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鸭子骑车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5篇

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鸭子骑车记》。
该故事讲述了鸭子在农场里骑自行车的趣味经历,通过描绘鸭子与各种动物互动的情景,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语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短语的掌握,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及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生字卡片、自行车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自行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行车的特点。
(2)教师讲述故事梗概,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详细讲解。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情节。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以外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鸭子骑车记》2. 生词:自行车、摇摇晃晃、开心、朋友、帮助3. 短语:一边……一边……、不仅……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词语,编写一个关于鸭子骑车的故事。
一天,鸭子骑着自行车在农场里晃晃悠悠地行驶。
它一边骑车,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突然,它遇到了正在拔河的小猪和小羊,它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
鸭子不仅帮助它们解决了矛盾,还成了它们的好朋友。
它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在农场里欢快地游玩。
2. 作业要求:故事内容要完整,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鸭子骑车记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学目标反思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鸭子骑车记》这本书,掌握了书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同时,学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鸭子骑车记》,让学生体会到鸭子勇敢、自信的精神,激发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过程反思1. 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鸭子骑车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环节,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并对书中内容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书中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3. 词语积累在词语积累环节,我引导学生找出书中的生字、词语,并讲解其意思。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积累,提高词汇量。
4. 表演展示在表演展示环节,我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望较强,但部分学生在表演时存在紧张、害羞的情绪。
为此,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总结评价在总结评价环节,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三、教学效果反思1.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在词语积累环节,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语,词汇量有所提高。
3. 学生在表演展示环节,能够大胆展示自己,培养了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4. 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阅读指导。
四、改进措施1. 在阅读指导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阅读效果。
2. 在表演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多参与,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024年《鸭子骑车记》教案(5篇

2024年《鸭子骑车记》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鸭子骑车记》。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语法点讲解、课文理解与赏析。
涉及章节为第二十二至二十四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法点及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生字词学习和表达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鸭子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组词、造句。
4. 例题讲解:讲解语法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5. 课文理解与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讨论故事情节,进行赏析。
6.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字词、语法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鸭子骑车记》2. 生字词:约10个,分为两组,每组5个。
3. 语法点:两个,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至少三个。
① 鸭子为什么会骑车?② 鸭子骑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③ 鸭子成功了吗?2. 答案:(1)见生字词抄写作业。
(2)例:小鸭子学会了骑车,非常开心。
(3)① 鸭子看到马儿骑车,也想要学。
② 鸭子遇到了摔倒、撞树等困难。
③ 鸭子成功了,大家都为他鼓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一个关于鸭子的新故事,下节课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及活动反思(精选7篇)

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及活动反思(精选7篇)大班语言《鸭子骑车记》及活动反思篇1活动目标:1. 观察画面,理解故事,了解动物们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2. 积极参加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鸭子的勇气与信心。
3.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多媒体、电脑、电视机。
2. 故事图片人手一份、自行车两辆。
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1. 师:这是什么?你们骑过自行车吗?感觉怎么样?2. 师:看,谁来了?一只鸭子看到这辆自行车猜猜它想干什么?(幼儿猜测后播放课件录音)3. 师:原来这只鸭子想骑自行车,大家觉得这个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评析:出示一辆自行车让孩子们说说自己骑车的经历,为引出这个故事作好了铺垫,再出示一只鸭子做思考的样子看着自行车,从而吸引了幼儿阅读这个故事的迫切愿望,使幼儿目的性更强地参与活动,让脉络更加清晰,为后面的环节埋下伏笔。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1. 初步阅读,了解故事线索。
