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6 免疫调节(含解析)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6 免疫调节(含解析)

专题二十六免疫调节【高频考点解读】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热点题型】题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例1、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请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浆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指体液中存在的具有杀菌效应的物质,编码抗体的基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

【答案】(1)淋巴细胞(或B细胞)(2)抗原(3)浆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提分秘籍】1.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

【方法规律】1.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特别提醒:B 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靶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浆细胞则不能识别抗原,但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抗原与抗体功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1)抗体具有专一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某一特定抗原相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2)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也可来自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

常见的如病菌、病毒、疫苗、移植器官、癌细胞等。

(3)进入人体的弹片因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抗原。

(4)抗体属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免疫功能的二重性功能防卫清除监控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功能过强出现过敏反应。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知识清单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知识清单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知识清单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妙的系统,而稳态的维持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众多维持稳态的机制中,免疫调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免疫。

免疫简单来说,就是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并通过一系列反应来排斥“非己”、保护“自己”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对各种病原体都能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

比如皮肤和黏膜,它们就像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的侵入。

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则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它们会迅速发挥作用,将病原体消灭。

特异性免疫则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在细胞免疫中,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时,抗原会被细胞内的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被激活后,会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毒性 T 细胞能够识别并特异性地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体液免疫主要依靠 B 细胞来发挥作用。

当病原体进入体液后,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

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调节不仅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还能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损伤或癌变的细胞。

这对于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免疫调节也并非总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候,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失调。

免疫失调包括免疫过强和免疫过弱两种情况。

免疫过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关节组织而引起的。

此外,过敏反应也是免疫过强的一种表现。

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系统在维持生物体内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态是指生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各种生理参数、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此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作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非常重要,而免疫系统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和保护因素。

首先,免疫系统的作用是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当病原体侵入生物体时,免疫系统能够通过识别和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的分子,从而将病原体识别为外来物质,并进行清除。

免疫系统通过白细胞、抗体和其他免疫分子等方式来拦截、消灭和逐出病原体,从而保持生物体内部的相对清洁和健康。

其次,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过程中扮演了调节和平衡的角色。

稳态的维持需要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和生理过程之间的调节和协调。

免疫系统通过分泌和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信号分子的方式,能够在细胞和组织之间建立一个精密的对话系统,以确保稳态的持续性和平衡性。

免疫系统还参与调控体温、血液循环、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以及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和发育等方面。

此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和适应性的特点,对于维持稳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免疫系统首次接触其中一种病原体时,它会对该病原体进行识别、学习和适应,并生成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这些抗体和记忆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在免疫系统中,并在下一次再次接触同一种病原体时,能够迅速识别并作出更为有效的反应。

这种免疫记忆的存在和功能,使得生物体对于多种病原体具备了更强的抵抗力,并且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应对潜在的威胁。

最后,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还能够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当生物体受到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调动适当的免疫细胞和分子,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例如,巨噬细胞可以清除死亡细胞和碎片,促进组织修复;淋巴细胞和T细胞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帮助新生组织形成。

免疫系统通过这种能力,能够加速伤口修复和组织再生的过程,从而维持生物体内的稳态。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终稿)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终稿)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 细胞融合 。
【解析】
⑴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经过吞噬细
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
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流
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迅速增殖 “ 汉 水 丑 生 的生物 同行” 超级群 大型 公 益 活 动 : 历年高 考题PPT版 制 作。 本 课 件 为 公 益作品 ,版权 所有, 不得 以 任 何 形 式 用于商 业目的 。2012年 1月 15日 , 汉 水 丑 生标 记。
D (2012北京)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 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 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 15日,汉水丑生标记。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试题点评】本题将免疫细胞的功能结合实验,考 查学生的分析、应用教材知识的能力。实验方案简 单,重点是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难度适中。
(2012重庆)3.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
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
B 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
(2012全国大纲卷)32.(11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 吞噬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使 抗原决定暴簇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刺激T细胞分泌 淋巴因。子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 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_当__记__忆___细__胞___受__到__甲___型__H_1__N_1_流__感___病__毒___刺__激__后___,__迅___速__增__殖___分__化___,___ _形__成__大___量__的___效__应__B__细__胞__,___分__泌___抗__体__,___清__除___病__毒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病毒含有 1种 (填“1种”或“2种”)核酸。

2019年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9-免疫调节(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9-免疫调节(教学案)含答案解析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热点题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例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C【提分秘籍】与免疫系统组成有关的5个易混点(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

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4)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

(5)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发育并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胸腺可产生胸腺激素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若出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或被切除胸腺,则会丧失大部分特异性免疫能力,因为T细胞不仅是细胞免疫所必需的也是多数浆细胞形成所必需的。

【举一反三】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热点题型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例2、(2017年天津卷,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答案】C【解析】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第4讲 免疫调节(陆德平)

第4讲 免疫调节(陆德平)
②免疫过程
记忆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 抗体 与抗原结合,形成 沉淀或
细胞集团 ,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提醒:具有增殖能力的免疫细胞? B、T、记忆细胞
(2)细胞免疫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 ②结果:效应 T 细胞可以与 靶细胞 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 放出 抗原 ,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判一判)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 √ ( √ ) )
考点一 聚焦免疫细胞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成熟
功能
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吞 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 T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误的是( A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 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四、免疫学应用
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 抗原 ,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 抗体 ——检测追踪 抗原 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 抑制剂 ——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判一判] 1.AIDS 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 √ 2.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 B 细胞 ( × ) )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赢在起点】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38讲: 免疫调节

