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外国文学专题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本次作业满分为 100 分。
其中:简答题5道,每小题15分,共75分;论述题1道,共25分,满分为 100 分。
您答题完毕后,点击“提交所有答案并结束”,稍后教师会给予分数。
一、选择题(共30分)1.什么是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坛上突然出现一种井喷式的景观:各种文学流派争芳斗艳,一大批出色的作家纷纷登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很快把拉丁美洲文学推向高峰,进入国际先进的行列。
评论界把这种现象称作“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2.什么是未来主义?答:未来主义者不同程度地都把文学实践与绘画结合在一起,追求艺术的实用价值,试图依靠科技的最新成就、借助物理、数学、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来理性地论证创作,对诗歌的语言形式进行标新立异的实验。
他们生造词汇、创新格律,注重语音效果。
3.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答:(1)小说应该摆脱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客观地描写物质世界。
著名论断:“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我们必须制造出一个更加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以代替现有的这个充满心理的、社会的和功能意义的世界。
让物件和姿态首先以它们的存在去发挥作用。
”这就是说,对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作为作家,不能给它加上它本身不具有的意义,而只能直接描写它,表现它。
(2)对于小说人物,不能按照作家的意思给予各种解释,只能将其刻画出来,让他们存在。
小说人物的意义往往是作者加上的,没有必要,作者只需要将人物摆在那里就行了。
(3)对于人和物的关系,他认为人透过物质表面看到的所谓“意义”或“深度”其实是假的,只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存在泛化而已。
新小说派小说家描写物时并不要去探求所谓的物质深处的意义,而只看到它们的表面,正如现实中人物看到物件一样,并不能发现什么深层的含义。
“物”并不见得有什么意义,它们的所谓意义其实是人加上去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8)一、选择题(请把下列作品的作者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每题1分.共10分)1.《约翰·克利斯朵夫》( )A.福克纳B.加缪C.罗曼·罗兰D.雷马克2.《追忆似水年华》( )A.福克纳B.普鲁斯特C.雷马克D.菲茨杰拉德3.《嫉妒》( )A.娜塔莉·萨洛特B.罗伯一格里耶C.阿达莫夫D.斯特林堡4.《愤怒的葡萄》( )A.斯坦贝克B.菲兹杰拉德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5.《到灯塔去》( )A.吴尔夫B.普鲁斯特C.高尔斯华绥D.卡夫卡6.《恶之花》( )A.托马斯·品钦B.纪德C.海勒D.波德莱尔7.《毛猿》( )A. 劳伦斯B.奥尼尔C.阿瑟·米勒D.萧伯纳8.《椅子》( )A. 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蒙C.贝克特D.库尔特·冯尼格特9.《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A. 阿斯图里亚斯B.富恩特斯C.鲁尔福D.马尔克斯10.《海滨墓园》( )A.乔伊斯B.里尔克C.瓦雷里D.艾略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12.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
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3.“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作家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14. 1924年到1925年,作家布尔加科夫发表了《魔障》、《不详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作家把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
他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
15.加缪最主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是《局外人》和《鼠疫》。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考试大全)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考试大全)1.什么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
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
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
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
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
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
“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
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
外国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题库】外国文学专题-客观题本一、选择题1.《约翰·克利斯朵夫》()(2009、1701.1807)A.福克纳B.加缪C.罗曼·罗兰D.雷马克答案: C: 罗曼·罗兰2、《追忆似水年华》()(1701.1807、1907、2007、2101)A.乔伊斯B.普鲁斯特C.托马斯·曼D.高尔基答案: B: 普鲁斯特3、《愤怒的葡萄》()(1701.1807、1801)A.菲兹杰拉德B.斯坦贝克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答案: B: 斯坦贝克4.《变形记》()(2009、1701)A.高尔斯华绥B.福克纳C.吴尔夫D.卡夫卡答案: D: 卡夫卡5、《椅子》()(、2009、1701.1807)A.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蒙C.贝克特D.库尔特·冯尼格特答案: A: 尤内斯库6、《鼠疫》()(1701.1707、2101.2107)A.托马斯·品钦B.纪德C.加缪D.波德莱尔答案: C: 加缪7、《橡皮》()(1701.1801.2009、2101.2107)A.娜塔莉·萨洛特B.阿达莫夫C.