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

合集下载

在理论中心组上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学习交流材料 (2)

在理论中心组上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学习交流材料 (2)

在理论中心组上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学习交流材料按照会议安排,由我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学习内容分享个人体会。

一、主要内容纵观各国治理实践,如果社会治理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整个社会也可能陷入动荡。

我们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

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各级党委政法委要适应矛盾风险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增强的新特点,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好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好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要总结推广这一成果。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要坚持依法办事,越是疑难复杂问题,越是重大紧急情况,越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

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穿透式安全管理座谈材料 (2)

穿透式安全管理座谈材料 (2)

穿透式安全管理座谈材料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与大家交流关于穿透式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穿透式安全管理的理解穿透式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第一,从自上而下角度,逐级介入,层层留痕,能最直接地把领导意志传达到每一层级,避免出现不同层级错误解读导致工作任务人为干扰的情况。

第二,从自下而上角度,顶层领导要一层一层穿透,打破管理和操作之间的壁垒,最终直扎一线,实现管理与操作之间高度融合,实行扁平化管理。

第三,从横向角度,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的跨部门整合,集成高效。

穿透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它强调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组织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指导组织的发展。

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熟悉组织的细节,还要深入了解组织的根本原因,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组织的发展。

穿诱式管理还要求管理者以积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以便更好地控制组织的发展。

二、穿透式安全管理的优势1、管理理念方面:穿透式安全管理强调全面覆盖和深入到位,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

它要求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管理方式方面:穿透式安全管理采用责任制约、安全隐患排查、监督检查等手段,深入到施工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监管。

这种方式使得安全管理更加全面、细致,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3、管理效果方面:穿透式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强化安全培训、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监管等措施,穿透式安全管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4、应急管理方面:穿透式安全管理注重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和演练,提高项目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穿透式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1、全面覆盖与深入到位:穿透式安全管理要求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深入到班组,从材料进场到施工结束,都要有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

2、责任明确与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形成有效的责任体系。

hdpe2是什么材料

hdpe2是什么材料

hdpe2是什么材料
HDPE2是一种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建筑材料、化工管道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HDPE2的特性、用途和优势。

首先,HDPE2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硬度和刚度,同时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这使得它在各种应用中都能表现出色,特别是在需要承受一定载荷和压力的场合。

其次,HDPE2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抗大多数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化工管道、储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HDPE2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它在户外建筑材料、地下管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外,HDPE2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吹塑、挤出、注塑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的来说,HDPE2作为一种优秀的塑料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它在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建筑材料、化工管道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相信HDPE2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中考数学阅读材料题专题(二)

2021年中考数学阅读材料题专题(二)