●嘲笑的母牛(1)师:母牛赞同鸭子的想法吗?她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愚蠢)什么意思?(2)师:这时候鸭子心里会怎么想?它会怎么说呢?(播放画面)你能看明白吗?2. 自主观察画面,猜测小动物们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1)师:一路上鸭子又会遇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样看待鸭子骑车这件新鲜事?它们会对鸭子说什么呢?(2)师: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张图片,请你们仔细地看画面找答案吧。
幼儿自主观察画面,自由交流。
(评议:让幼儿自主阅图,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动物的表情、动作,猜测它们的想法,给予孩子更多想象、交流的空间。
)3. 分段讲述,探索故事发展。
●担心的母鸡(1)师:猜猜母鸡对鸭子说了什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原来云朵里的图案给了提示)(2)师:一起听听母鸡怎么说?(播放母鸡录音)看到鸭子骑车摇摇晃晃跌跌撞撞,母鸡的心里怎么样?(3)师:鸭子会不会因为母鸡的担心害怕而放弃骑车呢?它会怎么说?能不能用故事里的话说说?(播放画面集体说)小结:鸭子相信自己并且不断地鼓励自己,鸭子骑车可真不容易。
《鸭子骑车记》教案通用

《鸭子骑车记》教案通用教案:《鸭子骑车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鸭子骑车记》。
文章讲述了一只鸭子骑自行车的趣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鸭子骑车带来的快乐和惊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生字词卡片3. 课文朗读录音带4. 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村景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学习生字词。
3. 课文朗读(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 理解课文(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鸭子骑车的快乐。
5. 实践环节(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鸭子骑车的动作,体会课文情境。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用生字词造句,编写一个类似《鸭子骑车记》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1. 鸭子骑车记2.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造句2. 编写一个类似《鸭子骑车记》的小故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字词学习和课文朗读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理解课文环节,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体会了课文内容。
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鸭子骑车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体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动物的趣事,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及活动反思精选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鸭子骑车记》及活动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鸭子骑车记》。
通过该故事,让学生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同时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2. 让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学会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型,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鸭子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鸭子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鸭子骑车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
4. 课堂互动(10分钟)a. 鸭子为什么能骑自行车?b.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它们对鸭子的骑车有什么反应?6. 表演展示(10分钟)学生戴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鸭子骑车记》2. 新词汇:自行车、摇摇摆摆、骄傲、羡慕等。
3. 句型:鸭子骑着自行车,摇摇摆摆地过去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鸭子骑车场景。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鸭子骑车记》,让学生了解了鸭子的生活习性,感受了语言的韵律美。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
2. 例题讲解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型。
3. 课后可以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拓展延伸:1. 开展关于其他动物的故事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动物的生活习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鸭子的生活场景,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鸭子骑车记》教案通用

《鸭子骑车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动物乐园》中的《鸭子骑车记》。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以及通过故事情境展开的想象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内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鸭子的基本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鸭子生活习性的了解。
难点:课文情感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物骑车的趣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并解答疑问,共同讨论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理解词义。
4. 课文分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a. 鸭子为什么想骑车?b. 鸭子骑车的过程是怎样的?c. 故事鸭子学会了什么?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情境表达: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小故事,关于动物们学习新事物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鸭子骑车记》2. 板书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鸭子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并组词:课内生字词。
