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技术实验8cs5版
音频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音频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数字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2. 掌握音频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播放的基本方法。
3. 学习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进行音频信号的编辑和效果处理。
4. 分析音频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二、实验原理音频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对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播放的技术。
音频信号是指由声波产生的电信号,其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到20kHz之间。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编辑、处理和播放的技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音频信号采集卡3. 音频播放器4. 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5. 示波器6. 数据采集器四、实验内容1. 音频信号的采集(1)使用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纯音信号,频率为1kHz。
(2)使用音频信号采集卡将纯音信号采集到计算机中。
(3)使用示波器观察采集到的音频信号波形。
2. 音频信号的编辑(1)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打开采集到的音频信号。
(2)对音频信号进行剪辑、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
(3)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音调、立体声平衡等参数。
3. 音频信号的处理(1)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均衡、混响等效果处理。
(2)分析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观察效果处理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4. 音频信号的播放(1)使用音频播放器播放处理后的音频信号。
(2)比较处理前后的音频信号,评估效果处理对音频信号的影响。
5. 音频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1)使用数据采集器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观察采样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
(2)分析失真和干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频信号的采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音频信号采集卡可以成功采集到音频信号,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到音频信号的波形。
2. 音频信号的编辑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音频信号处理软件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剪辑、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音调、立体声平衡等参数。
数字音频技术 Adobe Audtion课程实验报告8

1.掌握降低噪音的的“降噪器”、“适应性降噪”、“爆音修复器”、“嘶嘶声降低器”、“自动咔嗒声/嘭嘭声消除器”、“自动移除咔嗒声”和“相位自动校正”效果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延迟与回声类效果器、调制类效果器和混响类效果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请将实验的题目内容、实验及过程代码、实验结果(必要时可以进行拷屏)、实验体会等填写到此处。页面空间不够,可另附页或另附文件)
噪声降低器
爆音修复器
嘶嘶声降低器
自动咔嗒声/嘭嘭声消除器
自动移除咔嗒声
相位自动校正]Biblioteka 三、教师评价指导教师:
数字音频技术实验6cs5版

实验六院(系):信息课程名称:数字音频技术日期:2013-12-4 班级信息A1221 学号实验室实训楼606 专业教育技术学姓名蔡翔宇计算机号实验名称多轨混音编辑成绩评定所用软件Adobe Audition cs5.5 教师签名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掌握多轨平衡编辑●多轨中效果器的使用●多轨中包络曲线的使用2.实验要求:多轨界面后期混音处理,多轨中常用的简单编辑技术,包括音频快的操作、各种素材的插入等。
实验步骤、心得一.多轨的增加、移动二.轨道静音或独奏播放三.安排、布置音频块四.工程文件保存、缩混输出实验步骤:首先打开Adobe Audition 软件。
桌面双击“”—、①选择打开要想增加的轨道的前一条轨道,然后选择【多轨混音】—>【轨道】—>【增加多轨混音】。
②将定位鼠标指针到轨道名称的左边,然后到编辑器面板向上或向下拖动,在调音台面板中向左或向右拖动,如图:二、①在编辑器面板或调音台中单击静音按钮M如所示:②在编辑器面板或调音台中单击独奏按钮S如所示:三.(1)选择音频块:可以使用“混合工具、时间选择工具、移动或复制剪辑工具”选择音频块。
功能各不相同。
(2)移动复制音频块:①使用工具栏中的“混合工具”按钮,单击鼠标右键并拖动鼠标,所选音频块就会在多轨中移动位置。
②使用工具栏中的”移动或复制剪辑工具”按钮,单击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所选音频块就会在多轨中移动位置。
