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

(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⑴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⑵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⑶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⑷,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⑸为者常成,。

(《晏子春秋》)⑹兼听则明,。

(《资治通鉴》)⑺《木兰诗》中,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战地夜景和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⑻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默写两句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

【答案】⑴明月来相照⑵凭君传语报平安⑶百般红紫斗芳菲⑷此夜曲中闻折柳⑸行者常至⑹偏信则暗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⑻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读下面的三句话,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3分)①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烂着一种热情。

⑴句①中“粗拙”的“拙”正确的读音是。

(1分)⑵句②中的jiǒng所对应的汉字是。

(1分)⑶句③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字改为。

(1分)【答案】⑴zhuō⑵迥⑶烂滥3.读下面的三句话,按要求作选择。

(4分)①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②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③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⑴对句中词语的词性和意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句①中的“傍”是靠近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

B.句②中的“而”“和”都是连词,“必须”“更”都是副词。

C.句②中的“在我的面前”“用我的泪水”的“在”和“用”都是动词。

D.句③中,“和”前后连接的八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选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祈.qǐ祷斑斓.lán屏.píng障气冲斗.dòu牛B. 污秽.huì诘.jí问嗥.háo鸣锲.qì而不舍C. 矗.chù立澎湃.pài峭.qiào壁人迹罕.hǎn至D. 哺.bǔ育倔.juè强镐.hào头不可捉.zhuō摸【答案】C【解析】A.祈.qí祷气冲斗.dǒu牛;B.诘.jié问锲.qiè而不舍;D.倔.jué强镐.gǎo头;故选C。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菜畦戏虐臃肿人声鼎沸B. 愧怍书塾取谛来势汹汹C. 骨碌崎岖响午九曲连环D. 镶嵌深邃彷徨慷慨淋漓【答案】D【解析】A.戏虐——戏谑;B.取谛——取缔;C.响午——晌午;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已收官多月,曾经陌生的许多“好声音”们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知名度也是日益渐长。

B. 这几日气温骤降,篮球比赛现场却依旧是人声鼎沸....,丝毫不受天气的影响。

C. 他家徒四壁,真的是兀兀穷年....。

D. 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了这只来历不明....的.小鸭。

【答案】C【解析】A.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使用正确;B.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使用正确;C.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语境是指他家庭贫穷,语境使用不当;D.来历不明: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使用正确;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副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C.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

4.古诗文默写。

(10分)(1)独坐幽篁里,____。

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__,散人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4)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__________,不可不学!(《孙权劝学》(6)《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

(7)请写出古诗词中带"情"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

5.走近名著。

(4分)(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

祥子来到北京后,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_______。

(2分)(2)请概括《骆驼祥子》中两位人物的特征∶车主刘四∶____。

虎妞∶_________。

(2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7.班级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

(3分)8.请写出一句完整的爱国诗词或名言警句。

(2分)9.假如班级委派你去邀请校团委的王老师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班级参加"爱国诗词"朗诵会,见到王老师,你应怎样说?(3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2题,共36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4题。

(共14分)【古诗赏析】木兰诗(节选)开.我东间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翼,对镜帖.花黄。

10.诗歌中的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古文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殷.红(yīn)疙.瘩(gē)硕.果(shuò) 诧.异(chà)B.卓.越(zhuó) 咳嗽..(késou) 嗥.鸣(háo) 狂澜.(lán)C.喧.闹(xuān) 晌.午(xiǎng)烦躁.(zào) 哀悼.(dào)D.塌.败(tā) 震悚.(sǒng)愧怍.(zuò) 憎.恶(zèng)(解析:A.“殷.红”应读yān;C.“晌.午”应读shǎng;D.“憎.恶”应读zēng。

)2.下列各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分)(1)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辟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辟改为僻(2)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载改为栽(3)“鞠躬尽悴,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悴改为瘁3.下列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

(解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与语境不符。

“不以为意”是表示当事人抱轻视态度,建议改成“不以为意”。

)4.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3分)①广大的关东原野,对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②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③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语段空白处。

(备选词语:挚热炽痛泛滥澎湃)(2)有语病的是句①,修改意见:应把“对于”放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之前。

(3)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句③,修改意见:应把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5.默写古诗文名句。

(3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3)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名著阅读。

(4分)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

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8.(荆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8分)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

”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

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

【小英统计的数据】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林子写成的新闻】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

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

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

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阿莲搜集的材料】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

(2分)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示例: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此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

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2分)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评分要领:①上下联要分别围绕“中国航天”和“中国高铁”来写;②字数相等,内容基本合乎新闻事实即可。

)(3)阿莲综合了大家的资料,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

(4分)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角度)具体阐述。

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即可。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2)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利益,好处(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欲:想要(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作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1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12.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启示:①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②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二)阅读下文,回答13-17题。

(13分)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童心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

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

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

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

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

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

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

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

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

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

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

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

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

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

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

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

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11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

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

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

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12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

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

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

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

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13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

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1)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盯:喜爱(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盯:渴望14.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

作用:①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②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善良懂事的孩子。

15.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2分)好感→怨恨→感动16.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由。

(3分)示例一:喜欢玛娅。

玛娅是一个热爱母亲、聪明善良、情感丰富、智慧执着、勤劳勇敢、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