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鱼儿游游》word教案 (2)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鱼儿游游》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 鱼儿游游》人教版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欣赏各式各样的鱼,感知鱼的外形美和色彩美。

了解鱼的外形结构,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美术技法,进行大胆夸张的表现鱼。

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不同的色彩来装饰各种鱼儿。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爱护生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表现和装饰游动的鱼。

教学难点:表现水中游动鱼的姿态,并适当进行装饰。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范画、勾线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示范用两条首尾相连的曲线完成一个图形。

展示其他有趣的图形,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用一、两条曲线画出一个你喜欢的、有趣的图形。

计时10秒。

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用刚刚画的这个图形来表现8、鱼儿游游。

板书课题出示ppt。

二、欣赏分析,攻克难点1、画鱼之前,我们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两个问题: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鱼儿是怎么游动起来的?播放视频。

2、出示ppt一条鱼,指名同学说,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引导,出示,板书。

3、谁发现了鱼儿是怎么游动起来的?视频演示,学生观察,交流。

教师小结:弯曲身体,摆动鱼鳍,摇动尾巴。

4、认识了鱼儿,我们回头来观察一下刚才这个有趣的图形,像不像一条鱼?像鱼的哪儿了?谁来说一说?教师示范把刚刚的任意形变成一条鱼。

出示身边同学画的图形,怎么看都不像鱼,谁能帮帮他?哦,原来我们刚才随意画的图形原来不仅可以变成鱼的外形,也可以变成鱼的花纹呢!5、同学们,请大家开动脑筋把刚才的图形也变成一条鱼吧!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开始。

6、同学们,这样的鱼还不够漂亮,我们的鱼是有漂亮的颜色和花纹的,我们来看看鱼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出示各种有代表性的鱼儿,引导学生说装饰方法。

并进行总结:用点进行装饰,线进行装饰,还有点、线结合装饰,随后出示范画。

7、播放微课,示范把画好的这条鱼当作画面的主人公,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鱼儿游游》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鱼儿游游》说课稿2

小学美术说课《鱼儿游游》教学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学习中对表现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本课教学在欣赏自然界中的鱼和优秀学生作品时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挖掘表现自我的方法和材料,并创作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在情感领域上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尝试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以及自由独特的表现方法的动态教学。

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安排:在本课中,安排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小组和全班性的,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

活动均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安排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突出了培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用课件(有关鱼类的卡通片剪辑、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鱼)、教具(鱼儿的头饰)、范作、挂图等,给学生创设了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且活动量大,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了自己角色的转换与控制,在启发与示范后,能够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也注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

个性化的作业极大的启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却鲜有佳作“面世”,如何解决学生上课积极性高但是在动手时却觉得无法着手的问题,在这节课我作了一些探索。

首先,要使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

教学中我竭力创设一个民主的、愉快的氛围,充分利用游戏、范画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用美术形式表达鱼的形象。

对学生独特、有个性的回答及时地、不遗余力地给与表扬。

其次,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 (2)

【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 (2)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捏制鱼。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教学准备:1、学具:绘画工具、橡皮泥等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好吗?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

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一起学习鱼儿游游(板书:多媒体显示鱼儿游游)二、新授多媒体显示各种各样的鱼,激发起生的学习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鱼吗?都是见过哪些鱼?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到神奇的海底世界去看看漂亮的鱼,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吧!(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鱼)2、鱼的形状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啊有许许多多的鱼儿游来游去。

每条鱼的外形都是不一样的,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鱼?(生答,师:我们看看他说对了吗?多媒体出示鱼的形状)3.鱼的组成部分好了,现在考考你,知道鱼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多媒体出示鱼的组成)3、我们知道了鱼的形状、组成。

看看有哪几种方法能给鱼增加新朋友(多媒体出示绘画鱼、橡皮泥鱼等)4、师示范金鱼的画法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圆,看看老师怎样把圆形变成鱼?a(画出鱼尾、鱼鳍鱼头、嘴、眼)b装饰鱼的花纹c.涂上漂亮的颜色。

