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政治第3课第3框导学案方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利用制定大事年表的形式,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和转折、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太平天国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比较这两部文件并对其进行评价。
家国情怀: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认识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知识梳理】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填写图示,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件(经过)。
3.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功绩: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重要文献1.填写两部文献的相关内容。
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社会经济主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评价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2.事实证明了以上纲领和思想都脱离实际,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在当时行不通。
【课堂训练】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兰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此规定()A.抵制了西方侵略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C.实现了社会公正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2.如表是太平天国运动部分重大事件,该表内容共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时间重大事件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1856年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公开分裂A.利用宗教发动人民群众B.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C.革命纲领带有空想色彩D.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构建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秩序》公开课教案_0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维护秩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的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学会自己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和规则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思考:生活中关于遵守规则的语句有哪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干部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腐败。
——匿名教师过渡: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在生活中我们要维护和遵守规则与秩序。
引出课题《维护秩序》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运用你的经验P22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一(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例1: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落实各项节日安保措施,有力维护了全国社会治安稳定。
社会各方面的秩序良好,全国接保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21.6%,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1.8%,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交通、踩踏等安全事故。
以下说法属于社会秩序的是(B)①社会管理秩序②市场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例2:下列关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状态;B、社会管理秩序、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秩序都属于社会秩序;C、社会秩序只与部分人有关;D、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探究与分享P23《雨天的校门口》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1【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学生了解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是培养民族魂、民族情的基础。
【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即将跨入九年级的学生视野逐步扩展,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
了解各民族的文化风采,是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
【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感受民族风采,体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猜一猜、说一说、跳一跳、唱一唱、奏一奏等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制作学案和PPT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搜集不同民族的风情如:服饰、饮食、歌曲、歌舞、乐器(音乐)、礼节、风俗习惯、世界文化遗产等。
【集体备课意见】1、本框内容不属中考考试内容,但是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还是要从感性上多感悟和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师生搜集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巧妙设置情境,由情境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导行。
建议以活动为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很大的参与度,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又注重思考和归纳,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参与得出结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3、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民族问题的国情,又要运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民族问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听歌曲,激发感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朵争奇斗艳的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领略。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03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导学案序号:03 主备课人:审核人: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 知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知道社会规则既约束自由,又保障自由。
2. 能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到维护秩序靠规则;结合具体事例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更要自律,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严于律己,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为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建言献策。
3. 通过认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生活需要秩序;自觉遵守规则。
学习难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和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等。
3. 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4.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
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和。
6.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他人遵守规则。
五、当堂训练1. “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2.“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如图漫画“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说明( )A.秩序需要共同遵守B.群体无需承担责任C.治乱象只能用重典D.权利自由不受约束3.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10课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打包10套)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10课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打包10套)竞争合作求双赢题:第一框竞争?合作?第一时一.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
(2)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
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
(3)初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能力。
使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
2.学习重点明确竞争的作用、目的3.学习难点合作的意义二.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本,先把教材正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分别是什么?(或:为什么说竞争是一把双刃剑?)2如何正确认识忌妒心理?3.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不良的竞争意识有哪些表现(特征)?4.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有什么作用?三.活动探究材料:小华和小芳是同班同学,小华品学双优,小芳成绩中等,小芳总想超过小华,心理容不下小华的优异成绩和良好表现,于是经常背后说小华成绩不真实,靠老师照顾等,有时还故意影响小华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正确对待合作和竞争中,小芳同学存在哪些问题?2、请你劝劝小芳,帮她走出误区。
