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绪论知识点:1、了解建筑设备学科的基本概念及现代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作用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知识点:1、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静压强的概念,它的特性及分布规律;3、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4、流体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概念。
第一篇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二章建筑给水系统知识点: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2、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3、建筑给水方式4、建筑给水管材、管件及附件5、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6、给水升压和贮水设备7、室内消防给水系统8、建筑热水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重点: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难点:室内给水系统的方式。
第三章建筑排水系统知识点:1、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2、排水系统的组成3、建筑排水管材及卫生器具。
4、房屋雨水的排除5、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了解常用的建筑排水管材及卫生器具。
重点:建筑排水系统布置和敷设。
难点:无第四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知识点:1、常用给排水图例2、图纸基本内容3、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及识读方法。
重点: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难点:施工图的识读第二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五章建筑采暖系统知识点:1、采暖系统的分类2 、热水采暖系统3、散热设备及采暖系统的附属设备4、采暖系统管道敷设与设备安装5、建筑采暖施工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采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形式,能够识读建筑采暖施工图。
重点:掌握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采暖系统的形式。
难点: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通风与空调系统知识点:1、通风系统2、空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通风空调的管道和设备4、空调用制冷5、管道和设备的防腐及保温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通风空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能识读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
重点:掌握通风空调的常用设备和附件以及保温防腐措施。
难点:无第七章热水与燃气供应知识点:1、燃气供应概述2、室内燃气供应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燃气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重点:燃气管道系统的组成。
《建筑设备》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13211课程名称:建筑设备总学时:32适用专业:建筑学开课单位:建筑学院(建筑学教研室)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类包括建筑学的专业课程。
建筑设备是指建筑物内的给水、排水、热水、供暖、燃气、空气调节、供电等设施。
它们是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系统,在建筑中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建筑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这些设备在建筑物内与建筑结构及生产工艺设备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掌握建筑设备系统的选择设计原则,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考虑和施工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在以后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阅读一般的建筑设备施工图,掌握建筑设备安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具有基本的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知识,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建筑设备系统与建筑结构、构造良好地配合,达到现代建筑的整体功能要求。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流体力学”、“热工基础”、“电工基础”知识。
四、考核方式:考查五、考试方式:开卷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的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规范2、理解建筑设备与其他专业的关系3、掌握建筑设备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教学内容1、建筑设备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2、建筑设备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3、与建筑设备工程相关的主要规范第二章建筑给水(一)教学要求:1、了解给水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2、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计算3、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常用管材、器材、设备。
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热水供应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二)教学内容1、建筑给水系统概述及常用管材、设备2、建筑给水系统水力计算3、建筑消防给水、热水供应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第三章建筑排水(一)教学要求:1、了解排水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2、理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计算3、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常用管材、器材、设备。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适用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是针对建筑电气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而设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旨在培养工业与建筑电气行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作用工业与建筑变配电系统是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专业研究方向,所以《建筑供配电》课程是建筑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故本课程在专业中地位非常重要。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掌握10KV 及以下变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特点及施工方法,熟悉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及其建筑变配电系统。
课程以培养学生能达到建筑变配电系统设计员和安装施工员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将来从事工业与建筑电气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理念:① 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素质与岗位竞争力;②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引导文法、对比法、分数激励法等;③ 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便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④ 课程考核采用笔试加综合实训的考核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课程设计思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设计、施工管理、及维护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恰当地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的内容,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育和孕育学生创新成与前导或后续课程的关系果的教学平台,成为建筑设备专业的特色课程。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具备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2.掌握10KV及以下变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二)能力目标:1.能熟知变、配电系统常用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规格型号及其选择与应用;2.能正确分析变配电系统,并能看懂及绘制电气施工图;3.能熟悉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电特点及设计施工方法;4.具备安全用电、计划用电的基本知识。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2010年修订)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学制三年学时:总学时80,(实践学时12、理论学时68)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选):限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为中级技术工人,本课程侧重建筑设备的安装,以部颁最新中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为依据编排专业课与工艺实习课,坚持学以致用,注意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需要。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外给排水、供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简旭电气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事,更注重实用知识的介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了解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3)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3. 教学方法:讲授4. 教学内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12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难点: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第二章室内外给排水(18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室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2)理解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掌握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教学难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三章供暖工程(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2)理解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3)掌握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难点: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四章通风与空调工程(24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2)理解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3)掌握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难点: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第五章建筑电气(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2)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3)掌握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难点: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基本实验项目:实验一:电气安装图绘制(4学时)掌握室内电气安装图的绘制实验二: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三: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四:空调水管道施工(4学时)掌握空调水管道施工方法实验五:室内照明系统安装掌握室内照明系统安装建筑设备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量所需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做好实验报告。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201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总课时数:68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系(部)名称:建筑工程系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修订时间:2013.03.03《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中常用的建筑设备的类型、组成、功能和安装要求,使学生能了解建筑设备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建筑设计过程总能考虑建筑设备的地位,以及经济、适用、美观等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介质(流体、气体)的基本特性。