(注意色彩鲜艳,深浅搭配)三、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看清老师怎么做的了吗?你想给小鱼找一个朋友吗?下面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用什么方法给鱼找新朋友?哪一组能为鱼儿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好,开始吧。

(生开始讨论)好了,我们看一下作业要求(大屏幕出示作业要求)四、作业展评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生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贴上小红花。

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8 鱼儿游游教学目标:1、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的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和周围环境。

2、使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用不同方式表现鱼和环境,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难点:鱼儿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彩色纸、胶水、双面胶、剪刀、水彩笔、小石头、几个玻璃缸或一些透明塑料杯等透明容器、水、小红桶八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鱼儿游游的动画片,把学生带入一个鱼儿的世界。

师:看着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老师心里真是开心极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快乐开心,老师今天想开一个鱼展。

你们瞧这展台,老师已收集了许多的鱼缸,可一条鱼也没有,怎么办呢?哪位小朋友有办法?师:今天就请小朋友帮老师把这些鱼缸装饰起来,“养”上一些你觉得最漂亮的鱼,而且要象上面的鱼儿那样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

想一想,你心中最漂亮的鱼是怎样的?你准备怎么“养”?(边说边分发鱼缸)每个小组一个,要是哪个小组“养”完了一个鱼缸,老师会奖他们一个水杯再“养”。

2.学生自由地说各自心中最美的鱼或最喜欢的鱼的形状、姿态及其生活的环境。

欣赏各种形状姿态的鱼和已装饰好的鱼缸的图片,启发思维想象。

二、教授新课讨论鱼的制作方法。

1.给每一个小组分发一条剪好的鱼,研究研究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你会不会做?你准备怎么做?2.小组汇报研究结果,老师从中指导、补充制作中的重点、难点。

3.小结制作方法:可以撕、可以剪、可以剪贴结合,还可以剪画结合。

4.老师示范剪一条鱼,边示范边提醒学生注意把废纸片扔在桌上的小红桶里,保持教室卫生。

三、学生集体创作,培养合作精神。

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在鱼缸里“养”上最漂亮的鱼,并使它们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表扬有创意的。

把鱼缸装上水,展示在展台上,动作快的可奖给一个水杯让他们继续再创作。

三、课堂拓展,作业评价:四、看鱼展,谈制作,说体会,编故事,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说。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鱼儿游游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鱼儿游游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鱼儿游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鱼儿游游》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类的基本形态、结构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鱼类有一定的认知,但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鱼类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

2.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图片,了解其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

2.演示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合作法: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鱼类图片、绘画素材(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

3.安排好教学时间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鱼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绘画方法,讲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鱼类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以及绘画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画一幅关于鱼儿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鱼儿游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鱼儿游游》。

本课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观察鱼儿的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表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儿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鱼儿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特征,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使他们在表现鱼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教学课件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3. 实物鱼模型或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实物鱼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儿的特征,如颜色、形状、鳞片等。

-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鱼儿吗?为什么?2. 观察与讨论- 让学生分组观察鱼儿,讨论鱼儿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 引导学生关注鱼儿的线条和颜色,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

3. 示范与讲解-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并讲解绘画技巧。

- 引导学生注意鱼儿鳞片的画法、鱼鳍的形状等细节。

4. 学生实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

-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进行创新,如添加背景、改变鱼儿的颜色等。

5. 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评价、交流。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创新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鱼儿。

板书设计:1. 鱼儿的特征:颜色、形状、鳞片等2. 绘画技巧:线条、颜色、细节表现3. 创新表现:添加背景、改变颜色等作业设计:1. 观察鱼儿,用线条和颜色表现鱼儿的基本形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美术《鱼儿游游》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美术《鱼儿游游》教案

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鱼儿游游》教学设计第八课鱼儿游游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式各样的鱼,感知鱼的外形及色彩之美,感知并表现出鱼的动态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发现鱼的特点,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

