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最新版】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红十字是一个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致力于提供紧急救援、医疗服务和支持社区发展。
它成立于1863年,由瑞士商人亨利·登南特创建,旨在帮助受战争影响的人们。
在过去的150年里,红十字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拥有数百万志愿者和员工,为全球各地的人们提供援助。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始于我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组织。
这个组织与红十字有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血液捐献、义诊等。
我参加了这些活动,并且很快就被红十字的使命所吸引。
在大学毕业后,我决定申请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我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考试,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我被分配到了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帮助医护人员处理紧急情况。
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医疗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也见证了很多患者在危急时刻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在我成为志愿者的几年里,我参加了很多红十字组织的活动。
其中最难忘的一次是在一次地震灾害中。
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前往受灾地区,为灾民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
我们在一个临时医疗中心工作,为受伤的人们提供治疗和护理。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团队一起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除了参加活动外,我还经常向其他人介绍红十字的使命和工作。
我认为,红十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它可以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并为社区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红十字的工作,并加入到这个伟大的组织中来。
总之,我与红十字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成就的旅程。
通过参加红十字的活动和工作,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道主义和医疗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也见证了很多人在危急时刻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我相信,红十字的工作将会继续帮助更多的人们,并为社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作文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作文我与红十字的故事作文1红十字有许多含义: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说到红十字,很多同学可能脑海中第一时间就浮现出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这个慈善机构,它的会标就是红十字,体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而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就恰恰与“慈善”有关。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继唐山大地震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但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个国家向基金会捐出紧急援助资金,总金额达到17。
11亿元人民币,而国内援助资金达到了594。
68亿元,这其中就包含着我们的一份微薄力量,一份份聚集起来就是一份强大的力量。
现在听到“捐款”二字,同学们大多数都是这种反应——“啊?又要捐款!”,而这时,老师常常和我们说:“看你们平时穿得好,吃得好,怎么就没想过省一些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或是贫困地区呢?”是的,平时我们吃饭时可能还会抱怨今天的饭菜不和自己的胃口,却没想过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几乎连好一点的.菜都吃不上;当我们在互相攀比自己家的装修时,却没想过地震灾区的人们无家可归。
可能不经历一次贫困,我们都不会明白我们现在大肆浪费的行为是多么可耻。
我在听到“捐款”二字时想到同班同学的捐款可能都是零零碎碎的——一元、两元;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二天捐款时我扫了一眼捐款单,都是一些零钱,多的也不超过30。
记得在汶川大地震时,我捐了10元。
“钱不是什么大事,生命安全才是重要的。
一份捐款代表一份爱,当一份份爱聚集起来时,它就变成了大爱。
”爸爸在知道我要捐款时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而每当要捐款时我都会回想起来。
我觉得“红十字”不仅仅是标志,它还代表了爱心,我们应该多与“红十字”“打交道”——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与红十字会

我与红十字会白云轻悠悠地飘过蓝天,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过宽广的道路。
我侧耳倾听那掠过树枝间的声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宛转悠扬的歌声冲荡着人的心田,扭头看见那高大枫树上飘落的一片火红的枫叶,那红于二月花的枫叶上隐隐约约浮现出——十字?十字。
红十字!那时才编着羊角辫,蹦蹦跳跳地去上学。
偶然的一次机会听说了“红十字会”这个名词,红十字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回到家,我伏在窗户上,“咚咚~”妈妈敲门进来。
“妈妈,红十字会是什么呀?”我扭过头笑着说“红十字会?”妈妈想了想,“那是一个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慈善机构,会在人们被困难所要击溃时,伸出援助之手。
”哦~原来这就是红十字会呀,“那我也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呵呵,真了不起。
我相信你会做到的。
”妈妈走出我的房间,回头还不忘赠给我一个加油的笑脸。
我是真的没想到,那个梦想竟会这么快就点燃星星蓝火,停留在那时候的记忆之轮开始转动。
“咔嚓~”戛然而止。
那是已经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日子里。
那天,学校与红十字会联系举办了一次为灾区孩子的募捐活动,听着校长那慷慨激扬的演讲,我的心已飘到了家里那个吃饱了的书架。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终于响起,我挎起书包,冲回家。
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本书,都回想起一幅幅画面。
我再一次抚摸着书的封面,随后将它们放入书包,书包的嘴里被塞满了食物。
第二天,我吃力地背着书包走到学校。
当我把书拿给老师,我好像感觉到了老师赞许的目光,也似乎看见了灾区孩子的笑脸。
