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四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无为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广阔的宇宙中,有一个叫做地球的蓝色星球。
这里,生命繁衍不息,万物生长茂盛。
然而,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也存在着一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乙】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困扰”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麻烦、麻烦的事B. 难题、问题C. 麻烦、问题D. 难题、难题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政府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B.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C. 我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生活方式D. 我国政府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尚未采取有效措施二、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丙】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丁】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摄”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控制B. 领导C. 管理D. 治理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夫子哂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感到好笑B.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赞赏C.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失望D.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肯定三、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处处可见“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人曾在清露盈盈的夜晚望月怀亲思乡,“露”增悲凉,“月”寄至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游子曾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早行,羁旅之苦自在不言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曾赏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并随水面浮动之景,欢喜随波光跃于眉梢……(2)人,只有不困于逆境,懂得顺势而为、逆势而上,才能让人生之花开得绚烂。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仍坚定信心、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调从沉郁中振起,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蕴含深刻哲理。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kàng的歌唱。
(节选自《艾青诗选·复活的土地》)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节选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fèn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节选自《艾青诗选·我爱这土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拯救李娟视野右边的山谷口三三两两停着一大群马。
此时,马群已经越过沼泽,似乎准备离开,又像在等待什么。
卡西在前面突然停下来,居高临下看了一会儿,回头冲我大喊:“看,马掉进去了!”我低头冲山谷尽头一看,果然,隐约有一匹红马在那里的黑泥浆中激烈地挣扎,已经陷到了大腿处。
我连忙放下冰块,说:“下去看看吧!”但是卡西不让。
再这么耽搁下去,冰越化越快,多可惜!先背回家再说。
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妈妈和斯马胡力不知到哪里去了。
把冰块卸进敞口大锡锅里后,我立刻出门去看那匹马,卡西去山梁西边找阿依横别克。
他家是我们在吉尔阿特的唯一的邻居,这一大片牧场上只有阿依横别克和斯马胡力两个男人。
红马已经不能动弹了,浑身泥浆。
看我走近,本能地挣扎了一下。
我拾起石头丢过去,希望它受惊后能一个猛子蹦出来。
但是等我把这一带能搬动的石头全都丢完了也没什么进展。
四周那么地静,明净的天空中有一只鹤平稳缓慢地滑过。
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毕竟有些害怕,又过了一会儿我便离开了沼泽。
刚走到山谷口,迎面遇上了卡西,却只有她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大卷牛皮绳。
阿依横别克他们都不在家。
卡西在牛皮绳的一端打了绳圈,然后试着甩向沼泽中露出的马头,但她显然没有斯马胡力那样的技术。
甩套没有用,卡西决定亲自下去套。
她卷起裤脚,持着绳子踩进了黑色的沼泽泥浆。
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直看到她稳稳当当走到马跟前,才松了口气。
无为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正在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教育领域,智能教育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辅导;在交通领域,智能驾驶技术正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例如就业问题、隐私泄露等。
(1)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看法。
(3)请从就业、隐私等方面,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担忧。
答案:(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分析大量病例数据,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
(2)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积极的。
它可以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育效率。
(3)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带来就业问题,某些职业可能会被取代。
同时,隐私泄露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赵简子问于右师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请问我之德风乎?”右师对曰:“君之德风,民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赵简子曰:“吾欲使人莫敢犯我,当如之何?”右师对曰:“臣闻之,上行下效,君为正,民从之。
君之正犹风之正也,民之从之犹草之从风也。
君若正,民亦正;君若不正,民亦不正。
君欲使人莫敢犯我,则必先正己。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影响)B. 草上之风必偃(偃:倒下)C. 君为正,民从之(从:跟从)D. 君欲使人莫敢犯我(犯:冒犯)(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简子询问右师如何使民不敢犯我,右师回答要先正己。
B. 文中通过对比君子之德与小人德的不同,说明了君子的道德品质对民众的影响。
2024届安徽芜湖无为县联考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安徽芜湖无为县联考中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登飞来峰》《登勃朗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B.电视剧《露从今夜白》的取名与《月夜忆舍弟》有关,关雎宫的取名与《诗经》有关,古曲《后庭花》的取名与《泊秦淮》有关。
C.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历史剧《屈原》都是郭沫若的作品,小说《社戏》、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的作品。
D.《行路难(其一)》借用姜尚闲来垂钓碧溪后被周文王启用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得到朝廷任用的思想。
《变色龙》运用对比、夸张,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岛依山傍海,风景宜人,花团锦簇.(cù)的中山公园、幽静如画的八大关、古色古香的劈柴院……秀丽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遐接....。
B.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léi),有教养的人懂得恪守..时间。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yīng),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
D.闻一多从唐诗下手,目不窥.(kuī)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2018年9月17日,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省所有学校停课,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沿海多市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严密防御。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截至目前,我国共公布了五批传统村落6819 个。
中国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仍然鲜活的文化遗产。
在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一心、三片、多组团、多特色”分布特点。
这些种类繁多、生动多彩的传统村落,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支撑,它们既是世界农耕文明的源头和我国农耕文明最集中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所在。
在城乡关系重构的今天,传统村落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重要载体和诗意栖居的家园。
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紧迫任务依然是严格保护。
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遏制了传统村落的自然消亡,但是空心化、建设性破坏、资金不足等依然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传统村落进行严格保护,一方面需要开展传统村落谱系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记录和管理,把传统村落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
另一方面则要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分级分类,精准保护利用。
对于有一定价值的传统村落,要保护好传统风貌,充分挖掘特色,适度恢复和还原,促进传统建筑的改善利用。
让传统村落走向现代,离不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
当前历史村镇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居住者对现代生活的要求与历史文化的冲突。
对此,我们要重点研究和突破,进一步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包括加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设小型综合体等。
通过优化调整适宜的产业,促进传统村落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纸、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总凑”之地,敦煌不仅是多民族汇聚之地,也是中外使节和商人长期生息之地,更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其兼容并蓄的文化渗透到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工艺美术是手工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其中积淀、蕴含着各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造物思想、技术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因素,凝结和融汇着数千年的智慧经验、思想体系与创新精神。
敦煌石窟中散布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形象资料,藏经洞出土了诸如彩塑、纺织品、刺绣、书籍及漆木器等众多工艺美术实物,敦煌文书中也有大量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工匠、工艺制度、名物等信息。
这些图像、实物、文献反映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面貌和特征,也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提供新材料、补充新内容,也可为呈现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具体化、客观化的成果。