罗伯-格里耶D.斯特林堡答案: C: 罗伯-格里耶8、《达洛维夫人》()(1701.1907、2101)A.吴尔夫B.布莱希特C.萧伯纳D.卡夫卡答案: A: 吴尔夫9、《第二十二条军规》()(2009、1701)A.奥尼尔B.艾略特C.帕斯捷尔纳克D.海勒答案: D: 海勒10、《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701.1807、1901)A.阿斯图里亚斯B.富恩特斯C.鲁尔福D.马尔克斯答案: D: 马尔克斯11.《福塞特世家》()(1707)A.高尔斯华绥B.普鲁斯特C.吴尔夫D.卡夫卡答案: A: 高尔斯华绥12、《麦田里的守望者》()(1707、2001.2007)A.塞林格B.斯坦贝克C.菲兹杰拉德D.德莱赛答案: A: 塞林格13.《地槽》()(1707)A.高尔基B.肖洛霍夫C.帕斯捷尔纳克D.普拉东诺夫答案: D: 普拉东诺夫14.《最明净的地区》()(1707)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特斯答案: D: 富恩特斯15.《四个四重奏》()(1707、1907、2001)A.乔伊斯B.艾略特C.里尔克D.瓦雷里答案: B: 艾略特16、《恶之花》()(1707、1807、1801.1907、2001.2107)A.托马斯·品钦B.纪德C.波德莱尔D.海勒答案: C: 波德莱尔17、《母亲》()(2009、1707、1907)A.高尔基B.法捷耶夫C.绥拉菲莫维奇D.马卡连柯答案: A: 高尔基18、《欲望号街车》()(1707、1907、2001)A.海明威B.斯坦贝克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答案: D: 田纳西·威廉斯19、《厌恶》()(1707、1907、2007)A.加缪B.乔伊斯C.萨特D.奥尼尔答案: C: 萨特20、《嫉妒》()(1807、2007)A.娜塔莉·萨洛特B.罗伯一格里耶C.阿达莫夫D.斯特林堡答案: B: 罗伯一格里耶21.《到灯塔去》()(1807)A.吴尔夫B.普鲁斯特C.高尔斯华绥D.卡夫卡答案: A: 吴尔夫22.《毛猿》()(1807)A.劳伦斯B.奥尼尔C.阿瑟·米勒D.萧伯纳答案: B: 奥尼尔23.《海滨墓园》()(1807、1801)A.乔伊斯B.里尔克C.瓦雷D.艾略特答案: C: 瓦雷里24、《西线无战事》()(1801.2001)A.萧伯纳B.高尔斯华绥C.罗曼·罗兰D.雷马克答案: D: 雷马克25、《日瓦戈医生》()(1801.1901.2007、2107)A.帕斯捷尔纳克B.法捷耶夫C.肖洛霍夫D.普拉东诺夫答案: A: 帕斯捷尔纳克26、《弗兰德公路》()(1801.1901.2101)A.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蒙C.贝克特D.斯特林堡答案: B: 克罗德·西蒙27、《秃头歌女》()(1801)A.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C.贝克特D.库尔特·冯尼格特答案: A: 尤内斯库28、《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801.1907、2101)A.鲁尔福B.瓦雷里C.艾略特D.乔伊斯答案: D: 乔伊斯29、《福赛特世家》()(1801、2101)A.高尔斯华绥B.普鲁斯特C.吴尔夫D.卡夫卡答案: A: 高尔斯华绥30、《伤心之家》()(1907)A.萧伯纳B.高尔斯华缓C.罗曼·罗兰D.雷马克答案: A:萧伯纳31.《等待戈多》()(1907、2001.2007)A.尤内斯库B.贝克特C.克罗德·西蒙D.克罗德·西蒙答案: B: 贝克特32、《鬼魂奏鸣曲》()(1901)A.布莱希特B.斯特林堡C.肖洛霍夫D.罗伯一格里耶答案: B: 斯特林堡33.《犀牛》()(1901)A.贝克特B.克罗德·西蒙C.尤内斯库D.库尔特·冯尼格特答案: C: 尤内斯库34、《儿子与情人》()(1901.2101)A.奥尼尔B.乔伊斯C.吴尔夫D.劳伦斯答案: D: 劳伦斯35、《美国的悲剧》()(2009、1901.2007)A.海明威B.斯坦贝克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答案: C: 德莱赛36.《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01)A.绥拉菲莫维奇B.法捷耶夫C.高尔基D.马卡连柯答案: C: 高尔基37、《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A.布莱希特B.享利希·曼C.托马斯·曼D.安娜·西格斯答案: C: 托马斯·曼38、《福赛特世家》三部曲()(1901)A.萧伯纳B.高尔斯华绥C.罗曼·罗兰D.雷马克答案: B: 高尔斯华绥39、《局外人》(2001)A.加缪B.乔伊斯C.萨特D.奥尼尔答案: A: 加缪40、《玉米人》(2001)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特斯答案: A: 阿斯图里亚斯41.《大师和玛格丽特》(2001)A.帕斯捷尔纳克B.法捷耶夫C.肖洛霍夫D.布尔加科夫答案: D: 布尔加科夫42、《百年孤独》(2001.2007、2009、2107)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特斯答案: B: 马尔克斯43.《巴巴拉少校》()(2007)A.雷马克B.托马斯·曼C.萧伯纳D.罗曼·罗兰答案: C: 萧伯纳44.《尤利西斯》()(2007、2107)A.乔伊斯B.瓦雷里C.里尔克D.艾略特答案: A: 乔伊斯45、《城堡》(2101.2107)A.波德莱尔B.纪德C.托马斯•品钦D.卡夫卡答案: D: 卡夫卡46.《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2101)A.高尔基B.法捷耶夫C.绥拉菲莫维奇D.马卡连柯答案: A: 高尔基47、《琼斯皇》(2009)A.劳伦斯B.奥尼尔C.阿瑟-米勒D.萧伯纳答案:B.奥尼尔48、《荒原》(2009)A.乔伊斯B.瓦雷里C.里尔克D.艾略特答案:D.艾略特49、《魔山》( )(2107)A托马斯·曼 B萧伯纳 C布莱希特 D普拉东诺夫答案: A托马斯·曼50、《圣女贞德》( )(2107)A.布莱希特B.亨利希·曼C.萧伯纳D.索尔·贝娄答案: C.萧伯纳二、填空1.____(填作家名)为了实践“叙事剧”理论, 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____方法, 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08) 一、单项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家。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1.《了不起的盖茨比》( )A.德莱塞B.斯坦贝克C.菲兹杰拉德D.海明威2.《百年孤独》( )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特斯3.《恶之花》( )A.托马斯·品钦B.纪德C.海勒D。
波德莱尔4.《日瓦戈医生》( )A.高尔基B.肖洛霍夫C.帕斯捷尔纳克D.普拉东诺夫5.《魔山》( )A.托马斯·曼B.萧伯纳C.布莱希特D.普拉东诺夫6.《橡皮》( )A。
娜塔莉·萨洛特B.罗伯一格里耶C.阿达莫夫D.斯特林堡7.《尤利西斯》( )A.乔伊斯B.瓦雷里C。
里尔克D.艾略特8.《城堡》( )A.高尔斯华绥B.普鲁斯特C.吴尔夫D.卡夫卡9.《鼠疫》( )A.托马斯·品钦B.纪德C.加缪D.波德莱尔10.《圣女贞德>( )A.布莱希特B.亨利希·曼C.萧伯纳D.索尔·贝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销员之死》和田纳西·威廉斯(填作家名)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2.这是一种内心对白,具有“意识流”的特征,常常表现某个人物与其他人之间在内心里的对话,或者是某个人物在心中回味过去与他人的对话。