2021年中考数学阅读材料题专题(二)1.阅读材料:对于一个三位自然数m ,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3倍后取个位数字,得到三个新的数字x ,y ,z ,我们对自然数m 规定一个运算:F (m )=x 2+y 2+z 2.例如:m =752,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3倍后再取个位数字分别是:1、5、6,则F (752)=12+52+62=62.(1)根据材料内容,求F (234)﹣F (567)的值;(2)已知两个三位数p =3a a ,q =33b (a ,b 为整数,且2≤a ≤7,2≤b ≤7),若p +q 能被17整除,求F (p +q )的值.2.若一个三位数m =xyz (其中x ,y ,z 不全相等且都不为0),现将各数位上的数字进行重排,将重排后得到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称为原数的差数,记作M (m ).例如435,重排后得到345,354,453,534,543,所以435的差数M (435)=543﹣345=198.(1)若一个三位数t =2x y (其中x >y >2)的差数M (t )=594,且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5整除,求t 的值;(2)若一个三位数m ,十位数字为2,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2,且m 被4除余1,求所有符合条件的M (m )的最小值.3.若一个五位正整数满足:①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为0,②它的万位数字、千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的和等于百位数字,我们称这样的五位正整数为“顶尖数”.例如:31822,因为3+1+2+2=8,所以31822是一个“顶尖数”.(1)最小的“顶尖数”是 ,最大的“顶尖数”是 ;(2)写出所有百位数字是6且个位数字是1的“顶尖数”.4.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如果n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一个整数的平方,那么称n为“方数”,例如,自然数32587各位数字之和是3+2+5+8+7=25=52,所以32587就是一个“方数”;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m,如果m是一个整数的立方,那么称m为“立方数”,例如,8=23,所以8是一个立方数.(1)判断9999是不是方数?729是不是立方数?(2)若一个两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一个“立方数”,并且各位数字相差4,请求出这个两位数;(3)若自然数n既是“方数”又是“立方数”,则称n为完美数,请直接写出小于1000的自然数中的所有完美数.5.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个三位以上的自然数,如果该自然数的末三位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之差是11的倍数,我们称满足此特征的数叫“网红数”,如:65362,362﹣65=297=11×27,称65362是“网红数”.材料二:对任的自然数p均可分解为P=100x+10y+z(x≥0,0≤y≤9,0≤z≤9且x、y,z均为整数)如:5278=52×100+10×7+8,规定:G(P)=2(1)1x x z xx z+-++-.(1)求证:任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2)已知:S=300+10b+a,t=1000b+100a+1142(1≤a≤7,0≤b≤5,其a、b均为整数),当s+t 为“网红数”时,求G(t)的最大值.6. 定义:如果一个三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为0,且满足百位上的数字与各位上的数字的平均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字,则称这个三位数为开合数,设A 为一个开合数,将A 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交换位置后得到新数再与A 相加的和为()A φ,例如852是开合数,则(852)=852+258=1110φ.(1)已知开合数10310m x =+(09x <≤,且为x 整数),求()m φ的值;(2) 三位数A 是一个整数,请求满足条件的所有A值.7(10 分)根据阅读材料,解决问题.材料 1:若一个正整数,从左到右各位数上的数字与从右到左各位数上的数字对应相同,则称为“对称数”.(例如:1、232、4554 是对称数)材料 2:对于一个三位自然数 A ,将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 2 倍后取个位数字,得到三个新的数字 x , y , z ,我们对自然数 A 规定一个运算; K ( A ) = x 2 + y 2 + z 2 ,例如:A = 191是一个三位的“对称数”,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 2 倍后取个位数字分别是:2、8、2.则 K (191) = 22 + 82 + 22 = 72 . 请解答:(1)请你直接写出最大的两位对称数: ,最小的三位对称数: ;(2)如果将所有对称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请直接写出第 1100 个对称数; (3)一个四位的“对称数” B ,若 K (B ) = 8 ,请求出 B 的所有值.8.若一个三位数m xyz =(期中x,y,z 不全相等且都不为0),现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进行重排,将重排后得到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称为原数的差数,记作()M m .例如537,重排后得到357,375,753,735,573,所以537的差数(537)=753-357=396M .(1)若一个三位数t abc =(其中b a c >>,且0abc ≠),求证:()M t 能被99整除;(2)若一个三位数m ,十位数字为2,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2,且m 被4除余1,求所有符合条件的()M m 的最小值.9.一个三位正数m ,其各位数字均不为零且互不相等,若将M 的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

XX年4月联考,给定资料2,在空格处填入这则材料的题目和三部分的小标题

XX年4月联考,给定资料2,在空格处填入这则材料的题目和三部分的小标题

XX年4月联考,给定资料2,在空格处填入这则材料的题目和三部分的小标题一、根据“给定材料1”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

”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

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小琼的事例暴露出外国人 __实情、尤其是中国文化的不了解,甚至误解的现象,但外国人民 __了解的渴望其实非常真诚(问题)。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外国政府交流不够,民间也交流太少(原因)。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 __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也需要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国外中国人应该积极主动和当地人交流,因为在融合流动的地球村里,每个人都是一国生动的“文化名片”你传达什么,对方就感受什么。

此外民间交流,业界合作也亟待进化升级。

这一切看似工程浩大,却始于足下。

(对策)(244字)二、阅读“给定材料2”,在空格处填入这则材料的题目和3部分的小标题(15分)要求: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

【参考答案一】题目增强文化软实力,需提高文化输出质量小标题1 文化输出初见成效小标题2 文化输出亟待升级小标题3 提高文化企业软实力,促进文化产品多元创新 [参考答案二](网络版中公)题目:文化输出: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小标题一:经贸领域深度合作倒逼文化输出加速小标题二: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小标题三:文化走出去,“软硬件”都得跟上【参考答案三】(文字版华图)题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小标题一:加深国家经贸合作,开拓文化市场小标题二:畅通文化输出渠道,增强文化互信理解小标题三: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本土企业软实力,实现文化输出目标三、假设你以BL集团发言人的身份参加一个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关于“品牌战略”的论坛,请根据“给定资料2”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BL集团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20分)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条理清楚,有概括性;(3)语言生动,对象明确;(4)不超过500字。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036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2 [5E]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Science 2学分:2. 5学时:4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1 [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闭卷考试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Ll]无机材料学基础,张其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内容概述: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广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前所必须学的课程。