敦煌石窟现存壁画约有五万平米,其营建历时千年,完整地记录了中古时期现实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再现了古代器物、家具陈设、服饰、纹样等诸方面设计造型及风格发展变化,反映了中西造物设计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发展,其画面的真实性和强调日常生活细节的特性,都可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图像史料。
无为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睿智(ruì zhì)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踉跄(liàng qiàng)B.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遐想(xiá xiǎng)拘泥(jū ní)C.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赋闲(fù xiá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D. 蹒跚(pán shān)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C.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解解题技巧,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昨天的活动不得不推迟到下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B.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C.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感到昏昏欲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领导对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筹备组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B. 这次考试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感到压力山大,甚至出现了焦虑情绪。
C.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诗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无为县四校2013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文,完成1~3小题。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①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1947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
文中提到:“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
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
”这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
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②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
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
“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
”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③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
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
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
另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
④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曲艺之“俗”,当取其通俗、民俗、俚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耻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
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
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
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
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⑤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雅俗共赏早已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文艺史上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B.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
C.雅俗共赏的作品内容上具有生动活泼、大雅若俗的特点,形式上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点。
D.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表现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是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D.当前的确有一些曲艺作品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陷入了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淖。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能传递给观众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B.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C.曲艺工作者应该向大师侯宝林、周柏春等学习,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
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
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
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
为左右所谮,遂来奔。
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
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
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
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
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
烈祖纳其言。
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
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
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
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
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
乃称疾纵酒,希复朝。
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
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
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
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
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
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
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
卒后才逾月,齐丘党败。
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
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
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元宗不答,而心善之。
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众皆默然散去。
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
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南唐书·卷七》,有删改)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
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左右所谮谮:诬陷B.元宗怜之怜:可怜C.乃少瘳瘳:病愈D.每以直言忤物忤:触犯5.下列各组句子中,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机事多委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终以谏直多之臣具以表闻C.乃称疾纵酒,希复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虽其仇雠,不敢訾也其皆出于此乎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烈祖把常梦锡召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
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
(4分)(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3)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3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 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9 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
(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6题)(6分)(1)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2)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3),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5),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7)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8),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非鱼院子里透出古意。
墙角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
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
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
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
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
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来,他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
过去,像一条河一样,潺潺地在心里流过,无数的欢喜悲歌,他都一清二楚。
老人双目微微闭上,阳光在脸上覆上一层暖色。
蛇很奇怪,这个老人居然可以这么长时间一动不动。
太阳一点点退去,院子里有些清冷。
一个老保姆从屋里出来,先是轻声叫了一下,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大着嗓子喊:老爷子,吃饭了。
这一声,惊醒了老人,也惊醒了那只老猫。
蛇看到老人抬起眼皮,疑惑地看看周围,然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跟保姆进屋,那只老猫也一言不发地进去。
蛇穿过院子,从这个墙角到那个墙角,也走了。
第二天,如同头一天的复制再粘贴,依然没有一点儿声息。
那条蛇被勾起了好奇,把自己悬挂在紫藤架的深处,从叶子中间看老人。
整整一天,除了老保姆出去过一趟,院门发出沉重的一声响,还有老保姆回来的又一声响,再没有什么动静。
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来,在紫藤架上空寂寞地飞了两圈,又飞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老人走进屋里。
蛇很想跟进去看看,看他们在饭桌上会不会说话。
但她没有,她怕那只老猫。
一天又一天,蛇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她的灵动和机敏,都在一点一点失去。
就在天渐渐冷下来,蛇准备开始她漫长的冬眠的时候,她终于下定决心跟着老人溜进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