这种内心对白被称为潜对话13.罗曼·罗兰最主要的长篇小说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
14.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中期。
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15. 19世纪、20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荣时期。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 分类题库 特别全(精选)

一、选择题1.(根据教材)以下哪些作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卡洛斯·富思特斯、阿斯图里亚斯2..1976年,在授予一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他的“第一部作品诞生之时,美国的叙事艺术发生了倾向性和换代性的变化。
”这位作家是:索尔·贝娄3.“……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黑色幽默4.“……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B)A.新小说派B.黑色幽默C.现实主义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5.“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
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
这是对哪位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马尔克斯6.“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
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7.“零度写作”是以下那位评论家提出来的?罗兰·巴尔特。
8.“让我们把意识比作为大海中的冰山——是整座冰山而不是仅仅露出海面的相对来讲比较小的那一部分。
按照这个比喻,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才是意识流小说的主旨所在。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 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浮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
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
休。
奥登。
2、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
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 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
5、 安德烈。
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经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和《人的状况》。
6、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于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8、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 女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10、 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
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11、 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 《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13、 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那哪些基本特征?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2、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有哪些不同?象征的人物形象;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小说的非情节化;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分析、涵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采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2023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本次作业试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为100分。
其中:
选择题共30分,分为两部分:第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第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简答题3道,每小题15分,共45分;
论述题1道,25分。
您答题完毕后,点击“提交所有答案并结束”,查看本次练习客观题总成绩。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
1.《毛猿》
A.劳伦斯
B.奥尼尔
C.阿瑟·米勒
D.萧伯纳
[答案]B
2.《儿子与情人》
A.劳伦斯
B.乔伊斯
C.吴尔夫
D.奥尼尔
[答案]A
3.《四个四重奏》
A.乔伊斯
B.瓦雷里
C.艾略特
D.里尔克
[答案]C
4.《达洛维夫人》
A.高尔斯华绥
B.普鲁斯特
C.吴尔夫
D.乔伊斯
[答案]C
5.《变形记》
A.罗曼·罗兰
B.普鲁斯特
C.托马斯·曼
D.卡夫卡
[答案]D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6.《鬼魂奏鸣曲》是_____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_____。
A.自然主义斯特林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基础》一、考试有关情况说明1.考试题型与所占的百分比:填写作品的作者(40%),名词解释(10%),简答题(30%),分析论述题(20%)。
2.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请携带有关教材。