指导学生运用自己较为熟悉的美术表现技法,大胆夸张地表现水中游动的鱼。

3、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画画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表现和装饰游动的鱼。

难点:表现水中游动鱼的姿态,并适度进行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用书、多媒体课件、课题艺术字、磁扣、范画、勾线笔、白纸等。

学生:课本、作业本、彩色水笔或油画棒。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游动的鱼儿地球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大海,在这个蓝色的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美丽的鱼儿,它们自在地游来游去,今天,我请来了它们中的一员。

它是谁呀?出示图片。

它就是《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

你看小丑鱼游得多欢快呀,谁愿模仿鱼儿游动的样子。

老师说儿歌(鱼儿鱼儿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鱼儿鱼儿游游,游在水中找朋友)。

学生模仿(摆动尾巴、鱼鳍,有的吐出一串水泡)。

出示课题: 鱼儿游游(二)欣赏感受,探索新知----美丽的鱼儿1、今天由小丑鱼带来一些朋友,大家看,你喜欢哪条鱼,鱼儿的身体都由哪些部分组成?播放图片。

指名说说自己喜欢的鱼。

考考你:鱼儿的身体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呢?播放视频。

鱼头、鱼身、鱼尾、鱼鳍等。

2、鱼儿美丽的秘密,我们一起来探寻。

鱼儿的外形是怎样展现美的呢?鱼儿的色彩怎样呢?身上的花纹有哪些样式呢?所以,被人们称为“会游动的花”。

(三)尝试绘画,大胆表现----画中的鱼儿小丑鱼它们有时跟妈妈一起玩耍,有时玩捉迷藏的游戏,吹泡泡的游戏,生活得自由快乐。

想不想画下来?1、教师演示:我画的是两条小鱼在比赛吹泡泡。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第8课鱼儿游游》word教案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第8课鱼儿游游》word教案 (2)

小學美術第一冊《魚兒游游》教學案例我採用了播放海浪的聲音來設置情境,營造一種逼真的氣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接著用白色的油畫棒先把海底世界的圖案畫在白紙上,再用藍色水彩一下子把畫面顯示出來,(也包括板書課題)。

然後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問題引入)。

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待多人發言後,我告訴學生,海底的世界的確是豐富多彩的。

你們願意去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嗎?(播放海底世界的資料。

)通過展出美麗的、有代表性的海生物:多種小魚、海星、海草、珊瑚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畫面,學生不但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美麗,而且瞭解到——海底的世界確實是太美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和創作欲望。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印象和想像運用簡短的語言描述想像中的有趣畫面,小組討論:“你想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海底世界?”有的說:“我畫大鯊魚追小魚。

”有的說:“我畫小朋友乘坐海底列車去探險。

”有的說:“我畫神奇的珊瑚叢。

”還有的說:“我畫各種各樣的海底小動物捉迷藏。

”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說著自己的想法,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的過程。

再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去創造,尊重孩子不同尋常的想法,並給予鼓勵和肯定。

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作畫形式,運用學過的色彩知識大膽作畫。

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的採用了單色線描的方法,有的運用了勾線平塗的方法,還有的運用了油彩棒和水彩結合的方法。

作品的圖案或簡潔粗獷,或優美細膩;色彩有的響亮、熱烈;有的柔和、寧靜。

很明顯,學生的設計構思和製作材料都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

當學生作業完成後,展示交流,欣賞評價互相學習,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及時予以表揚,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案例分析】由本課的教學使我想到,要把美術教材變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沃土,就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

而學習新課標,首先要加深對美術課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2019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鱼儿游
游》word教案 (2)
我采用了播放海浪的声音来设置情境,营造一种逼真的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用白色的油画棒先把海底世界的图案画在白纸上,再用蓝色水彩一下子把画面显示出来,(也包括板书课题)。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问题引入)。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待多人发言后,我告诉学生,海底的世界的确是丰富多彩的。

