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习型教学案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习型教学案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课件www.5y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基础知识结构一、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①跨国公司的含义;②跨国公司的作用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①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③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提高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影响(利与弊):①有利影响(利):②不利影响(弊):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及其作用:①基本格局;②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导学案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导学案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B要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C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D企业应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一位韩国记者曾在其所著书中论述:“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我们只管开发这座工厂里的技术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保持高一档次的技术优势,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这一论述警示我们()
(2)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_、综合国力和____________的提高。
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1)把“引进来”和“_________”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__________、互利共赢、_________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3)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起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4)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新知探究
探究(一)芭比玩玩玩具,由中国大陆生产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向全球发售。
2、WTO的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和国民待遇原则。
3、中国与世贸组织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我国对外开放得巨大成就
(1)我国逐步形成了_________、宽领域、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高一政治学科学案
课题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课型
பைடு நூலகம்新授
年级
高一
主备人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导学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导学案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一,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2、通过探究二辩证地思考全球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3、通过探究三形成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策略4、概述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上帝手机怎样炼成的按照外国网站CompareCamp放出的信息显示,2014年推出iPhone6时,793家工厂作为苹果的供应商,分布在美国、法国、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各个地区。

当时瑞信证券研报称,中国大陆厂商以349家的数量位居榜首,日本139家厂商,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供应商分别是60家、42家。

由此可见,想要全部达成合作协议,并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强大的掌控能力,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产能就会跟不上,手机无法按时推向市场,一块屏、一片芯逼死英雄汉,一款产品胎死腹中都有可能。

从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信息合作探究二:全球化的利与弊苹果的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打散了零件在全球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手机的效率。

苹果保密营销策略,这种营销虽然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认知度,但也直接对其他同类产品和代工人员造成了伤害,备受世界舆论指责的“孙丹勇事件”就与苹果有关。

知情人士称,孙丹勇的悲剧本可避免。

在出事的富士康苹果代工厂中,原本安装了监控设备,但苹果为了防止泄密而拆除了监控设备,并把生产车间围了起来,这被认为给了员工“上下其手”盗走样机的机会。

事后,导致孙丹勇死亡的样机是如何丢失的也无从查证。

2012年10月2日日本化工厂爆炸影响到苹果触摸屏材料供应链,进而影响到全球苹果代工厂2012年预期收入。

根据上述材料探讨苹果手机全球化的利与弊合作探究三:荣耀背后,苦水自知据CanaccordGenuity日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苹果攫取了智能手机市场92%的利润。

数据一出,“苹果榨光手机业利润”的声音再次活跃,颇有“世上无难事,只怕iPhoneX”的意味。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1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1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结构]:含义原因经济全球主要表现化趋势载体----跨国公司:含义、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消极影响与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世贸组织:成立、作用、原则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新阶段中国与世贸组织:入世的利与弊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对外开放的格局及作用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要性、基本战略、原则[新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了解跨国公司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了解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运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知识梳理]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

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2)作用[例1]经济全球化是指( B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B.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C.各国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D.生产要素在全球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动趋势[例2]2006年5月29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载文指出,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跨国公司和国家经济走向全球舞台的必经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为了寻求和保持其竞争优势,必然会以并购实现其全球战略。

跨国并购主要体现了( D )A.贸易全球化B.市场全球化C.生产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中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内容标准二、知识纵横:〔一〕框题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量: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打破地域与国界的限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社会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b)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这种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趋利避害,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

框题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成立于1995年1月1日(2)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规那么;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那么与目标:其原那么包括非歧视原那么、市场准入原那么、互惠原那么、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那么、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那么。

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总体上说符和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也是对我国的严峻考验,能否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把不利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高中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1

高中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1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本课设计意图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

(4)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5)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

(6)“走出去”的含义(7)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原则。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

(5)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6)“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1)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以及分析如何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3)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进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

例如,在讲经济全球化的时候,不能只谈机遇,而不谈挑战;也不能只谈挑战,不谈机遇。

又例如,在分析对外开放时,我们要求坚持自力更生。

在这里,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并不是对立的。

同样,在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时,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认识二者是统一的。

