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演示文稿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演示文稿

识记
理解 识记
考点1 稳态的生理意义 【考点诠解】 1、细胞的生活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人体内细胞的物质更新,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间接地实现。在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 物质交换过程中,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体 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如下:
无机盐平衡主要与饮食、机体的运动状态、机体的健康状态有关。 注:无机盐调节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起主要作 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血液中的葡萄糖 (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多种,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由 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为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 升高血糖, 两者调节血糖的作用相反,同时,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 (3)血糖调节的过程:
(2)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3个主要方面: ①渗透压 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②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些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③温度 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 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 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理意义:稳态是人体是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必需 的,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稳态的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 (4)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 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 【精题选粹】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人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 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 A.1 B. 2 C. 3 D. 6 【一举多得】组织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才能与[H]结合形成H2O,要经过细 胞膜和线粒体膜共三层,这三层细胞膜是由六层磷脂分子组成。 答案:D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ppt完美版

死亡
刺激
淋巴细胞分化示意
*抗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
病毒、花粉等异物及自身衰老细胞或变异细胞(癌细 胞)
•抗原特性:大分子性 、一般有异物性 、特异性。
*抗体:效应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的,能识别特定抗
原并与之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化学本质:球蛋白)
抗体特性:特异性,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 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作用 保如抗2这、持细果体种结对 菌 抗 特 呈核抗、原性递杆原病分:多菌的毒子特数、记、是异通麻忆花位性过风,粉于细杆当等细主胞菌同异胞要表—一物上分面—种及的布细抗自,于直胞原身抗血接免再衰体清相疫次老的中互进细结,接入胞合也触机或就分来体变使布完,异这于成记细些组。忆胞细织细(胞液胞癌凝及会细集外迅胞成分速)团泌增而液殖失(、去如分活乳化动汁,能)形力中成,大例量如的血浆液细凝胞 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 如效这诱应种导 T呈 B细产递胞生多释与产更数放靶生多通淋细的的过巴胞抗效细因密体应胞子切与表T,接细相面促触胞应的进。,的直细增抗接胞强原相免其特互疫杀异接的伤性触作力结来用等合完。成。 对象 细胞(即靶细胞) 效如通这应细果过种B菌 有 T加 呈细、同强递胞病样各多释产毒的种数放生、抗有通淋的花原关过巴抗粉第细因体等二胞子与异次的表,相物入作面促应及侵用的进的自时来直细抗身,发接胞原衰记挥相免特老忆免互疫异细疫接的性胞效触作结或比应来用合变没。完。异有成细记。胞忆(的癌B细细胞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①先天的,②针对各种
病原体有防御作用,③由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如巨噬 细胞)参与。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PPT演示文稿

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尿量增加,引起内环境的 渗透压上升而使内环境渗透压恢复正常;内环境
中有许多由缓冲物质构成的缓冲体系,其主要的
缓冲对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机体通过
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 【探规寻律】 D 稳态变化的原因:
mg/dL)。 (2)血糖平衡的调节中多种激素共同起作用,其中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起主要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3)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 果,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要点五 免疫调节
2.免疫细胞及其作用
(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
要点三 水盐平衡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
(2)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
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要点四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1.人和动物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可用图表示
2.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可用图表示
(1)血糖正常含量:0.8~1.2 g/L(或80 mg/dL~120
第3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考纲点击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一 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图解如下:
(1)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交换物质,然后经内环 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PPT

记忆细胞与二次应答反应
1.记忆细胞是抗原刺激B细胞(或T细胞)时,少部 分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2.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曾经入侵的抗原, 且对抗原十分敏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 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 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 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互动探究】 (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除巨噬细 胞的吞噬作用外还有哪些? (2)图中,正常小鼠被病原体感染后一段时间曲线 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皮肤、黏膜、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2)正常小鼠被病原体感染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 大部分病原体被清除而导致曲线下降。
【归纳提升】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来源及其功 能
③预防: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如:洁身 自爱,不与配偶以外第三者发生性关系;不与他 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 穿耳等;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 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特别提醒 超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区别 (1)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弥散在细胞外液中,而 超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则吸附在细胞表面。 (2)超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后,由过敏原 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这种反应有损 机体健康。
核心要点突破
免疫类型比较
特别提醒
(1)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原因是效 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水解。 (2)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巨噬细胞不能特 异性识别抗原。
(3)从分化程度来说,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 分化程度比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记忆细胞 更高。
例1 (2009年高考四川卷)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 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ppt课件