也可以使用右键拖放音频块。
③使用工具栏中的”时间选择工具”按钮,此操作与单轨界面相同。
(3)组合音频块:①组合。
对素材片段进行编组,可以有效地对项目进行管理、编辑和混合,以方便选择并统一移动。
在主群组中,选择欲进行组合的多个音频块:剪辑—剪辑编组/Ctrl+G。
完成组合的左下方会出现编组图标,并显示出与其他素材片段不同的颜色。
②取消组合。
再次点击剪辑—剪辑编组即可取消组合。
③修改组合颜色。
编组颜色及剪辑颜色。
①选中剪辑或编组素材,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剪辑颜色…/编组颜色…”②选中剪辑或编组素材,点击“剪辑—剪辑颜色…/编组颜色…”(4)对齐音频块:可以对多个素材片段的边缘进行对齐,使用“剪辑—左对齐/右对齐”,将其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设置到同一时间点。
数字录音机实验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字录音技术的基本原理。
2、 进一步掌握 A/D 转换器与D/A 转换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1、 按图41连接电路,将声传感器接J2,把代表语音的电信号送给ADC0809通道2(IN2); D/A 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 K8跳线接喇叭。
2、 编程,以每秒钟5000次的速率采集IN2输入的语音数据并存入内存,共采集60000个数据(录12秒),然后再以同样的速率将数据送 DAC0832使喇叭发声(放音)。
三、 实验提示1 、将8253设置成方式0,计数200个,(定时0.2ms ),禾U 用PA0查询OUT0电平,若高电平表示定时时间到。
2 、ADC0809通道2(IN2)的口地址为298H3255SATE©门• •• JP212 3_____ I•— CLK01MHZ ♦主程序录音子程序data segme nt ioport equ 01400h-0280h luportequ ioport+29ah;录音口地址(返回D0£设定曬5』方式0计数2如个延时子程序放音子程序fangport equ ioport+290h ;io8253a equ ioport+283hio8253b equ ioport+280hio8255c equ ioport+28bhio8255d equ ioport+288hdata_qu db 60000 dup(?) ;news_1 db 'Press any key to record:',24h news_2 db 0dh,0ah,' Playing:',24h 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begin: mov ax,data ; mov ds,ax mov es,axmov dx,offset news_1 ;mov ah,9int 21htest_1: mov ah,1 ; int 16hjz test_1 ; call lu ;mov dx,offset news_2 ; mov ah,9int 21hfy: call fang ;mov ax,0c07hint 21hcmp al,20hjz fymov ah,4ch ; int 21hlu proc near ;mov di,offset data_qu ; mov cx,60000 ; cld xunhuan: mov dx,luportout dx,alcall delay ; in al,dx ;stosb ;loop xunhuan ; ret ;lu endp 放音口地址录音数据存放数据区录音提示放音提示初始化显示录音提示等待键盘输入若不是则循环等待调用录音子程序显示放音提示调用放音子程序返回DOS录音子程序置数据区首地址为DI 录60000个数据启动A/D延时从A/D读数据到AL 存入数据区,使DI加1循环子程序返回fang proc near ;mov cx,60000 mov si,offset data_qu cld fang_yin: mov dx,fangport lodsb ; sub al,30h out dx,al ;call delay ;loop fang_yin ret ;fang endpdelay proc nearpush dx mov al,10h ; mov dx,io8253a out dx,al mov al,200 ; mov dx,io8253b out dx,al mov dx,io8255c ; mov al,9bh out dx,al movdx,io8255d ; delay1: in al,dxand al,1 ; jz delay1 ; pop dxret ;delay endpcode endsend begino/*****************************//* 数字录音机*//*****************************/#include<stdio.h>#include<conio.h>#include "ApiEx.h"#pragma comment(lib,"ApiEx.lib")void lu(); /* 录音函数*/void fang(); /* 放音函数*/ void de_lay(); /* 延时函数*/放音子程序放60000个数据置数据区首地址为SI从数据区取出数据放音延时循环子程序返回延时子程序设8253通道0工作方式0写入计数器初值200设8255的A口为输入从8255的A口输入判断PA0是否为1若PAC不为1,转de_layint i;BYTE *ii;void main(){printf(" ------------------- EXP22_13_LYJ -------------------- \n");printf("1. MIC === J2\n");printf("2. I/O (298-29F) === 0809 (CS)\n");printf("3. (JUMP 2 TO 3) of JP2\n");printf("4. SPEAKER === J1\n");printf("5. I/O (290-297) === 0832 (CS)\n");printf("6. 8253 (CLK0) === (1MHz) or (2MHz)\n");printf("7. TPC (+5V) === 8253 (GATE0)\n");printf("8. 8253 (OUT0) === 8255 (PA0)\n");printf("9. I/O (280-287) === 8253 (CS)\n");printf("10. I/O (288-28F) === 8255 (CS)\n");printf("Press any key to begin!\n\n"); getch();if(!Startup()) /* 打开设备*/{ printf("ERROR: Open Device Error!