此外,在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时,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挑战。

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全面地分析事物、看待问题。

2、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时,就必须要运用到许多前面各课所学的知识,如市场调节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分析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时,也要用到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知识。

高一政治教案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

高一政治教案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向经济全球化【教学目标】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 9 0 5年,瑞士人亨利•内斯特莱创办的雀巢公司同英瑞浓缩奶公司合并,把厂房开到了英国、德国、西班牙和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可内斯特莱恐怕不会想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雀巢公司在全球已有5 0 9家工厂,雀巢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

如今,人们徜徉于超市,把雀巢咖啡放进购物车时,想到的可能只是咖啡的浓香,而未必会意识到自己正在采撷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浪花。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请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市场上的外国晶牌商品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晶牌商品。

我们可以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有人这样描述过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在1911年伦敦的某一天,居民们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xxx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他们可能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刻动身去世界上任何国家;他们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为当地的货币而畅通无阻。

这说明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

20世纪初是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种社会化的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到国外寻找市场和货源。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影响;3.能够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2.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3.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4.对外开放的概念和内涵;5.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6.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7.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相关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了解他们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解。

知识讲解:2.提供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及内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3.分析并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讲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国际组织,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

4.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如经济合作、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等。

活动与讨论:5.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对外开放的定义和内涵,之后邀请每个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6.分析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介绍我国开放政策的背景和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和效果。

7.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贸和投资等方面的变化。

综合分析:8.分析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如东亚三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全球分工与产业转移等。

9.综合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优势和挑战,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不稳定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总结与评价:10.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通过问答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1.PPT或其他教学工具;2.视频或图片资源;3.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材料;4.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课件www.5y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基础知识结构一、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①跨国公司的含义;②跨国公司的作用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①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③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提高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影响(利与弊):①有利影响(利):②不利影响(弊):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及其作用:①基本格局;②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4)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①“引进来”的必要性和内容:A必要性:B内容:“引进来”,主要是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②“走出去”必要性、含义、内容:A必要性:a,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

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b,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c,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使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更广泛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B含义:c内容:③“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为什么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第一,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第二,“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三,在“引进来”取得一定成效和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必须适时地实施“走出去”。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4)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5)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基本战略。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重点、考点、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3、世贸组织的作用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利与弊)4、为什么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5、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热点材料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解析:(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这是生产的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就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来”,主要是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是“走出去”,主要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3)意义: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

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使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更广泛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①生产全球化②科技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④贸易全球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B、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C、发展中国家为主导D、所有国家为主导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因为跨国公司A.以对外输出产品为目的B.从事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c.控制着各国的经济命脉D.是一个国际组织4、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途径()A、跨国公司B、市场经济c、市场规则D、市场秩序5、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公平竞争c、互惠原则D竞争原则6、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A、走出去B、引进来c、“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利用外资7、亚洲经济已开始复苏。

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普遍认为,短期资本大进大出及国际金融投机商的炒作是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引进外资时只能引进长期资本,不能引进短期资本②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③既要积极利用外资,又要引导外资流向④必须禁止外资进入国内的股市和房地产业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8、中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13年的谈判。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①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②保护国内的企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③国内企业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④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海尔”成功地走向世界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②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③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自己④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民族工业才能获得发展和壮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0、为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中央确立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有优势、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这是()①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②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途径③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要求④因为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⑤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1、决定我国对外开放具有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特别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B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心愿D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2、全球500家跨国公司中,已经有400多家来华办企业,XX年全年我国使用外资的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了新阶段。

我国之所以要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是因为()①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②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开放是振兴中华的基本立足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21—25:cDADA3.下列对经济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已经取代了各国生产的社会化②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③经济全球化会自然而然的缩小贫富差距④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一点是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经济联系加强B社会生产力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D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5、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①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基本立足点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发展自己④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新层次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体制基础;第三次是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成为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起点,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据此回答16~17题。

6.我国确立对外开放方针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因为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世界贸易组织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A.国际化收支平衡性的原则B.非歧视原则*c.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原则D.以发达国家为重点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专家所言:如果说20世纪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的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