3、谈谈竞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4、同学之间可以竞争吗?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四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这句话让我们从中领悟的道理是()A沙子没有石子硬B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合作混凝土比花岗岩硬D凡是合作,都能成功(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2.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或潜移默化而失去动力。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道德(第三课)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2、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二)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巩固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我们如何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什么是社会秩序?其内容包括哪些?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3、什么是社会规则?内容有哪些?4、社会规则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环节:学生展示第四环节:新课讲授(展示图片)P22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3-6课教案 人民版-人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第三课闲话“家常”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家庭文化;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3、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的家文化,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对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指导和使用说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23——26,自己标记重难点,并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家是什么?2、“养不教,父之过”的含义3、你知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曾子杀猪教子”等典故吗?试简述故事内容。
谈谈你的想法4、你怎样看待我国古代社会的家规?5、你认为父母哪些教育方式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6、我国古代有丰富的治家思想。
你知道有哪些吗?如:《礼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六艺”等。
7、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在哪些节日里有充分的体现?8、正确对待古代家规家法中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要批判地继承巩固提高1、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 娱乐天地B 情感栖息地C 发展大本营D 物质生活的后盾2、下列属于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的有()①望子成龙,光宗耀祖②重男轻女,多子多福③子不教,父之过④尊老爱幼,孝亲敬长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揭露了封建时代的大家庭背景。
而今天,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
这说明()A 小家庭要比大家庭好B 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C 家庭越来越不像家庭了D 封建社会需要大家庭4、下列不利于和谐家庭关心的家庭公约是()A、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B、家庭成员勤俭持家,从不浪费C、对家庭问题某某协商解决D、家庭中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5、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很少打骂孩子,但他对子女的教育是严格的,子女们靠自己打工挣得学费,他的儿子小约翰逊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
2020年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3课 有朋友的感觉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2、张明说:“我交朋友很慎重,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对此,下列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
A、不能主动交朋友。B、过分热情太掉价。
C、要交好友,就不能先开口。D、主动交友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
3、下列想法不利于培养与他人友谊的是。( )
A、别人不先和我打招呼,我决不和他打招呼。 B、对他人真诚、热情。
5、真正的友谊能使我们()
A、和睦相处,相安无事。B、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C、天长地久,流芳百世。D、关系密切,一劳永逸。
6、看谁写的更精彩。
当我们时,朋友是。
当我们时,朋友是。
2、害怕与他人交往,放弃与外界( ),拒绝与他人( ),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个人空间里,却又无法抑制对交往和友谊的(),总是希望别人能主动接近、关心自己,这是不少同学在( )遇到的问题。
3、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真挚的友谊是( )培育的结果。只要我们抱着()的态度与同学、老师交往,我们一定会获得友谊。敞开心扉,( )地与他人交流,( )地帮助别人,朋友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C、友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没有矛盾。 D、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人缘好。
5、友谊的最珍贵之处在于()
A、可以分享朋友的快乐。 B、友谊能使我们学习得更好。C、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D、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真挚的友谊去帮助他们排解烦恼、化解郁闷、树立信心和客服困难。
6、材料分析
进入初中后,学习占满了我的时间,为了学习,我失去了朋友,我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烦恼更是围绕着我。我心里好难受,好想成为一个有朋友的正常人。
3、我们需要朋友,需要( );我们珍视朋友,珍爱( )。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方案
课题第3课第3框磨砺坚强意志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雍军审核人王艳梅使用人八年级政治组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1. 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2. 了解磨砺意志的方法,能也能用这些方法去初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磨砺意志的方法,能也能用这些方法去初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难点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第1次集体备课(通案)
【前置测评】:1、说说自己的良好意志特征的表现
2、列举自己不良意志特征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磨砺坚强意志?
【课程导入】
浏览P33托尔斯泰的材料,思考托尔斯泰为什么能完成巨著,成为一代文豪?
补充材料: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沉湎于奢华和挥霍,荒废了学业,
还留过级。
后来,他决心同自己的软弱意志作斗争,制定了《发展意志守则》,“使肉
体的需要完全接受意志的鼓励”。
他强迫自己完成每天该完成的工作,坚持每天记日记,
并重读以前的日记,用来进行自我监督,终于锻炼出坚强的意志。
思考:托尔斯泰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智慧小语: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生活中自觉磨砺!初中生处于磨砺坚
强意志的最佳时期!
【自主学习】
展示课题:《第三框磨砺坚强意志》
学生活动1:学生讲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请其他同学思考:
⑴“卧薪”、“尝胆”这两件小事与“复国”的大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这对我们磨炼坚强意志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磨砺意志的方法:从小事做起,持之以
恒。
并由此导入学生开展下一活动。
)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磨砺意志的小故事?
学生自由讲述磨砺意志小故事。
同学点评: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了解到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有:
(学生总结磨砺意志的一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名人故事或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磨砺意志的方
法。
)
提问:回首成长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存在意志方面的困扰?
学生活动2:在教材中发现磨砺意志的主要方法并即刻记忆。
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3.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4.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
【小组活动讨论】
要求:自学,群学,整理好群学结果
个案及教师活动
1.说出自己可以做到的小事。
2.说出自己不感兴趣但却对自己有长远意义的事。
3.初步说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4.大声喊出自己的宣言:我要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
【交流展示】
自学群学后,我不会不理解的有:
自学群学后,不敢肯定是对的有:
【质疑拓展过程设计】:
小组班级展示,其他小组听、纠、辩,质疑、解疑
教师预设(错题展误)
【当堂检测题组】
同步练习第三课时课后拓展
【总结及作业】
1将本课知识点系统展出
2同步练习第三课时做完
阳光行动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根据自己的意志薄弱环节,制定一份自己的《发展意志守则》。
我选择的事情是:
预期达到的目标:
行动计划:
监督措施: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根据自己的意志薄弱环节,制定一份自己的《发展意志守则》。
结束本课:欣赏歌曲《隐形的翅膀》(课堂升华),完成课后练习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