2、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类型、组成及常用给水方式的选择。
3、掌握排水系统类型、组成、管道的确定及布置原则。
4、了解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及选用。
5、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作用,掌握各电气设备选择与设置原则。
2、教学目标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知其然”)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建筑设备工程》夏正兵,张珂峰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建筑设备工程》高明远,杜一民主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备》王继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五、课程考核要求1、本课程为考查课。
2、采用百分制。
出勤率、平时作业各占50%。
六、对学生学习、实验和作业的要求1、学生应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不得迟到、早退、缺勤。
2、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应主动阅读相关的参考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教学大纲.doc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54课程名称:建筑设备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大学物理、房屋构造、施工技术总学时:48 (授课学时:36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1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室内外给排水、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系统分类组成、工作原理,掌握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安装方式以及相关的各种建筑构造,掌握建筑设备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保障现代建筑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要求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系统的认知,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安装工程概预算做好知识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建筑给水系统(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掌握给水管道的布置的原则、要求、形式及适用范围。
重点与难点: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2.建筑排水系统(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以及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要求、敷设的基本要求、安装的基本要求,掌握室外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掌握化粪池的构造特点和设置要求。
重点与难点:建筑排水系统布置和敷设。
3.高层建筑给排水简介(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特点、给水方式及排水通气方式。
重点与难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特点。
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及识读方法。
重点与难点: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5.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管理、日常养护及水池、水箱、水泵的维修养护。
重点与难点: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养护。
6.建筑采暖系统(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热水供暖系统和蒸汽供暖系统的优缺点,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形式以及主要供暖型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Implements》课程代码:080720070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任选的一门专业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快的特点。
建筑设备的设计和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拓宽知识专业面,并自觉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运用。
2.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一般规律及各主要设备系统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和要求,正确处理好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并了解建筑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设备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正确制定和选择建筑设备系统类型,各主要设备的规格品种,在建筑中合理布置与敷设,并能做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建筑设备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室内给排水工程概述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了解室外给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变化,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了解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对供水安全性的作用。
1-2了解室外排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要求,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掌握各种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3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重点: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各种排水体制的有缺点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难点: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各种排水体制的应用。
第2章建筑给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2了解建筑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确定,进而确定给水方式及相应设备和设施2-3了解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2-4掌握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计算2-5了解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特点和要求2-6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设施的作用重点:掌握常见简单的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难点: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建筑排水工程的组成、各主要设施设备或不见的作用及要求3-2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原理、污水排放条件要求3-3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坡度、充满度、流速要求3-4弄清排水管道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3-5掌握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3-6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专用设备的功能及应用条件3-7了解层面排水系统的选用及配管重点:正确处理建筑结构与排水系统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配管难点: 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第4章管材、附件及卫生器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4-1了解现代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几种管材和配件的性能、规格及适用范围掌握上述几种管材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4-2了解各种阀门、水龙头等附件的运用条件4-3了解卫生器具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的几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难点:各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第5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5-1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图例和符号5-2了解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5-3掌握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重点: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难点: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第6章建筑采暖系统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掌握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6-2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采暖系统设备及其附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6-3熟悉高层建筑的热负荷特点、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选择以及特点重点: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难点:采暖系统的热工计算第7章热水及燃气供应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7-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7-2了解加热方式特点和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7-3掌握热水供应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7-4掌握热水系统的计算7-5了解燃气的分类、燃气炉具使用应与燃气类型一致7-6熟悉城市煤气管道系统工作原理、燃气用具选用与管道布置要求重点:掌握热水供应时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及热水系统的计算难点:热水系统的计算第8章通风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建筑空间空气的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8-2熟悉建筑通风的任务8-3了解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和物件重点: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计算,并能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通风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难点:通风一般计算第9章空气调节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任务9-2熟悉常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9-3掌握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9-4掌握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9-5掌握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9-6掌握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重点: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难点: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第10章暖通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0-1了解暖通工程常用管道和设备图例与代号10-2了解暖通图的组成10-3掌握管道和设备之间连接的表示方法、通风空调的流程、方式、所用设备、管材和阀门,然后能正确识图重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难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第11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1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规律11-2了解灭火剂的种类及各所适用灭火的火灾种类11-3了解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水量和水压确定方法11-4了解自助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原理11-5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11-6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11-7掌握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重点: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难点: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第12章粉末与气体灭火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2-1了解泡沫灭火器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系统组成和原理、适用场所。