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幼儿园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幼儿园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2022年幼儿园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8篇)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篇1由于我们中二班的班级特色是以古诗为主,因此我们每周都会利用时间来开展古诗教学活动,而今天上午按照周计划的安排,我在我们班开展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我制定了两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的内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美的熏陶。
幼儿在通过活动后,虽然孩子们都能够对古诗朗朗上口,但是在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上还是有所不足的,特别是目标二,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所难度的,孩子们对于美的感受这方面还不是能够很好的体会。
因此目标的制定上比较难,对于我们班的孩子实际情况来看,比较不能达到。
在今后的活动目标制定上,还是需要更加的斟酌,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制定比较好。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亮点与不足:1、在活动中我结合了动画视频来进行教学,因此孩子们学得特别的快,而且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
2、我出示字卡引导孩子朗读认识,但是更加的侧重在对字的读音上,其实在这一环节上,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字型的有意认识,虽然不强调孩子一定都要懂,但是可以给孩子初步的印象。
3、古诗教学完,我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我只是匆匆的带过,而没有正面的引导孩子如何热爱大自然,可以引导孩子从自身的小事出发,如不乱丢纸屑、爱护环境等等。
4、整个活动的时间有点拖拉,在下次活动中,各环节的衔接还应该更加的紧凑。
回望这个活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活动的气氛很好,虽然在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整个活动流程还是比较顺畅。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1《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课前我先让学生看有关庐山风景的视频,再通过谈话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去过庐山,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而且还把他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望庐山瀑布》。
二、读诵课文1、了解李白,先生讲,再帮忙补充。
2、了解李白的其它古诗。
3、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
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找朋友让学生巩固生字。
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4、理解古诗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
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
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三、总结反思:古诗学生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
(注意里边不是卢)。
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
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
炉:火炉、锅炉、炉子。
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
疑:怀疑、疑问、质问。
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
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
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啼叫。
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
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
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2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一、由学生自由背诗,有学生背诵到这一首诗时引入新课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会背很多古诗,我引导学生背诵自己会背的古诗,当有学生背到这一首时我让学生尝试自己默写,我来朗诵,对于学生不会写的字,允许注拼音,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4篇)

小学生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4篇)望庐山瀑布篇一二、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 瀑pù 炉lú 紫zǐ 川chuān三、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疑心。
真让人疑心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异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5篇)教学反思的作用在于让老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别人有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精选5篇)。
希望大家喜欢。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篇1《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我仔细研读了教材,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
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
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两点:1、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顿时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在教师启发的情感体验下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
教师趁势激起学生课文的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游了庐山瀑布后诗性大发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
这为整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也就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是朗读和领悟诗情。
2、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我先紧扣词句品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生: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挂:瀑布本是流动的,作者却巧妙地将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的美丽壮观。
飞、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
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势再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篇一《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我仔细研读了教材,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
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
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两点:生: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挂:瀑布本是流动的,作者却巧妙地将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的美丽壮观。
飞、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
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势再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读,欣赏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相辅相成。
做得不够的地方有许多:1、把三、四句诗给分开品析了。
潜心再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其实是一个整体,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瀑布从高处落下,流得快、直、美。
而我在学生理解后,没有把两句诗整合起来品析,破坏了瀑布流态的整体之美。
3、对课堂的生成处理的不够娴熟,对学生的发言没做到中肯的、带鼓励性的评价。
遗憾的地方还很多。
总而言之,我觉得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学习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是我以后前进的方向。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篇二庐山,我国江西省的一座名山,自古就以“奇秀甲天下”,唐朝大诗人李白在50多岁时来到这里,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doc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怎么写?我已经为您收集了相关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一)《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了解瀑布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学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当课刚开始的时候,我想让孩子们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瀑布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你看到这些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说一说)很美、很壮观、很好看等等,学生就体会到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接着就是重点学习这首诗。
让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笔画配合手势或图片理解"生紫烟";"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
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最后介绍作者。
这么美丽的诗歌是谁写的呢?你对李白了解多少?你还学过他的什么诗歌?结合以前学过的诗句和拓展诗《秋浦歌》体会李白夸张写法特点。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李白。
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二)《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6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6篇)《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1《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本单元主要是以描写祖国壮丽河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瀑布的壮观景象。
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学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当课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景介绍了李白: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很爱旅游,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游的地方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日,李白背着行囊来到一个地方,只一会儿工夫,他就决定留在这个地方隐居不走了,是什么吸引了李白呢?接着就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让学生进行初读。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
对于这篇音韵和谐、用词精练、意境简言难表的古诗来说,如果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那么学生在感悟上还是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先“扶”着学生从关键字词入手理解,再“放手”让学生整体感悟,以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从“疑”字入手,着重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的情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并且使他们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情感、感悟,最后发展到激情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李伟娟
一、收获与心得。
1. 明确《课标》,单元重点,课堂教学有“明路”。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课标》的要求,能够将之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实现。
如果能够做进一步提升,当然更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单元重点非常重要,明确单元重点,并应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不同侧重地加以落实。
如这节《望庐山瀑布》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激发对于古诗的兴趣,热爱祖国文化,能够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积累优美的语言。
2.了解学情,突破难点。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对于识字、解词、理解等方面进行了前测。
有些内容意料之中,有些内容却在意料之外。
比如“川”这个字,没有想到学生会有那么多不认识的,且理解上也是个难点。
了解了学情,我们才能知道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才能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突破学习的难点。
3.有质量的“读”,明确“读”的目的。
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初读”的时候读了五遍,自由读、指名读、范读、互读、齐读。
学生不是很爱读,甚至有的孩子会觉得很麻烦,因为他们早都会了。
后来,去掉了自由读,因为学生对于读正确、读流利不存在障碍,而应把重点放在“读出节奏”上来,精简之后,学生易于接受了。
4.组词、扩词,教会学生积累。
听了很多关于部编教材的专家解读,看了这课的课后题还是很迷茫。
不知道如何设计和落实到教学中去,觉得古诗和词语似乎一点都联系不上,然后我又仔细阅读了教参,实际上是需要我们通过烟云、山川,进一步积累一些意思相对的四字词语,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感受,将点状的知识连成线,甚至是铺成面,形成语文学习的系统。
5.多问问学生有什么疑问,解决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
这是我这节课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更有动力,更有方向,这大大提高了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困惑与努力方向。
诗歌的学习还有一大特点,需要学生入情入境。
那么到底如何科学合理地将
学生带入诗境中来呢?我用了较多的图片,希望能够让学生产生画面感,还用了一个视频,希望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课堂上也确实实现了我的目的。
可是,这些图片、视频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我想,既然是语文课,还是要从语言文字出发,吃透文本,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图片、视频等媒介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
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