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xx市协作体201X-201x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xx市协作体201X-201x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Ag:108 Cl:35.5 Cu:64 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B.《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C.《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髙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 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B.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 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D. 整个反应的ΔH=E1-E2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B.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C.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2H2(g)+ O 2(g) = 2H2O (l) ΔH = —142.9 kJ·mol-1D.CaCO 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CaCO3(s) Ca2+(aq)+CO2-3(aq)5、下列指定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a+、Cl-、SO42-、AlO2-B.在中性溶液中:Na+、Al3+、Cl-、HCO3-C.常温下pH=13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D.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l-、K+、SO42-6、如图所示是某离子X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 )A.NH+4B.HCO-3C.Na+D.CO2-37、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 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减小反应物浓度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8、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 )A. N 2(g)+3H2(g) 2NH3(g) ΔH<0B. 2SO3(g) 2SO2(g)+O2(g) ΔH>0C. 4NH 3(g)+5O2(g)4NO(g)+6H2O(g)ΔH<0D. H 2(g)+CO(g)C(s)+H2O(g) ΔH>09、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增大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10、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

2019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doc

2019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doc

2019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2019 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KNO 3 的溶解度S C .化学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水的离子积常数2. 下列式子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 3 - +H 2 OH 3 O +CO 3 2-_________ B.CO 3 2- +H 2 OHCO 3 - + OH -C.NH 3 +H 2 ONH 3 ·H 2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HCO 3 - +== H 2 O+CO 3 2-OH -3.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 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NH 4 Cl 固体C.CH 3 COONa 固体D.NaNO 3 固体5. 有等体积、等 pH 的 Ba(OH) 2 、NaOH 和 NH 3 ·H 2 O 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 V 1 、V 2 、 V 3 ,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V 3 &gt; V 2 &gt; V 1 ______________ B. V 3 = V 2 = V 1___________ C. V 3 &gt; V 2 = V 1______________ D. V 1 = V 2 &gt; V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B.加强酸弱酸强碱弱碱均抑制盐类的水解 C.正盐水溶液的 pH 均为 7 D.酸式盐的 pH 均小于 7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 MgCl 2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FeCl 3 ,可加入足量的 Mg(OH) 2 粉末搅拌后过滤 B .在 KI 溶液中加人氯化银,一段时间后沉淀变成黄色,说明同温度下K ap (AgI)<K ap (AgCl) C .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橙色 D.足量锌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和醋酸反应时产生 H 2 的量相等,放出H 2 的速率不等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常温下,将 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 倍后,溶液的 pH=4 B.为确定某酸 H 2 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 NaHA 溶液的 pH。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西陵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西陵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西陵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苯跟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

如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A、CH3CH3和Cl2B、CH2=CH2和Cl2C、CH2=CH2和HClD、CH≡CH和Cl2参考答案:C略2. 有关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地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水源、能源充足,交通便利,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虽然当地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但为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宜建硫酸厂B.为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可以建筑高烟囱,使含SO2的尾气在高空扩散稀释,保证地面达到安全浓度C.硫酸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含SO2的尾气、固体残渣、废酸和废水等D.选择硫酸厂厂址时,当经济利益与环保问题有冲突时,为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应先考虑经济利益的问题参考答案:C硫酸厂是污染性的企业,不应建在风景区;当地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也不宜建硫酸厂,因为硫酸的远程运输成本高,危险性大,A错误。

将SO2排放到高空,SO2的总量不会减少,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B错误。

选择硫酸厂厂址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保问题,也就是要提高综合经济利益,D错误。

3. 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H2SO4;③烧碱溶液;④Na2CO3固体;⑤氧化钙;⑥ 浓HNO3,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A.①②⑥ B.全部 C.①③④⑤ D.②③⑥参考答案:C4. 一定量的锌粉和6 mol/L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的是①石墨粉②CuO③铜粉④铁粉⑤浓盐酸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参考答案:B略5.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2024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有效执行工作计划的步骤和技巧一、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在开始执行工作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计划的细化则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二、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执行工作计划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和资源的分配。

合理地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整体工作的质量。

三、优先安排任务在执行工作计划时,应该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优先安排。

将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设定小目标和时间节点将整个工作计划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

这样做可以使任务更具可操作性,提高工作的可控性,同时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动力。

五、建立明确的沟通机制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与团队成员、上级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六、合理分配工作重点工作计划中通常会有很多任务,但并不是所有任务都具有同等重要性。

在执行工作计划时,应该合理分配工作重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实现目标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任务上,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实施。

七、制定可行的计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计划应该实际可行,适应当下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条件。