.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2.实验探究法 3.分组讨论法 4.学生模拟体液免疫过程
.
教学过程
导课
小鼠实验探究1
免疫系统的组成
艾滋病病例探究2
1.第一道防导线课 2.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
对比探究3
1.体液免疫:直接讲授 学生模拟
2.细胞免疫: 创设情景 完善流程图 思考
归纳提升
1.特异性免疫比较 2.三道防线的比较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抗体: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 、外分泌液
.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 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免疫学也涉及到我们 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 厚的兴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还了解太少, 该过程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 效应T细胞与靶细 作用方式 体与抗原结合成 胞接触,使靶细胞
沉淀或细胞集团 破裂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
归纳提升: 三道防线的比较
第一道防线(皮 肤和黏膜)
抗原 吞噬细胞
骨髓
.
2.免疫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机制,包括多种细胞、蛋白质和分子等成分,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他危害因子的侵袭。
在维持稳态方面,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些病原体的特定分子(称为抗原),并通过多种机制来清除它们。
例如,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吞噬(即巨噬细胞摄取和消化病原体)或通过释放抗微生物蛋白质(如抗体和各种细胞毒)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其次,免疫系统可以清除发生自体反应的细胞和分子。
自体反应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正常组织和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具备识别和清除自体反应细胞的能力,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当自体反应细胞被识别出来时,免疫调节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消除它们,如诱导细胞凋亡(即自杀)或抑制其活性。
此外,免疫系统还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和感染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其目的是尽快清除并修复受损组织。
免疫系统通过诱导炎症细胞的趋化、释放炎症介质等方式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然而,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和全身的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清除过度激活的炎症细胞来调节炎症反应,以保持体内的稳态。
最后,免疫系统还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如恶性肿瘤细胞。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些异常细胞上的变异抗原,尤其是肿瘤特异性抗原,来清除它们。
当异常细胞被识别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直接杀伤这些细胞或通过激活其他细胞协同杀伤它们,如自然杀伤细胞和促进细胞毒性的T 细胞。
总的来说,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具备多种作用。
它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清除自体反应细胞,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以及清除异常细胞。
免疫系统的这些功能使得机体能够抵御外界威胁和内部异常,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应 T细胞
保持 对抗 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 细胞;释放 淋巴因子
思考
对课本36页资料分析
为什么艾滋病死亡率如何之高?
艾滋病病毒(HIV) 直接杀死免疫系统中 起重要作用的T细胞, 使得内环境稳态失去 了免疫系统的保护.
HIV(蓝色)攻击T细胞
归纳提升:请对两种免疫方式进行比较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
稳态中的作用
1.利用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比较、 归纳的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流程图,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1.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 的关系,树立普遍联系 的观点。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 预防,关爱艾滋病患者, 珍爱生命
淋巴结 胸腺
骨髓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温家宝总理在河南与艾 滋病患者共度春节
温总理会感染 艾滋病病毒吗? 请叙述你的理 由?
二.人体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资料
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桂希 恩教授,在抽取了河南艾滋村 155份血样,竟有96份HIV呈阳 性,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1.9%。 卖血种祸根,采血时不体检、不 化验,抽血器具消毒不利,很多 人在抽血时共用一个针头 。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 的作用演示文稿
优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 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 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 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 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 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可见,本节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2.实验探究法 3.分组讨论法 4.学生模拟体液免疫过程
教学过程
导课
小鼠实验探究1
免疫系统的组成
艾滋病病例探究2
1.第一道防导线课 2.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
对比探究3
1.体液免疫:直接讲授 学生模拟
2.细胞免疫: 创设情景 完善流程图 思考
归纳提升
1.特异性免疫比较 2.三道防线的比较
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
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
分组讨论
2.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抗原
T细胞
被抗原侵入 的组织细胞
T细胞与 靶细胞紧 密接触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破裂 死亡,抗原被
释放
2.细胞免疫
吞噬 细胞
功 能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受抗原 刺激增 殖、分 化
记忆细胞
1.体液免疫
部分学生模 拟体液免疫 的过程
其他学生评 价并分析各 细胞之间的 作用.
第一次入侵
第二次入侵
2.细胞免疫
艾滋病病毒进入了细胞,而抗体不 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如何来消灭 这些病原体呢?
2.细胞免疫
阅读P37页思考
Think these problems
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
河南文楼村的爱滋病患者
倍受折磨的艾滋病患者
亲人抱着骨瘦如柴的艾滋病患者 垂死的艾滋病儿童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用大量X射线照射去 掉胸腺的小鼠,小鼠 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3.用大量的X射线照 射小鼠,杀死其淋巴 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小鼠很容易感染艾滋 病病毒。
第
一 次
吞噬细胞
抗
原 第入 二侵 次 T细
淋巴因子
抗胞
原
入
增殖分化
侵
记忆细胞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1.体液免疫
吞噬 细胞
吞噬、 功 处理、 能 呈递抗
原
T细胞
呈 递 抗 原
B细胞
记忆 细胞
浆细胞
受抗原 保持 产 刺激增 对抗 生 殖、分 原的 抗 化 记忆 体
抗体
与抗 原特 异性 结合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 效应T细胞与靶细 作用方式 体与抗原结合成 胞接触,使靶细胞
沉淀或细胞集团 破裂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归纳提升: 三道防线的比较
第一道防线(皮 肤和黏膜)
抗原 吞噬细胞
2.如果同时给X射线 照射过的去胸腺小鼠 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 的淋巴细胞,小鼠就 可恢复免疫功能。
4.用大量的X射线照射 小鼠,输入部分抗体, 可以恢复部分免疫功 能,骨髓、 脾、淋巴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等
体液中的各 种抗体和淋 巴因子等
1.免疫器官
抗体: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 、外分泌液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1.体液免疫的过程
共用一个针头, 为什么有的人感 染了有的人没有 感染? 请叙述你的理由?
二.人体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溶菌酶的作用
小结:
体液中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艾滋病病毒突破了第一第二道防 线,那会怎么样呢?
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迁移运用
1.巩固练习 2.课后作业
评价与反思
1.以艾滋病病例贯穿整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设置相应的 情景和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更加 清楚的认识艾滋病这一人类疾病。 2.通过分组,引导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参与讨论,充分 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通过学生自己模拟体液免疫以及完善教材细胞免疫的过程, 很好的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由于内容较多,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凑。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 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免疫学也涉及到我们 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 厚的兴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还了解太少, 该过程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