仿佛秋已至我那小小的心田,那颗颗果实已洋溢着香甜的气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还是那样的悦耳动听,这首歌的歌词也在渐渐实现。
初一:——。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征文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征文1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当稚嫩的双手在苍白的纸上画出烈红的十字时,我们的故事从此开始。
儿时曾在家中抽屉里看到颜色已经暗淡的红十字徽章,那时我不懂得这个徽章代表着什么。
那时我经常可以看到家门前的广场上,停着一辆大巴,车侧同样贴着这个标志。
大巴会行驶,这个标志便随着大巴行走在街上,如一面庄严的旗帜。
小学组织的红十字手抄报,让我初识红十字。
由于当时只是从网络的文字和图画中了解有关这个组织的信息,我对其认识的很浅,但我仍用心地在纸上描绘着这个红色标志,写下那“人道.博爱.奉献”六个大字。
殊不知,在这图画和字里蕴藏着多少逝去的生命。
后来我的手抄报在校内展出了,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看,这激发着我近一步去了解这个红十字组织。
后来在一次走访敬老院中,我第一次光荣的佩戴上这个标志,那也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着奉献所带来的快乐,在老人们布满沟壑的笑意里我收获了爱与责任。
另外,在小学的一次社会实践中,我了解了一些救护常识,有关包扎,人工呼吸等。
我与红十字发生了很多小故事,虽微乎其微,却仍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
真正了解红十字是在初中的一次红十字青少年书法比赛上。
从准备材料到练字到最后去校外参加比赛,在这个过程里虽然没有切切实实的帮助他人,但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使命。
我无法像那些为救别人而无私奉献生命的人那样,但我有双手,我可以通过书法来传承红十字的精神,就如鲁迅靠写作改变国民麻木的灵魂。
最后我捧着沉重的证书,深知这张证书里有着太多太多。
如今不再是那战火硝烟的时代,我敬佩在战争里救死扶伤的红十字成员,他们诠释着真正的人道主义,而我作为青少年,需要做的便是弘扬红十字的这种精神。
红十字其实无处不在,现在我是一名高中生,我们曾以班级的名义向流动贫困儿童送去包裹,我们曾组织志愿者清扫公交站台,我们曾上过红十字主题班会,感知着在地震中飘扬的红十字旗帜,我们曾为受灾的人们进行募捐……这些在我看来都算作一种红十字活动。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主题征文3篇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主题征文3篇篇一:”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征文:心中的太阳——红十字会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与博爱是最有力量的。
“——林清玄先生曾记得20XX年5月12日,我与父母休息在家,正当我们其乐融融享受着假日的闲适时,汶川地震的新闻让我们一家的心情顿时跌入了低谷。
我带着憧憬与好奇,来到了红十字会,只记得那时有很多人,还举行着爱心捐款仪式,我学着大人的模样,把钱放进了”爱心箱“。
演出后,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告诉我,这些残疾人都特别坚强,有的还是他们区著名的书法家、艺人、民间弹唱人士,他们经常在周末聚集到红十字会来,来感谢曾经帮助过他们的红十字工作人员。
是啊,我在心中想,红十字会不就是人们心中的太阳吗,它给予失望无助的人以明灯,温馨,我与红十字会的机缘与故事真的是老天赐给我的珍宝啊,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才知道原来世间很美好,世间有真情,每当人们说到红十字会,哪一个不赞许有加,红十字会的精髓在于它对世间的博爱、奉献,哪儿有红十字,哪儿就有希望,哪儿就有爱!因为我与红十字的机缘与故事,我从小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为天下的百姓做些事情。
如同杜甫在诗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若我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为红十字做些事,那我真的是枉做了九州学子,枉做了炎黄子孙,我还有什么资格去享受别人对我的帮助呢?就如我在题记中援引的林清玄先生的一句话,关怀与博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哎,你们知道吗?隔壁的李叔叔住院时输了好多血,但他一分钱也没花。
“奶奶吃晚饭时故作神秘地说。
”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因为李叔叔经常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所以医院就给他免费用血。
“”红十字会?“我心头顿时涌出许多关于红十字标志的记忆。
人民医院的救护车上、医生的白大褂上、苏果超市门口的无偿献血车上……都赫然印有一个鲜明的红十字标志。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征文

我与红十字的故事征文《我与红十字的奇妙缘分》嘿,你知道吗,我和红十字可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呢!那是一个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在街上闲逛。
(哎呀,谁还没个闲逛的时候呀!)突然看到前方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儿。
我这人吧,好奇心一向重,就凑过去瞧了瞧。
这不瞧不知道,一瞧吓一跳,原来是有人受伤了,流了好多血呀!(天哪,那场面可真吓人!)就在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几个穿着红十字马甲的人出现了。
他们行动迅速,有条不紊地开始处理伤者的伤口,那专业的样子,就好像天使降临一般。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就在旁边呆呆地看着,心里充满了敬佩。
其中一个红十字志愿者好像注意到了我,还对我笑了笑,说:“别担心,我们会处理好的。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哇,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从那以后,红十字就好像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开始关注红十字的各种活动,也想着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
有一次,社区组织献血活动,我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
(我勇敢吧!)当我看到自己的血液缓缓流进血袋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这难道不就像是把爱传递出去了吗?后来,我还加入了红十字的志愿者队伍,和那些可爱的人们一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我们一起去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学习用品,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们也跟着开心。
(这感觉太棒了!)我常常想,红十字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不就是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吗?(这比喻很恰当吧!)我和红十字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篇章等着我去书写。
你呢,你有没有和红十字的故事呀?(难道你不想也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吗?)。
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

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听到有人在呼救。
