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团结凌驾于孤独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结凌驾于孤独之上
《百年孤独》是本值得每个人细细咀嚼的文学作品。
初初翻阅,代代雷同的姓名、不时穿插的倒叙手法很容易就将我们给弄晕,完全不解其意。
直到列出人物关系图,细细比照时,才会勉强揭开它的面纱。
而当我们了解它的时代背景,再去诠释它后,基本上就被它触动心房了:为读本,为作者,为拉丁美洲……
坦白地说,这部30万字的《百年孤独》,很好看。
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里,处处是神奇:吉普赛人的飞毯、日夜缠绕布恩迪亚的鬼魂、蕾梅黛丝的升天、与死神对话的阿玛兰妲和那场如史前洪水般的大雨……种种神话与夸张离奇都为整部作品平添了引人入胜的神秘感。
阅读此书,你会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其中,重复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双眼”。
而当雾散、梦醒,最后才会看见真实。
读罢全书,只有闭上双眼静心感悟时,我们才会发现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的背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想要真实反映的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之中不断重复着轮回游戏。
每个人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却总是感受失败的沮丧,最终反而陷入了更深沉的孤独中。
奥雷连诺上校采取了战争的方式,通过永无休止的流血牺牲来排遣孤独,但战争带来的荣耀,除了增添身体上的无数刀疤与十七个陌生的孩子,只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寂寞。
梅梅用的是爱情,可惜她的爱情不被母亲允许.当巴比伦卧床不起,忍受着往事的折磨,在孤独中老死时,梅梅却在万里之外的修道院茫然不知,寂寞依然如影相随。
马孔多前的小溪从原先的清澈见底到香蕉公司时的“色彩缤纷”再到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眼中的浑浊萧瑟,马孔多一百年来的风雨潇潇,既是无情的轮回,也是自得其理的发展。
马尔克斯在谈及本书中人物孤独性时,曾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他试图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民族能够团结起来。
布恩迪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是他们孤独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肉体上的别离,而在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人们心灵之间的隔膜,这样的孤独足以使一个繁华的城镇最终消失。
孤独其实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而实际上,生活就是一面镜子。
过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落后和愚昧为伍。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
倘使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那份孤独,社会就会趋向寒冬,最终如马孔多城一样灰飞烟灭,消失于无形。
书尾有句话“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团结凌驾于孤独之上。