1) 鸭子骑车遇到了哪些困难?2) 鸭子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c. 家庭作业:以“动物学习新事物”为主题,编写一个短篇故事。
2. 答案:a. 生字词组词略。
b. 回答问题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反思,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鸭子骑车记》故事教案

《鸭子骑车记》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内容为《鸭子骑车记》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鸭子在农场里骑自行车的趣事,通过鸭子的经历,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运动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学会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和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运动原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行车结构及其运动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行车模型、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句子,讲解自行车结构及其运动原理。
4. 随堂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猜谜”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并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鸭子骑车记》2. 自行车结构:车架、车把、车轮、链条、脚踏板3. 自行车运动原理:力的作用、摩擦力、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述故事《鸭子骑车记》。
(2)运用故事中的句型,描述自行车的结构。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2)自行车结构描述:自行车由车架、车把、车轮、链条和脚踏板组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子骑车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部编本)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的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1.朗读绘本,能根据绘本插图讲故事。
2.能根据绘本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和根据示意图创编故事的能力。
4.体会学习鸭子自信、勇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绘本插图,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
【教学难点】根据绘本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希沃白板、绘本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也来到了我们中间,看,它是谁?是小鸭子(板书:鸭子)。
师:鸭子怎样叫?(嘎嘎)鸭子怎样走路?学一下(学生动作),你用个词语来说,(大摇大摆、一摇一晃、摇摇摆摆)。
师:那你知道鸭子会干什么吗?(游泳、生蛋、吃虫)你见过会骑车的鸭子吗?(没有)可是啊,美国有个著名的绘本作家,他叫大卫夏农,他却说鸭子能骑车,这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阅读的绘本故事《鸭子骑车记》。
二、观察封面、环衬和扉页1.(课件显示封面)用你好听的声音一起将封面上的书名读一下吧。
(鸭子骑车记)用你会发现的眼睛看一看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2.环衬,它的作用是将书的内页和封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for Emma”,Emma 是大卫夏农的女儿的名字,意思是这本书是大卫夏农写给他女儿的。
下面是“Quack!”是象声词,鸭子的叫声,汉语用象声词“嘎嘎”表示鸭子的叫声,英语是Quack!3.书的扉页,是补充封面的,它把书名、作者、翻译、出版社等等都在扉页上加以补充。
发现的眼睛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扉页)师:你猜测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大家的眼睛很亮!我们刚才观察了书的封面、环衬、扉页,有没有意思啊?(有)光看这些就很有意思了,相信这本书更加有意思,你想不想看?三、阅读绘本、感悟体会这则绘本故事十分有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1.品读鸭子疯狂的想法:我打赌我会骑车!这一天天气好极了,一辆红色的自行车停在那里,猪看见了,可是等于没看见。
牛在这里,正在打瞌睡。
瞧瞧,谁也看见了?(课件走出鸭子)它是什么样子?它是什么动作?它在思考:我打赌我会骑车!读出鸭子的自信!“一只鸭子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
一开始骑,它会怎么样?想想你学自行车的样子。
”(很慢!摇摇晃晃、左摇右晃、很跌倒)“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你说此时的鸭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很高兴、很兴奋,又高兴又害怕,很自豪),那你能不能把鸭子心里的想法大声喊出来:我会骑车了!他很高兴、很兴奋,尽管他的脚还够不到脚踏板、他的屁股还坐不到座椅上,但是他依然想把他的这份高兴、兴奋、激动分享给所有的朋友。
2.品析动物们的感想:担忧、鄙视、羡慕、惊恐绵羊眼里满满的担忧,狗羡慕的眼神紧盯着鸭子,而马则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
你通过什么能看出他不理鸭子?(他斜着眼看鸭子。
)斜着眼看,这是马的表情。
(放大)看一下,马的表情,你来学一学。
(找生上台表扬)他是什么表情?他斜着眼,咧着牙,看人应该平视着看,他却往下看。
真是一只什么样的马?(傲慢的马)你认为他还是一匹怎样的马?(骄傲自满的马、傲慢的马)正因为他是一匹傲慢的马,所以他的心里想:“你还是没我快,鸭子!”可是快乐的鸭子还是一边按铃,一边往前骑。
你看他遇到了谁?母鸡。
仔细观察母鸡的表情,母鸡心里会想什么?我们从什么看出母鸡是这样想得?表情!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找生读)鸭子继续前行,他又遇到了谁?山羊。
你看看山羊的表情和动作,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山羊啊?为什么?女孩读一下,男孩试一下。
可是鸭子可不能让他吃掉,对吧?你觉得现在鸭子的技术怎么样?刚才只是快了一点,现在呢?(学生交流:技术一流)你怎么觉得他技术一流?(他的一只脚在车座上,另一只脚抬了起来。
)注意一下鸭子现在的动作。
你看他像什么?(飞)他都要飞起来了,说明他的技术怎么样?一流!高超!你看,他的屁股坐在椅子上,他的双手都打开了翅膀。
他像飞一样地来到了谁的身边?(老鼠)你想象一下鸭子飞一样的来到小老鼠的身边,如果你是小老鼠会怎么想?鸭子经过了很多个小动物的身边,每个人的想法一样吗?(不一样)可是这一切,鸭子都没有在意。
(学生重读、指生读)突然,一大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冲下路来。
他们骑得特别快,谁也没有看到鸭子。
他们把车停在门前,就进屋去了。
3.参考绘本插图、讲好故事师:孩子们进屋了,什么留下了?(车子)观察一下这幅图中每个动物的眼睛,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动物都羡慕鸭子)你怎么知道他们羡慕鸭子?(他们两眼发直、眼睛发亮、眼睛一直盯着车子)他们现在有什么想法?(想骑一骑那辆车子)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都想骑骑这些自行车。
