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3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观察、体验,能正确说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 通过讨论、分析,用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 通过讨论、分析,能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通过定量实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解读定律并能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
2. 培养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学习难点:“一对相互平衡的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学习内容: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观察这几幅图、视频,你有什么认识?(2)体验:双手对拉、手用力推桌子,说说你的感受。
(3)结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和。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
二、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实验:请同学们分组实验,利用你们课桌上的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请同学们将桌上的两根弹簧秤水平对拉,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秤的读数大小关系:实验结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号表示。
思考:一匹马拉着车在路上走,试分析以下各种情况下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A、马拉车在路上匀速前进B、马拉车在路上加速前进C、车陷进泥潭里,马没有拉动车问题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1.天花板吊着的电灯受哪几个力的作用?2.说出电线和电灯之间存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性质相同吗?作用对象相同吗?作用效果相同吗?3.与电灯的重力平衡的是什么力?思考:如果突然剪断电线,哪个力会消失?归纳总结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完成下表课堂小结:学后反思:【当堂检测】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一匹马拉着车在路上走,试分析以下各种情况下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的大小关系:A、车陷进泥潭里,马没有拉动车B、马拉车在路上匀速前进C、马拉车在路上加速前进D、到达地点它们要停下来3. 画出静止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4.5牛顿第三定律执笔:袁伟丽审核:王继海【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理解“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课堂活动】【实验合作探究】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结合提供的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是在一个物体上?(2)两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关系?(3)两力是同时产生的吗?(4)两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5)两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可以抵消?视频观看力传感器系统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这些特点体现在某一时刻、还是任意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变化、消失有先后吗?运动状态下的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也遵循这些规律呢?归纳总结: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1);(2);(3);(4);2.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式中的表示方向【思维碰撞,理解规律】下面观点正确吗?1、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而石头“安然无恙”,由此认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瘦弱的男子和大力士掰手腕会输,是因为大力士对瘦弱男子的力比较大?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地球对苹果的引力等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为什么是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落向苹果?【分析异同】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长得比较像”,“像”在何处?“貌似神异”“异”在何处?完成后与牛顿第三定律应用例1、如图所示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试分析点灯受到的力,指出它们的反作用力和它们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并指出相互作用力 例2、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倾角为 ,求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和压力?练习:例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
a 、b 处于静止的状态,,关于a 、b) 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例4(1) 人受到那些力,各力施力物体分别是那个物体?各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那个力?(2) 人所受到的力中,互为一对平衡力的有哪些?例4.1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块重400N ,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和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A . 人拉绳子的力是200N B . 人拉绳子的力是100N C . 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 D . 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5.伽利略:让物块从斜面滚下,他认为物块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并且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块,只要斜面倾斜角一定,物块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5

牛顿第三定律一、教学任务分析牛顿第一、二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
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
因此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
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的有关知识,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章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二定律”,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仍然是分辨不清,经常混淆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
最难的是学生不清楚物体系间单个物体的受力,及它们之间力的关系。
经过本节课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总结恰好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疑问。
另外,本节课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于通过对第三定律的学习,能够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该现象的物理原理,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几个具体的力,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
如果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的感觉是简单无味,实则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而当年牛顿便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前人的总结才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中如果我们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4.5牛顿第三定律》基础导学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难点】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自主学习】一、演示实验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①用手拉弹簧秤A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A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但两个示数总.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并且总是产生,同时,同时.②分析弹簧秤B受到A的拉力F方向和弹簧秤A受到B的拉力F方向,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结(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4.5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与难点]1.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预习热身]一、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通过下列实例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
实例1.在轨道上放置两辆前端安装有磁铁的小车,使之N极正对着靠近,放手后观察它们的运动。
实例2.在冰面上两个小孩手对着手互推后,观察他们的运动。
结论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探究一:同桌的两位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实验探究二: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二、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的,所以说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①相互性②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③同一性:性质相同(eg.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例子)④异体性: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的区别12[典型例题]1、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2、有人认为:;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你觉得对吗?请对马和车说出理由。
3.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灯泡,则( ) A .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巩固练习:1.通过细绳拉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4.5 牛顿第三定律(高一物理必修教案)

高一物理4.5牛顿第三定律第28课时学案15min 小[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习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知识链接]1、力的定义2、力的性质[学习内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阅读课本明确: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关系?2、什么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特性?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练习与区别例1、人在跑步的时候,人和地球间有多少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2、将一个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例3、将一本书置于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桌面所受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书所受重力与书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在书上再放一本薄,则书受桌面的支持力和书对桌的压力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E.书所受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桌面上。
F.当用一水平力推书,则书所受重力与书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不再是一对平衡力了。
G.如在书上又放一本薄,再用水平力拉书,但书薄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书薄之间有二对相互作用力。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例题法、讨论法、比较法[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互相抵消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推力大于人对地的蹬力,所以人才能向前进B.只有人站着不动时人对地的压力才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C.人站着在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总是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D.以卵击石时,石头对卵的压力与卵对石头的弹力等大6、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上减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该()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7、弹簧拉着木块在竖直平面内匀速下降,弹簧拉木块的力与木块拉弹簧的力是()A.一对平衡力B.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8、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与它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的速度一定减小,加速度一定增大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9、在一根细线下挂着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剪断细线的瞬时()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10、分析下面两段内容,并按要求完成答题.(1)有人说:“喷气式飞机喷出的气体向后推动空气,空气就向前推动飞机,喷气式飞机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个推力才能克服阻力向前飞行.”这种说法错在哪里?正确的说法是什么?(2)小鸟说:“我喜欢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小鸟飞行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物理4.3楞次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_2

