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合集下载

禅故事及感悟

禅故事及感悟

禅故事及感悟1.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开悟前每天做什么呀?”老和尚笑着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又问:“那开悟后呢?”老和尚还是笑着回答:“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很疑惑:“这有啥区别呀?”老和尚说:“开悟前,我砍柴的时候想着担水,担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开悟后,砍柴就砍柴,担水就担水,做饭就做饭。

”感悟:专注于当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呀!就像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嘛!2. 曾经有个居士去寺庙,看到佛像前的供花特别漂亮,就问和尚:“这花真美,一定很贵吧?”和尚回答:“在喜欢它的人眼里,它无价;在不喜欢它的人眼里,它一文不值。

”感悟:价值这东西,不就是看我们自己怎么看嘛!就好比有人觉得榴莲是美味,有人却觉得臭烘烘的,这都是个人的感受呀!3. 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说:“旗子在动。

”另一个说:“是风在动。

”这时师父走过来说:“不是旗子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呀!就像你心情好的时候看啥都美好,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啥都不顺眼,不是吗?4. 有个年轻人苦恼地问禅师:“我总是很浮躁,怎么办?”禅师让他端着一杯茶,直到他觉得累了才放下。

然后禅师说:“浮躁的时候,就像端着这杯茶,一直端着会很累,放下就轻松了。

”感悟:该放下的时候就得放下呀,别总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想想我们有时候是不是非要纠结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呢?5. 一个和尚在雨中行走,没有打伞却一点也没淋湿。

别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我心中没有雨。

”感悟:心态决定一切呀!要是我们心里阳光,遇到困难也不会觉得那么苦啦,对不对?6. 禅师给弟子们讲:“有只猴子想捞水中的月亮,怎么都捞不着。

”弟子们问:“那怎么办?”禅师说:“月亮不在水里,在天上。

”感悟:有时候我们追求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是错的方向呀!就像我们非要去够那不可能的事情,还不如找找真正适合我们的呢!7. 一位施主问和尚:“人生为什么这么苦?”和尚说:“人生就像吃苦瓜,虽然苦,但也有它的清甜。

小和尚_禅理故事

小和尚_禅理故事

小和尚
在一座荒山上,到处都是裸露的山岩,几棵枯树稀稀拉拉地立在山头。

在一条羊肠小道的尽头有一座破庙。

庙里门窗歪斜,墙壁斑驳,墙角挂着几处蜘蛛网。

一阵阵寒风吹来,树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飞舞。

一只乌鸦从头上飞过,“呱--呱--”地叫着……
庙里住着两个和尚,老和尚样子有些凶狠,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目露凶光。

小和尚身体瘦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遍体鳞伤。

一天晚上,天气非常寒冷,北风呼啸,庙里几点昏黄的油灯闪烁着。

小和尚在给老和尚捶着背。

此时,老和尚感觉有些口渴,就瞟了小和尚一眼:“你给我下山,去挑几担水回来!”小和尚一惊手马上停下来,他心想这个老和尚真不是个东西,天这么晚了又这么冷,还要我去挑水,真坏!可嘴上却说:“师傅,天这么晚了,我可以明天去吗?”老和尚听了心想:你这个懒东西,敢不听我的命令。

反了你!于是老和尚眼一瞪,手指着小和尚的脑门:“你去不去?不去看我怎么收拾你!”小和尚看到老和尚动怒了,心想:看来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吧。

于是小和尚换了一副悲哀的样子,带着哭腔:“师傅,我三岁时入庙门,是您把我抚养大的。

您的大恩大德我是不会忘记的。

将来您百年之后,我会年年给你上坟、供饭,你就原谅我这一会吧。

”老和尚一听感动得涕泪横流,一把把小和尚抱在怀里:“好徒儿,我以后再也不打你骂你了。

明天你再去挑水吧。

”小和尚在心里偷偷笑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哲 理 故 事

哲 理 故 事

哲理故事(小和尚扫树叶)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就让小和尚头痛不已。

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

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

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9、骆驼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

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

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10、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_哲理故事