现在,所有动物的愿望都实现了吗?(实现了)他们都有自行车骑了!!!仔细观察绘本插图,用自己的话讲讲小动物们都是怎么骑车的?预设:他们每个人的样子都不一样,你看!你看!母鸡骑着一辆小小的三轮车,母牛边骑车边哞哞地叫着:“骑车的感觉真爽!我也能骑自行车!”。
狗和猫才进行骑车比赛,狗对猫说:“小样,我肯定能追上你。
”猫不服气地说:“你肯定追不上,不信,你来追啊!”绵羊优雅的骑着自行车,可是山羊缺没有了他的风度,一下子啃掉了一大块自行车框子,改不了他贪吃的习惯。
猪和猪骑着一辆双轮车,猪大哥双手撒开车把,猪小弟说:“哥哥,千万要小心啊!”这里面车技最高的当然是鸭子了,他带小老鼠到处转圈,小老鼠高兴地拍着手。
你觉得此时所有动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高兴、激动)这所有的喜悦是谁带给他们的?所以当现在,开始!(齐读课文13页)是鸭子让他们如此快乐!所以他们异口同声地夸奖鸭子:“鸭子,你的注意真棒!”4.升华感悟、创编故事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午?(学生交流)这些疯狂、这些难忘、这些快乐是谁带给他们的?鸭子。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自信的鸭子!”“勇敢的鸭子!”那通过鸭子骑车这件事,(出示鸭子骑车的过程图片)你明白了点啥?(坚持就是胜利!自强不息!办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看来,鸭子的精神点燃了每一个动物努力的热情,也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鸭子又在干什么?又在思考。
(出示THE END)他看到了什么?拖拉机。
此时此刻,鸭子会有什么疯狂的念头?(我一定会开这辆红色的拖拉机。
)他说:“我打赌我会开拖拉机!”在开拖拉机的过程中,鸭子可能会遇到谁?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四、拓展延伸结束语:故事马上就讲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啊?大卫夏农,其实啊,这个人还有其他优秀的作品,《大卫不可以》《千万别去当强盗》《下雨了》《老鼠娶新娘》《蚯蚓日记》,你可以到书店、网上、绘本馆买来、借来读一读。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鸭子骑车记》学情分析《鸭子骑车记》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具备了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上册书中已经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句子讲故事,二年级下册不仅继续落实二年级上册的训练要求,“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而且在上册利用多幅图复述、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到利用单幅图讲故事,在能力训练上螺旋上升。
在第七单元中,教材重点落实“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的语文要素,在课文练习中,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讲故事。
《鸭子骑车记》利用单幅插图,为学生提供创想的支架,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创编故事,想象故事发展的可能。
学生理解“变化”这一主题可能有难度,对“变化”的理解可能不透彻。
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体会、感悟,强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联系,而不是空泛地讲道理。
学生爱动脑、爱思考、敢于创新,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且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创编童话、小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鸭子骑车记》效果分析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学习状态好,能积极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经历思维——想象——创作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故事,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发思维,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插图,直观地体验到了故事的内容,降低了把握整个故事的难度,同时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把握故事内容地发展,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如:集体读、分组读、男女读、个别读、师生读等形式,体会句子的语气、绘本的内容。
二年级下学期学习重点从词句向段落过渡,绘本每一页图文结合的表述,为学生词语的积累,顺利地说、写提供了前提。
在创编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有浓厚的兴趣,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学生间的评价稍少了点。
《鸭子骑车记》教材分析《鸭子骑车记》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变化”主题的语文要素。
这节课我将《鸭子骑车记》这篇绘本故事引入课内,有意安排学生借助插图、提示讲好故事,是在学生已经有的基础上螺旋提升,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绘本阅读更能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插图的提示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因此,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延伸提升的作用。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讲故事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重要词语、插图”等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改变”,让学生走进故事中,而不是空泛地讲道理,从故事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1.朗读绘本,能根据绘本插图讲故事。
2.能根据绘本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和根据示意图创编故事的能力。
4.体会学习鸭子自信、勇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根据绘本插图,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
教学难点是:根据绘本内容创编故事。
《鸭子骑车记》评测练习鸭子记有一天在里,鸭子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注意。
“我打赌我会!”他地走到旁,爬上去,了起来。
开始他,但是很。
鸭子过身边,冲招了招手。
“你好,!”鸭子说。
《鸭子骑车记》教学反思《鸭子骑车记》是美国作者大卫•夏农的作品,讲述农场里的一只鸭子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骑单车。
它果真骑上了单车,一路上遇到了农场里八种不同的小动物,他们各自腹诽鸭子骑车这件事,尽管如此鸭子依然坚持,并且越骑越熟练。
最后,一群人来农场把自己的单车停在那里,而所有的动物有机会一起骑车狂欢。
绘本文字简单,图画以鲜亮的暖色调为主色,鸭子朝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精神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可谓图文并茂,思想丰富,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帮助他们开启阅读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