4·3 楞次定律课前自主预习1.从前面的实验知道,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电流表的指针有时________偏转,有时________偏转,这表示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的.2.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______;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__________.3.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______;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______,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__________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重难点点拨1.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例1. 如图所示,当磁铁运动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由A经R到B,则磁铁可能是( ) A.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C.向左平移D.以上都不可能变式训练1-1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条沿东西方向铺设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有自东向西稳定、强大的直流电流.现用一闭合的检测线圈(线圈中串有灵敏的检流计,图中未画出)检测此通电直导线的位置,若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在检测线圈位于水平面内,从距直导线很远处由北向南沿水平地面通过导线的上方并移至距导线很远处的过程中,俯视检测线圈,其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A.先顺时针后逆时针B.先逆时针后顺时针C.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然后再逆时针D.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然后再顺时针2.右手定则的应用例2. 下图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其中能产生由a到b的感应电流的是( )变式训练2-1如图所示,导体AB、CD可在水平轨道上自由滑动,且两水平轨道在中央交叉处互不相通.当导体棒AB向左移动时( )A.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到BB.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到AC.CD向左移动D.CD向右移动3.由楞次定律判断物体受力及运动情况例3. 如图所示,闭合螺线管固定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现将一条形磁铁从左向右插入螺线管中的过程中,则( )A.车将向右运动B.使条形磁铁向右插入时外力所做的功全部由螺线管转变为电能,最终转化为螺线管的内能C.条形磁铁会受到向左的力D.车会受到向左的力变式训练3-1一块铜片置于如图所示的磁场中,如果用力把铜片从磁场拉出或把它进一步推入,则在这两个过程中有关磁场对铜片的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拉出时是阻力B.推入时是阻力C.拉出时不受磁场力 D.推入时不受磁场力。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表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 能正确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辨析其与平衡力的异同【知识回顾】1、什么叫力?2、一个力对应几个物体?猜一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一动:请各小组设计实验;从力的三要素角度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方案:结论:【自主学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想一想:两辆冰车甲、乙都静止,甲车上的人突然用力推乙车上的人1、 会出现什么现象?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同学们举出生活实例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看一看:(阅读教材)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1) 内容:(2) 表达式:试一试:情境1:人从地板上跳起时,地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板的作用力哪个大? 人为何能跳起?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 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课前部分请说出上面实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情境2 :火车头拉车厢匀速前进时,是火车头对车厢的拉力大,还是车厢对火车头的拉力大?火车头拉车厢加速前进时,是火车头对车厢的拉力大,还是车厢对火车头的拉力大?火车为何能加速前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情境3:“鸡蛋碰石头”中蛋破而石无损,有人据此现象得出:鸡蛋对石头的力远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试分析说明【合作探究】探究一:人在平直的公路上行走时,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各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对象有什么关系?2、各对作用力在作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何?3、各对作用力在性质上有什么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小组讨论,请用简单的物理语言归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归纳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请举例说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点不同占作用对象作用时间力的性质作用效果【自学反思】1、请总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并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探究二:请同学们分析下列问题,并作出总结:如图所示,将一个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1、电灯受到哪些力?并找出其反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牛顿第三定律
课前预习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几对常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作用在上。
2、表达式:(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表示方向。
重难点点拨
(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例1.如图所示,P与Q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哪一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
变式训练1—1
(多选)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火点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行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例2.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变式训练2—1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3.一根质量为M的木杆,上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猴,
如图所示,若把细线突然剪断,小猴沿杆向上爬,并保持与地面的高度不变,求此
时木杆下落的加速度。
变式训练3—1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一只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M>m,如图所示.如果重物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且a<g,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A.(M+m)g-ma
B.M(g-a)-ma
C.(M-m)g+ma
D.Mg-ma
课堂知识演练
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
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
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
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
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则乙物体一定同时受到甲物体的作用
B. 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一定是作用力,而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一定是反作用力
C.若把甲、乙两物体看成质点,甲、乙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在甲、乙两物体的连线上
D.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也一定是竖直向上
4.(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
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5.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测力计,甲、乙分别用100N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A.0
B.100N
C.200N
D.400N
6.对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课后巩固练习
7.如图所示,长木板平放在地面上,用F=10N的力拉动木板上的小木块使其
匀速前时,但木板静止,则木板的受力个数为()
A、 3个
B、4个
C、 5个
D、6个
8.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
9.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是正确的()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先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没有人
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10.(多选)甲乙两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正确的是()
A.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B.不论做何种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11.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10m/s2)
1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
质量m=4kg的物体以a=3m/s2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而斜面体M保持静止。
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大?(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