我赶紧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只见一个年轻人躺在地上,面色苍白,额头上还有血迹。
我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不一会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就赶到了现场,他们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将伤者送往医院,最终挽救了他的生命。
这次经历让我对红十字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成为一名志愿者,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班,学习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培训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互相帮助,这段时间让我收获颇丰。
成为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后,我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
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在一次地震救援行动中,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挖掘废墟,救出了一名被困的孩子,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父母的泪流满面,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参加急救和救灾行动外,我还参与了红十字会组织的献血活动。
每次活动,都有许多热心的市民前来献血,他们的爱心和善举让我深受感动。
我也积极宣传献血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行动中来。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十字会的使命和价值,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救援组织,更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志愿者团队。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道主义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通过与红十字会的接触和参与,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份可以让自己感到自豪和幸福的事业。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善意,肩负起社会责任,就能够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红十字会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我将继续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爱和希望的志愿者之路上,为更多的人奉献我的爱心和力量。
愿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更多的爱而变得更加美好。
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

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
红十字熟悉名字常常会响起耳畔人们提起红十字觉得倍感亲切分时间分地域只要有红十字人们仿佛看了曙光
红十字其实离我们并遥远我们学校大多数师生红十字会员而我和我父母则都红十字会员平时我们从小事做起帮助人关爱人
前段时间妈妈常熟零距离论坛上看篇帖子篇帖子呼吁大家把旧衣物学习用品书籍甚至旧床单等捐给远四川云南等贫困地区人们上面还留下了接受捐赠地址电等有孤儿院有学校里发起者还声明孩子们接受捐款只接受物品
我想:我从小过着幸福生活漂亮衣服数胜数而山区孩子多都留守儿童们没有新衣有些甚至冬天连件能御寒棉衣都没有我有多衣服挑些捐给们吧
我把我想法告诉了妈妈没想我和妈妈想法谋而合
国庆放假时间里妈妈衣物全部翻出来字铺床上地板上看上去倒像摆地摊边挑边自言自语地念叨:好像有点旧了恩件错小宝件干妈送新年礼物舍得我转过头看看件大红棉衣我喜欢呢还记得次我穿上都肯脱下来舍得我也要让边孩子和我穿样漂亮我说经过细细挑选之妈妈些精品分类装进了几漂亮袋子里
而我则学着妈妈样子挑了些新学习用品米奇卷笔刀喜羊羊橡皮小熊圆珠笔等我每件学习用品上都系上了漂亮绸带写上了祝福语说实有些学习用品我平时自己都舍得用有些还我获奖奖品呢想些孩子渴求眼神我又加快了速度开始工作起来
妈妈说:也许没有高收入也许没有大额存款也许能贫困孩子建所希望小学只要有爱心配上红十字称号们觉得句有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红十字会的故事
2006年10月26日,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基地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基地成立后,我们在市内四区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网,绘制了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网络图。
我们始终坚持干预以预防为主,为120余名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19次,组织实践活动30余次,建立了全省最大、管理最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队伍,以便在市区范围内以最快的速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与干预。
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多次开展免费的进社区、学校、机关讲座和咨询,以提高市民的危机应对能力,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基地成立以来,我们的志愿者无私的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每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在接到卫生局的紧急通知后就立即展开了心理危机干预救援行动。
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爱心奉献的故事。
曾记得2008年4-28事故心理危机干预:
4月29日下午召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动员会并启动了应急预案
和进行了针对性的演习。
4月30日上午向市立、海慈、中心医院、八医等医院发送了心理危机干预宣传材料,并为伤员准备了心理救助卡,可随时拨打24小时咨询热线。
5月1日,三支心理干预小分队已进入海慈、四0一、青医附院、市立、骨伤、阜外等收治伤员的医院进行心理救助工作。
5月2日、6日、7日、8日又再次对各医院伤员进行心理救助。
截至5月19日,共安排心理专家122人次,对71名伤员进行了心理救助,为伤员缓解了心理创伤,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还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心理危机干预:
5月12日下午四川突发特大地震,灾难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对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为了帮助经历特大灾难的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抚平心理创伤,尽最大可能将这场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减小到更低,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5月19日下午,我们青岛市青
