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编第五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编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课 文12 12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寓言二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生字。

会写本课生字。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3.情感与价值情感与价值情感与价值懂得应该听劝告懂得应该听劝告,,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道理。

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批注教师批注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引入新课什么是“寓言二则”什么是“寓言二则”? ?理解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给人以启示。

“二则”就是“两个”。

“二则”就是“两个”。

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

1.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出示课题,,课题是个成语课题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遍。

((学生齐读学生齐读) )2.2.这个成语中这个成语中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

牢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在课文中指羊圈。

3.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学生尝试解释)4.4.从这个课题从这个课题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学生自由回答、提问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扫除障碍1.1.教师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单元课题:《揠苗助长》、《画杨桃》、《小马过河》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分别是《揠苗助长》、《画杨桃》和《小马过河》。

这三篇课文都是寓言,通过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刻画出一个可笑的古代人物形象。

画杨桃》引导学生了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通过老师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找到了“我”把XXX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XXX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和松鼠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最终XXX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过河,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在研究这三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生字词汇,并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同时,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

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课时分配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确保教学效果。

深刻的道理和寓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出示目标2、3二、查学诊断1、复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出故事的大意。

2、检查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2)去掉拼音,还会认吗?(指名读——开火车读)3)看看谁的词语库最丰富?(指名组词)三、导学施教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划出巴望的句子或词语,师巡视。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点:朗读课文,会用“愉快”写一句话。

背诵课文,默写其中的一节。

2、过程与方法的着眼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感受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欢快情景,体会少先队员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感受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欢快情景,体会少先队员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其中的一节。

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放录像,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

师: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尝试朗读,了解内容。

1、自己看音节读课文,注意要读正确。

读后标出小节序号。

2、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读音。

(带拼音)双桨倒映愉快白塔伙伴功课推荡(2)指生分段读课文,具体了解课文内容。

(评读)(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1、齐读第一节。

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

2、想象“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划船,如果我们根据这一节诗的内容来设计一幅画面的话,那么,画面上应该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挂图)3、出示句式,描绘画面。

水面_____________,小船_____________,四周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

4、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小船、白塔、绿树、红墙)从课文中找出来。

5、指导朗读。

“倒映”、“环绕”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2、这一节中作者又写了哪些景物?(教师在原画面上增加太阳、小鱼。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
3)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
他堵上那个窟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快堵上那个定窿,把羊团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赶紧”写出了养羊人行动的迅速,强调了他知错就改。)
(4)小结。
养羊人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之后,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只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见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成 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3.朗读并积累一些词语。
【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体会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在体会、体验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最好把那个人说的话记在脑子里。(学生自由读句子,想像)
③这句话他在对谁说呢?(他在对自己说。)这就叫做——“自言自语”。(随机出示词语卡片:自言自语)
④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吗?(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急忙”、“跑”、“天天”、“巴望”、“筋疲力尽”、“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词语中感受到他的焦急。)
2.教师可播放课件或图片,随机解说:种子埋在泥土里,过了几天种子发芽了。慢慢地,它长大了。农民伯伯给它浇水、施肥、松土、拔草,它越长越茂盛。过了几个月,终于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原来,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这可不能着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中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寓言二则》中包含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古代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出自西汉XXX的《战国策·楚策四》。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只要肯虚心接受建议,认真改正错误,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根据《孟子·公孙丑上》改写。

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画杨桃》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画XXX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XXX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

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让大家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XXX与XXX、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

这个故事说明遇事要动脑筋,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白话社交”的主题是“图书借阅条约”。

通过对“如何办理图书角”的讨论,让学生知道应当如何办理图书,应当如何借阅图书,应当如何爱护图书。

“语文园地五”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部分的内容。

通过字词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生难字词的字形和意思,理解意思相近的字词并学会运用;通过理解《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以及重视对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通过《好天气和坏天气》一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看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掌握“倒”“坊”等多音字,能区分词语的读音。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全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 全单元教案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12.《寓言二则》.................................................................................................................................2课时13.《画杨桃》.....................................................................................................................................2课时14.《小马过河》.................................................................................................................................2课时语文园地五.................................................................................................................................... ..... 2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和巩固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

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复课文《小狮子跑》和《小老虎躲》。

通过朗读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模仿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

3. 分组阅读课文《小鱼儿做游戏》。

每组选择一位同学担任讲解员,其他同学依次朗读,然后讲解员进行总结归纳。

4. 练写作技巧。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小鸟儿在哪里》的内容,并讲述自己的想象故事。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并提供帮助和鼓励。

五、教学准备1. 课本《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及教学课件。

2. 角色扮演卡片和小组讨论提示卡片。

3. 学生练笔和纸。

六、教学过程安排1. 复课文《小狮子跑》和《小老虎躲》。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分组阅读课文《小鱼儿做游戏》。

4. 练写作技巧。

5. 进行教学评价。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阅读和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想象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3. 提供相关练题和题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

八、板书设计九、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会默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小毛虫》、《荷叶母亲》、《小鹿和小兔子》、《谁的本领大》。

2. 生字词:本单元的生字词共有30个,包括“毛、虫、荷、叶、兔、鹿、谁、大”等。

3. 语法点:本单元主要的是简单句的句型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能正确书写。

3. 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 口语练:教师设计口语练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备课,用心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寓言二则一、教学内容:《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亡、牢、精、疲”等13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四、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三、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四、教师精讲点拨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羊是怎样丢的呢?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4、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五、课堂巩固练习1、juàn quàn羊圈()圆圈()圈养()圈画()2、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他在房间里()。

他在沙发上()。

六、课堂拓展,提升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七、板书:亡羊补牢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为补结果再也没丢迟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也第二课时《揠苗助长》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⑴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⑵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效果:1、学习生字: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四、教师精讲点拨1、学习生字: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巩固生字: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五、课堂巩固练习理解“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课堂拓展,提升13、画杨桃一、教学内容:《画杨桃》二、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四、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

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

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四、教师精讲点拨1、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

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五、课堂巩固练习1、利用课本空白先描红,再工整地能写出来。

2、读读记记第三题。

六、扩展提升:想想识字的方法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①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四、教师精讲点拨1、学习第2~17自然段。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②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五、课堂巩固练习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六、扩展提升: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七、板书设计:14、《小马过河》一、教学内容:《小马过河》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

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四、课前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三、检查自学情1、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

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2、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精讲点拨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五、巩固练习:练习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自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三、检查自学情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

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

还可以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精讲点拨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考虑: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