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材料的结构、物性和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相互的联系,为今后从事夏杂的技术工作和开发新型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which is highly theoretical, and almost involves all the sides of materials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one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us it is set to be taught before other specialized courses. It aims at allow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terials composition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nd to establish a good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in the future.《材料科学基础2》[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036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2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2学分:2. 5学时:4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1 [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材方向、陶瓷与耐火材料方向)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涉及面广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前所必须学的课程。

2019年监督人员业务考试复习材料 (2)

2019年监督人员业务考试复习材料 (2)

TT、安全监督现场图片选择题库Ⅰ、单选题1、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断丝不多可以用;(B)润滑很好可以用;(C)断丝太多不能用;(D)绳股挤出不能用。

[正确]2、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这是起重力矩限制器,缺少报警装置,不符合规范;[正确] (B)这是起重量限制器,缺少报警装置,不符合规范;(C)这是起重力矩限制器,符合规范;(D)这是起重量限制器,符合规范。

3、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顶端自由高度8节符合规范;(B)顶端自由高度8节不符合规范;(C)顶端自由高度8节要看使用说明书中是否符合规定; [正确] (D)都可以。

4、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附墙架符合规定;(B)附墙架有根斜撑未安装;(C)附墙架上有钢管;(D)附墙架螺栓未紧固。

[正确]5、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附墙架穿墙螺栓垫片不够大;(B)附墙架穿墙螺栓无防松装置且未露出丝牙;[正确] (C)附墙架穿墙螺栓间间距不够。

;(D)以上都不正确6、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末级箱线路规范,符合要求;(B)末级箱走线太乱,不符合要求;(C)大型设备电源开关箱应“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正确] (D)以上都不正确。

7、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塔吊附墙锚固件和塔身颜色一致,可以使用;(B)塔吊附墙锚固件有搭接,需从新加焊使用;(C)塔吊附墙锚固件如无厂家或专家设计、计算不能使用;[正确] (D)以上都不正确。

8、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该防松绳开关符合规范要求;(B)该防松绳开关不符合规范要求,应更换非自动复位型的;[正确] (C)该防松绳开关需调整后,才能使用;(D)以上都不正确。

9、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的安全隐患是()。

(A)滑轮间隙太大;(B)螺栓未拧紧;(C)滑轮销轴轴向挡块少一螺栓;[正确](D)滑轮材质不符合要求。

材料工程2

材料工程2
Q1 = hA ( t f − tw ) = h ⋅ π dl ⋅ ( t f − tw ) = 80 × 3.14 × 0.3 × 5 × ( 200 − 80) = 45216 (W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流体吸收圆管传递的热量为:
Q2 = cpm( tout −tin ) = cp ⋅ ρ Au ⋅ ( tout −tin ) = 4184×980× ×( d − 2δ ) ×0.1×( tout − 20) 4
(t + t ) = 1 2 (80 + 40 ) = 60 °C 2 w1 w 2 λ = 0.029w/(m. k),ν = 18.97 × 10 -6 m 2 / s , Pr = 0 .696
当热表面在上时,夹层 内无自然对流,仅有导 热,于是 ∆t 80 − 40 q=λ = 0.029 × = 72 .5 w / m 2 δ 0.016 9.8 × (80 − 40)× 0.0163 gβ∆tδ 3 = 当热表面在下时,夹层内有自然对流,Grδ = ν2 (273 + 60)× 18.97 ×10−6
2
Q1 = Q2 tout = 21.67℃
π
= 4184×980× ×( 0.3− 2×5×10−3 ) ×0.1×( tout − 20) 4
2
π
ϕ ϕ 5-5 将20℃,1 = 15 %的新鲜空气与50℃,2 = 80 %的热气体混合, m 且 ma1 = 50kg / s , a 2 = 20kg / s,且新鲜空气和废气的比热相同,求混合 后气体的相对湿度、焓。如将混合气体加热到102℃该气体的相对 湿度和焓为多少? 解:查表,t为20℃和50℃饱和水蒸气分压为2.3379kPa 和12.3338kPa 。 已知 ϕ1 = 15 % 和 ϕ 2 = 80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2、本文是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它是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3、主旨:本文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抓住有利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4、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都得到鲜明的再现。

二、主要内容一)、(1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他和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

2层:(到段末):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二)、(2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庄公:“将鼓”“将驰”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鄙)曹刿: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远谋)三)、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1、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可”“鼓”的问题。

2、说明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

三、人物赏析曹刿:身份卑微。

热爱国家,为国事深谋远虑。

勇于进谏,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能做到知已知彼。

鲁庄公:才能平庸(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但知人善任,知错就改。

四、习题1、用原文回答问题A战前,庄公在曹刿启发下,认识到取信于民的措施: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下令发动进攻的原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C曹刿在齐师败退后不立即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曹刿请见。

