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化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沪教版(上海)化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1.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的观点有哪些?2.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射性是什么?4.卢瑟福提出的行星模型是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哪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2)经测定,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3)由于整个原子不带电性,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1)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重视化学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考点/易错点2.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1)原子的质量很小,一般不采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用原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个12C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1.661 X10-27 kg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和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相对原子质量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12C 原子的质量×1/12由上表可见: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4)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XA Z——元素符号质 量 数—— 核 电 荷 数——(核内质子数)考点/易错点3 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共2课时)第2课时相对原子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加深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明确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的区别;(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复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基本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和摩尔质量间关系的教学,体会分析推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再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教学用品黑板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相对原子质量”,是放在“原子结构”讲解之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讲解之前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看上去教学要求仅为了解层次,但教学要求并不低。

本节课的开头设计,我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但又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

从各个教学环节师生活动看,我尝试以问题解决模式为模版,拉开主线。

2.流程图3.流程图说明(1)引言:“一个原子有多重?”这本身就可作为一个话题引入,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探究活动一中,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中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

(3)思考问题一:平时我们计算时,为什么不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要用相对原子质量?思考问题二:科学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与“曹冲称象”在方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你能体会吗?五.教学案例1.引入主题你知道一个原子有多重吗?科学家的确“称”出了一个原子的质量。

学生参看表格(教材p12),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原子质量非常小。

2.课的展开(1)学生探究活动一:如何改变因原子质量非常小而引起的使用不便?a.采用其他的单位:类似于采用纳米,使1纳米=10-9米b.采用一个合理的量作为标准,然后得到相对量。

在此即采用了“相对原子质量”(2思考问题一:平时我们计算时,为什么不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要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思考问题二:科学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与“曹冲称象”在方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你能体会吗?该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在方法上有所回味,并与探究活动一相呼应。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构成》38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构成》381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由经验、宏观化学学习进入微观世界的入口,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今后化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锻炼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关于原子,你想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本节课我们将逐步揭开原子内部的奥秘。

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有核,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卢瑟福实验中的α粒子,穿进原子内部去”刺探”原子内部的具体构成情况。

[图片展示]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并且带有正电荷,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很小,它能否继续再分?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

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各有何特点,不同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何不同呢?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课件 _3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课件  _3

72.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5.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3、力争上游,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壮志凌云,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20.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6. 对于你不喜欢的人,不要与他有过多的接触,每次交流点到为指,在他的面前表现出你的冷漠与严肃,保持一定的距离。 42、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15. 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9、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9.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做,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是学问,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是智 慧。
20.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6、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35、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61. 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 3、朋友请你吃饭,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请礼尚往来,否则你的名声会越来越差。 72.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28. 一句恶话,可以受用终生,一标佳书,可以转变毕生。 5.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别再自己摸索,问路才不会迷路。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付出才会杰出;为别人创造价值
1/1836(电子与 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2、原子内各微粒间的关系:
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阴离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离子
阳离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沪科版化学高一《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同位素(B)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原子结构、质量数和式的含义;(2)明白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3)明白同位素的概念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和同位素概念,明白科学概念的完善过程。

(2)通过学习人类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认识方法,明白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原子中不同电性粒子间的关系,明白得原子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同位素的概念与相对原子质量。

2、难点同位素的概念,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三。

教学用品多媒体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本节课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原子结构;二是同位素。

新教材先讲述原子结构,再明确质量数的概念,最后在原子核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内容如此安排使学生思路清楚、流畅、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

为此,采纳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尽量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层层设问,学生不时产生认知冲突。

在强化训练书写时能够通过“自主、合作训练"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及训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2、流程图3、流程图说明 (1)引言:能够复习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通过设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视频:原子的构成。

从中学生可看出质子、中子与电子,并讨论比较这三种粒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并理解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教师提示电子质量特别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从而引出质量数的概念。

(4)学生依照质量数的概念和原子是电中性的,归纳出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 (5)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 原子。

化学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化学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教案(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第二节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标:1.理解同位素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原子的构成。

2.能根据元素中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含量,计算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3.理解C-14在考古断代中的应用。

4.学习物质的量概念,学会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微粒数三者之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同位素在考古断代中的应用,了解我国的考古文化。

知识讲解:一.同位素思考1:我们是如何知道文物年代的学生讨论探究:同位素是怎样发现的提出问题:卢瑟福发现元素具有三种辐射,辐射以后变成了什么元素这些元素性质如何实验事实:有些元素质量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有些元素的质量不同,化学性质却相同。

同位素概念的提出:1913年,英国科学家索第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思考3:为什么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质量却不同推测:化学性质相同,说明他们的结构相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所决定的。

化学性质相同,一定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结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