制定可行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实施的难度和风险,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八、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变化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随时调整和优化计划。

灵活地应对变化,可以提高执行计划的效果和效率。

九、监控和评估执行结果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及时监控和评估执行结果是必不可少的。

及时了解执行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十、总结和反思经验教训每次执行工作计划的结束,都要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51分)1、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金属钠,平衡逆向移动,c (H+)减小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增大,K w不变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2、在0.1 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逆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 盐酸,溶液中c (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3、下列离子组在室温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HCO3﹣、Na+、ClO﹣、NO3﹣B.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C.水电离出的c(H+)=10﹣4mol/L的溶液:Na+、K+、SO42﹣、CO32﹣D.使石蕊呈红色的溶液:NH4+、NO3﹣、AlO2﹣、I﹣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强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需要等量的NaOHC.若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c(H+)也是醋酸c(H+)的两倍D.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c(OH-)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H2SO4 (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kJ/molB.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 ΔH=2×(-283.0)kJ/molC.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 2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绝热容器中气体的颜色比铁制容器中颜色深D.ΔH>0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①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变浅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g) CO2(g)+NO(g) ΔH<0,达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④反应CO(g)+NO加深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会增大B.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K sp(AgI)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2-4,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8、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ˉ1的NaOH溶液和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NaOH溶液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 === NH4++ OH-C.c(NH3•H2O) + c(NH4+) = c(Na+)D.将浓度为0.1 mol·Lˉ1的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 >c(H+)9、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2018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2018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2018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石油 ⑤煤 ⑥生物质能 ⑦核能 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②③⑥⑧C. ①②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答案】B【详解】天然气、石油、煤为传统的化石燃料,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答案选B 。

2.2H 与2N 在催化剂表面生成3NH ,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②吸收能量B. ②→③形成了N-H 键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该催化剂可提高3NH 的平衡产率【答案】D【详解】A.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①→②能量增大,故该过程吸收能量,A 项正确;B.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②→③生成氨气,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了N-H 键,B 项正确;C. 由能量变化示意可知,该反应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低,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项正确;D. 催化剂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故无法提高3NH 的平衡产率,D 项错误;答案选D 。

【点睛】解D 选项时,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影响:(1)温度,会引起平衡移动,一定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2)压强,一般会引起平衡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总数相同则不移动),可能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3)浓度,会引起平衡移动,但是由于起始投料也改变,故可能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4)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一定不会引起物质平衡转化率和产率变化;3.将气体W 、B 置于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W(g)+B(g)2C (g ),反应进行到4s 末,测得W 为0.5mol,B 为0.4mol,C 为0.2mol,则用反应物W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A. 0.025mol/(L·s)B. 0.0125mol/(L·s)C. 0.05mol/(L·s)D. 0.1mol/(L ·s) 【答案】C【详解】到4s 末,测得C 为0.2mol,生成0.2molC,需要反应0.4molW,110.4()=0.05mol 24c n mol W L s t V t L s υ--===⨯;C 项正确; 答案是C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1页共16 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B。

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兩等环境问题D。

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 .3.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 F﹣F H﹣F H﹣ClH﹣I E(kJ•mol﹣1)436157568432298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 (g)△H=+436 kJ•mol﹣1第2页共16 页D.H2(g)+F2(g)=2HF(g )△H=﹣25 kJ•mol﹣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8年秋期末联考高二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Ag:108 Cl:35.5 Cu:64 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B.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C.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D.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答案】B【解析】【详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用水溶解时碳酸钾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B.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石灰”指的是碳酸钙,故B错误;C.曾青涂铁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曾青”是可溶性铜盐,故C 正确;D.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D正确。

故选B。

2.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髙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铁门表面喷漆B. 橡胶里价炭黑C. 扇子扇煤炉子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铁门表面喷漆使铁与氧气隔绝,减慢了反应速度,故A错误;B.橡胶里加炭黑是为了提高橡胶的强度,增加它的耐磨性,与反应速率无关,故B错误;C.扇子扇炉火给煤炭提供了足量的氧气,使反应速度加快,故C正确;D.木电杆烤焦是为了生成焦炭,由于焦炭化学性质稳定,减慢了腐蚀速度,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B.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 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D. 整个反应的ΔH=E1-E2【答案】A【解析】分析:A→B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热,B→C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能量的高低解答该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Ag:108 Cl:35.5 Cu:64 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B.《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C.《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髙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B.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 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D. 整个反应的ΔH=E1-E2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B.HF与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C.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2H2(g)+ O 2(g) = 2H2O (l) ΔH =—142.9 kJ·mol-1D.CaCO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CaCO3(s) Ca2+(aq)+CO2-3(aq)5、下列指定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a+、Cl-、SO42-、AlO2-B.在中性溶液中:Na+、Al3+、Cl-、HCO3-C.常温下pH=13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D.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l-、K+、SO42-6、如图所示是某离子X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 )A.NH+4B.HCO-3C.Na+D.CO2-37、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催化剂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8、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 )A. N2(g)+3H2(g) 2NH3(g) ΔH<0B. 2SO3(g) 2SO2(g)+O2(g) ΔH>0C. 4NH3(g)+5O2(g)4NO(g)+6H2O(g) ΔH<0D. H2(g)+CO(g)C(s)+H2O(g) ΔH>09、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增大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10、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

