特点
太平洋沿岸 和濑户内海 沿岸 主要在内 陆地区
原因
资源贫乏,市场 狭小,优良海港 利于进出口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主要有_____ 钢铁 、 汽车 、_____ 飞机 、_____ 火箭 和_____ 电子 等工业部 _____ 门,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 ______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主要有_____ 石油 、 _____ 钢铁 、______ 机械 等工业部门。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 天然气 要有煤炭 ____、石油 ____、 _____、 电力 ____、____ 钢铁等工业部门。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国土东濒临 洋,其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2)A _____(山脉) B (湖泊) C (湖泊) D (河流) E (河流) F (河流) G (河流) H (海洋) (3)山脉A以东为 平原,以西为 平原;河流E以 东的地形主要为 和____。
H A B D E C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