结论:1.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

2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是保持不变的。

思考5:同位素的应用十分广泛,用的较普遍的有什么方面探测金属器件缺陷,粮食育种,保存食物,医疗疾病,研究化学反响机理等二.原子核的组成探究1:从同位素的概念思索,原子核有怎样的组成讲述:两种同位素的质量不同,但电子数和质子数相同,由于只有电子实在原子核外运动的,那么构成原子核的微粒除质子外,还一定存在另一种微粒〔这种微粒称为中子〕结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探究2: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哪个大结论:中子不带电,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质量数的概念:质子的相对质量〔取正整数〕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正整数〕之和。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思考:通过以上讨论和总结,你对原子有什么认识1.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补充内容: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课件 _3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课件  _3

Xa
A b ZC
二、同位素: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
讨论:
既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那么是 否可以把元素也理解为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 子的总称呢?
2、同位素:
质子数相等(核电荷数相等) 同位素:
中子数不等(或质量数不相等)
例:氕、氘、氚
12C、14C
该原子的质量数为(

A、70
B、114
C、228
D、298
3、某粒子用 Rn+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4、H218O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10克 H218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其中含氢原子_______mol,含氧原子_______个, 含________个质子,含________mol中子。
13.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法国) 17.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3.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16、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3、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8. 没有退路时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12. 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22、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1/1836(电子与 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2、原子内各微粒间的关系:
原子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试验版《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说课稿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试验版《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说课稿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试验版《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可以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教材选取了沪科版高中化学试验版,该版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符合高中教学大纲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的概念和相对质量。

–理解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并能画出常见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给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能够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安全操作知识。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主动参与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提问示例: -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概念? -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原子的基本组成?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详细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知识点包括: - 原子的组成:电子、质子、中子。

- 电子层结构:包括能级、壳层和轨道。

-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操作(30分钟)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巩固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实验内容: -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气体实验 - 实验现象:酸和碱中和产生气体的现象。

- 提问引导:根据实验现象,你能推测出这种现象与原子结构有关吗?•实验2:金属的化学反应实验–实验现象: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主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的构成微粒及原子结构||。

2.知道同位素及其应用||。

3.知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应用||。

授课方法讲授法、研讨法、作业练习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
授课过程
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1.质子、中子、电子
表1.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相差性质
构成原子的微粒[来
源:1ZXXK]
电子[来源学*科*网]
原子核[来源:1ZXXK][来源:Z||,xx||,]
质子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
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
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 kg 9.109 5×10-31 1.672 6×10-27 1.674 8×10-27
相对于C
12
6
原子
12
1的质量* 1836
1
** 1.007 2 1.008 6 2.元素符号角标的意义
3.原子的质量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由于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007||,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008||,取其近似整数值均为1||。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4.构成原子中微粒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

质子数相同
,决定元素的同位素
,不带电,质量数为


中子
,决定元素的种类

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
,带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
(
)
(
1
)
(
1
1
)
(
X
Z
Z
A
Z
A
Z
二、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2.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 1
1、
H 21
、H 31(分别叫氕、氘、氚||,其中氘就是重氢||,氚就是超重氢||,它们也可以分别H 、D 、T 来表示)
;碳的三种同位素C 12
6、C 13
6、C 14
6;氧的三种同位素O 16
8、O 17
8、O 18
8;铀的三种同位素U 234
92、U 235
92、U 238
92||。

4.同位素丰度(或原子百分率)
同位素根据稳定性可以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些是天然存在的||,有些是人工合成的||。

它们的含量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也不论是何地取得||,各种同位素在该元素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是不变的||,某种同位素在该元素中所占的比例叫做原子百分率||,也叫做该种同位素的丰度||。

5.同位素的应用
同位素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H 2
1、H 3
1是制造氢弹材料||,也是未来氢核能源的原料;
U 23592
是制造原子
弹原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C 12
6就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那种碳原子||。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育种、探测
金属器件缺陷、作为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治疗肿瘤和保存食物||。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个碳C 12
6原子质量的
12
1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12
1
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Ar(O)=
12
110
993.110656.223
23⨯⨯⨯--g g =15.990≈16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A 1·a 1%+A 2·a 2%+A 3·a 3%+……+A n ·a n %=%1
i n
i i a A ∑=
A 是相对原子质量||,A 1||,A 2……是该元素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1%||,a 2%…是各种同位素所占
的原子百分率(也叫做丰度)||。

通常所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氯元素在自然界有Cl 35
17和Cl 37
17两种同位素||,它们的丰度分别为75.77%和24.23%||。

两种同位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9和36.966||。

那么||,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4.969×75.77%+36.966×24.23%=35.453
3.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通常同位素的质量数要比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容易得到||。

如果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质量数和其丰度计算所得的平均值||,就是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若按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和它们的丰度进行计算||,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35×75.77%+37×24.23%=35.4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