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

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

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

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原上层液体可能是KI 的水溶液,原下层液体可能是CCl 4B. 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I 2在CCl 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 2都转移到CCl 4中C. 阴极区域pH 增大的原因是水分子得电子生成了OH —D. 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2H ++2e - =H 2↑11、已知K sp (AgCl)=1.56×10-10,K sp (AgBr)=7.7×10-13,K sp (Ag 2CrO 4)=9.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含有浓度均为0.010 mol·L -1的Cl -和Br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时,先产生沉淀的离子为Cl -B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浓盐酸,K sp 值变大C .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足量KBr 溶液,沉淀将由白色转化为淡黄色D .由方程式:Ag 2CrO 4(s)2Ag +(aq)+CrO 42-(aq),可推知Ag 2CrO 4的 饱和溶液一定有2c (Ag +)=c (CrO 42-)12、已知:HCl 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 3COOH 为弱酸的是( ) A .常温下,用pH 计测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 值B .在相同条件下,对比相同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C .常温下,用pH 试纸测量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钠盐的酸碱性D .同温同压下,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 反应,生成H 2的体积13、已知4NH 3(g)+5O 2(g) 4NO(g)+6H 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 v (NO)、v (H 2O)(单位:mol·L -1·s -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v (O 2)=v (NO) B.v (O 2)=v (H 2O) 4556C.v (NH 3)=v (H 2O) D.v (NH 3)=2345v (O 2)14、如图是用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B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 0 mol·L -1C .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D .当滴加NaOH 溶液10.00 mL 时,该混合液的pH =1+lg 315、如图所示装置中,在U 形管底部盛有CCl 4,分别在U 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稀硫酸,并使a 、b 两端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bB .a 、b 两端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C .一段时间后,a 端液面高于b 端液面D .生铁丝中的碳在a 、b 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16、25 ℃,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CH3COOH HCN H2S电离常数(25 ℃) 1.8×10-5 4.9×10-10K1=1.3×10-7 K2=7.1×1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C.NaHS和Na2S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某浓度HCN的水溶液pH=d,则其中c(OH-)=10-d mol/L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14分)完成并分析下列化学原理(1)在配制三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 ____;(3)除去Cu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 ___。

(4)在常温下,稀释等PH值的HCl、HF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能表示HF的稀释过程的曲线是:(5)amol·L-1(NH4 )2SO4溶液pH=5,其原因是 _____(用相应的方程式说明)。

(6)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两种溶液混合而成:①NH4Cl与CH3COONa ②NH4Cl与HCl ③NH4Cl与NaCl ④NH4Cl与NH3·H2O(混合液呈碱性)。

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混合溶液的编号)(7)在做Zn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的实验中,向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反应放出H2速度加快的原因是:18、(13分)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CO2可以制取甲醇,有关化学反应如下:①CO2(g)+3H2(g)CH3OH(g)+H2O(g ) ΔH1=-178kJ·mol-1②2CO(g)+O2(g)2CO2(g) ΔH2=-566 kJ·mol-1③2H2(g)+O2(g)2H2O(g) ΔH3=-483.6 kJ·mol-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C—C C—H H—H C—O H—O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463由此计算断开1 mol C O需要吸收____________kJ的能量。

(2)甲烷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DMFC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

图(1)图(2)(3)上图(2)是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____(填“CH4”或“O2”),电解前,U形管的铜电极、铁电极的质量相等,电解2min后,取出铜电极、铁电极,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12.8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mol,消耗标准状况下CH4______mL.19、(11分)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

(1)滴定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MnO4-+___H2C2O4+___H+=___Mn2++ 8H2O+___( ) (2)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3)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4)取0.50 mol·L-1 H2SO4溶液30 mL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50 mL做中和热的实验,发现|△H|<57.3 kJ·mol-1,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 _(填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