【赢在起点】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38讲: 免疫调节

学案38 免疫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Ⅰ)。

复习目标1.准确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3.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基础自查一、免疫系统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①第一道防线:。

②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体液免疫的过程:②细胞免疫的过程:2.监控和清除功能三、免疫失调1.免疫过强(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①概念:。

②特点:。

(3)过敏原是抗原吗?2.防卫过弱(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AIDS)。

(2)病因:四、免疫学的应用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根据抗原能和相结合的特性,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课堂深化探究一.回顾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思考回答切除胸腺、破坏骨髓、两者破坏都有哪些后果?2.填表比较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总结: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特异性免疫中除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免疫类型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作用物质或细胞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过程联系如何快速确认两种特异性免疫?2.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有何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

(2)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4)如何解读坐标曲线?三、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1.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1)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即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

(2)请列表归纳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功能正常功能过高或出错功能过低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2.比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实质特点3.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1)试说明含义(2)观察下图描述艾滋病病症(3)你知道传播途径有哪些吗?(4)主要应怎么预防?4.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①免疫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4、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5、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的 C、效应T细胞一般都是直接将入侵的病毒杀死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 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 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 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 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 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可见,本节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课后作业
画出结核杆菌 入侵机体被清 除的流程图
本次课程结束,谢谢欣赏
效应 T细胞
保持 对抗 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 细胞;释放 淋巴因子
思考
对课本36页资料分析
为什么艾滋病死亡率如何之高?
艾滋病病毒(HIV) 直接杀死免疫系统中 起重要作用的T细胞, 使得内环境稳态失去 了免疫系统的保护.
HIV(蓝色)攻击T细胞
归纳提升:请对两种免疫方式进行比较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共用一个针头, 为什么有的人感 染了有的人没有 感染? 请叙述你的理由?
二.人体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溶菌酶的作用
小结:
体液中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艾滋病病毒突破了第一第二道防 线,那会怎么样呢?
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 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免疫学也涉及到我们 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 厚的兴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还了解太少, 该过程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 效应T细胞与靶细 作用方式 体与抗原结合成 胞接触,使靶细胞
沉淀或细胞集团 破裂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归纳提升: 三道防线的比较
第一道防线(皮 肤和黏膜)
抗原 吞噬细胞
效应T细胞
吞食
T细胞
B细胞
吞噬细胞
宿主细胞 释放 记忆细胞
抗原
浆细胞
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
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
分组讨论
2.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抗原
T细胞
被抗原侵入 的组织细胞
T细胞与 靶细胞紧 密接触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破裂 死亡,抗原被
释放
2.细胞免疫
吞噬 细胞
功 能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受抗原 刺激增 殖、分 化
记忆细胞
1.体液免疫
部分学生模 拟体液免疫 的过程
其他学生评 价并分析各 细胞之间的 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次入侵
第二次入侵
2.细胞免疫
艾滋病病毒进入了细胞,而抗体不 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如何来消灭 这些病原体呢?
2.细胞免疫
阅读P37页思考
Think these problems
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
2.如果同时给X射线 照射过的去胸腺小鼠 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 的淋巴细胞,小鼠就 可恢复免疫功能。
4.用大量的X射线照射 小鼠,输入部分抗体, 可以恢复部分免疫功 能,减轻患病程病。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胸腺、骨髓、 脾、淋巴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等
体液中的各 种抗体和淋 巴因子等
1.免疫器官
迁移运用
1.巩固练习 2.课后作业
评价与反思
1.以艾滋病病例贯穿整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设置相应的 情景和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更加 清楚的认识艾滋病这一人类疾病。 2.通过分组,引导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参与讨论,充分 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通过学生自己模拟体液免疫以及完善教材细胞免疫的过程, 很好的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由于内容较多,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
稳态中的作用
1.利用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比较、 归纳的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流程图,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1.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 的关系,树立普遍联系 的观点。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 预防,关爱艾滋病患者, 珍爱生命
抗体: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 、外分泌液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1.体液免疫的过程
河南文楼村的爱滋病患者
倍受折磨的艾滋病患者
亲人抱着骨瘦如柴的艾滋病患者 垂死的艾滋病儿童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用大量X射线照射去 掉胸腺的小鼠,小鼠 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3.用大量的X射线照 射小鼠,杀死其淋巴 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小鼠很容易感染艾滋 病病毒。
淋巴结 胸腺
骨髓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温家宝总理在河南与艾 滋病患者共度春节
温总理会感染 艾滋病病毒吗? 请叙述你的理 由?
二.人体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资料
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桂希 恩教授,在抽取了河南艾滋村 155份血样,竟有96份HIV呈阳 性,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1.9%。 卖血种祸根,采血时不体检、不 化验,抽血器具消毒不利,很多 人在抽血时共用一个针头 。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2.实验探究法 3.分组讨论法 4.学生模拟体液免疫过程
教学过程
导课
小鼠实验探究1
免疫系统的组成
艾滋病病例探究2
1.第一道防导线课 2.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
对比探究3
1.体液免疫:直接讲授 学生模拟
2.细胞免疫: 创设情景 完善流程图 思考
归纳提升
1.特异性免疫比较 2.三道防线的比较

一 次
吞噬细胞

原 第入 二侵 次 T细
淋巴因子
抗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1.体液免疫
吞噬 细胞
吞噬、 功 处理、 能 呈递抗

T细胞
呈 递 抗 原
B细胞
记忆 细胞
浆细胞
受抗原 保持 产 刺激增 对抗 生 殖、分 原的 抗 化 记忆 体
抗体
与抗 原特 异性 结合
产生
抗体
第二道防线 抗体与抗原结合
第三道防线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