\n");return;}ii = (BYTE *)malloc(60000);if(!ii){printf("No memory!\7"); exit(0); }PortWriteByte(0x28b,0x9b); PortWriteByte(0x283,0x10);printf("Press any key to record!\n"); /* /* 分配空间用于存放录音数据*//*设8255A 口为输入方式*//* 初始化8253通道0为方式0*/录音提示*/getch(); printf("Playing record!\n"); lu(); /* 按任意键后开始录音*/printf("Press any key to playing!ESC is exit!\n"); /* 放音提示*/ while(getch() != 0x1b){fang(); /* 按任意键后开始放音*/printf("Playing end!\n");}Cleanup(); /* 关闭设备*/}void lu(){BYTE data;for(i=0;i<60000;i++) /* 启动A/D, 采集60000个数据放在ii 中*/ { PortWriteByte(0x29a,0);de_lay();PortReadByte(0x29a,&data);*(ii+i) = data;}}void fang(){BYTE data;for(i=0;i<60000;i++) /* 将ii 中的60000个从D/A输岀*/ {data = *(ii+i);PortWriteByte(0x290,data);de_lay();}}void de_lay(){BYTE data; PortWriteByte(0x280,200); / *送计数器初值200*/ do{ PortReadByte(0x288,&data);}while(!data&0x01);/*查询8255的PA0是否为高电平,若是则表明定时时间到*/ }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音频处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音频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音频信号的数字化方法;3. 熟悉音频信号的编辑、处理和效果添加;4. 学习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和传输技术。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计算机、音频采集卡、耳机、麦克风等;2. 软件:音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Adobe Audition等)、音频编码软件(如FLAC、MP3等)。
三、实验内容1. 音频信号的采集与数字化(1)使用麦克风采集一段语音或音乐信号;(2)将采集到的信号导入音频处理软件;(3)调整采样率、量化位数等参数,完成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2. 音频信号的编辑与处理(1)剪切:将音频信号进行剪切,实现音频片段的提取;(2)拼接:将多个音频片段进行拼接,实现音频信号的组合;(3)调整音量: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4)调整音调:调整音频信号的音调高低;(5)添加静音:在音频信号中添加静音片段;(6)添加效果:为音频信号添加各种效果,如淡入淡出、回声、混响等。
3.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1)选择合适的音频编码格式(如MP3、AAC等);(2)设置编码参数,如比特率、采样率等;(3)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生成压缩后的音频文件。
4. 音频信号的传输技术(1)了解音频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2)使用网络传输音频信号,如FTP、HTTP等;(3)了解音频信号传输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2. 采集音频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3. 对音频信号进行编辑和效果添加;4. 选择合适的音频编码格式,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5. 使用网络传输音频信号,并进行接收与播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采集并数字化了一段音频信号;2. 通过音频处理软件,对音频信号进行了编辑和效果添加,实现了音频片段的提取、组合、音量调整、音调调整等;3. 使用MP3编码格式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压缩编码,生成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4. 通过网络成功传输了音频信号,并进行了接收与播放。
数字影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字影音处理与编辑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字影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影音的采集、编辑和输出技术。
3. 学会使用数字影音编辑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数字摄像机3. 数码相机4. 数字影音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5. 显示器6. 音频设备实验步骤:一、数字影音采集1. 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连接好摄像机、数码相机和计算机。
2. 采集视频:使用摄像机拍摄一段5分钟的实验视频,注意拍摄场景、光线和构图。
3. 采集音频:使用音频设备录制一段背景音乐或现场录音,保证音频质量。
4. 采集图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图片,用于后期制作。
二、数字影音编辑1. 导入素材:打开数字影音编辑软件,将采集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导入到项目中。