二、期末复习方法1.认真研读教材,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知识点。
2.要结合原著及教材的相关内容,能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3.本提纲中所列的重点内容,要认真梳理,熟练掌握。
三、重点内容提示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一)作家作品荷马: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赫西奥德:《工作与时日》《神谱》亚里士多德:《诗学》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代表作《美狄亚》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普劳图斯:《孪生兄弟》、《一罐黄金》、《俘虏》、《吹牛的军人》泰伦斯:《阉奴》《婆母》《两兄弟》维吉尔:《埃涅阿斯记》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二)名词解释1.奥林波斯神统:在希腊形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一组神话。
雷电之神宙斯成了众神之主,以他为首的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成了一个大家族,分别掌管宇宙与人间的万事万物。
主要有十二位主神。
他们都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波斯山上,因此人们把这一组神称为“奥林波斯神统”。
P2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P4(三)简答题1.荷马史诗艺术特点P6(1)剪裁巧妙,结构完整。
史诗没有平铺直叙十年的事件,而是集中在一小段时间中的一个事件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广阔的历史时代生活反映出来。
(2)主干与插曲结合的手法。
插曲中,有的用来交代主要情节的来龙去脉,有的补充主要情节的内容。
(3)人物塑造的个性化手法。
众多的人并不雷同。
阿伽门农的傲慢;阿基琉斯的英勇和任性等性格特征突出地表现了他们的个性。
(4)客观叙述手法。
没有任何主观的抒情和直接的评论。
(5)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
想象、比喻及韵律皆丰富瑰丽。
此外还有口头艺术作品常见的重复叠用手法。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但丁·阿里盖利:《神曲》、《新生》、《论俗语》、《飨宴》、《帝制论》(二)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
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
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
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
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
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
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
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
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三)简答题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内容。
P7(四)论述题1.《神曲》的两重性。
P18-P19《神曲》的两重性表现在以下方面:《神曲》在构思和内容上都有受到基督教观点的支配,神秘色彩很浓,其中包含着不少神学繁琐哲学的知识、难解的象征和隐喻,以及中世纪文化领域的各种问题,是对中世纪文化的艺术总结。
但作家创作《神曲》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宗教,而是要从政治上和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的出路。
在设想民族出路时,作家表现出基督教思想,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一切,强调节俗、苦修和道德净化。
但另一方面,作家所追求的理想的内容是现世的、进步的。
但丁非常关心意大利现实,他在梦幻故事和宗教性的艺术构架中,意大利当时统治者的暴政,各党派间的纷争,教皇、僧侣们的罪恶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意大利的混乱和灾难等等。
他渴望意大利的和平统一,在地狱中对那些维护意大利和平统一的亡魂以赞扬,反之则加以痛斥;他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最讨厌那些态度暧昧、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他揭露批判教会和僧侣的罪行;他看现实中的罪恶,但仍坚信光明的未来,并不断地进行探索。
这些方面都一反基督教的思想。
《神曲》还存在着宗教思想体系和人文主义新思想萌芽之间的矛盾。
《神曲》中所表现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上讲都是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宗教思想,但这些思想与教会的宣传又有所不同。
他主张的苦修是靠理性指引的个人自身的修炼,并不靠教皇(教皇因为自身的贪财,贪权等问题也被放在地狱里)教会作引导,这种思想接近于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宗教观。
《神曲》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两重性。
作品具有梦幻故事的形式、象征寓意的手法、象征性的结构,这都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特征。
但具体描写三界时,都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意大利主要是佛罗伦萨的现实,统治者的暴政,各党派间的纷争,教皇、僧侣们的罪恶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意大利的混乱和灾难等等),运用写实的手法和生动贴切的比喻,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此外,《神曲》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而不是在当时被视为正统的拉丁语),借鉴了意大利的民歌形式。
使文学更加接近社会。