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_哲理故事

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关于禅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在日本,有两座寺庙,其中一个寺庙的僧人如果去菜市场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个寺庙。

而每当此时,另一个寺庙的小和尚总要出来与之“斗法”。

一天早上,又是如此。

“你到哪里去?”小和尚问道。

“脚到哪里,我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

他回来请教自己的师父。

师父说:“明天继续问他,他如果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他就一定答不出了。

”第二天,小和尚早早地等在寺庙门前,他认为自己这次一定胜券在握,一看见昨天那个小和尚走过来,就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次语塞,只得再次回去请教师父。

师父这次有点儿不高兴,他说:“你怎么这么笨呢?你就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而且,师父进一步补充,“如果下一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了!”听了师父这番话,小和尚高兴极了。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

小和尚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我到菜市场去”去买菜的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一次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讲禅的故事。

关于禅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的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的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

迄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人能够定义它。

“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

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即使是撞钟此等简易差事,也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方能做好,首先要牢记出家人的清规戒律,其次要清楚本寺的规章管理办法,最要紧的还得将撞钟的操作规程与详细要求烂熟于心,并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甚至要做好撞到圆寂的准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的境界,欢迎阅读。

哲理故事小和尚撞钟1 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刚刚从禅定中起身,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整个山谷似乎都颤动起来。

禅师凝神侧耳聆听好久,点了点头,吩咐侍者将这位小沙弥叫来。

奕尚禅师问这个撞钟的小沙弥,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撞钟呢?”小沙弥想了又想,认真地答复奕尚禅师道:“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平常听您教诲说,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忠诚、斋戒,敬钟如佛,用犹如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敲钟。

就是这样而已。

”奕尚禅师听了很是快乐,他进一步提醒这个小沙弥,道:“往后处理事务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将来你的成就会不可限量!”后来,这位小沙弥一直记着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终于成为一名得道的高僧,他就是后来继承奕尚禅师衣钵真传的森田悟由禅师。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通常被我们用来形容应付工作、得过且过、混天熬日头的人。

当一天撞钟和尚撞好一天钟,从另一个角度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只有忠诚实干,把本职工作做的出色,才是领悟到了生活的真理。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焦色,是个人努力和社会需求两方面结合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工作逐步稳定下来,甚至有人一辈子都只会从事某项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往往被时间消磨殆尽,对工作应付敷衍就成为某些人的日常行为状态。

工作既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手段,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途径。

同样是工作,与其在昏昏噩噩、敷衍了事中度过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不如认认真真、踏实实干,在创造和不断进步中得到升华。

撞出悠远深沉与短促急躁钟声的区别,就在于用心不一样。

小和尚用一个苹果当上住持_哲理故事

小和尚用一个苹果当上住持_哲理故事

小和尚用一个苹果当上住持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

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

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

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哲理故事:小和尚卖石头

哲理故事:小和尚卖石头

哲理故事:小和尚卖石头导语:看看这则小和尚卖石头的哲理故事,看看大家可以从中感悟出什么道理。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共同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寺庙里。

老和尚每天都在读书念经,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什么话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说:“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集市去卖。

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为什么让我去卖石头,而且有人买还不许卖?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集市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

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的吗?”小和尚说:“是啊!”“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

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在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纸就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老和尚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不卖,不卖!”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老和尚问:“怎么样?”小和尚遗憾地说:“师父,今天有个妇女竟然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是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老和尚问:“你明白了吗?”小和尚感觉很奇怪,回答说:“不明白啊。

”老和尚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起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

“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里去卖,但是,你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石头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但是,没有办法,小和尚还是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米铺店,小和尚见到了米铺老板。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其一: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一说这一年里的感受,但是,只许说两个字。

第一年年底,住持问到一个新来的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床硬。

”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到了这个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食劣。

”第三年年底,这个小和尚还没等到住持问到他,他就主动找上住持说:“告辞。

”住持望着这个小和尚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这位住持所说的“魔”,就小和尚心里面那没完没了的抱怨。

这个小和尚只是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其二:两个在沙漠中行走已经多日的旅人,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了一位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各半碗水。

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这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心想:上天给我留下这半碗水,真是恩赐,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

