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学时 /学分: 32/2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一门主要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 通过教授、实习、参观,使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各种开挖方案、方法及开挖方式;掌握岩土地层各 种开挖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锚喷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信息法施工原理;特殊地层施工、安全和 劳动条件;工能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相关数学、材料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安全、地 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本专业学习《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 地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 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或同时进行专业 课程设计 (即类似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以一项工程实例, 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地下建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课时要求内容与工程实例紧密结合,并跟上科学技术 发展的步伐。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多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与文献资料,学习过程中,应多理解内容, 不必死记硬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配合有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具体的教学要求: 掌握地下建筑工程的组成、工程建设程序;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掌 握地下建筑工程开挖、装运、支护等施工程序;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 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 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学习、实验和生产实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对本课程中的简单科研课题,能够拟出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手段,整理实验数据。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编号:0106071C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7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限选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一门主要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授、实习、参观,使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各种开挖方案、方法及开挖方式;掌握岩土地层各种开挖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锚喷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信息法施工原理;特殊地层施工、安全和劳动条件;工能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相关数学、材料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安全、地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本专业学习《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或同时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即类似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地下建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课时要求内容与工程实例紧密结合,并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多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与文献资料,学习过程中,应多理解内容,不必死记硬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配合有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具体的教学要求:掌握地下建筑工程的组成、工程建设程序;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掌握地下建筑工程开挖、装运、支护等施工程序;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学习、实验和生产实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本课程中的简单科研课题,能够拟出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手段,整理实验数据。

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 教学大纲

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   教学大纲

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20334Z10
课程名称: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32/2.0
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基础工程
适用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土木工程机械,黄士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0 任建喜.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M].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选修课,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对培养获得土木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主要阐述地下工程施工机械种类与施工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地下地下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了解地下工程施工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机械与施工中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实际工作。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掌握地下工程机械基本原理和知识。

了解地下工程施工机械的机构、施工方法、施工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

熟悉一般地下工程机械与施工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全面的掌握地下地下工程机械相关的基本种类与地下工程施工常用方法;
能力: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与机械选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素质:建立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与经济的概念和思想,通过互动研讨和实验教学,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地下结构工程讲课大纲

地下结构工程讲课大纲

1.2地下建筑结构物的优缺点优点:1.限定视觉2.开放地面空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3.地下流通和输送4.环境和利益5.能源利用的节省和气候的控制6.相对稳定的温湿度7.自然灾害的保护8.安全防卫9.噪声和振动的隔离10.维修管理缺点:1.获得眺望和自然采光的机会有限2.进入和往来的不便3.环境能源利用上的限制1.3地下空间利用历史1.原始时代2.古代时期3.中世纪时代4.近代和现代1.4地下空间的作用与发展趋势作用:1.水工隧道可提供城市给水、排污水,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 2.地下可提供贮藏空间和其他空间,使土地利用面积倍增 3.重要的生命线可充分利用地下,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地下是提供放射性废弃物或其他有害废弃物唯一安全的场所5.交通隧道可提供安全、准时、快速、经济的交通手段6.增加了作为生产设施、事务所以及居住等地下空间的利用7.食品、液体、瓦斯等的地下贮存8.地下利用可极大地缓和城市的混杂发展趋势:1.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进而发展到地下城2.地下市政设施的建设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和地下综合管线廊道1.5地下工程的利用形态1.人类生存和安全而利用的地下工程2.城市现代化发展而利用的地下工程3.科学技术发展而利用的地下工程4.大规模国土有效利用的地下工程5.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工程2.1 明挖法简介指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时,从地面向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直至达到结构要求的尺寸和高程,然后在基坑中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和防水作业,最后回填恢复地面。

2.2 结构断面形式和尺寸的确定断面形式:直墙拱形结构、梁板结构和矩形框架结构等2.1.概述-基坑工程特点1.建筑趋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发展2.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和宽度超过百米甚至数百米,给支撑布置带来较大难度3.在软弱地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4.深基坑施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不利5.在相邻场地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会相互制约与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2.2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2.经济合理3.施工便利并保证工期设计内容1.支护体系的方案比较和选型2.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3.基坑稳定性验算4.围护墙的抗渗计算5.降水和挖土方案6.监测方案与环境保护要求2.3 支护结构上的荷载1.土压力和水压力2.施工荷载,包括施工车辆及场地堆载引起的荷载3.基坑影响区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引起的荷载4.地震荷载5.温度影响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荷载2.1 无支护(放坡)开挖的基坑工程分为1无敌下水的一般放坡式开挖2明沟排水放坡式开挖3井点排水放坡式开挖2.2 排桩式支护结构排桩支护结构形式:1.柱列式2.连续排桩3.组合式排桩步骤:1.确定作用在支护结构上土压力2.确定桩的插入深度3.求解桩的最不利内力4.截面设计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基坑支护结构受力情况,排桩式基坑支护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1.悬臂式支护结构2.单支撑支护结构3.多支撑支护结构2.3 深层搅拌桩支护结构定义:是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通过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190 学分:3 总学时:51大纲执笔人:张子新大纲审核人:丁文其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地下建筑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限定选修课,是从事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地下结构所处的不同介质环境、使用功能和施工方法设计出安全、经济和合理的结构。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在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理论和应用知识方面应该达到如下要求:(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为必须达到;工程应用部分因工程类型繁多,可根据实际需要按课内学时分配表选用。

1、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和作用,熟悉土层和岩石中地下结构的常见结构形式和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与内容;2、了解土层和岩石地下衬砌结构的荷载,了解结构弹性抗力的概念和计算理论,掌握常见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弹性抗力的局部变形理论计算方法。