E“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F鲁庄公是怎样取信于民的?(原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G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H战前、战中、战后,庄公的“鄙”分别表现在哪里: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③既克,公问其故。

I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J“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与原文哪一句相呼应?“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K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惧有伏焉。

1、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它是全文的纲领,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2、在战争过程中,曹刿的聪明才智表现在什么方面,具体理由是什么?善于把握作战时机,在敌人三鼓之后才去击鼓进军;在敌人辙乱旗靡之后才追击敌人。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战前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括。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4、“曹刿请见”体现曹刿什么精神?曹刿身份卑微。

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5、你是否赞成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

请谈理由。

不同意:作战完全靠勇气是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

还要靠智慧。

西楚霸王无人能敌,但他逞匹夫之勇,结果落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同意:作战时如没有勇气,畏首畏尾,没有必胜信心是不能取胜的。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如无作勇气,那么,赤壁之战就不会取胜。

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他什么特点。

“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表现他善于观察敌情,谨慎、沉着、冷静7、从文章第三段可以总结出三个成语,分别是一鼓作气、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9、举另外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

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10、鲁国获胜原因有哪些?其中你感受最深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

A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B曹刿善于把握战机,分析敌情。

C庄公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意见。

11、战前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有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开始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其中取信于民指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竭我盈是指“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辙乱旗靡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

12、从曹刿论述看,弱国战胜强国必要条件有哪些?A战前准备充分,政治上取信于民;B选择有利的地点;军事上抓住战机,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时机。

后发制人。

13、“一鼓作气”常被误写为“一股作气”或“一鼓足气”,请用本文知识帮助人们避免这种错误。

一鼓作气的含义是:第一次击鼓时,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现常比喻做事要趁大家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

其中“鼓”是名词作动词,是“击鼓”的意思。

“作”是振作、鼓舞的意思。

理解国成语的含义,就不会书写错误了。

1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①大国难测,怕有埋伏;②通过考察敌情,弄清刘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15、文章对长勺之战只做了简朴的记叙,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个字来概括。

16、“公问其故”,“其”字指代什么内容:①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②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才认为可以追击。

17、从战前与庄公的对话中可以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曹刿:爱国,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

18、本文多出将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庄公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庄公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19、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庄公也有一定功劳,你怎样看?庄公从谏如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予了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能有最终的胜利。

20、其实庄公并不鄙,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从谏如流、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21、文章第2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文章第3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22、在文中找出和毛泽东“敌疲我打”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政治上:热爱自己的国家,勇于进谏,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能做到知已知彼。

2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的作用: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学常识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西汉末刘向编定,并定名为《战国策》。

2、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用暗示、比喻的方式,委婉规劝齐威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二、主要内容:一)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二)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①层: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三种回答各有原因。

②层:拿齐王的地位与处境与自己相比较,把家事与国事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三)第三段写齐王纳谏态度、决心及其成效。

①层: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

②层: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

三、习题1、节奏: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⑤邹忌\修\八尺有余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⑦王之蔽\甚矣⑧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了怎样的品质?不盲目相信别人,能正视自己,有自知之明。

3、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说服齐威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①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赞美我的原因依次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②把家事同国事类比。

拿齐王与自己作比较,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最终使齐王愉快纳谏。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由己及人使齐威王愉快接受意见。

这种方法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启示。

劝说他人的时候,要注意对象,讲究方式方法,力求委婉,充分尊重对方,使对方收到启发,愉快接受。

4、从全文看,齐王最终使齐国大治的原因是:①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忠臣;②齐威王善于采纳谏言。

5、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宫中的嫔妃和身边亲信偏爱齐王,朝中大臣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百姓都有求于齐王。

)6、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有关的事例: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①鲁庄公采纳曹刿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7、门庭若市原意是指: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

现在常用来形容交际往来的人很多。

8、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奉劝。

诸葛亮: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0、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有了怎样的理解。

忠言逆耳是常见成语,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用的方式是委婉劝谏,可见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地劝告别人,如果让对方听起来很舒服,更易于别人接受意见,劝说效果会更好。

11、简要分析妻、妾、客的回答:妻:反问句式,语气十分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

妾:反问句式,表现出低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

客:陈述句式,平淡地肯定,是一种礼节上的应付。

是应酬,逢迎的态度。

12、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

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13、分析邹忌与齐王的性格特征。

A、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B、齐威王: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