2. 视频剪辑:对视频进行剪辑,删除多余片段,调整画面顺序,保证视频流畅。
3. 音频剪辑:对音频进行剪辑,去除杂音,调整音量,使背景音乐与视频画面协调。
4. 图片处理:对图片进行美化,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使其与视频风格相匹配。
5. 特效添加:根据需要添加转场、字幕、特效等元素,丰富视频内容。
6. 预览与输出:预览编辑后的视频,检查是否有问题,确认无误后输出视频文件。
三、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数字影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数字影音的采集、编辑和输出技术。
2. 学会了使用数字影音编辑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视频制作能力。
3. 认识到数字影音制作过程中,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如画面构图、光线运用、音频质量等。
实验结果:1. 成功采集了一段5分钟的实验视频,画面清晰,音质良好。
2. 编辑后的视频画面流畅,音效协调,特效丰富。
3. 输出的视频文件格式正确,符合要求。
实验心得:1. 数字影音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掌握多种技术和软件。
数字音响技术8CD

• (6)帧结构 数字信号是以字符为单位的,若 偏移1位,就会使该字符代表的信号电平发生变 化。为此,必须把记录信号分割成很小的字组, 设法判断出各字组之间的分界线,这样的字符称 为帧。在帧与帧之间插入同步信号作为分界线。 在一帧数字信号中,含有若干个携带信息的数据 字,还含有帧同步字,纠错检错字,控制字等。
PCM录放过程波形分析
• EFM(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调制是指 把纠错编码器送来的每16位数据分成两个字符, 每个字符有8位数据,再将8位数据变成14位的 数据单元,作为记录媒介的记录数据。 • EFM调制规定,8位数据变换成14位数据时,1 与1之间0的数目最少限制为2个,最多限制为10 个,共有9种状态;并且规定每逢1时,表示数据 的脉冲电平改变一次。 • 经EFM变换后共有214=16 384种排列方式,其中 有267种排列方式符合上述EFM调制的规定,可 从中选择256种用来记录声音数据,选择2种用 于显示与控制的同步。EFM还规定14位数据单 元之间插入3位通道位,起到调整作用。
数字信号处理 记录 媒介 位 提 取 帧 同 步 解调 纠错 D/A 低通 音频 信号
同步 信号
(b)放音过程 数字音响设备的原理方框 图
数字音响工作原理
• • • • (1)取样 (2)量化 (3)编码 (4)纠错编码 最简单的纠错编码方式,即奇偶校验 码。在数字音响中,通常采用里德所罗门(CIRC)纠 错编码方式,它将集中的错码利用交叉插置方式变换成 分散出现的错码,以提高对错码的辩认和补偿能力。 • (5)调制 在数据流中可能会出现16位全部为0或1的 情况,从唱片或磁带上读取时会使信号极不稳定,也会 造成伺服系统的不稳定。为此,必须对CIRC输出的数 字信号进行码形变换,以利于记录和重放,这个过程称 为调制。如非未归零(NRZ)、改进型调频(MFM)、 8-14调制(EFM)和8-10变换(ETM)等。
《数字音频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音频技术》实验指导书传媒技术技术学院徐连荣2008.9目录实验一 Windows录音机的使用 (3)实验二 Audition基本操作 (12)实验三 Audition录音 (16)实验四降噪 (24)实验五制作手机铃声 (29)实验1 Windows录音机的使用一、实验名称:音频信息的采集二、实验设备:Audition 1.5计算机麦克风三、实验目的:掌握在Windows环境下录制、播放和编辑声音文件的方法。
四、实验原理:Windows系统提供了较完善的声音处理工具,直接利用附件中的一些工具程序,就能完成声音的录制、播放和一些简单的编辑功能。
五、实验步骤:Ⅰ、使用录音机录制麦克风的声音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录音机”程序录制人的语音、CD光盘音乐和任何可以输入声音卡的外来声音源的声音,并将录制的声音以一种标准文件格式WAV存储起来。
录制一段人的声音。
录制人的声音的操作步骤如下:(1)确保麦克风能正常工作,将麦克风的插头插入声音卡的麦克风(MIC)插座,然后试一下麦克风,确保在音箱中能听到麦克风中传出的声音。
如果听不到麦克风中的声音,则执行“程序”->“附件”->“娱乐”->“音量控制”。
将麦克风选项下的静音取消,然后试一下有没有声音。
注意,试好声音以后,要将麦克风选项下的静音重新设置好。
同时,可以调节一下麦克风的音量。
方法是在“音量控制”的菜单中,选择“选项”中的“属性”命令,将“音量调整”从“回放”改成“录音”,按“确定”后,可将“音量控制”窗口改成“录音控制”窗口。
一般,音量设置在第六级,音量不要太小,否则,因为录音时输入的音量太小,录制好的声音回放时效果不好。
(2)启动“录音机”程序,执行“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程序。
Windows 98下的“录音机”程序的操作界面与真实的录音机非常相似,使用非常直观和方便。
底部从左到右,依次为倒带、快进、播放、停止和录音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
院(系):信息课程名称:数字音频技术日期:2013-12-18 班级信息A1221 学号实验室实训楼606 专业教育技术学姓名蔡翔宇计算机号
实验名称编辑5.1 环绕声场成绩评定
所用软件Adobe Audition cs5.5 教师签名
实验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
◆认识环绕声场
◆设置与编辑5.1 环绕声场
2.实验要求:
使用Adobe Audition cs5.5 软件完成以上内容。
实验步骤、心得一.认识、了解5.1环绕声场
对于常见的5.1声场,其声音通道所对应的标记为:如L表示左声道,R、C、LFE、LS、RS分别表示
二.在一音频轨道中使用并编辑环绕声
实验步骤:
一、熟悉声道:L左声道,R右声道,C前中音声道,LEF超低音声道,LS左环绕声道,RS有环绕声道。
二、①首先打开Adobe Audition 软件。
桌面双击“”
②导入一个音频素材,点击【编辑】—>【首选项】—>【音频声道映射】弹出对话框:
再点击LS或RS,点击【确定】。
最后点击试听效果,然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