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立即成立了青岛市心理救援队,同时举行了“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大会”,来自青岛市社会各界的120多名心理志愿者参加了培训。
整个心理救援队由心理干预、技术培训、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5个小组组成。
其中干预组分为13个小队,30多名队员则是从参加了培训的120多名心理志愿者中择优选拔出来的。
5月22日和5月24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按照卫生部的统一要求举办了两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11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培训。
通过培训,让与会者更明确了心理救援队员在对地震灾区的居丧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一定要规范化,以达到心理救援的良好效果。
培训同时发放了会同青岛市心理卫生协会、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编写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手册、《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青岛市卫生局印发的心理危机干预宣传折页、心理救助注意事项折页,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印制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等材料,为开展危机干预做好了充分地准备。
5月25日上午8:30由市红十字会和护理协会联合举办志愿者陪护心理健康培训班,参加讲座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约70名志愿者陪护人员。
我们的心理专家主讲的“危机与创伤”的讲座让志愿者陪护人
员了解灾难常见的心理反应,掌握陪伴病人的方法与技巧,对今后的抗震救灾志愿者的陪护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5月26日上午,应市公安局的邀请,心理救援队员一行6人到邮电部疗养院会议室为从灾区归来的抗震救灾特警官兵们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与辅导。
心理救援队员发给每位与会的特警官兵一份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印制的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常见心理反应与应对策略宣传折页、一张心理援救卡,以便于这些当代最可爱的人进行心理危机自救与互救,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援助。
同时,我们的心理专家为这些刚从灾区返青的抗震救灾特警官兵们主讲了题目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管理”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刚刚结束的2013年黄岛11-22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
11.22 事件发生后,我们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按照心理危机预案要求立即组建了11.22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春霞担任负责人,24名专家组成4个干预小组承担心理危机干预任务。
当日下午15:30,第一组专家在中心副主任孙忠国的带领下及时赶赴黄岛,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对青大附院西海岸分院、青岛开发区第一
人民医院、黄岛区中医院的所有受伤住院人员进行了心理排查,初步评估了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进行了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了心理干预方案。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根据11.22突发事件涉及人员遭受事件影响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将涉及人员大致分为五级,开展了针对性的分级干预。
第一级人群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专家组以隔离、保护、心理支持、个体辅导、协助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为干预原则开展个体干预。
截止2014年3月,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共派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30组106人次,全面巡视伤员500余人次,对7家医院69名伤员、6名家属共200余人次进行了干预。
在干预中,心理专家发现,随着躯体伤痛的恢复,不少伤者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恐惧、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也有家属因为过度悲伤等原因情绪失控,需要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其中1名死者家属还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需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专家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干预,并从市精神卫生中心紧急调配了部分精神科药品,对部分伤者使用了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积极干预第一级人群的同时,心理干预专家组还对部分现场的
目击者(包括救援者)等第二级人群进行了集体心理干预。
12月4日,安排3名心理专家对11.22突发事件现场救援人员、目击者36人(青岛石化检修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心理危机及其心理干预》讲座,并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人存在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
专家分3组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团体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心理专家组制定计划,把干预重点从第一、二级人群逐步扩展到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事件发生地区的居民(学生)、事件的后方服务人员或志愿者以及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11.22突发事件的普通市民等其他人群,一般性心理宣传教育要覆盖到五级人群。
今年4月22日,在接到上级指示后我们从众多的志愿者中选拔了10名优秀的心理专家,成立了APEC、世园会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在5 月在青岛召开的APCE会议和4月25日-10月25日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为应对期间的突发事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上故事仅是我们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服务基地与红十字众多心理救援的几个案例,但愿我们的行动和爱心能够为青岛人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社会的和谐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