3、了解地道式结构适用环境和构造,掌握拱形衬砌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4、了解地层与地下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分析原则和工程应用。

1、了解各种隧道结构的适用环境和构造,掌握拱形衬砌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

2、了解浅埋式地道结构的形式、构造特点。

掌握矩形框架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了解附建式地下结构(地下室)的结构选型和设计计算内容,掌握常见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4、了解盾构隧道和顶管隧道的功能和适用环境,了解顶管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掌握盾构隧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5、了解沉井、沉管结构的类型和特点,了解沉管结构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掌握沉井结构的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

6、了解喷锚结构的概念和设计计算方法,熟悉新奥法的原理和实际运用。

7、了解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主要类型和构造。

掌握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掌握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的基本内容(一)绪论1.地下结构的概念和功用地下结构的概念、功用和特点。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2周
课程设计总学分:2分
课程设计周次:14~15周
适用专业及年级: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
大纲主撰人:地下工程教研室
指导教师:王立平朱昌星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基本要求
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必修课程,属专业教学模块。

其重要性体现在:
①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或未上交的不得给予相应学分。

②使学生熟练掌握地下工程设计计算原理和施工方法的重要内容,为下一步的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③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下工程的总体布局方式、场地施工布置、交通、供电等,掌握地下工程断面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方法,掌握地下工程施工程序与组织设计方法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课程编号:030302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时数:96 学分数:6 执笔者:贾粮棉一. 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工程机械》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工程机械底盘的结构原理和常用工程机械的使用、设计和维修。

设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维修常用工程机械的必备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和实物教学解析常见故障,在实验室模拟常见机械故障,现场排除。

再利用校外实习、实训机会,结合实际故障,现场分析、排除故障。

为学习有关工程机械施工机械化管理以及机电一体化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工程机械自动控制技术概况。

2.熟悉典型底盘的构造原理3.熟悉常用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4.了解大型工程机械的新技术三.教学内容1. 工程机械概述1-1工程机械概述1-2 国内、外工程机械发展概况2.液力变矩器2-1液力变矩器概述2-2液力变矩器的构造原理,特性典线2-3液力变矩器典型的结构3.变速箱3-1变速箱概述3-2机械式换档变速箱结构与维修3-3动力换档变速箱结构与维修4.轮式底盘驱动桥4-1轮式底盘驱动桥概述4-2主传动器、轮边减速器结构与维修4-3差速器工作原理结构与维修5.履带式底盘驱动桥5-1履带式底盘驱动桥概述5-2中央传动5-3转向离合器和制动器结构与维修6.履带式行驶系6-1履带式行驶系概述6-2悬架与车架6-3“四轮一带”与张紧装置7.轮式底盘行驶系7-1轮式底盘行驶系概述7-2车架与车桥8.轮式底盘转向系8-1轮式底盘转向系概述8-2转向器8-3转向传动机构结构与维修8-4液压动力转向系9.轮式底盘制动系9-1轮式底盘制动系概述9-2制动器9-3制动驱动机构结构与维修10.推土机10-1推土机概述10-2推土机工作装置10-3推土机液压系统原理与维修11.装载机11-1装载机概述11-2轮胎式装载机11-3履带式装载机12.铲运机12-1铲运机概述12-2自行式铲运机13.单斗液压挖掘概述13-1单斗液压挖掘概述13-2单斗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建筑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下建筑工程机械课程编号:0106031D
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任选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地下建筑工程机械》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向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学生讲授地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工程机械。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钻孔、装载、运输、锚喷支护、衬砌施工机械的工作原理、特点、使用范围和机械化施工设备配套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运用地下建筑工程机械知识进行工程施工、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面的“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其它教学方法难以讲授的内容表达出来,将教科书上没有的新设备、新方法介绍给学生,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在专业知识上也站在一个高起点上,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作好笔记;勤于思考是学好本课程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本课程的核心,灵活运用是本课程的实质。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岩石的性质、钻孔破碎岩石原理(4学时)
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质,掌握冲击—回转式和回转式破碎岩石的原理及方法和适用条件。

第二章凿岩机(4学时)
了解凿岩机的分类及选用,掌握气动凿岩机的结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类型,液压凿岩机的结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类型
第三章凿岩台车(4学时)
掌握凿岩台车的分类及选用,掘进台车结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类型,了解露天潜孔钻车及牙轮钻机结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类型。

第四章装载机械(4学时)
掌握装载机械的分类及选用,轮胎式铲斗装载机的结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类型,了解轮胎式底盘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了解蟹爪式装载机、立爪式装载机结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了解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类型、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履带式底盘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第五章运输机械(2学时)
了解运输机械的分类、特点及选用,掌握有轨运输的轨道及运输车辆。

第六章掘进机(2学时)
了解掘进机的类型、适用范围及选用,了解全端面掘进机、分端面掘进机的特点及原理
第七章混凝土机械(6学时)
掌握混凝土机械的类型,混凝土搅拌机分类、结构、特点,了解混凝土搅拌楼及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输送泵及泵车。

第八章锚喷支护机械(6学时)
掌握锚杆机械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喷砼支护机械的类型及适用范围,了解干喷、湿喷混凝土喷射机的类型、原理及特点,掌握干喷、湿喷喷嘴的结构及特点,喷射机械手的类型、特点及
应用。

四、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和隧道工程;它的后续课程是凿眼爆破、岩土加固技术。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 唐经世,《桥隧线工程机械》,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
2. 程居山,《矿山机械》,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5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

七、其它说明
地下建筑工程机械是密切结合专业和实践的一门课程,讲授中不但要着重于各种施工机械的工作原理,而且要培养学生各种机械的应用和特点的能力。

制定人:李连志审核人:马桂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