你们愿意去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吗?(播放海底世界的资料。

)通过展出美丽的、有代表性的海生物:多种小鱼、海星、海草、珊瑚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不但感受到海底的神奇和美丽,而且了解到——海底的世界确实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创作欲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想象运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有趣画面,小组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的说:“我画大鲨鱼追小鱼。

”有的说:“我画小朋友乘坐海底列车去探险。

”有的说:“我画神奇的珊瑚丛。

”还有的说:“我画各种各样的海底小动物捉迷藏。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

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创造,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作画形式,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大胆作画。

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采用了单色线描的方法,有的运用了勾线平涂的方法,还有的运用了油彩棒和水彩结合的方法。

作品的图案或简洁粗犷,或优美细腻;色彩有的响亮、热烈;有的柔和、宁静。

很明显,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

当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交流,欣赏评价互相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予以表扬,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案例分析】由本课的教学使我想到,要把美术教材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就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

而学习新课标,首先要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

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录音,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整堂课中,学生是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通过欣赏、描述、绘画表现并运用三原色的知识绘画,使学生们能用强烈的色彩感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事实证明:选材非常关键。

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行这样的想象力的训练,学生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才会更富有创造力。

由此可见,本课成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提倡个性化作业。

首先,充分的课前准备反映出了教师新的教学理念,给本课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让学生大胆的想象,有趣的夸张,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自主学习。

时代要求创新型的学生,社会重智、能共进。

生存竞争、人才竞争带动了人们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现代学生已有了自主学习的观念。

他们对待学习从愿学、爱学已发展到主动求学,对此,我的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可出谋划策,不包办代替。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海底世界》中表现为:自己构思画面,寻找合作伙伴,寻求师长支持,自己设计画面等。

学生在课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表现心中最美好的事物,给学生最大的创作空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孩子在美术创作中主动、大胆、有条理、会构思了,不再缩手缩脚了,他们的思维不在受成人的限制,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表现,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不拘一格的作品来。

三、转换评价机制,形成多样性评价。

在本课中,我以现场展览形式代替打分、打等第等评价方式,让大家在互为欣赏中展示水平。

学生因有作业展示,创作中思维兴奋、作业刻苦,这是形成性评价带来的激励。

当然,教师在评价中要言语中肯,且不带贬抑。

如作业粗犷些,要看到有其设想和构思;作业精致的称赞其有毅力,心灵手巧。

因为作业展评就是让不同起点的孩子各有进步,让不同性格的孩子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

展览中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给孩子的再创作提供很多启示。

同时,鼓励孩子把作品带回去,让父母、邻居欣赏。

家长们观赏后,欣慰之余,会一同翻翻书,对内容评头论足。

孩子们的想象同时得到他们的启发,信心倍受亲友们的滋润。

它为孩子们以后的创造性
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乐趣!
当然,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总认为是最美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由于他们的艺术天赋,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作品必然会出现好与坏的差别。

对于较差的作品,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令其信心倍增。

只要孩子的画有一点点有意思的地方,就给予肯定。

这种肯定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分,否则会混淆学生的审美观。

对于他们的作品,可以在构思上或是在构图上、色彩上找出一点肯定的地方,然后再点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他们的创造力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作出期待性的评价,在教师真诚的评价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重点明确。

回忆并会观察海生物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想象、设计。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

关于海底世界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海底世界的情景的创设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

作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据课题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做到“纲举目张”,抓住重要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

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点犹豫地说:老师,我还是画不大出来。

当时我采用了鼓励的方法,也提议要他看看范例再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去下笔画。

学生的作品虽然完成了。

但我觉得当时应当帮助他想象海底世界,调整小朋友的心态,告诉他不一定比别人画得差。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那样处理或许会更好一些,或许这个学生会有更不错的作品出来。

学习是一种快乐、充实的生活。

我们要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就是美的历程,是对学习快乐的感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