结果,前者因为挑剔这半碗水而死在了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

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其三:一阵风吹来,花儿纷纷飘落。

弟子问:“当花儿谢了,春天是不是结束了?”“当花儿谢了,不是春天结束了,而是春天正在远行,在她远行的路上,花儿在开,叶儿在绿,草儿在青,燕子在飞,蝴蝶在舞。

”禅师告诉弟子。

“哪春天什么时候再回来呢?”弟子问。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最寒冷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

”禅师说。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什么呢?”弟子问。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红的花、绿的叶、青的草,带回和煦的春风,带回明媚的阳光,带回温暖和美丽,带回生机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时间:2013-10-9 10:42:32 核心提示: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上人来人往,人们很好奇,一家庭主妇走了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和尚伸出了两个指头,主妇说:“2元钱?”和尚摇摇头,家庭主妇说:“那么是20元?好吧,好吧!我刚好拿回去压酸菜。

”小和尚听到:“我的妈呀,一文不值的石头居然有人出20元钱来买!我们山上有的是呢!”
于是,小和尚没有卖,乐呵呵地去见师父:“师父,今天有一个家庭主妇愿意出20元钱,买我的石头。

师父,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吗?”禅师说:“嗯,不急,你明天一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博物馆去,假如有人问价,你依然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他还价,你不要卖,再抱回来,我们再谈。


第二天早上,在博物馆里,一群好奇的人围观,窃窃私语:“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价值摆在博物馆里呢?”“既然这块石头摆在博物馆里,那一定有它的价值,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这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窜出来,冲着小和尚大声说:“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没出声,伸出两个指头,那个人说:“200元?”小和尚摇了摇头,那个人说:“2000元就2000元吧,刚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

”小和尚听到这里,倒退了一步,非常惊讶!
他依然遵照师傅的嘱托,把这块石头抱回了山上,去见师傅:“师傅,今天有人要出2000元买我这块石头,这回您总要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禅师哈哈大笑说:“你明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古董店去卖,照例有人还价,你就把它抱回来。

这一次,师傅一定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天一早,小和尚又抱着那块大石头来到了古董店,依然有一些人围观,有一些人谈论:“这是什么石头啊?在哪儿出土的呢?是哪个朝代的呀?是做什么用的呢?”终于有一个人过来问价:“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依然不声不语,伸出了两个指头。

“20000元?”小和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惊讶地大叫一声:“啊?!”那位客人以为自己出价太低,气坏了小和尚,立刻纠正说:“不!不!不!我说错了,我是要给你200000元!” “200000元!”小和尚听到这里,立刻抱起石头,飞奔回山上去见师父,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师父,这下我们可发达了,今天的施主出价200000元买我们的石头!现在您总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
禅师摸摸小和尚的头,慈爱地说:“孩子啊,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好像这块石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菜市场上,你就只值20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博物馆里,你就值2000元;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古董店里,你值200000元!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人生的价值就会截然不同!”
这个故事是否启发了你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你将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呢?你准备把自己摆在怎样的人生拍卖场
去拍卖呢?你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怎样的人生舞台呢?
不怕别人看不起你,就怕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谁说你没有价值?除非你把自己当作破石头放在烂泥中,没有人能够给你的人生下任何的定义。

你选择怎样的道路,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为什么一个老板再难,也不会轻言放弃,而一个员工做得不顺就想逃走,为什么一对夫妻再吵再大矛盾,也不会轻易离婚,而一对情侣常为一些很小的事就分开了。

说到底,你在一件事,一段关系上的投入多少,决定你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能坚守多长时间。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为什么用熬,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鼓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学会转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的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

孝庄对康熙说:孙儿,大清国最大的危机不是外面的千军万马,最大的危难,在你自己的内心。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对他。

感悟:你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是解决不了自己的能力的;
一个不懂经营爱情的人,老换男女朋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个不懂经营家庭的人,怎么换爱人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不学习的老板,决对不会持续的成功;
一个不懂正确养生的人,药吃得再多,医院设备再好,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
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
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

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

你变了,一切就都变了。

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

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
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
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感悟: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

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