为近代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艺术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彼特拉克抒情诗《歌集》蒲迦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维伽:剧本《羊泉村》、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努曼西亚》、《伽拉苔亚》、《帕尔纳索斯游记》、《训诫小说》、《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斯宾塞:《仙后》马洛:《帖木尔》、《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二)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运动:P20【“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
十五、六世纪,在意大利首先开始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发掘的热潮,后来形成一种运动。
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称这场运动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代文化中积极因素(古代希腊罗马进步文化中有一种肯定现世、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基本精神,如〈荷马史诗〉、三大悲剧作家的作品,)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科学与文艺的发展。
2.人文主义:P20“人文主义”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形成的世界观(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形成的)。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矛头指向教会统治和神学思想。
(三)简答题1.人文主义的特点。
P21(1)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
(2)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幸福在人间,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3)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4)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自己的独立地位。
(5)政治主张上,多数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
人文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教会的革命要求。
人文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要求,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推动了这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P213.堂吉诃德的形象特征。
P25- P26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也是欧洲的一位重要作家。
代表作《堂吉诃德》以史诗般的规模,其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十六、七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
成功地塑了不朽的艺术典型堂吉诃德。
他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失去了起码的生活嗅觉”,完全生活在幻想当中,同时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除暴安良,救世济人,主持正义,消除罪恶),其中有骑士文学影响,也有人文主义的内容(解救苦役犯是为了维护人们与生俱来就应享有的自由,对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而反抗迫害的斗争);他的行为盲动可笑,但又出于善良的动机,表现出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
堂吉诃德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又是一上理想与现实脱节、高尚动机与无益动机相矛盾的悲剧性人物。
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悲剧性格为当时西班牙现实和塞万提斯本身世界观的矛盾所决定的。
4.莎士比亚的创造分期及其各时期的代表作品。
P27—P29(1)明朗乐观的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2)悲愤阴郁的悲剧时期(1601-1607)——“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雅典的泰门》、阴暗的喜剧《特洛依勒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
(3)恢复人文主义理想的传奇剧时期(1608年以后)——《辛白林》、《暴风雨》、《冬天的故事》。
(四)论述题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P29—P30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遭受了那样多的不幸,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父死母嫁,奸邪当道,国内一片乌烟瘴气。
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
踌躇难决之下,他苦思焦虑,性格一变而为忧虑沉闷,更因复仇的证据不足,一时也找不复仇的时机,无法贸然行动,这使得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戏中大段沉痛的、强烈自责的独白,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
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过了一次次行动的机会,实际上这正是敌我力量悬殊,人文主义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剧性反映。
从第三幕起,他忧郁的心情开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以行动来抗争不合理的命运,于是他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复仇措施,从采取演戏的方法从实奸王的罪行到改写密信,破坏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国,然后借刀杀人的阴谋,最终刺杀奸王,把国事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这无不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
莎士比亚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2.《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P30第一,在创作方法上,莎士比亚采取的是哈姆莱特在剧中曾说过的“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