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必备项)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学时:32所需先修课:建筑施工技术学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性质: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专业课。
它以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建筑中各种关系的能力,能掌握一般建筑的水电暖设计原理和方法。
地位:《建筑设备工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建筑设备系统对土建结构设计、施工的主要要求,以及建筑设备工程所需要的建筑设计、结构施工给予技术协调的知识,使学生具备综合考虑和处理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掌握一般建筑水电暖的设计原理。
了解建筑设备工程的发展方向及问题。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管材,建筑给水,建筑排水,供暖工程,热水及煤气供应,通风工程,空气调节,建筑电气基本知识,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安全用电及防雷。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一)绪论 2学时1、目的与要求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2)了解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3)了解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动态2、教学内容1)本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2)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可选项,如有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二)建筑给水 6学时1、目的与要求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理解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适用场合;3)掌握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的要求;4)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器材、附件及设备及其布置安装要求;5)了解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设置与用水要求及其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6)了解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管道配置与敷设及加热设备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建筑设备工程》是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设备工程的知识,以解决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的协调配合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1.理解各种建筑设备或设施的形式、结构和特点,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所;
2.掌握建筑设备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3.了解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和选型;
4.掌握建筑设备对室内环境的美化方法
(三)教学参考书
万建武主编,《建筑设备工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一)流体力学基础
掌握流体力学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容重、粘滞性、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膨胀性。
掌握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静压强的概念及特性、静压强的分布规律、静压强的应用。
熟悉流体运动基本概念:流动的基本形式、流动的基本方程。
掌握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基本形式及其含义。
重点: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和静压强的应用
难点:流体流动的基本形式和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函授自学内容:流体力学的主要物理性质,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二)室内给水
掌握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系统分类、给水系统的管网所需压力:了解给水方式和消防给水的特点。
了解水泵种类、结构及基本要求:熟悉水箱的种类、结构及安装方法。
掌握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及应采取的必要的技术措施。
了解室内用水量计算方法和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以及管径的确定和管网压力损失的确定。
掌握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及供应方式。
重点:几种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及其特点,室内消防给水的特点
难点: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函授自学内容:水泵种类、结构及基本要求,室内用水量计算方法和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三)室内排水
掌握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污水排放条件、污水系统设备。
熟悉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特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了解室内排水管道的计算、排水设备容量的确定。
掌握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形式和特点、系统的组成和系统设备。
了解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及排水方式和特点。
重点: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污水排放条件、污水系统设备
难点: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特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函授自学内容:室内排水管道的计算、排水设备容量的确定
(四)室内供暖与燃气供应
熟悉传热的基本方式,增强和削弱传热的方法。
掌握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各系统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了解供暖热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了解常用供暖散热器的形式和结构,以及散热器的安装方法、供暖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熟悉供暖系统中常用的热源、锅炉的形式和结构、热力管网系统和其它热源。
重点: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形式
难点: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
函授自学内容:供暖系统中常用的热源、锅炉的形式和结构、热力管网系统和其它热源(五)建筑通风
了解建筑通风的任务和意义,建筑通风的方式。
熟悉全面通风量的确定方法。
掌握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及压力计算、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进风窗与避风天窗、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的配合。
掌握地下建筑的通风和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方法。
重点:全面通风量的确定方法,地下建筑的通风和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方法
难点: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及计算方法,通风系统的选择
函授自学内容:自然通风的计算方法,地下建筑的通风和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方法(六)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了解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设施。
掌握安全分区、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的划分。
掌握高层建筑自然排烟原理、方式及设计。
掌握高层建筑烟气控制原理,机械防烟方式。
掌握高层建筑机械排烟系统。
重点: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划分
难点:高层建筑设计与自然排烟的配合,高层建筑机械排烟设计
函授自学内容:安全分区、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的划分
(七)空气调节
熟悉空气调节的应用和空调系统的组成、空调系统的分类。
掌握空气加热、空气冷却、空气的加湿和减湿、空气的净化等方法。
掌握空气处理室(空调箱)的形式与构造空调机房的布置原则,消声减振设备。
掌握、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空调房间的布置要求。
了解空调冷热源、制冷循环原理和各种制冷压缩机的特点。
掌握制冷机房及设备布置原则。
了解常用的集中空调系统简介:集中式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净化空调工程,分散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重点:空调房间的建筑布置,空气调节系统
难点: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函授自学内容:空气处理室(空调箱)的形式与构造空调机房的布置原则,消声减振设备,空调房间的建筑布置和建筑热工要求
(八)低压配电设备及导线的选择
了解建筑电器的分类、基本作用及其重要性。
熟悉电能质量、负荷种类,负荷计算方法。
掌握导线的选择及种类,线路的布置与敷设。
掌握配电系统的基本形式,配电线路的敷设。
熟悉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及保护设备。
重点:配电系统的基本形式,配电线路的敷设
难点:负荷计算方法
函授自学内容:建筑电器的分类、基本作用及其重要性,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及保护设备(九)室内照明
掌握照明的基本知识:光的实质,光的度量,光和视觉,建筑与照明。
了解照明光源和灯具:电光源,灯具,控制器,发光装置。
掌握照度的计算方法,灯具的布置。
掌握室内照明的设计方法。
重点:室内照明的设计方法
难点:光的度量,照度的计算
函授自学内容:照明的基本知识,照明光源和灯具
(十)室内火灾报警系统
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掌握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熟悉火灾探测器的种类、选择及布置。
掌握几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抱紧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掌握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功能。
重点: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抱紧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难点: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布置
函授自学内容: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功能
(十一)安全用电与建筑防雷
熟悉电气设备的接地形式,电子设备的接地形式及特殊建筑物的接地。
掌握建筑防雷设计标准及防雷设计。
了解防雷技术措施与方法。
重点:电子设备的接地形式,防雷设计标准
难点:防雷设计方法
函授自学内容:防雷技术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